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全文有声讲解(文案精选8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21 09:36:08 浏览59

菜根谭全文朗诵

1、菜根谭音频

(1)、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

(2)、就现象界的物质生活来说,不论官位、财富、权势都变幻无常,甚至就连自己的四肢躯体也属于上天暂时给你的形象;假如从形而上境界的超物质生活来说,无论是父母兄弟等骨肉至亲,甚至于天地间的万物也都和我属于一体。一个人只有能洞察物质界的虚伪变幻,同时又能认得清精神界的永恒价值,才可以担负起救世济民的重大使命,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摆脱人间一切困扰你的枷锁。

(3)、《菜根谭》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为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既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还体现了佛家的出世思想。成为一种涉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体系。全书以追求高尚纯洁为宗旨,深者见深,浅者见浅。

(4)、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译文)不要轻易责难他人所犯的小过,也不要随便揭发他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要对他人以往的错处耿耿于怀。

(5)、假如一个人施恩惠给别人是为了自己的私心,那还不如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去争取社会大众的公益;一个人与其结交很多不能劝善规过的新朋友,倒不如重修一下以前跟老朋友之间的旧交情;一个人与其沽名钓誉制造知名度,倒不如悄悄在暗中积一些阴德;一个人与其标新立异主动去制造自己的名节,倒不如平日谨言慎行多作一些平凡无奇的好事。

(6)、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7)、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坏。时间是个好东西,验证了人心,见证了人性。

(8)、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

(9)、张潮的《虞初新志》明清文章小说的经典之作。

(10)、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11)、日子慢点过,人生慢点品,生活要如酒如茶,细细品才有味道。

(12)、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语录体文集,与《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并称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书名《菜根谭》取自宋代儒学家汪革语:“人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内容采儒、道、佛之精髓,包含了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大道理,将为人处世的哲学与生活艺术融合在一起,文辞优美,兼采雅俗,耐人寻味,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磨炼意志,具有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

(13)、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

(14)、一个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人阅历虽然很短浅,但是所受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感染也比较少;一个饱经事故而阅历很广的人,各种恶习也随着增加。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与其讲究做事的圆滑,倒不如保持朴实的个性;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点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15)、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达到至诚地步,就可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就如邹衍受了委屈上天竟在盛夏之日下霜为他打抱不平,而杞植的妻子由于悲痛丈夫的战死竟然哭倒了城墙,甚至连最坚固的金石也由于真诚的精神力量而把它完全雕凿贯穿。反之,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也会令人觉得讨厌;更由于坏事做得太多,每当夜深人静一个人躺在床上时,就会忽然良心发现,这时不由得面对自己的影子看看,顿觉万分羞愧。

(16)、(译文)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犯过错时,要像他没犯过错一样原谅他,这样才能使他心平气和地改正过错。要求自己要严格,应在自己无过错时,设法找出自己的过错,如此才能使自己德业进步。

(17)、假如上天不给我许多福分,我就多作些善事来培养我的福分;假如上天用劳苦来困乏我,我就用安逸的心情来保养我疲惫的身体;假如上天用穷困来折磨我,我就开辟我的求生之路来打通困境。假如我能做到以上各点,上天又能对我如何呢?

(18)、土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梦魂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19)、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20)、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2、菜根谭全文有声讲解

(1)、清澈玲珑 触物会心 趋炎附势 栖栝味长

(2)、遍览坊间,《菜根谭》一书已有多种版本,近年更日益兴盛,品类繁多,各有千秋,其中以助读与译注原著的形式为多,均是从正面意义上给予原著以直接的阐述与解释。本人在阅读过程中,尝有批注图释之冲动,有时信手涂鸦,日积月累,竟也小有规模,与朋友传阅,皆称有趣,并鼓励我结集出版。

