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经典名段(文案精选11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05 09:55:37 浏览59

菜根谭经典名句译文

1、菜根谭经典名句译文及解析

(1)、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2)、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须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 

(3)、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4)、每个人都有一颗大慈悲的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也没有什么两样。所差别的只是,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致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5)、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6)、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7)、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菜根谭·概论》

(8)、大意: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这时所有的甘美味道已全部消失。房事满足之后再回味性欲的情趣,那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念头已全部消失。因此如常能事后悔悟,来做另一件事的开端时的参考,那就可消除一切错误而恢复聪明的本性,这样做事就算有原则,一切行为自然都合乎义理。

(9)、大意:一个施恩于别人的人,不可老把恩惠记在心头,更不可存让别人赞美的念头,这样即便是一斗米也可收到万钟的回报;一个用财物帮助别人的人,不但计较自己对别人的施舍,而且要求人家的报答,这样就是付出一百镒,也难收到一文钱的功德。

(10)、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情看得破。

(11)、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焰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洪应明《菜根谭》

(12)、(译文)做人要谦虚有怀,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义理融会于心,做人要诚心实意,这样才能抵制物欲利益的诱惑。

(13)、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灌足,如何超远;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14)、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15)、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

(16)、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17)、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18)、一个伪装心地善良的正人君子,和无恶不作的邪僻小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改变自己所操守的名节,他的品格还不如一个毅然痛改前非而重新做人的小人。

(19)、我有恩于人,不可以常常放在心上,我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不可以不放在心上;别人有恩于我,我不能忘记,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我不能总是记在心中,要学会忘记。

(20)、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2、菜根谭经典名段

(1)、一苦一乐相磨炼,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2)、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3)、大意: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4)、大意:只有心地纯洁的人才可读圣贤书、学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一件古人所做的好事,就私下作为自己的见解,听到古人所说的一句好话,就私下拿来掩饰自己的缺点,这就等于送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强盗。

(5)、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6)、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7)、(译文)耳中常听到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有一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敦品励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反之假如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悦耳动听,每一件事都称心如意,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都葬送在毒药里。

(8)、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9)、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希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10)、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洪应明《菜根谭》

(11)、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听用其伎俩矣。

(12)、大意:大自然有四季的变化,春夏温暖万物获得生机,秋冬寒冷万物就丧失生机。一个性情高傲冷漠的人,他的表情就如秋冬寒气冷漠而无人敢接近,他所得到的也就冷漠而淡薄。只有那些性情温和、满怀热情的人,既肯帮助别人也可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所获的福份不但丰富,而且他的禄位也会源远流长。

(13)、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14)、大意:人间幸福不可勉强去追求,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基础;人间的灾祸实在难以避免,能消除怨恨他人的念头,是远离灾祸的法宝。

(15)、作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16)、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17)、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18)、花儿开放、败落,春都不在意,遇到不顺心的事不要对别人说。水的冷暖鱼儿自然知道,遇到心领神会的地方还望能独自赏玩。

(19)、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20)、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3、菜根谭名句集锦大全及解释

(1)、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洪应明《莱根谭》

(2)、读书不见圣贤,如铅椠佣;居官不爱子民,如衣冠盗。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立业不思重德,为眼前花。

(3)、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4)、在万籁俱寂的环境中所得到的宁静并非真宁静,只有在喧嚣环境中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在狂歌热舞环境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快乐,只有在艰苦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5)、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有崇高的师德,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读书是我们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虽然我书读得不多,但一直在追求一种读书的“境界”。一般说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初见《菜根谭》这部书,见其文字就如同与洪应明本人对话,一句话,足可受用一辈子。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

(6)、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7)、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8)、临游而弹,竹涧焚香,登峰远眺,坐看云起,松亭试泉,曲水流觞,烟波钓叟,篷床高卧,妙不可言。《菜根谭》

(9)、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10)、把芦花当棉被,把雪地当木床,把浮云当蚊帐,睡起觉来虽然觉得有些寒冷,但是却能保全一分宁静的气息;用竹叶作酒杯,一边作诗填词,一边尽情高歌,这样自然能远远避开花花世界的繁华喧嚣。

(11)、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12)、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13)、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人胡不猛然转念哉!--洪应明《菜根谭》

(14)、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受病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15)、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16)、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17)、(译文)有一种器皿叫宥,因为盛满了水才倾覆,续钱的瓦罐因为空无一文才得以保全。所以君子宁愿处于无争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夺的场所,日常生活宁可欠缺一点,也不要求过分美满。

(18)、《菜根谭》100句经典名句,句句真谛,让你看透世间浮华!

