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定菜根香
1、性定菜根香;心安茅屋稳;人情淡始长
(1)、念头浓者自恃厚,待人亦厚,处处皆厚;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2)、译文:心情安定住在茅草屋子里也觉得安稳,性格稳定吃菜根也觉得很香。人间世事繁杂,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看清。人情的冷暖只有淡下心来才能知道谁对你的感情更长久。
(3)、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4)、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休与小人仇雠,小人自有对头;休向君子谄媚,君子原无私惠。
(5)、原来少年是那条小青蛇的哥哥,小青蛇原本是一个小精灵,故而化身青蛇到人间去游玩,不料小孩子还以为他是条蚯蚓,就拿来树枝打着玩。今天,他的哥哥来报答恩公了。
(6)、《菜根谭》是明初儒学家洪应明收集编成的一部语录集。
(7)、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8)、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9)、《菜根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者本人。他可以自知做人之美德:尊师师长、礼让他人、愿赌服输……虽然这些也是我们现在人耳熟能详的社会价值观,但是他可以一项一项地做到,认真严苛地要求自己,而我们呢?
(10)、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当少壮之时,须念衰老的辛酸。
(11)、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12)、万境一辙,原无地著个穷通;万物一体,原无处分个彼我。世人迷真逐妄,乃向坦途上自设一坷坎,从空洞中自筑一藩蓠。良足慨哉!
(13)、有浮云富贵之风,而不必岩栖穴处;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兢逐听人而不嫌尽醉,恬憺适己而不夸独醒,此释氏所谓不为法缠、不为空缠,身心两自在者。
(14)、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作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15)、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16)、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7)、我们纠结的地方,也许不过如蜗牛角那样渺小。心怀大格局,是为了过好小日子“知足常乐,能容自安”如果人心常常能感到完美满足,保持宽容平稳,那么天下自然不存在有缺陷的事物了,朴素的语言中蕴涵着大智慧。
(18)、在节目最后,曹颖演示了一下媳妇的角色,她挽着婆婆的手臂,嗲声撒娇地说:“妈,我想买名牌化妆品,我就要买嘛!”婆婆被她一嗔嗲,实在忍不住一乐,向曹颖露出了和蔼又明朗的笑容,表示答应了她的请求。由此可见,女人只要发挥EQ情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打破对方所坚守的价值观。
(19)、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20)、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2、性定菜根香;心安茅屋稳;人情淡始长的出处
(1)、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2)、从五更枕席上参勘心体,气未动,情未萌,才见本来面目;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工夫。
(3)、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4)、廉官多无后,以其太清也;痴人每多福,以其近厚也。故君子虽重廉介,不可无含垢纳污之雅量。虽戒痴顽,亦不必有察渊洗垢之精明。
(5)、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6)、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7)、阴谋怪习、异行奇能,俱是涉世的祸胎。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招和平。
(8)、著名住持人曹颖,她在住持一次家庭矛盾的节目中,遇到了这样一组家庭成员的节目嘉宾,这个家里的婆婆不喜欢媳妇花费昂贵的金钱,去购买那些名牌化妆品,觉得那样太浪费钱了。然而,时尚漂亮的媳妇却一直反驳,她是用自己的工资购买化妆品,她并没有花老公的钱,婆婆你管不着。于是,婆媳之间在这方面的不满与争论,使得家庭十分不和谐。
(9)、其实我认为真的要做到事事以“行止在我”“进退有方”,还真是相当的困难的!书中有篇《多喜养福,去杀远祸》中所写道: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10)、“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是世人对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菜根谭》的高度评价。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头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菜根谭》作为一本社会各个阶层都可读、爱读的书,它为我们诠释了许多的人生道理,我们细细品味,方可发现其独特之处。
(11)、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居家有二语曰:“惟恕则平情,惟俭则足用”。
(12)、作者以菜味喻世味,阐明了“性定菜根香”的人生哲理。
(13)、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己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14)、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就很需要独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能称之为孤独,这个时候就是自身审阅的好时机,能让自己想懂一些东西,由此身心愉悦。而过一段时间也可能又郁闷起来,这个时候又在怀疑自己,也再次需要观心去努力改善自己。
(15)、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16)、作为服务于电力系统的一员,不管是普通职工,还是管理人员,心中常怀电厂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顾大局、识大体,工作凡事从集体着想,以厂为家、以厂为重。
(17)、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要感德,无怨便是德。
(18)、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直节之为真。
(19)、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礼仪与做人的真理,集道家、儒家、法家、佛家的多种处事哲学于一书,让人受益匪浅。
(20)、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节而使人忌;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
3、性定菜根香人情淡最长
(1)、“贪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功名利禄并不如外人所视那般荣耀,不可过于趋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生活的质量本就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知足就好。山林息尘心读书消俗气,多读书,可静心。读圣贤书可知世事,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栽花种竹,心境无我,摒弃执念。
(2)、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泯炎凉。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着手时光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3)、书中有一段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分析,很是经典。“神于天,圣于地。”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很多的规则和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区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4)、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缜缄,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5)、“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看透了多少人;“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多么辩证;“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可以当做座右铭。
(6)、《鼓掌绝尘》是明代金木散人编白话小说集,全称《新镌出像批评通俗小说鼓掌绝尘》。成书于明代崇祯四年(1631)。
(7)、世事如棋局,不著的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8)、秋虫春鸟共畅天机,何必浪生悲喜;老树新花同含生意,胡为妄别媸妍。
(9)、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10)、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其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11)、“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自己: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快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12)、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13)、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14)、延促由于一念,宽窄系之寸心。故机闲者一日遥于千古,意宽者斗室广于两间。
(15)、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引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地,以致暴客之弯弓。
(16)、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开。
(17)、读过这些作品,其鲜明的思想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沉的哲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结集出版的现实题材文章,紧扣时代主旋律,让丰富的素材去表达崇高的意境,去实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这些文章的风格,又一次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才情。
(18)、在我刚上小学时,这本书就被我收入囊中了,但是直到今天我才开始读这本书。我把它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在书桌前仔细地阅读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已深深地沉浸在此书之中……
(19)、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20)、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荧,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4、性定菜根香
(1)、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2)、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3)、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觇,窥也。――《说文》)
(4)、大概也没有人会拒绝提升志趣,只是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着眼当下,一步步积累就好。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玉石从石头中产生,世界上高深的道理,往往存在于身边平凡的事物中!
