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龙应台经典语录及感悟
1、龙应台《目送》经典句子
(1)、(121):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龙应台《目送》
(2)、(63):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龙应台《目送》
(3)、为什么会让我如此的感动,这是其实是源于作者在书中生动的描写,当她在机场送儿子去美国做交换生时,她写到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查;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其实这一位母亲一直在等待她儿子回头的目光,让人感到悲伤的是她的儿子一次回头都没有。
(4)、(38):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龙应台《目送》
(5)、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6)、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7)、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8)、我坐在风暴中心,四周却一片寂静,这是寂寞的感觉,像沙尘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细微地渗透地包围过来。
(9)、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依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10)、“可是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寒色》
(11)、钱财不是那最后一根稻草,无端的指责和谩骂才是,这些绝不是一个即将踏入高等学府的学子所能承受的。它终将徐玉玉摧垮。可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她想到的不应该是安慰和理解,不是宽容与和善,而感受到的却是这些恶意。我想,这大概就是这个社会日渐造成的感知吧。
(12)、(62):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龙应台《目送》
(13)、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14)、(103):作者用平凡的语言写出了人生的哲理耐人寻味--龙应台《目送》
(15)、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6)、可直到某天,不知是遗失还是偷窃,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有了。不敢和爸妈说,就怕被骂。想着问那群朋友借些先度几日再说吧。遂群里知乎了一声,不料一点反应都没有。想着这群犊子之前恨不得24小时泡在网上,怎么现在都一个个跟死人一样。接着一个个发短信、打电话,没能借得一分一毫。不是刚刚在某宝剁手,就是前日已借他人。言语诚恳,态度恭敬。还要硬借,就是自己的不对了,只得作罢。
(17)、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18)、(100):我坐在那儿发慌:回忆像甜苦的烈酒,使他两眼发光,满蓄的感情犹如雪山融化的大河涌动,我们该谈下去谈下去,彻夜谈下去不要停。-最后的下午茶--龙应台《目送》
(19)、 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20)、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2、龙应台《目送》原文经典
(1)、在叙述这一对母子在面对该为台湾队、中国队、德国队加油时,拉扯出关于国族认同的辩证;更多的是一种相濡以沫,对于理性,对于文明正义,对于教养的理直气壮,超越母子的辈分关系。通过两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两种价值观的碰撞、磨合,增强了两代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从而在“代沟”上架起一座桥梁。
(2)、(105):歌声像一条柔软丝带,伸进黑洞里一点一点诱出深藏的记忆;群众跟着音乐打拍,和着歌曲哼唱,哼唱时陶醉,鼓掌时动容,但没有尖叫跳跃,也没有激情拥挤,这,是四五十岁的一代人。--龙应台《目送》
(3)、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4)、投稿邮箱:yuguanxinyu@qq.com
(5)、(25):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龙应台《目送》
(6)、(82):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龙应台《目送》
(7)、之后,我目送着爷爷的身躯,被送往火场,装入盒子,放入地下,永世掩埋。这大概,就是目送吧。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8)、(21):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龙应台《目送》
(9)、(98):渐渐地,我认识到,所谓父女一场的缘分,不过是今生今世我在一次次的目送中与他告别,而那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目送》
(10)、书中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11)、这就是爱情的力量,捉摸不透,却在悄悄的改变着彼此,升华着对方。这也应该是爱情中最好的模样了吧。
(12)、她只能看着父亲就这样离去,认真的注视着他最后的容貌,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这个人,留在这个世界,最后残存的容颜。这是一生的定格,也是无言的告别。这让我又一次地想起了我的爷爷,我那饱受苦难的爷爷。
(13)、《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14)、(3):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目送》
(15)、金门的美,怎么看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一栋一栋颓倒的洋楼,屋顶垮了一半,残破的院落里柚子正满树摇香。如果你踩过破瓦进入客厅,就会看见断壁下压着水渍了的全家福照片,褪色了,苍白了,逝去了。一只野猫悄悄走过墙头,日影西斜。
(16)、(80):九十三岁的眼睛和四岁,竟是同一双眼睛?灵魂里,还是那看《史记》的孩子,深情而忧郁的青年?--龙应台《目送》
(17)、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18)、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9)、(67):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龙应台《目送》
(20)、(17):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龙应台《目送》
3、目送龙应台经典美文
(1)、 龙应台《目送》简介推荐理由_龙应台目送读后感!被誉为21世纪的《背影》,是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包含龙应台亲手摄影。
(2)、(5):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龙应台《目送》
(3)、句子: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4)、(31):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5)、(120):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目送》
