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居安思危翻译(文案精选104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2-23 08:47:28 浏览59

居安思危翻译

1、居安思危翻译成英文

(1)、(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御史齐康替高拱弹劾徐阶。王廷进谏“:齐康身怀奸d之邪恶,不从重惩罚不能安定国家大计。”皇帝贬责了齐康,下诏挽留徐阶。高拱便称病引退。给事中张齐,曾经巡视边关,接受过商人的钱财。事情刚刚败露,就暗中求助徐阶的儿子徐从中斡旋,徐推辞不见他。张齐怀恨在心,于是摘取齐康奏疏中的话再度弹劾徐阶,徐阶也称病引退。王廷便揭发张齐的奸诈好利的劣迹,进谏:“张齐先前奉命赐赏宣、大的军队,接受了盐商杨四和的几千两银子,替他宣扬抚恤边地商人、革除以后的盐课等事,被大学士徐阶阻止。杨四和否认张齐收受贿赂,踪迹显露。张齐惧怕被治罪,于是借攻徐阶谋求掩饰自己。”皇帝便将张齐打入诏狱。刑部尚书毛恺在张齐被发配去戍边的时候,宣布皇帝诏令将他削职为民而释放。高拱再度升职拜相,王廷担心他记恨宿怨,而且毛恺也是徐阶引荐的,于是先后请求辞官以便回避高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为张齐辩冤,称王廷、毛恺阿谀徐阶,给无辜者罗织罪名。刑部尚书刘自强再度上奏“:对张齐的定罪不实,王廷、毛恺徇私枉法。”诏令剥夺毛恺的官职,将王廷贬斥为民,饶恕了张齐,将他补任通州判官。

(3)、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4)、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6)、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7)、翻译:广泛地观察然后取其要领,大量地积蓄,少量地、慢慢地释放

(8)、(翻译):《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绸缪(chóumóu):修补。

(9)、蒋乂,字德源,是常州义兴人,移居河南。蒋父天性敏锐,七岁时,见到庾信的《哀江南赋》,读过两遍就能背诵。外祖吴兢任史官,蒋火年幼时在外祖父家习,得到他的书,博览强记。成年以后,融会贯通群书,有修史的才能,司徒杨绾特别器重他。蒋将明在集贤院任士,正值战乱兴起,文史图籍错乱,蒋将明禀告宰相请求引荐蒋乂进入集贤院,协助整理排列。宰相张镒也很欣赏蒋乂,委任他在集贤院担任低等的官职。蒋又整理编排图书一年多,分部别类,得到完善的图书两万卷。二次升迁为王屋县尉,担任太常礼院修撰。贞元九年,升任右拾遗、史馆修撰。德宗重视这一职务,先在延英殿召见他,随后就任命了他。(德宗贞元)十八年,调任起居舍人,转任司勋员外,都兼任史官的职务。

(10)、皇帝曾登上凌烟阁,看见左面墙壁毁坏剥落,题写的文字模糊残缺,每行仅剩下几个字,叫人抄录下来去问宰相,宰相中无人知道。皇帝立即派人召来蒋乂,蒋乂回答说:“这是圣历年间的《侍臣图赞》。”接着在皇帝面前背诵补充,不漏一字。皇帝感叹说:“即便是虞世南默写《列女传》,记诵的功夫也超不过蒋乂。”适逢有诏令询问神策军建置始末,中书省查考没有结果,当时集贤院士很多,没有能回答出来的。于是前去询问蒋乂,蒋乂逐条陈述十分详细。宰相高郢、郑珣瑜感叹地说:“集贤院有人才啊!”第二天,皇上下诏让蒋乂兼管集贤院事务。父子先后担任士,儒者认为是很荣耀的事。

(11)、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问身边的侍臣:“守江山是难还是易?”魏徵回答:“很难。”唐太宗说:“我选拔任用贤才,接受建议就行了,有什么难的?”

(12)、唐太宗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13)、这句话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14)、监十年(511),郡人姚景和聚众蛮蜒,抄断长江水路,攻破金井。张齐在平

(15)、全文:陆九龄,字子寿。九龄的父亲陆贺,凭借学问品行被乡里人尊崇,生了六个孩子,九龄是他的第五个孩子。陆九龄年幼时聪颖端庄,十岁时母亲去世,九龄像成人一样为母亲哀哭伤悲。年纪大了些,就填补了郡学弟子员的空缺。

