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免费
1、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免费阅读
(1)、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2)、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3)、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4)、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5)、三字经: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6)、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7)、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8)、(解释)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9)、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10)、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对大廷,魁多士。
(11)、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2)、(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13)、(解释)高兴叫作喜,生气叫作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14)、10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15)、gǒubújiàoxìngnǎiqiānjiàozhīdàoguìyǐzhuān
(16)、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17)、(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18)、wèirén zǐ fāngshàoshí
(19)、zuǒzhuànwàiyǒuguóyǔhéqúnjīngshùshíwǔ
(20)、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完整版
(1)、zì xīnóng zhìhuángdì
(2)、三字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4)、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5)、三字经: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6)、三字经: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7)、zhōuzhédōngwánggāngzhuì
(8)、(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孙和曾孙。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9)、酸苦甘,乃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乃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0)、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11)、guāngwǔxīng wéidōnghàn
(12)、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的莅临,也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准备,更感谢同学们精彩的演出。
(13)、lǐyuèshèyùshūshùgǔliùyìjīnbùjù
(14)、三字经: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5)、(解释)中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16)、(解释)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
(17)、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19)、(解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20)、(解释)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3、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免费一张纸
(1)、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2)、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3)、fánxùnméng xūjiǎngjiū
(4)、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5)、zhìyuánxīngjīn xùxiē
(6)、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7)、(解释)象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8)、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9)、yǒugǔwéndàxiǎozhuànlìcǎojìbùkěluàn
(10)、dàoliángshū màishǔ jì
(11)、(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12)、páotǔgémùshíjīnyǔsīzhúnǎibāyīn
(13)、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14)、(解释)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15)、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6)、shǐchūnqiūzhōngzhànguówǔbàqiángqīxióngchū
(17)、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
(18)、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19)、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20)、三字经: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4、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
(1)、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3)、1三字经: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4)、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
(5)、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6)、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光辉灿烂;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传承中华文化;我们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以继承华夏文明。在吟诵中,我们吸取精华;在诵读中,我们开发智慧、陶冶情操。
(7)、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8)、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9)、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0)、若梁灏,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11)、(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12)、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13)、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14)、cài wén jī néngbiànqín
(15)、xiāngjiǔlíngnéngwēnxí
(16)、(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17)、nǎijiǔ zú rén zhīlún
(18)、(解释)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19)、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20)、xiāngjiǔlíngnéngwēnxí
5、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儿歌
(1)、gǔshèngxiánshàngqínxué
(2)、后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3)、有连山,有归藏,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书之奥。
(4)、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6)、yuēshuǐhuǒmùjīntǔcǐwǔhángběnhūshù
(7)、tóuxuánliángzhuīcìgǔbǐbùjiàozìqínkǔ
(8)、(解释)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9)、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10)、10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11)、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2)、(解释)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13)、(解释)“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1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
(15)、gǒu bújiào xìngnǎiqiān
(16)、(解释)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17)、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18)、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19)、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20)、(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2)、(解释)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3)、(解释)蚕吐丝以供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4)、《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
(5)、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6)、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7)、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8)、shàngzhìjūn xià zé mín
(9)、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10)、wéináncháo dūjīnlíng
(11)、sānzhuànzhěyǒugōngyáng
(12)、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13)、(解释)假如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1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15)、《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
(16)、bǐjìchéngzhòngchēngyì
(17)、hányùjūnshuānglùgǎiyòugāoyuánzuǒdàhǎi
(18)、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19)、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20)、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1)、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2)、(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3)、号洪武 都金陵 迨成祖 迁燕京 十六世 至崇祯
(4)、(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5)、(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6)、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7)、《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8)、(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9)、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10)、三字经: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11)、1949年后,又对《三字经》进行修订。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观内容的修订。如:
(12)、sānzhuànzhěyǒugōngyángyǒuzuǒshìyǒugǔliáng
(13)、shǐchūnqiūzhōngzhànguó
(14)、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15)、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16)、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17)、shīshūyìlǐchūnqiūhàoliùjīngdāngjiǎngqiú
(18)、sāngāngzhějūnchényìfùzǐqīnfūfùshùn
(19)、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20)、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3)、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4)、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5)、jiàozhīdào guìyǐzhuān
(6)、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7)、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8)、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