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三字经全文
1、三字经全文朗读儿童版
(1)、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2)、另外对网络流行的2008年版中错字和错音进行了纠正,如“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句中的“与”字,因其繁体与“兴”字极为相似,误为“兴”;“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句中的“齐衰”标准读音应为zīcuī,而网络流行的2008年版中错为qí。
(3)、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4)、(解释)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5)、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6)、(解释)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7)、(解释)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
(8)、(解释)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9)、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10)、 yǒudiǎn mó yǒuxùngào
(11)、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解释)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13)、(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14)、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15)、1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解释)如果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就会得到赞扬,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16)、xiāngjiǔlíngnéngwēnxí
(17)、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18)、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19)、(解释)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20)、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2、儿童三字经全文朗读 简单熟记三字经
(1)、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2)、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3)、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悲观者或许常常正确,但乐观者却往往成功。单纯地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你相信人性善还是恶。相信人性的善,我们才会喂养心中的善,相信人性属于恶,我们自然也会一不小心就喂养了心中的恶。
(4)、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5)、(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6)、1949年后,又对《三字经》进行修订。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观内容的修订。如:
(7)、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8)、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9)、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10)、(解释)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11)、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12)、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13)、家长平日与小孩情感浓厚者,较易带动兴趣,老师让幼儿觉得可亲,幼儿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读经。
(14)、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15)、Chěnggāngēshàngyóushuì
(16)、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7)、大家猜老爷爷是怎么回答的?这位饱经沧桑的老爷爷回答道:“你喂养的那头赢了!”
(18)、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19)、chuánèrshìchǔhànzhēng
(20)、liángtángjìnjíhànzhōu
3、儿童三字经背诵全文
(1)、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2)、1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解释)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4)、(解释)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5)、rénzhīchūxìngběnshànxìngxiāngjìnxíxiāngyuǎngǒubújiàoxìngnǎiqiān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6)、《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7)、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8)、(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这些是解释《春秋》的书。
(9)、(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10)、赵中令是指宋朝的赵普,他做到了掌理皇帝文书的中书令这个大官,白天处理国政,晚上仍然不忘读论语。
(11)、zhǎngyòuxùyǒuyǔpéng
(12)、rénzhīchūxìngběnshànxìngxiāngjìnxíxiāngyuǎn
(13)、(解释)中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14)、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15)、dàichóngzhēnméishānshì
(16)、起床时,要安静,去方便,步要轻,衣穿好,被叠齐,先梳洗,后游戏。
(17)、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18)、⊙投稿信箱:406186369@qq.com(欢迎广大朗诵爱好者的原创投稿或荐稿)
(19)、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20)、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