(19)、大意:凡是进德修业、磨练心性的人,必须有一种木石般坚定的意志,若对外界的荣华富贵有所羡慕,那就会被物欲所困惑;凡是治理国家、服务人群的政治家,必须有一种宛如行云流水般的淡泊胸怀,假如一有贪婪名利的念头,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险恶深渊。

(20)、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4、菜根谭名句及翻译

(1)、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菜根谭》

(2)、大意:一个具有高深才德而又能淡泊明志的人,一定会遭受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所怀疑,一个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真君子,往往会遭受那些邪恶放纵无所忌惮的小人的嫉妒。所以一个有才学而又有修养的君子,万一不幸处在这种既被怀疑又遭忌恨的恶劣环境中,固然不可以略为改变自己的操守和志向,但也绝对不可以过分表现自己的才华和节操。

(3)、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4)、径路窄处,留一少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5)、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6)、不要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你的委屈只能自己消化,你的悲伤,说了,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理解。人,要学会沉默。有些事不必争辩,懂得自己就是最好。

(7)、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8)、大意:人的一生有苦有乐,只有在苦难中磨练而得的幸福才能长久;在求学中,既要有信心又要有怀疑的精神,有疑就去勘证,只有在不断考证中得到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9)、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10)、(译文)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藥,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培养者高尚的品行。处在优越的环境中,就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身体,消磨了意志。

(11)、(译文)上天如果不赐福给我,我就耐心修养品德,以迎接福分的到来。如果上天用贫苦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补偿。如果上天用穷苦来折磨我,我就刻苦磨练意志来战胜命运。做到了这些,命运又能怎么左右我呢?

(12)、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13)、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

(14)、功夫自难处做去,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15)、大意:一个真正廉洁的人不与人争名,反而建立不起廉洁之名,那些到处树立名望的人,正是为了贪图虚名才这样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的才华,所以看上去反而很笨拙,那些卖弄自己聪明智慧的人,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愚蠢才这样做。

(16)、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17)、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18)、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胭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19)、大意:要想成为一个很会作人的人,并不是要懂得什么高深的大道理,只要能摆脱世俗的利欲就可跻身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并不需要特殊的秘诀,只要能排除干扰宁静心情的杂念就可超凡入圣。

(20)、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5、菜根谭经典短句

(1)、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2)、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洪应明《菜根谭》

(3)、大意:一个人眼前待人处事的态度要放得宽厚些,只有如此才不致使你身旁的人对你有不平的牢骚;至于死后留给子孙与后人的恩泽,则要把眼光放得很远,才会使子孙万代永远怀念。

(4)、(高清图片)百年更青春|庆祝建d一百周年王氏书法名家百人百幅书法作品展

(5)、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6)、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7)、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8)、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9)、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洪应明《菜根谭》

(10)、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大凡衰败的迹象,早已在鼎盛的时候就已经显现;成功的契机,往往发生在失败之后的痛定思痛之时。所以君子一定要居安思危,越是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就越要谨慎小心;越是在人生变乱动荡的时候,越是要咬紧牙关,顽强拼搏,坚定信念,相信终有一天会成功。

(11)、译文: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

(12)、波浪兼天,舟中不知惧,而舟外者寒心;猖狂骂坐,席上不知警,而席外者咋舌。故君子虽在事中,心要超事外也。《菜根谭》

(13)、《菜根谭》,明代洪应明著。揉合儒家中庸、释家出世和道家无为等思想,并结合自身经验,形塑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书名取自宋朝作家汪革:“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14)、全国百名书法名家同心战“疫”祈福武汉祈福中国活动阶段性回顾

(15)、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16)、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17)、大意:追求名利时不要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要落在他人之后;当享受物质生活时不要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当修养品德时,不要达不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标准。

(18)、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然无险侧之人情。

(19)、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

(20)、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1)、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虑,不知不饥不寒之虑更为甚。

(2)、大意:一个人一定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人也要有择善固执的态度,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抗外来物欲的诱惑。

(3)、大意:不论如何完美的名气和节操,都不要一个人自己独占,必须分一些给旁人,只有如此,才不会惹起他人的怨恨而招来灾害,从而保全生命的安全;不论如何耻辱的行为和名声,也不可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自己一定要承担几分,只有如此,才能掩藏自己的智能而多一些修养。

(4)、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5)、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能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势必潜消。 

(6)、大意:即使有世间最伟大的丰功伟绩,也承受不了一个骄矜的“矜”字所起的抵消作用;即使犯了滔天大罪,只要能作到一个懊悔的“悔”字,就能赎回以前的过错。

(7)、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8)、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事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9)、处乱则警醒,居安要思危。如果一个人一直躺在蜜罐里,那并不是什么好事。

(10)、人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一种平淡从容的心态,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身外之物,不过是名利得失而已,不要太在意,不要太计较,一笑而过,权当是一场游戏而已,这样的人生才能超凡脱俗,才能过得幸福快乐。

(11)、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12)、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1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14)、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15)、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16)、(译文)君子如果伪装善良,那就和小人肆意作恶没什么两样;君子如果丧失操守,那还不如一个改过自新的小人。

(17)、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菜根谭》

(18)、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人著意避祸,天即就著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19)、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