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原文完整版
1、菜根谭全文阅读免费
(1)、国学 | 艺术 | 哲理 | 养生 | 视觉 |美文 | 教育
(2)、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如口头禅。立业不思种德。如眼前花。
(3)、大意:从前的人说:“放弃自己家中的大量财富,却模仿穷人拿着钵沿街去乞讨。”又说:“一个突然暴富的穷人,千万不要老向人家夸耀自己的财富,其实哪个人家的炉灶不冒烟呢?”上面这两句谚语一句是用来忠告那些不认识自己德行的人,一句是用来忠告那些夸耀自己财富的人,这些都是做学问的人必须彻底戒除的事。
(4)、(大意)晴空万里,皓月当空,哪里不可以自由自在飞翔呢?可是飞蛾偏偏扑向人家灯火自取灭亡;清澈泉水,翠绿瓜果,什么东西不可以饮食果腹呢?可是鸱鸮却偏偏喜欢吃腐烂恶臭不堪的死鼠。唉!人间不作飞蛾鸱鸮傻事的人,在你身边数数究竟有几人呢?
(5)、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6)、(大意)当心中停止一切阴谋诡计之后,就会使你有轻松舒畅之感,因为从此不再为人间的烦恼而痛苦;当思想远远超脱世俗之后,你自然不会听到外面的车马喧嚣之声,根本不必眷恋山野林泉的隐居生活。
(7)、大恶多从柔处伏,哲士须防绵里之针;深仇常自爱中来,达人宜远刀头之蜜。
(8)、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身驱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9)、(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夜思昼诵,身.
(10)、七首古诗词谈“新”,愿所有期待都得以如愿以偿
(11)、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
(12)、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13)、2存道心,消幻业 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14)、(大意) 每到春天,万象更新,大地为人间带来生机,百花齐放、百鸟齐鸣,充满了一片蓬勃朝气,置身其间使人感到精神舒适畅快;但是却不如秋高气爽时的清风拂面,兰桂飘香,水连天、天连水,水天一色,天朗气清,大地辽阔,置身其间更能使人感到精神爽朗、轻快异常。
(15)、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16)、(大意)遇到表情阴沉不爱说话的人,千万不要急着和他坦诚相交、推心置腹;遇到傲慢自负的人,应当小心谨慎,不要过多说话。
(17)、所谓“和光同尘”,真的是一项很大的修行。能够接纳这世界中众多的同与不同,众多的洁与不洁,安然处之。其实与此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宽松的容身之所。
(18)、(大意) 每当周围环境喧嚣杂乱使心情浮躁时,平日所记忆的事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每当周围环境安宁使心神平和时,以前所遗忘的事物又会忽然浮现眼前。可见心神的浮躁和宁静只要有一点点区分,那么灵智的昏暗和明朗就会迥然不同。
(19)、白话文释义:喜欢查清是非并不明智,能够查清而又不去查清才算明智;一定要取胜并非勇敢,能够取胜而又不去取胜才可称为勇敢。
(20)、(感悟)“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只要为自己最初的愿望付出了努力和心血,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如果帮助了别人,反而要求对方给予回报,那也就完全丧失了助人的意义。做事为人不要过分追求功利,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没有大的过失,就应该是圆满了。如果再有过分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从此意义上讲,不邀功请赏就可以保持自己的纯洁而不被功利所迷惑,就会把奉献当成人生所追求的高尚目标。
2、《菜根谭》全文及译文
(1)、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菜根谭·概论》 注:对于品德不端的小人态度严厉苛刻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无法不憎恨他们;对于品德高尚的君子恭敬谦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他们始终以礼相待。前者我确实做不到,后者尽量做到。
(2)、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3)、(大意)做人要把智巧隐藏在笨拙中,不要显得过于聪明,宁可用谦虚来收敛自己,也不能锋芒毕露;宁可随和一点,也不要自命清高。要学会以退为进的方法,这才是立身处世、保全自我的法宝。
(4)、即使身陷杂事中,也要将心灵超然于事外,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理智。越是变动纷乱、大事临头之时,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器量胸襟,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5)、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6)、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7)、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8)、《菜根谭》版本较多,出入颇大,此据明觉迷居士汪乾初校本、乾隆间岫云监院刻本、台湾冯作民先生整理的《白话菜根谭》等汇编整理而成,属目前最完全版本。
(9)、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10)、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明·洪应明《菜根谭·二四四》
(11)、(大意)在冠盖云集的高官显贵之中,如果能出现一位手持藜杖、身穿粗布衣裳的雅士,自然就会增加无限清高风采;在渔夫樵夫靠劳力讨生活的场合中,假如加入一个朝服华丽的达官,反而大煞风景增加很多俗气。由此可见,荣华富贵并不如淡泊宁静,红尘俗世并不如山野风雅清高。
(12)、"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13)、为人处世,把握分寸,是与人相处的妙招,也是自身成熟的表现。
(14)、有一乐境界,就有一不乐的相对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只是寻常家饭、素位风光,才是个安乐窝巢。
