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注音版朗读(文案精选136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03 12:53:23 浏览59

论语原文注音版

1、论语原文完整版注音 朗读

(1)、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2)、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piányì)三百,饭疏食,没(mò)齿,无怨言。”

(3)、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4)、三家者以雍(yōng)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5)、子zǐ 所suǒ 雅yǎ 言yán ,诗shī 书shū 执zhí 礼lǐ ,皆jiē 雅yǎ 言yán也yě 。

(6)、子zǐ 曰yuē :二èr 三sān 子zǐ 以yǐ 我wǒ 为wéi 隐yǐn 乎hū ,吾wú无wú 隐yǐn 乎hū 尔ěr ,吾wú 无wú 行xíng 而ér 不bù 与yǔ 二èr 三sān子zǐ 者zhě ,是shì 丘qiū 也yě 。

(7)、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8)、子谓伯鱼曰:“女(rǔ)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yú)!” 

(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10)、zǐyuēsānrénxínɡbìyǒuwǒshīyānzéqíshànzhěércónɡzhīqíbúshànzhěérɡǎizhī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注释)《诗》三百:《诗经》有305篇,人们常用“《诗》三百”这一整数的说法来指代《诗经》。        蔽(bì):概括,包盖。

(14)、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5)、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16)、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17)、(大意)孔子说:“用行政法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并非认识到犯罪可耻;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心,并且会自觉改正错误。”

(18)、论lún语yǔ·学xué而ér篇piān。

(19)、樊迟从游于舞雩(yú)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tè)、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20)、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论语原文注音版朗读

(1)、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希:同“稀”)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2)、曾zēng 子zǐ 曰yuē :吾wú 日rì 三sān 省xǐng 吾wú 身shēn :为wèi 人rén谋móu 而ér 不bú 忠zhōng 乎hū ,与yǔ 朋péng 友yǒu 交jiāo 而ér 不bú 信xìn乎hū ,传chuán 不bù 习xí 乎hū 。

(3)、公西华侍坐:gōngxīhuáshìzuò

(4)、wéi yáo zé  zhī  dàngdàng hū  mín  wú néngmíngyān  wēi wēi  hū  qí yǒuchéng

(5)、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6)、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7)、蘧(qú)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8)、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

(9)、yǒuzǐyuē:“lǐzhīyòng,héwéiguì。xiānwángzhīdào,sīwéiměi;xiǎodàyóuzhī。yǒusuǒbùxíng,zhīhéérhé,bùyǐlǐjiézhī,yìbùkěxíngyě。”

(10)、有yǒu子zǐ曰yuē:“信xìn近jìn于yú义yì,言yán可kě复fù也yě。恭gōng近jìn于yú礼lǐ,远yuǎn耻chǐ辱rǔ也yě。因yīn不bù失shī其qí亲qīn,亦yì可kě宗zōng也yě。”

(11)、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12)、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yú)?如有所誉(yú)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13)、(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14)、发 fā  愤fèn 忘wàng 食shí , 

(15)、zǐyuēxuéérbùsīzéwǎnɡsīérbùxuézédài 

(16)、祷 dǎo  尔ěr 于yú 上shàng 下xià 神shén 祇qí。

(17)、有yǒu子zǐ曰yuē:“礼lǐ之zhī用yòng,和hé为wéi贵guì。先xiān王wáng之zhī道dào,斯sī为wéi美měi,小xiǎo大dà由yóu之zhī。

(18)、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19)、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20)、子zǐ 曰yuē :我wǒ 非fēi 生shēng 而ér 知zhī 之zhī 者zhě ,好hào 古gǔ,敏mǐn 以yǐ 求qiú 之zhī 者zhě 也yě 。

3、论语一至二十篇注音版

(1)、zǐ  yuē   wēn  gù   ér   zhī xīn     kě   yǐ  wéi  shī   yǐ

(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wú)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5)、zǐyuē:“dàoqiānshèngzhīguó,jìngshìérxìn,jiéyòngéràirén,shǐmínyǐshí。”

(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7)、子zǐ 曰yuē :文wén ,莫mò 吾wú 犹yóu 人rén 也yě ,躬gōng 行xíng 君jūn子zǐ ,则zé 吾wú 未wèi 之zhī 有yǒu 得dé 。

(8)、ér  bú  huò   wǔ   shí  ér  zhītiānmìng   liù  shí  ér   ěr   shùn  qī  shí  ér cóng

(9)、zǐ  yuē   jūn   zǐ   bú   qì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11)、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qú)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1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1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5)、(诵读经典)《论语-尧曰篇第二十》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1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篇》

(17)、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8)、rén   gù  jiù bù   yí   zé  mín bù  tōu 

(19)、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20)、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4、论语全文原文带拼音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zǐyuēsānrénxínɡbìyǒuwǒshīyānzéqíshànzhěércónɡzhīqíbúshànzhěérɡǎizhī

(3)、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4)、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5)、zǐyuējiànxiánsīqíyānjiànbùxiánérnèizìxǐnɡyě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d称悌(tì)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jìng)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yī)!斗筲(shāo)之人,何足算也。”

(8)、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9)、     zēng zǐ yuē   kě  yǐ tuō liù chǐ zhī  gū    kě  yǐ  jì  bǎi lǐ zhī mìng

(10)、z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érbùzhōnghū?yǔpéngyǒujiāoérbùxìnhū?chuánbùxíhū?”