(16)、太常卿;父亲昌珝,任齐吏部尚书:均闻名于当

(17)、陆九龄性格周密严谨,对学问不肯苟且简单涉猎,进入太学,司业汪应辰推举张九龄为学录。在乾道五年中进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因为父母年迈路途遥远改任兴国军,还没上任,正赶上湖南的茶寇到庐陵剽掠,风声传到了邻郡,人心惶惶。旧时有义社来防备盗寇,郡县长官听从众人请求,叫九龄主持义社,他的门人学生大多不乐意。九龄说“文事武备,是一致的。古时候有征战讨伐,公卿就是将帅,一乡之长,就是军营的表率。士人如果以此为耻,那么豪侠武断的人就专横了。”于是他就接受任务,调遣屯兵防御都有法度,盗寇虽然没有到,但郡县把陆九龄作为重要的依靠。有空闲时就与乡里的子弟练习射箭,他说:“这本来就是男子的事情。”年岁荒恶时,有剽掠抢劫的人经过陆九龄家门口,必定互相告诫说:“这家射箭命中率很高,不要自己找死。”

(18)、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19)、(例子):在这样的天气、这样的路上开车,只要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就可能出事故。

(20)、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日:“大雪,人比饿,不宜干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2、不念居安思危翻译

(1)、郎,历任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太子洗马,中

(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以防不测:防:防备;测:预测。用来防备不曾料想到的事。

(4)、原句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5)、当时倭寇骚乱还没有肃清。王廷建议派遣江南地方镇守总兵官,专门驻防吴淞,江北的属地分派的副总兵,专门驻防狼山。于是成为定制。淮安发生大饥荒,他与巡按御史朱纲奏请留下商税做军队的粮饷,被皇帝下诏严厉申斥。给事中李邦义于是弹劾王廷不知道变通,吏部尚书严讷替王廷辩护,才得解脱。转任左侍郎,仍然负责户部事务。因为在通州抗击倭寇的功绩,增加二级薪俸。调任南京礼部尚书,左都御史。上奏皇帝推行慎重选官授职、重视分区巡察。认真办理刑狱、端正表率、严格检查与约束、公开举荐与弹劾等六件事。

(6)、三保戒团众。——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何敬容以名门之后,刚成年就娶齐武帝女长城公主为妻,授驸马都尉。天监初年,任秘书

(8)、(翻译):储存粮食,防备饥荒。以防不测:防:防备;测:预测。用来防备不曾料想到的事。

(9)、(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有备无患。”

(10)、白话释义:粮食要囤积充分,以备不时之需,每次取的时候要少取避免浪费。

(11)、(解释):麻痹:肢体失去知觉和运动机能障碍,比喻失去警觉。指粗心、疏忽,对事物不敏感,失去警惕性。

(12)、(翻译):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指时时要提高警觉,预防祸患。

(13)、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参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14)、门郎,累迁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侍中,司徒

(15)、《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16)、因进见皇帝,请求说:“陛下今天息武治文,群臣应当顺承皇上旨意,请皇上允许我改名叫乂。”皇上很高兴。当时朝廷讨伐王承宗战事刚刚结束,蒋乂担心天子锐意用武,也借此来委婉劝谏。

(17)、(出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18)、翻译: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不渴的时候就要挖好井

(19)、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20)、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3、居安思危翻译文言文

(1)、有关键之处的阻碍,即使累积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满足。

(2)、当时天下大雪,堆积在地上一丈多高。洛阳令亲自出来私下查访,见到人们都扫开积雪出门,有要饭的。洛阳令来到袁安的门口,看到没行走的道路,认为袁安已经死了,命令人除掉门口积雪。进屋发现袁安僵卧者不动。洛阳令问:“为什么不出去?”袁安回答说:“下大雪,人们都饿着,不适宜去求别人。”洛阳令认为袁安贤良,就推举他做了孝廉。

(3)、贞观十五年,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4)、(10) 戒除 (abstrain from;give up;stop)

(5)、《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俨然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句句在理。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

(6)、康熙四年(1665年),重开明史馆,因纂修《清世祖实录》而停止。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徐元文为监修,开始纂修明史。于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进呈刊刻。《明史》是我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

(7)、白话释义:拉开弓,搭上箭,不射出去,做出跃跃欲射的姿势,以便让人学习,体会射箭的技能

(8)、译文: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9)、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宋泰始初,为尚书殿中郎,议皇后讳班下应依旧称姓。左丞徐爰案司马孚议皇后,《春秋》逆王后于齐,并不言姓。澄以意立议,坐免官,白衣领职。郎官旧坐杖,有名无实,澄在官积前后罚,凡至千数。后兼左丞。泰始六年,诏皇太子朝服衮冕九章,澄与仪曹郎丘仲起议:“服冕以朝,实著经文,秦除六冕,汉明还备。魏、晋以来,不欲令臣下服衮冕,故位公者加侍官。今皇太子礼绝群后,宜遵圣王盛典,革近代之制。”累迁御史中丞。王俭自称博闻多识,然不如澄之博学。澄欲撰宋书,不成。王俭称之为“书厨”。永明初,为度支尚书,领国子祭酒。隆昌初,转光禄大夫。卒,谥靖。澄家多坟籍,人所罕见。撰地理书及杂传,死后乃出。陆澄,字彦深,吴郡吴人也。祖劭,临海太守。父瑗,州从事。

