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百度文库(文案精选6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02 10:57:20 浏览59

论语免费阅读原文及译文

1、论语免费阅读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1)、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5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试译:颜回死了,孔子的门人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门人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说:“颜回把我看作他父亲,现在我却不能对他像儿子一样。这不是我的本意啊,是这些同学们非要这样啊!”

(4)、翻译: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5)、试译:孔子说:“用各种极端磨炼自己,极端的害处就没了。”

(6)、2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7)、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8)、试译:孔子叹道:“不成样子了啊我老得!好久了,我没再梦见周公!”

(9)、试译:子夏说:“小人有了过失,肯定要掩饰的。”

(10)、(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11)、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2)、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翻译)

(13)、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翻译)

(14)、试译:子张问如何提高品德,辨清迷惑。孔子说:“主要靠忠诚可信,见义勇为,那就可以提高品德。如果爱起来希望对方万寿无疆,恨起来巴不得人家倒地就死,这就是糊涂。这样子‘本不是什么感情丰富,只不过昏昏糊糊、薄情多变’啊。”

(15)、试译:孔子在匡地被围困,弟子走散了,颜渊最后才返回。孔子惊喜道:“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兴奋地说:“老师健在,颜回哪里敢死!”

(16)、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译文)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19)、试译:子贡问:“贫穷却不讨好人,有钱却不小看谁,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不过比不上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子贡说:“《诗经》上唱:‘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叹道:“赐啊,现在可以跟你聊《诗》了。告诉你一点,你就联想到别的东西。”

(20)、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翻译)

2、论语全文翻译完整版百度文库

(1)、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试译:孔子说:“以诗歌动人,以礼仪立人,以音乐成人。”

(3)、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翻译)

(4)、试译:孔子和人唱歌,如果人家唱得好,一定请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和着唱。

(5)、(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6)、试译:孔子慎重其事的有:斋戒,战争,疾病。

(7)、17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8)、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翻译)

(9)、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0)、(译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11)、(原文)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4)?”

(12)、试译: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勇敢。撤退中走在最后,快进城门的时候,却故意抽打战马快走,说:‘不是我敢殿后啊,是这马走不快啊!’”

(13)、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欤?”

(14)、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翻译)

(15)、23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16)、试译:孔子说:“先看看一个人做什么,再考查他怎么做,然后细细体察他最乐意什么。这样一来,他怎么藏得住呢?他怎么藏得住呢?”

(17)、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稀。”

(18)、8子曰:“君子不重(zhòng),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试译:孔子说:“君子有九个问题要想到:一看,就想到要看清楚;一听,就想到要听真切;脸色一动,就想到要温和;举手投足,就想到要谦恭;一开口,就想到要实话实说;一做事,就想到要敬业;一有疑惑,就想到虚心请教;一冲动,就想到后患无穷;一见到名利,就想到道义在我心中。”

(20)、试译:子夏说:“君子先取得信任再让人干活。还没有得到信任就要我干活,就会觉得是在整我。也要有了信任再提意见。信任都没有就来批评我,会觉得是在骂我。”

3、《论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下载

(1)、试译:孔子说:“君子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华。”

(2)、21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3)、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翻译)

(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试译:鲁哀公问有若,说:“饥荒之年,用品不足,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何不按十分之一征税?”哀公说:“按十分之二征税我都不够用,怎么还搞十一税?”有若答道:“百姓手头够用,国君怎么会不够呢?百姓手头紧,国君怎么能不紧呢?”

(6)、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之灵枢·天年》1-13全集

(7)、(译文)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8)、21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翻译)

(9)、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0)、试译: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在外,好比拜见稀有贵客,必恭必敬;使用民力,好比承办重大祭祀,诚惶诚恐。自己不乐意的,不要强加于人。在国内无怨气,在家里无怨言。”仲弓说:“冉雍虽然迟钝,还是想做到这句话。”

(11)、试译:子贡问道:“全乡人都喜欢他,这人怎样?”孔子说:“不能断言他好。”“全乡人都讨厌他,这人怎样?”孔子说:“不能断言他坏。不如乡里的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他(更容易下判断)。”

(12)、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这种对生活的感受是细致入微的。最平常的事物和行为中往往包含深刻的哲理和本质,白居易就善于从平常事物中发掘和表现深义。

(13)、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

(14)、试译:达巷d这地方的人说:“伟大啊孔子!学识渊博而不靠哪个专长出名。”孔子听到后,对弟子们说:“我专操哪一行呢?驾车吗?射箭吗?我驾车吧。”

(15)、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翻译)

(16)、试译:孟家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就去请教曾子。曾子说:“当官的不走正道,民心涣散很久了。要是真的查清了案情,还望多加怜悯,不要沾沾自喜。”

(1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 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19)、28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sīsī),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20)、22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翻译)

4、《论语》在线阅读

(1)、8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

(3)、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翻译)

(4)、试译:孔子说:“干事业,明白其中道理的,不如喜欢它的;喜欢它的,不如其乐无穷的。”

(5)、(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6)、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翻译)

(7)、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翻译)

(8)、3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翻译)

(9)、1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