(11)、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12)、曾zēng子zǐ曰yuē:“慎shèn终zhōng追zhuī远yuǎn,民mín德dé归guī厚hòu矣yǐ。”

(13)、有子说:“礼的功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可贵。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遇到行不通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并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

(14)、zēngzǐyuēwúrìsānxǐngwúshēnwèirénmóuérbùzhōnɡ hūyǔpénɡyǒujiāoérbùxìnhūchuánbùxíhū

(15)、子曰:“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16)、(大意)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开始立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不会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时就能随心所欲,任何想法都不越出规矩。”

(17)、子zǐ 谓wèi 颜yán 渊yuān 曰yuē :用yòng 之zhī 则zé 行xíng ,舍shě 之zhī则zé 藏cáng ,惟wéi 我wǒ 与yǔ 尔ěr 有yǒu 是shì 夫fú 。子zǐ 路lù曰yuē :子zǐ 行xíng 三sān 军jūn 则zé 谁shuí 与yǔ ? 

(18)、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kōng)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9)、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20)、有yǒu子zǐ曰yuē:“其qí为wèi人rén也yě孝xiào弟dì而ér好hǎo犯fàn上shàng者zhě,鲜xiān矣yǐ;不bù好hǎo犯fàn上shàng而ér好hǎo作zuò乱luàn者zhě,未wèi之zhī有yǒu也yě。

5、论语全文注音完整版

(1)、gǒusīcáng,qīnxīnshāng

(2)、《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

(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fǔ)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gēng)瓜祭,必齐如也。

(4)、子zǐ 曰yuē :自zì 行xíng 束shù 修xiū 以yǐ 上shàng ,吾wú 未wèi 尝cháng无wú 诲huì 焉yān 。

(5)、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bèi)矣。笾(biān)豆之事,则有司存。”

(6)、子zǐ 曰yuē :由yóu ,诲huì 汝rǔ 知zhī 之zhī 乎hū 。知zhī 之zhī 为wéi 知zhī 之zhī,不bù 知zhī 为wéi 不bù 知zhī ,是shì 知zhī 也yě 。

(7)、zǐyuējiànxiánsīqíyānjiànbùxiánérnèizìxǐnɡyě 

(8)、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9)、(中华颂)《论语 宪问篇第十四》拼音诵读版中华经典诵读工程

(10)、zǐyuē:“jūnzǐshíwúqiúbǎo,jūwúqiúān,mǐnyúshìérshènyúyán,jiùyǒudàoérzhèngyān,kěwèihàoxuéyěyǐ。”

(11)、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

(12)、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同“逊”)。”

(13)、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14)、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15)、zǐyuē:“xuéérshíxízhī,búyìshuōhū?yǒupéngzìyuǎnfānglái,búyìlèhū?rénbúzhīérbúyùn,búyìjun1zǐhū?”《xuéér》

(16)、(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所创新,就可以当老师了。”

(17)、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欤)?”

(18)、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xǐ)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zhī)以异。)

(19)、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yú与:同“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20)、子曰:“臧(zāng)文仲居蔡,山节藻悦,何如其知也。”

(1)、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3)、“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升车,必正立,执绥(suí)。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cízhì),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6)、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

(7)、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ī)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8)、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9)、(诵读经典)《论语-公冶长第五》拼音童声跟读版

(10)、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11)、子zǐ 曰yuē :巧qiǎo 言yán 令lìng 色sè ,鲜xiǎn 矣yǐ 仁rén 。

(12)、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13)、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5)、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16)、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d,君子亦d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17)、(大意)孔子说:“看一个人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达到目的所用的方法,考察他安心于做什么。这样,这个人怎么能掩盖得了他的真面目呢?”

(18)、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9)、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0)、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 zǐ yuē :“ wēn gù ér zhī xīn , kě yǐ wéi shī yǐ 。”——《 lún yǔ · wéi zhèng piān 》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

(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4)、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5)、(诵读经典)《论语-乡d篇第十》注音版童声跟读及解读

(6)、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yōu)而不辍。

(7)、曾zēng 子zǐ 曰yuē :士shì 不bù 可kě 以yǐ 不bù 弘hóng 毅yì ,任rèn 重zhòng 而ér道dào 远yuǎn ,仁rén 以yǐ 为wéi 己jǐ 任rèn ,不bù 亦yì 重zhòng 乎hū 。死sǐ 而ér 后hòu 已yǐ ,不bù 亦yì 远yuǎn 乎hū 。

(8)、       zǐ yuē   mín kě  shǐ yóu zhī   bù kě  shǐ zhī zhī

(9)、zǐ  yóu wèn xiào   zǐ  yuē   jīn  zhī  xiào  zhě   shì wèi néngyǎng   zhì yú 

(10)、       zǐ yuē kuángér  bù  zhí tóngér  bú yuàn kōngkōng ér  bú  xìn wú  bù

(11)、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yuè),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fú)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12)、子曰:“不有祝鮀(tuó)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1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15)、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6)、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sì)驾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