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好学文言文启示(文案精选110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02 11:39:15 浏览59

惜时好学文言文翻译

1、惜时篇文言文

(1)、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2)、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郯①一狼来,瞰②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⑤,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⑥之,是可笑也。

(3)、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3分)

(4)、一个屠户傍晚回来,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骨头。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5)、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6)、(译文)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屠户十分害怕,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十分悠闲。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大概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狼真狡猾啊,但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7)、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是从正面说明淡泊与宁静的重要性。

(8)、(1)及其家穿井(________)      (2)国人道之(________)

(9)、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0)、孔子说:“在多个人的行列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11)、(3)启示一般要从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和形象等方面去发掘。

(1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3)、②一棵树小学语文教师群号:705294026

(14)、(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   (2)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

(15)、(4)句意为: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遣:打发;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诫人们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否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第二篇文章,通过吴起宁肯自己不吃饭也要等老友的故事,说明他是守信之人,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使三军信服。两篇文章谈论的问题都与“守信”有关,解答这个题目时,能结合段落内容,围绕“守信”展开即可。如: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到。如果办不到,也要解释清楚原因,不能不守信用。

(17)、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18)、☞初中语文必须会背的180个文言文实词!学霸都在偷偷背

(19)、⑥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0)、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2、惜时好学文言文启示

(1)、B.举烛而索    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

(2)、(1)①仍然②看,视。这里指往旁边看③打洞④宽裕 

(3)、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4)、(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5)、A.蒲松龄的《狼》第一部分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故事,其中“杀狼”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6)、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7)、☞2020年最新版:7-9年级重点必背古诗文全汇总!(可下载打印版)

(8)、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9)、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10)、(2)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11)、(4)句意:获得人民的信任。之:助词,的。

(12)、(材料一)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

(13)、②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破袋子,用假装咬袋子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

(14)、(1)文中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

(15)、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16)、命题规律从主题内容上看,主要有惜时好学、聪明才智、传统美德、处世为人、山水游记、勤政为民、反腐倡廉、事理探究等。一般来说,文言知识主要是实词、虚词、句式。文言文中的理解分析题主要是借助文言词句来理解文意、理解人物、理解作者表达目的的及写作手法。

(17)、☞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

(18)、(注释)①被收:被逮捕。②中外:朝廷内外。③琢钉:古时候一种儿童游戏。④遽(jù)容:恐惧的脸色。⑤冀:希望。 

(19)、甲: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0)、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汉乐府《长歌行》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他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3、惜时好学文言文翻译和注释

(1)、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句④意为:生活中不挨饿、不受冷就满足了。足:足够。

(3)、①其人,那个人。舍然,释然,舍弃心事的样子。晓之者,开导他的人。亦,也。

(4)、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5)、本题考查写作意图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正确翻译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信。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信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7)、③句意: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洞,打洞。

(8)、(注释)①郯:突然。②瞰:望着。③昧爽:第二天清晨。④逡巡:犹豫地。⑤腭:上腭。⑥罹:遇到。 

(9)、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概括。“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作者认为成才一是要立志,二是要学习。在书信的后半部分,“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他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想成才还要惜时。 

(11)、预计2016年包头中考作文仍然是命题作文从命题规律来看,题目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谈学习、生命、人生、理想等。

(12)、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13)、(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4)、(5)请结合(甲)(乙)两文中孔子的话语,分析颜回的性格特点。

(15)、(1)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6)、本题考查对主旨的探究,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教育儿子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珍惜光阴,务求接世。

(17)、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8)、阅读两篇文章,请用自己的语言补全下列对话。

(19)、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2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好学惜时一

(1)、请仔细阅读两则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年与时驰,意与目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强调时间流逝之快,不坚定意志最终会不为社会所用;本文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即“惜时”。

(3)、②重点词:伺:等到;觉:察觉;将:准备;啮:咬;阻:阻挡;前:名词做状语,上前。

(4)、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__)

(5)、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6)、③句意: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精:精神。

(7)、乙文中“非志无以成学”论述了“志”的重要性,强调有明确的志向是成就学业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确的志向,坚定地学习,才能最终成就我们的学业,学是志的具体体现。据此理解作答。

(8)、(4)①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离开)了。

(9)、--唐·李峤◇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2)、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逐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然则已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

(13)、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

(14)、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15)、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1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小涵:你说的没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最能体现人物性格。两篇短文里都有孩童的形象,我在《咏雪》一文中看到童年谢道韫是一个(3)_________________的人;而《谢安怜翁》中 ,童年谢安则是一个(4)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8)、A.诸葛亮开篇即以“君子之行”来要求其子,并强调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

(1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0)、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5、惜时好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光阴消逝),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2)、(3)本题考查断句。句意为: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这句话共四层意思。“屠无计”为第一层,屠夫没有办法了。“思狼所欲者肉”为第二层,屠夫想到狼想要的就是肉。“不如姑悬诸树”为第三层,是屠夫想到的办法。“而早取之”为第四层,肉不能不要,第二天早上还要取回。故停顿为: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故选B。

(3)、③一棵树高中语文教师群号:854447057

(4)、(2)“淫慢则不能励精”的意思是: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淫:放纵。

(5)、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解答阅读题的根本在文本,只有读懂文本才能答好阅读理解题。所以学会阅读记叙文的文本是关键。要正确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理解文章的内容、主旨(特别重要),明确表达技巧。

(7)、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8)、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9)、根据甲文中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知颜回安贫乐道。

(10)、(1)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这个句子意思是: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惟”是句首关联词“只有”,“我与尔”则是主语,关联词与主语之间可以略做停顿。“有是夫”则是动宾结构语,主语与谓宾结构语之间要停顿。据此可划分为:惟/我与尔/有是夫! 

(11)、(季米特洛夫)◇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2)、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因此应停顿为: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故选A。

(13)、(注释)①被收:被逮捕。②中外:朝廷内外。③琢钉:古时候一种儿童游戏。④遽(jù)容:恐惧的脸色。⑤冀:希望。

(14)、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15)、(3)“屠自后断其股”的意思是: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其:代狼。

(16)、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17)、预计2016年包头中考字音题侧重考查常见常用但习惯读错的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等。选择题和给汉字注音两种题型均不可忽视。

(18)、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1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对颜回很高的评价,根据孔子的点评,你觉得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今天,高考录取率有一半多了吧?高考也远远不是人生选择的唯一。现在的孩子自然有现在的甘苦,但他们大概永远体会不到父辈当年的高考兴奋和全社会的高考震撼了。

(1)、作者认为成才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江中白浪如银屋。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4)、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6)、(乙)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获得人民的信任。”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8)、(1)故,旧知识;知新,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以,凭借。

(9)、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0)、B.句意为:也不会伤害什么。中伤,伤害。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