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名句默写题(文案精选7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16 09:24:02 浏览59

老子四章名句默写

1、老子四章名句默写及翻译

(1)、《春江花月夜》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写出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忧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3)、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给出建议“     ,   ”,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

(4)、(5)我们常引用《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加于别人。

(5)、(4)《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        。

(6)、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反面设喻,论述学习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

(8)、《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13)、(1)荀子的《劝学》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亲身验证了“站得高,见得远”的道理。

(14)、(1)《诗经·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反复的形式,语境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___________________”是行动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15)、《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到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就会得到天下人赞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颜渊》

(16)、(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其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论语·里仁》中孔子指出君子与小人价值取向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沁园春•长沙》中,写作者仰望雄鹰振翅,俯瞰群鱼遨游,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0)、(2)《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老子四章名句默写题

(1)、(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____”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2)、(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_____________”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3)、(1)在《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指向。

(4)、《春江花月夜》中,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写出了江月有恨,流水无情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                        _______。

(5)、《将进酒》“               ,             ”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他的愤慨之语,充分肯定“饮者”的地位。

(6)、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贤”“省”“甸”“霰”“利”。

(7)、(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9)、(3)《将进酒》中,描写陈王宴会上的恣情欢乐的场景的一句是:,       。

(10)、(3)《大学之道》中,由“______,_______”可知,“修身”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上至国君、下至黎民,无一例外。

(1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本性并非与众不同,而能成为君子,是因为立于善于借助学习以获得各种知识的道理的两句是:“                ,               。”

(12)、(3)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以自然界的云雾烟霞状写山高的句子在诗词文赋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老子》在列举车子、器皿、屋室等物品来阐释“有”与“无”的关系后,做总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人的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劝学》就告诉我们:“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

(15)、②《〈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解决问题应在没有发生时就制止,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7)、(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       ”

(18)、(3)《四章》中的“    ,  ”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都以行路为喻,阐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19)、2019春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材,快给孩子收藏备用吧!

(20)、《书愤》中的“          ,         ”两句,作者感叹世事艰难,追述了年轻时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3、老子四章语境默写

(1)、(2)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了解他人的人是聪明的,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高明、最难能可贵的。

(2)、(1)在《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士”要抱负远大、刚强勇毅、责任重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老子〉四章》中,以大树、高台为喻表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都是从养德修道角度说的话,不是世间普通语言。如果只是从世间角度去想,解出来的就是世间人的思考,没什么意思。按照《道德经》本义去解,就好理解了。

(5)、(2018年全国III卷)《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         ”,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

(6)、(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7)、(3)《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8)、(2)在《老子》四章中,与“保持初心,就不会失败”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     ▲    ”。

(9)、《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10)、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状语后置句,即“九层之台,于累土起”)

(11)、《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12)、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决不松懈。

(13)、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14)、(2)高适《燕歌行》中描写汉军被围后长期征战的士兵想象家中妻子悲苦断肠的句子“______,______”。

(15)、(6)王于兴师,         ,与子偕作。(《无衣》)

(16)、(2)为了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我们可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

(17)、(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大学之道》提纲挈领地论说了“三纲”“八目”的体系,其中强调“八目”之本的句子是“           ,               ”。

(19)、本题注意易错字:如“蓬”“樽”“浮”“瓠”“弘毅”“慎”“仁”“己”“信”“贤”“省”“戚”。

(20)、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4、老子四章名句默写手写图

(1)、(1)《诗经·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反复的形式,语境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___________________”是行动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2)、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在车毂中间是空的时,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只有器具中间是空的,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屋室,当中门窗四壁中间是空的,才有屋室的作用。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3)、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君子”与“小人”对待“义”与“利”的不同态度。

(5)、(答案)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6)、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7)、(2014年全国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    ,   。

(9)、(2)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____________”就不能实行礼,不能运用乐;而曾子则告诉士人“____________”,因为士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10)、与子同仇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  修我甲兵

(11)、(答案)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其坚不能自举也    (则)瓠落无所容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2)、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13)、(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个人身世坎坷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丹心”直接表现他人生追求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15)、(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说明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贾谊在《过秦论(上)》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突显他政治上的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                ,                ”。

(18)、苏轼《江城子》        ,         。两句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

(19)、(王语嫣)⑴儒学有“三纲八目”的追求,其中,“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