(3)、书名的由来,也是其说不一。据作者友人于孔兼的序说:“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乾隆三十三年(1768)三山通理达天的序言则说:“其首命名题又不知何所取义,将安序哉?窃拟之曰:菜之为物,日月所不可少,以其有味也。但味由根发,故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但此书所说‘世味及出世味皆为培根之论,可弗重软?’又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夫菜根,弃物也,而其香非性定者莫知。如此书,人多忽之,而其旨唯静心沉玩者方堪领会。”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所刊释宗演《菜根谭讲话》所载福田雅太郎的序中说:“中国宋代儒者任信民(应为汪信民)说,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三种说法并列于上,读者可细加品略。

(4)、(译文)当***烈火般燃烧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情形,***立刻变成一堆冷灰。当功名利禄蜂蜜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走向死地的情景,名利就会味同嚼蜡。

(5)、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明·洪应明《菜根谭·四十一》

(6)、首先,作者还初道人的文字功力了得,通篇四六句子,俱是“眼前景致口头语”,但意旨深远,“盖极高寓于极平”,发人深思是矣。读罢掩卷,反思以前对事物多有处置不当之处,从此每日多了些“三省吾身”,我想这便是《菜根谭》一书给人的益处罢。

(7)、假如一个人要想作自我牺牲,就不应该存计较利害得失的观念,存这种观念就会使你对这种牺牲感到犹豫不决,既然对你的牺牲心存计较犹疑,那就会使你的牺牲志节蒙羞。假如一个人要想施恩惠给他人,就绝对不要希望得到人家的回报,假如你一定要求对方感恩图报,那就连你原来帮助人的一番好心也会变质。

(8)、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9)、一个人的品德、气度、经验三者是不能分离的,因为品德随着气度的宽宏而增长,气度也会由于丰富的人生经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增长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度宽宏,要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

(10)、天全欲淡 第一境界 就身了身 出世于世

(11)、当你心中刚一浮起邪念时,假如你能发觉这种邪念有走向物欲或情欲方向的可能,就应该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去。坏的念头一产生立刻有所警觉,有所警觉后立刻设法来挽救,这是扭转灾祸为幸福、改变死亡为生机的重要关头,所以你绝对不可以轻轻放过这邪念产生的一刹那。

(12)、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13)、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贱。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堂中,贼便化为家人矣!

(14)、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15)、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蔾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

(16)、求学问一定要除掉杂念,集中精力专心致志从事研究;如果立志修养品德却又流于功名利禄,必然不会有什么高境界的真实造诣;如果读书只是在吟咏诗词方面感兴趣,那一定会显得浮浅而没有什么心得。

(17)、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18)、每个人的际遇有所不同,有的可成就一番事业,有的则一事无成,在各种不同的境遇中,自己又如何能要求特别待遇呢?每个人的情绪各有不同,有的稳定,有的浮躁,又如何要求别人事事都与你合作呢?假如自己能心平气和地来观察,也就是设身处地地反躬自问一下,这也是人生中最好修养门径。

(19)、大凡一种衰败的现象往往是很早就在得意时种下祸根,大凡是一种机运的转变多半是在失意时就已经种下善果。所以一个有才学的有修养的君子,当平安无事时,要留心保持自己的清醒理智,以便防范未来某种祸患的发生,一旦处身于变乱灾难之中,就要拿出毅力咬紧牙关继续奋斗,以便策划未来事业的最后成功。

(20)、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

3、菜根谭朗读

(1)、管仲《管子》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的第一军师的成功经验,也是古代少见的经济之书。

(2)、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3)、喧杂则昏 清宁则明 贫者无虑 贱者常安

(4)、为人处事以遇事都要让一步的态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因为让一步就等于是为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而待人接物以抱宽厚态度的人为最快乐,因为给人家方便就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5)、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6)、(译文)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如果太刻薄,即使想为你效力的人也会设法离去。交友要选择,而不可太泛滥,那此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

(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意思是:对于一切荣光和屈辱都无动于衷,永远用安静的心情欣赏庭院中花开花落。 对于所有升沉和得失都漠不关心,冷眼观看天上浮云随风聚散。表达了对待事物淡泊自然的豁达态度。