(5)、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6)、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浙南温州的文化基因、文化现象和文化积淀,汲取温州精神的能量和养分。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作者探究浙南文化和散文艺术创作的新铺垫。
(7)、廉颇听到这话后,折服于蔺相如的高瞻远瞩和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于是负荆请罪。
(8)、生活是道场,人生是修行,只有修的宽容之心,才能容万事之苦,平悠悠之烦,助人生顺遂。
(9)、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10)、为人处事,能够处下,懂得隐忍,这既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辱,而是宽容。
(11)、弘一大师《格言别录》:人之谤我,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12)、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奥义,同时也知晓古人的各种优良品质,令我受益匪浅。
(13)、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14)、我最近看了一本叫做《菜根谭》的书。这本书很奇特,它不仅有许多古文,还有很多故事。每一篇文章后面都有一个故事,借故事来譬喻古文的道理。真可谓是: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15)、本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它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合上书本后,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开阔心胸,放慢脚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享受生活。
(16)、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17)、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18)、 调汁:将生抽、糖、醋按照1:2:2的比例兑好。如果喜欢甜一些或酸一些可以适当增加比重。准备好野山椒。
(19)、我想只要大家随意翻阅本书,就会被其中精彩绝伦的美妙语言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这本书,而且这本书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就像那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值得我们赠送亲朋好友的真正的好书。
(20)、望重缙绅,怎似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5、性定菜根香在路上
(1)、翻阅《菜根谭》,我立即被作者豁达的胸怀,深邃的思想内涵所震撼,特别对其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段话尤为喜爱。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对功名利禄,对世间万事万物所持的心态。在这个充满了浮躁与诱惑的时代,《菜根谭》无疑是一剂安定的良药,让人们的烦恼纷乱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并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3)、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4)、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涉世者宜蕃择之,慎毋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弹飞禽也。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5)、只因心不安定,很多人住的是华屋,出入有名车代步,但终日烦躁苦恼,豪华的房子对他来说反而像个牢笼,根本无法享受安稳的生活。
(6)、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7)、温州日报庄千慧发来一摞文稿,计划出版,让我给写个序。
(8)、手捧一本《菜根谭》,其中各种良言犹如春风轻拂心田,细细读之,慢慢思之,启人心智,发人深省。
(9)、人生的快乐就是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共享就是合作,合作就能共赢。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要与人真心交往,做人做事才能长久。
(10)、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保持喜悦的心情,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11)、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12)、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13)、儒家说:“万物静观皆自得。”静得下来的人,生活一定会过得很充实、很有义意。相反,不能向内观照、一味地向外追逐名利的人,则永远活在空虚与烦恼中。
(14)、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15)、姜女不尚铅华,似疏梅之映淡月;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
(16)、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縻。可见名为招祸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学者不可不力为扫除也。
(17)、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18)、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19)、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尅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20)、得失,不过是人生之常态。人应该有追求,但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怏怏不乐,何来安稳?
(1)、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2)、这是最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了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3)、《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
(4)、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5)、宁有求全之毁,不可有过情之誉;宁有无妄之灾,不可有非分之福。
(6)、少壮者,事事当用意而意反轻,徒泛泛作水中凫而已,何以振云霄之翮?衰老者,事事宜忘情而情反重,徒碌碌为辕下驹而已,何以脱缰锁之身?(翮:hé。翮,羽茎也。——《说文》羽本谓之翮。——《尔雅·释器》。郭注:“翮,鸟羽根也'泛指鸟的翅膀)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备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皆以十分取败者也。康节云:“饮酒莫教成酩酊,看花慎勿至离披。”旨哉言乎!
(7)、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扼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8)、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9)、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10)、「禅」,就是定与慧的总持。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无论是学校、家庭,或是在社会上,都需要定慧。将定慧运用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乃至于行住坐卧、吃饭做事,皆能适得其中,处处都是禅。
(11)、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12)、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13)、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是很缓慢地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教材的学生,他们一样东西还没懂另一样东西就要学了,这边刚学会,那边又忘了。如今,我也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我的学生,不用分数的高低来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的标准。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当然,我会将我的欣喜化为语言、化为动作来让他知道,使他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我试着让我的学生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我要时时刻刻让当年我眼中所谓的“差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让快乐延续着。
(14)、在我们平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有摩擦、有碰撞,但是遇事能忍一忍就过去了,往往是冲动过后,便是后悔。古人说过,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最好的解释。
(15)、喧嚣的社会里,人心多处于浮躁之中。碰到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自乱阵脚,慌乱愤怒怀疑等等情绪,就足以让人茶饭无心,食不知味。即使山珍海味当前,还是食难下咽,哪里还吃得出饭菜香?
(16)、内心不安宁的人总喜欢向外攀缘,盲目地追求名利财色,而且“这山望过那山高”,比来比去始终没完没了。如果能将这攀缘的心收回来,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能安能静。
(17)、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