(15)、大意:远离凡尘俗世修行的道理,应在人世间磨炼,根本不必离群索居与世隔绝;要想完全明白智慧的功用,应在贡献智慧的时刻去领悟,根本不必断绝一切欲望使心情犹如死灰一般寂然不动。
(16)、(大意) 凡是对现实生活环境能感到满足的人,就会感受神仙一般的快乐,不感到满足的人就摆脱不了庸俗困境;总括人间万般事物的原因,假如能善于运用就处处充满生机,假如不善运用就处处充满危机。
(17)、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18)、蒙曼读经典07《水浒传》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19)、一生潜心研究为人处世之道,身处乱世而保有地位与名声,其总结的“九字箴言”令人叹服!
(20)、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3、《菜根谭》全文原文
(1)、2动静合宜,出入无碍 水流而境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2)、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3)、(大意)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辆兵车的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分钱也要争个你死我活,就人的品德来说真是天渊之别。但是一个重视道义的人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喜欢金钱,两者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当皇帝统治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一日三餐,就地位而言确实有天渊之别,但是当皇帝的苦心焦思和当乞丐的沿门乞讨,其痛苦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
(4)、失血于杯中,堪笑猩猩之嗜酒;为巢于幕上,可怜燕燕之偷安。
(5)、(大意)演艺人员在脸上搽胭脂涂口红,把一切美丑都决定在化妆笔的笔尖上,可是转眼之间歌舞完毕、曲终人散,方才的美丑又都到哪里去了呢?下棋的人在棋盘上竞争激烈,把一切胜负都决定在棋子上,但是转眼之间棋局完了、子收人散,方才的胜败又都到哪里去了呢?
(6)、趋炎附势招惹的祸端,特别悲惨又特别迅速;恬淡安逸的生活趣味,最清淡也最长久。
(7)、2退一步宽平一步 争先的经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8)、可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与人交往是自古就存在的难题。
(9)、30见微知著,守正待时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10)、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则怨尤自消;心稍怠荒,便思胜似我的人,则精神自奋。——明·洪应明《菜根谭·二一二》
(11)、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12)、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罐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13)、(大意) 眼见有一片浮云从众山中腾起,毫无牵挂自由自在地飞向遥远的天际;晚间皎洁的明月像一面镜子般挂在天空,人间的宁静或喧嚣都和它毫无关连。
(14)、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实之论也。
(15)、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16)、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17)、“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
(18)、《智囊全集》,可谓商界、政界、职场通用的智谋锦囊。
(19)、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大意: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培养着高尚的品行。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就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身体,消磨了意志。 感悟:一个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是温水煮青蛙,欲使其灭亡先使其放纵和膨胀。
(20)、2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4、菜根谭100句必背
(1)、大意: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就容易产生猜忌,于是就把杯中的弓影误会成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误会成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了一片杀气;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即使遇见最凶残的老虎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把聒噪的蛙声当作悦耳的音乐来听,结果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
(2)、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太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如是观,便可解却胸中矣。
(3)、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4)、《菜根谭》无论修身,治国,平天下,还是花鸟虫鱼,琴棋书画,都完整的写到。
(5)、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机;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6)、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7)、(大意)当大自然的一切声音都归于寂静时,忽然听到一阵悦耳的鸟叫声,就会给你很多深远的雅趣;当深秋季节所有花草都凋谢枯黄之后,忽然看到其中有一棵挺拔的草屹立无恙,就会引发你无限生机。可见万物的本性并不会完全枯萎,因为它那生命力随时都会乘机发动。