(10)、(出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11)、(6) 留神,当心 (be careful;caution)。如:戒口(慎言);戒火(慎于用火);戒谨;戒慎

(12)、(翻译大意)陆澄公元四二五年至四九四年,字彦渊,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在宋文帝元嘉二年,最后(去世)在齐郁林王隆昌元年,年七十岁。年少好学知识,什么都知晓。在坐下吃饭睡觉,手不释卷。初出仕任太学博士。在泰始初年,为尚书殿中郎。后来改任给事中,秘书监。建议皇后名班下应依照旧称姓。左丞徐爰考查司马孚议论皇后,《春秋》记载在齐国迎接王后,并不是说姓。他把想法提出建议,获罪免除官职,白衣领职。郎官以前坐班,有名无实,元澄在任积前后惩罚,凡是到数千。后来兼任左丞。泰始六年,诏令皇太子穿衮冕九章,元澄和仪曹郎丘仲起提议:“服冕以朝,其实写经文,秦朝废除了六种冕服,汉明帝还准备。魏、晋以来,不想让臣下穿戴衮冕服,所以当你的加侍官。现在皇太子礼仪不群后,应当遵循圣王盛典,近代的制度改革。屡经升迁为御史中丞。。王俭自称见多识广,然而不到澄的博学。高澄想撰写《宋书,不成。王俭称之为“书厨”。永明初年,任度支尚书,领国子祭酒。隆昌初年,改任光禄大夫。死亡,谧号为靖。元澄家多典籍,人们极少见到。撰写地理书及杂传,死后才出来。陆澄,字彦深,吴郡吴县人啊。祖父肋,临海太守。父亲缓,州从事。

(13)、天监二年(503),张齐回京担任虎贲中郎将。尚未接任此职,改任天门太守,宁朔将军仍如从前。天监四年(505),魏朝将领王足侵犯巴、蜀,高祖任命张齐为辅国将军解救蜀地。张齐还未到蜀,王足退走,张齐进军戍守南安。天监七年(508)秋天,高祖派张齐设立大剑、寒冢二个戍守之地,领军回到益州。这年,张齐迁任武旅将军、巴西太守,不久加封振远将军。天

(14)、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15)、书中所记基本为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征等大臣的问答,以及皇帝的诏书、大臣的谏议奏疏等,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思想、生活等方方面面,尤以讨论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求谏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居安思危为其重点。

(16)、史,清廉公正有政绩,民吏都称赞他。回京授黄

(17)、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18)、作者要论述的是治国安民的根本大计,而进谏的对象又是国君。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就显得亲切、生动,容易为人君所接受。同时,要“木茂”就必须“固其根本”,要“流长”就必须“浚其泉源”,这都是生活中的常识。

(19)、(出处):鲁国.班固《汉书·外戚列传下》:“事不当时固争;防患于未然。”译文:做事不能太固执想当然,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20)、吴兢著《贞观政要》旨在歌颂“贞观之治”,总结唐太宗时代的政治得失,希望后来君主以为借鉴。

4、居安思危翻译及原文注释

(1)、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地睡觉);安帖(安定;平静;妥帖);安席(安稳地坐着;安静入睡)

(2)、不久,改任秘书少监,再次兼任史馆修撰,与独孤郁、韦处厚撰修《德宗实录》。因为有功劳升任右谏议大夫。裴垍被罢去宰相,而李吉甫厌恶裴垍,因裴垍曾任史馆监修,因此授任蒋乂太常少卿。过了很久,调任秘书监,多次受封为义兴县公。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懿。

(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4)、张稷,张稷很器重他,把他视做心腹,即使是家中的小事都交给他办理。张齐尽心尽力侍奉张稷,没有什么推辞畏惧的事。后来张齐随张稷回到京师。张稷担任南兖州太守,又提拔张齐为府中兵参军,开始委任张齐军职。

(5)、(反义词)及时行乐、高枕无忧、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刀枪入库

(6)、出处:《稼说送张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7)、通过类比,推出要“国安”必须“德厚”,就很有论辩力量。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进一步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比做“伐根”“塞源”。这样,不居安思危的危害性不言自明,而作者的观点也鲜明地表露出来了。