(8)、一个人与其委屈自己的意愿而千方百计博取他人的欢心,实在不如以刚正不阿、光明磊落的言行而遭受小人的忌恨;一个人与其根本没有善行而又无缘接受他人的赞美,实在不如由于没有恶行劣迹而遭受小人的毁谤。

(9)、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10)、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完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11)、对方愈是打击,你愈要努力,甚至是成功的时候,对他说谢谢。

(12)、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13)、作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14)、翻视之,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亟携归,重加校雠,缮写成帙。

(15)、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明·洪应明《菜根谭》

(16)、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17)、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之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也不会活过一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跟天地来比只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能侥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之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

(18)、一个人作人做事必须处处小心谨慎,就是细微的地方也不可粗心大意;即使是待在没人听见没人看见的地方,也绝对不可以做见不得人的事;尤其当你处于穷困潦倒不得意的时候,仍旧不要忘掉奋发上进的雄心壮志;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有作为的英雄好汉。

(19)、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

(20)、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4、菜根谭朗读视频

(1)、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2)、人间一切的横逆、灾难和困苦都等于磨炼英雄豪杰心性的洪炉和铁锤,能够接受这种锻炼的人,他的肉体与精神都会受益,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煎熬的人,他的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伤害。

(3)、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4)、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5)、此书囊括了中国几千年的处世智慧。以语录体裁的形式分门别类地对官场、商场、情场间如何为人处世,进行了精准的阐述。成功者读它会保持你的成功记录;失意者读它能鼓励你走出失败阴影;孤傲者读它会告诫你如何随和;平凡者读它可教你走向卓越。个人认为,这本《菜根谭》和《曾国藩家书》、《智囊》、《处世悬镜》、《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呻吟语》、《闲情偶寄》、《容斋随笔》等奇书均有较大的可读性,是文学爱好者较好的业余读物。

(6)、盖志以澹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白话译文: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

(7)、我属鸡,又是白羊座,可能是巧合吧,天生管不住自己的嘴,直来直去,脱口而出,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8)、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qian)尤骈(pian)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zi)议丛兴。

(9)、《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先生之巨作,它汇集儒释道之精髓,是修身养性不可多得的经典。

(10)、“菜根”得来于“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等民间俗语,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谭”即是“谈”。全书具有醒世劝人的作用,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它富含生活伦理思想,深刻地体现了中华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几乎涵盖儒释道等多家学说中有关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人修身养性、正心正德等,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练、清新、优美,兼采雅俗,具有语录、随笔、格言的特征。

(11)、等待,恰若春暖花开前的冬眠。忍受寒风凛冽,只为来年的草长莺飞,春满人间。

(12)、一个坚守道德规范的人,虽然有时会遭受短暂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久的凄凉。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13)、能够成就事业的,一般都是谦逊灵活的人;丧失机遇而导致失败的,一般都是固执己见的人。

(14)、乾坤妙趣 天地文章 在世出世 善自修持

(15)、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胭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16)、超越喧寂 悠然自适 诗家真趣 禅教玄机

(17)、有句俗语道:满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亦是如此。

(18)、精彩人生总是在品尝百味与不断自我精进中逐渐呈现的。

(19)、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20)、故学者不患垢病,而患洁病之难治;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

5、菜根谭全文读音

(1)、做为隐士的洪应明,集释、道、儒之大成,其《菜根谭》中既有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又有清净无为、四大皆空的佛、道思想,更有追求进取而无可奈何的矛盾,品读时应深思把握。

(2)、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3)、大凡一个胸襟开阔的聪明人,能重视物质以外的精神价值,并且又能顾及到死后的名誉问题。所以他们宁愿承受一时的冷落,也不愿遭受永久的凄凉。

(4)、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做人之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要有礼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原文)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5)、攲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6)、这本书是李炳南教授从中国古代的《周礼》《仪礼》《礼记》中摘录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全书分为十二章,内容简明实用,因为作者是近现代大儒,对礼仪的阐述很好的衔接了古代和现代,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

(7)、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8)、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惕惰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麋鹿性逸,因豢养而受羁糜。

(9)、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励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