(6)、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7)、“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8)、他的坐着,其实是奔波,他的热闹,其实是孤独。
(9)、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0)、 怎么就知道,你活得比我长呢?时间才是最后的法官。
(11)、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12)、(64):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龙应台《目送》
(13)、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
(14)、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15)、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16)、(29):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 寻找有时、放手有时,保持有时、舍弃有时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穆有时、言语有时 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 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龙应台《目送》
(17)、《目送》这一本书,与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很是相似,但不同的是父亲与儿子换成了母亲与儿子,但相同的是对一份血浓于水亲情的感慨和温暖,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渐变远的。你用目光送别他,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样的意思。
(18)、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19)、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20)、(115):车子骑到海滩,风轻轻地吹,像梦一样温柔,但是你看见,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滩。--龙应台《目送》
4、《目送》龙应台
(1)、(41):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龙应台《目送》
(2)、(137):但是人生,除了自己,谁可能知道?一个曾经爱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蔡琴,你的哪一首歌,是在追悼;哪一首歌,是在告别;哪一首歌,是在重新许诺;哪一首歌,是在为自己做永恒的准备?《目送》
(3)、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
(4)、《目送》是龙应台在父亲去世后逐渐体会的一些感悟,而在这本散文集中的最后一章有篇《注视》。她这样描述她病重的父亲。
(5)、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6)、(81):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龙应台《目送》
(7)、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有呼吸。
(8)、(97):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龙应台《目送》
(9)、(27):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龙应台《目送》
(10)、 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
(11)、“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12)、(51):相机,原来不是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龙应台《目送》
(13)、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的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14)、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15)、不论你正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如果能够腾一些时间给《目送》,也许能够于时间的匆匆间隙,或者能回首遇见父母正在望你远行的目光,或者能瞻望将来孩子正在走远的背影。然后,你再看自己身边亲友,也许会悄悄跟自己说一声:珍重。
(16)、书名《目送》的含义也很让人感到悲伤,目送亲人的远去,目送时间的流逝、目送历史的苍茫。
(17)、(7):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龙应台《目送》
(18)、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19)、我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周五。我放学回家,发现家中有一个医生。我心中一懵,以为······待我走进爷爷房间,长舒一口气,还在,就好。询问父亲,得知是爷爷因疼痛难忍,不得已叫来医生注射杜冷丁。
(20)、这个版块给大家分享的是《龙应台经典语录35句》,您可以收藏自己品读,也可以转给孩子作为高考素材。
5、目送最经典的一句话
(1)、在我们整个成长环境过程中,没有人会教我们怎么面对失败、痛苦、挫折。它不会出现在课本里,在学堂上,在大众传播中。我们所触及的教育,教给我们的是如何追求卓越,如何达到成功,如何受人瞩目,如何万人景仰。从砍樱桃树的华盛顿、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失败,目的也是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卧薪尝胆的勾践,血洗耻辱,不被看好的马云,奋起直追,遥遥领先。
(2)、 斜坡上的杂花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3)、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4)、(40):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龙应台《目送》
(5)、可这哪有那么容易啊?!面容、财富、事业、人品、家境、素养,缺哪一样都是以后的导火索。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但是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事啊。不被亲人祝福的婚姻不会幸福,不被父母认可的婚姻终会坍塌。茫茫人海,想觅得一人白首,实属不易。
(6)、还没有进群的亲,如果想加群,请直接加三群,咱们大群、二群不进新人。山东商报高考交流QQ群群号就在下面大红色的群名片中。
(7)、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8)、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9)、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10)、 九十三岁的眼睛和四岁,竟是同一双眼睛?灵魂里,还是那看《史记》的孩子,深情而忧郁的青年?
(11)、斜坡上的杂花野草,谁说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