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文言文
1、成语典故古文及注释
(1)、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2)、资料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致谢!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3)、(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4)、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
(5)、于是,赶紧跑回去拿底样。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成。
(6)、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食客数千人,吕不韦想他的地位不次于别人,也养了三千食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名有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吕氏春秋》,备论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7)、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8)、出处:《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语出)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10)、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画龙点睛
(11)、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2)、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
(13)、2021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文言文挖空训练汇编
(14)、注释黔——音钱,就是黔州,在现今贵州省境内。庞然——庞,音旁,庞大,形体或数字很大。
(15)、出处:《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
(16)、出处:《论语·季氏》:“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17)、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8)、林岗《“故乡”的百年变迁—读鲁迅、丰子恺、薛忆沩同名作〈故乡〉》
(19)、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请君入瓮)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鞠之。
(20)、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2、成语典故文言文高一试题
(1)、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2)、(10)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
(3)、解释: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也代指七十岁
(4)、(8)因:于是。数(shuò):屡次,多次。
(5)、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6)、A 狐假虎威 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势招摇撞骗的人
(7)、一等就是四年的国学启蒙大IP——《逗逗镇全新成语故事》终于来了!
(8)、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
(9)、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10)、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1)、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2)、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13)、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14)、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15)、炎热的八月暑假,在家用一种静谧祥和的人生态度,学习经典原著古文名篇,总是这个大时代里弥足珍贵的感动!
(16)、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7)、鹬蚌相争(yùbàngxiāngzhēng)
(18)、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19)、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
(20)、(3)为:建造。葆土寿(dào):堡垒一类的建筑物。王路:官道。
3、成语典故文言文加翻译
(1)、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2)、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3)、踉——音狼,踉跄,乱步行走的样子。喊——老虎跑哮、大叫的声音。
(4)、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5)、(语用专题)修辞手法运用及原句与改句专项练习(附答案解析)
(6)、关于文言文的历史故事有很多的,但是我们可能了解的不多,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7)、出处:《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8)、(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
(9)、赵括从年轻的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曾经与他的父亲赵奢谈论战事,赵奢无法难倒他,但是(赵奢)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
(10)、弃其⑥杖,化为邓林⑦。翻译:夸父与太阳相逐而跑,进入了太阳的光轮。
(11)、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画了一个底样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13)、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15)、出处:《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16)、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
(17)、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18)、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19)、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0)、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4、成语典故文言文及翻译
(1)、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2)、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