(8)、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9)、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10)、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11)、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12)、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踪迹虽隐还显;存心若有半毫未净,事为虽公亦私。
(13)、(大意) 在满是松树的山涧旁边,拿着手杖一个人很悠闲地散步,这时从山谷中浮起一片云雾,笼罩在自己所穿的破旧长袍上;在简陋的竹窗之下读书,疲倦了就枕着书呼呼大睡,等一觉醒来月光照亮了我的温暖毛毡。
(14)、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15)、功过不宜少混,混则人怀惰隳之心;恩仇不可太明,明则人起携贰之志。
(16)、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17)、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的,要善为化诲,如忿而嫉之,是以顽济顽。
(18)、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
(19)、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20)、3雨后山色鲜,静夜钟声清 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5、菜根谭全文及译文
(1)、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2)、(大意)在乡下跟老农夫谈论饮食,每当谈到白斩鸡和老米酒时,他就会显得兴高采烈,如果问他山珍海味等佳肴,他就茫然不知了;每当谈起衣着时,一提起长袍短袄,他就会不由得流露出欢乐表情,假如问他黄袍紫蟒等官服,他就一点也不懂了。可见老农夫保全了淳朴本性,所以他的欲望才这样淡泊,这才是人生的第一等境界。
(3)、2处世流水落花,身心皆得自在 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4)、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5)、(大意)当天气不好波浪涛天时,坐在船中的人并不知道害怕,反而把船外的人吓得胆破心寒;当酒宴中有人酒醉而怒骂时,同席的人并不知道警惕,反而把站在席外的人吓得目瞪口呆。所以一个有才德的君子,即使被某件事卷入漩涡中,但心智却要抱着超然物外的态度。 3减繁增静,安乐之基,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了一分,如交游减便免纷扰,言语减便寡愆尤,思虑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真桎梏此生哉!
(6)、老人言:不说硬话,不做软事;绝不惹事,也不怕事;吃苦中苦,做人上人
(7)、(大意)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就容易产生猜忌,于是就把杯中的弓影误会成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误会成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了一片杀气;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即使遇见最凶残的老虎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把聒噪的蛙声当作悦耳的音乐来听,结果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
(8)、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明·洪应明《菜根谭》
(9)、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
(10)、此种趋势,是否像征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互为弥补之潮流,当有专家、学者作专门研究,用不着某在这里“寒婆婆操腊心”,拙作只当是在“水煮”盛宴中增加的一道麻辣菜,既已泡制完成,一切任人评说了。吾非专业的文史工作者,专业与传统文化研究也相距甚远,今作此书不过是偶感兴趣而已。
(11)、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12)、(大意) 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说起话来却充满诗意,这种人才算得到诗人真正情趣;一个一偈也不研究的人,说起话来却充满禅机,这种人才算真正了解禅宗高深佛理。
(13)、如包含一千五百余则处事格言的《小窗幽记》;如涉及修身、做人、为学、读书、立业、财富、忠孝仁义等方面的语录体典籍《围炉夜话》。
(14)、(感悟)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专门喜欢打听和宣扬别人的缺点错误,但他们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喜欢宣扬别人的缺点,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大缺点。与其到处宣扬别人的不是,还不如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去改正。与有错误的人交往,一定要常作反思,使自己尽量避免这些缺点,从而使自己不断得到提高。发现别人有缺点就应设法真心诚意去帮助他改正,假如四处宣扬,使他的缺点错误无人不知,就等于把他推向错误的深渊,不给他改正的机会。所以,我们发现别人的不足和固执,一定要心怀善意地去帮助和开导,而绝不能心存偏见或四处宣扬,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今后如果自己有缺点或犯错误时,同样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提醒,从而达到互相帮助的目的。
(15)、(大意)人只要在内心维持一种真实的境界,根本不需要美妙音乐来调剂生活,就会自然感到舒适愉快,同时也不需要焚香烹茶,就能使满室飘散着清香之气。只有使心中有真实感受,而且思想纯洁、意境空灵,就会忘却一切烦恼,超脱形骸困扰之外,才能使自己优哉游哉地生活在乐趣中。
(16)、(大意) 事情偶然合乎己意就是最佳境界,东西出于天然才能看出造物者的天工;假如加上一份人工的修饰,就大大减低了天然趣味,所以白居易的诗说:“意念听任无为才能使身心舒畅,风要起于自然才能感凉爽。”这两句诗真是值得玩味的至理名言。
(17)、谭者,谈也。性定菜根香。花的香用鼻可以闻,叶的香用口可以品,根的香却需要一颗有智慧的心灵。这是这本书名字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