(8)、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9)、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10)、许忻很少接待宾客,一见到陆九龄,跟他说话觉得很愉快,就把当时的文学典籍全部告诉他。

(11)、(翻译):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2)、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1532)考取进士。授任户部主事,改任御史。上疏弹劾吏部尚书汪钅宏,被贬为亳州判官。历任苏州知府,颇有政绩声誉。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任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理粮食储备。南京的粮储督理,自成化元年(1465)以后均由都御史领命,到嘉靖二十六年才开始指令户部侍郎兼任。等到振武营的军队叛乱,舆论要求恢复旧制度,于是让副都御史章焕专门领命,改派王廷去南京刑部。王廷还没上任,又被改任户部右侍郎兼任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13)、后来母亲去世了,回家奔丧。在隆庆元年的时候,又起任河南巡抚,那时刚好俺答汗(蒙古土默特族首领)侵犯石州,使山西动乱,皇帝发诏让其救援,等到了的时候,贼寇已经退去,当时顺天巡抚耿随卿杀死平民充当杀死贼寇领功被逮捕,改为代其职责。

(14)、吏审慎严明,号为称职。四年,出任招远将军、

(15)、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16)、万历初年,张齐因为不谨慎被罢免,毛恺在此之前已经去世。浙江巡按御史谢廷杰辩解道,毛恺洁身自好有古人风范,因为压抑张齐获罪被剥夺官职,现在张齐已被罢黜,足以知晓毛恺操守正直。诏令恢复毛恺的官职。因此,巡抚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进谏“:王廷任苏州太守的时候,人们将他与赵清献相提并论。耿直有气节,始终没有更改。应该像毛恺一般恢复官职。”诏令他就原官职退休。万历十六年(1588),供给的粮食如定制,仍旧以其高寿特赐慰问之情。第二年去世。谥号恭节。

(17)、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18)、“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节选如下:

(19)、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20)、知足以自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居安思危翻译司马光

(1)、等到了兴国,兴国地临大江,这里的风俗节俭吝啬,很少有人知道学习的。九龄不因为职位闲淡自我放松,规矩更严格了,他随时都整理好衣服帽子,好像要面对很多人一样,劝勉安抚百姓引导辅助人们求学,于是士人逐渐增多。不到一年,因为继母去世而离开。服丧期满,调任全州教授。还没上任,就得病了。一天早晨起来,陆九龄坐在床上和客人聊天,仍旧把天下的学术人才作为惦记的事情。到了晚上,整理好衣襟正面躺着就去世了。去世时四十九岁。宝庆二年,皇帝特地赠陆九龄为朝奉郎、直秘阁,赐谥号为文达。

(2)、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3)、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像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4)、积谷防饥 ( jī gǔ fáng jī )

(5)、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

(6)、到荣誉的时候,应考虑到可能遭受的耻辱;平安无事的时候,则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

(7)、如: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意思是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8)、(出自):巴金《坚强战士》:“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9)、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10)、防患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11)、(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译文: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这样也有个防备,准备了就没有顾虑防范。

(12)、《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13)、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被)重用,君王大臣之间没有什么事情(烦心),可以尽享游玩的快乐,可以颐养像松、乔两位神仙的长寿。

(14)、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下曲阳县(今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15)、(8) 又如:戒装(准备行装);戒辖(准备车辆)

(16)、白话释义: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17)、有剽掠抢劫的人经过陆九龄家门口,必定互相告诫说:“这家射箭命中率很高,不要自己找死。”

(18)、张齐字子响,冯翊郡人。因世代居住在横桑,故有时也说是横桑人。张齐小时很有胆量。最初张齐侍奉荆府司马垣历生。垣历生嗜酒成性,对待部下严厉残忍,不很尊重张齐。垣历生卸任归家,吴郡张稷担任荆府司马,张齐又跟随

(19)、(出处):近代.峻青《海啸》第二章八:“原来他早已事事防范有备无患了。”

(20)、吴郡太守,为政能体察民情,断案如神,任职四

(1)、翻译:古人说过:地位高的时候要想着没地位的时候,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

(2)、广汉张栻和陆九龄不相识,晚年靠着读书讲学,期待着好的世道能重来。吕祖谦经常称赞陆九龄说:“志向远大,脚踏实地。有关键之处的阻碍,即使累积了九仞高山般的功夫也不敢满足;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即使站在万人的表彰面前也于心不安。他听取并且观察,站在那儿四下观看,不达到极平坦极精粹的境地,不敢放弃。”

(3)、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奸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4)、翻译:甲日辰时,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犯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