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贡席勒,画家传奇的一生(文案精选9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2-01 10:53:40 浏览59

埃贡席勒生平

1、埃贡·席勒 (the death and the woman)

(1)、ChurchinSteinontheDanube

(2)、    “即便是我最亲的妹妹也不知道,我究竟经受了何等程度上的精神折磨。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别人像我一样,如此悲伤地回忆我父亲。我同时不知道会否有人能理解,为什么我总特意前往父亲长待的一些地方。在那儿我故意把自己沉浸在忧郁中感受悲痛与绝望,因为我总觉得内心的回忆跟外界是紧密相连的,如此只是睹物思人罢了。还有更多类似的事,我已经不想过多提起了。为什么我拥有这等严重的痛苦?我想或许因为这些回忆一直与我生活在一起,伴随着我的成长,渗透进我的灵魂。”

(3)、HouseonaRiver(OldHouseI)

(4)、PortraitofthePainterMaxOppenheimer

(5)、埃贡·席勒于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的图灵,他的父亲是一位火车站站长,但在他14岁那年去世了。

(6)、席勒擅长画肖像,画过很多幅自画像,他笔下的人物线条坚硬冷峻,用一双惊恐的眼神无望地打量着这个复杂的世界。

(7)、 KrumauontheMolde,TheSmallCity

(8)、TheArtDealerGuidoArnot

(9)、席勒逐渐摆脱了老师克林姆象征主义的套路,开始从表现主义画派中汲取养分。他惊异于爱德华•蒙克作品中那扭曲的恐惧和惊悚,后期的作品更加注重自身情绪的表达。

(10)、SeatedWomanwithBentKnee

(11)、1918年秋天,西班牙感冒席卷欧洲,也传染到维也纳。怀有六个月身孕的爱迪丝在10月28日因流感而过世;仅仅三天后,1918年10月31日,席勒也因流感而病逝,年仅28岁。在这最后的三天之中,席勒画了许多爱迪丝的素描,这些也是他最后的作品。

(12)、MaleNudeCrouching,BackView

(13)、1911年,席勒与17岁的维拉妮·维拉尼·诺依齐(ValerieWallyNeuzil)相识(维拉尼也称为沃利)。维拉妮与席勒在维也纳同居,并担任他某些知名画作的模特。席勒和维拉妮因不满意维也纳狭小的城市环境,曾搬去捷克克鲁姆洛夫的小城市居住,也就是席勒母亲的家乡。尽管席勒与当地的关系密切,他和维拉妮还是被当地的居民赶了出来;原因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他们格格不入,尤其是无法容忍席勒雇用数名十几岁的少女担任模特这点。他们随后一起搬到在维也纳西边的小镇纽伦巴赫,并在那边寻找灵感和便宜的工作坊。席勒不检点的生活方式激怒了当地居民,他的工作坊还成了当地流氓聚集的场所。

(14)、   在那个荷兰疯子开枪打死自己的同年六月十二日,奥地利一个偏僻北部小镇图伦的火车站二层,躺着已经是第三次分娩的玛丽,不久后从她肚子里钻出来的小男孩儿,叫做埃贡席勒。

(15)、PortraitofFriederikeMariaBeer

(16)、SeatedGirlwithRaisedLeftLeg

(17)、我们今天依旧可看到他们的作品,并从中看到和现存照片里不一样的人和人性,这些画作更能揭示当时人的内心和精神面貌。这不仅仅是艺术家在技巧上的卓越表现,更是他们对周遭对世界的深度思考和反省。

(18)、 Self-portraitasprisoner

(19)、艺术的色情若够艺术,就非不道德。只有观者以不道德的看法看时,才变成不道德。

(20)、席勒在学院的经历也并不顺畅,他的才华未能被眼光陈旧的老师所欣赏。不久之后,席勒结识了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后者扮演了他的父亲和导师角色。早期的席勒也受其影响,在绘画中借鉴了东方风格和分离派的影子。1909年,席勒离开学院,与志同道合的年轻画家创立了新艺术小组(neukunstgruppe)。

2、埃贡席勒,画家传奇的一生

(1)、伊斯特万·莫尔纳于1968年1月27日出生在穆卡切沃(Mukachevo)镇,但终生生活在乌日霍罗德(Uzhhorod)市。伊斯特万·莫尔纳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擅长绘画,并在14岁时就开始在艺术学院学习,从而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老师们立即注意到他非凡的个性以及领导者和极简主义者的品质。

(2)、恋人男人和女人 LoversManandWoman

(3)、埃贡·席勒1890年生于奥地利图伦,他的父亲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是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在席勒很小的时候,他的美术老师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分,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

(4)、你离成功上岸,只差了一个美术系讲班的距离!

(5)、席勒生前遭受了太多的非议和批评,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反叛的艺术不被当时的世俗所接受,人们用臭名昭著来形容这位色情画者,但其死后,却被艺术界捧为直逼人心灵的伟大艺术家。

(6)、HouseswithLaundry(Seeburg)

(7)、妻子不能理解席勒,劝他不要再画人体肖像了,画些花草树木啊。

(8)、WomanwithBlackStockings

(9)、1912年春天,席勒因勾引未成年少女而被逮捕。警方前往工作坊逮捕席勒的同时,也扣押了一百多张被认为是色情物品的画作。

(10)、RecliningWomanwithBlondHair

(11)、ClothedWoman,Reclining

(12)、1918年秋天,西班牙感冒席卷欧洲,也传染到维也纳。怀有六个月身孕的爱迪丝在10月28日因流感而过世;仅仅三天后,1918年10月31日,席勒也因流感而病逝,年仅28岁。在这最后的三天之中,席勒画了许多爱迪丝的素描,这些也是他最后的作品。

(13)、ThroughEuropebyNight,Watercolorandink,4x2cm,c.1906

(14)、如今,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席勒作品最多的地方。这家曾经历债务危机的私人博物馆在2011年将一幅席勒风景画作品送到了伦敦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筹款,成交价高达4000万美元,创造了席勒作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录。这也是迄今为止,席勒作品的最高成交价。

(15)、ViewintotheApartmentofLeopoldandMarieCzihaczek

(16)、天才如席勒、情色如席勒,到头来还只是那个15岁痛失至亲的席勒、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席勒——他也不过只想忠于一个稳定的爱人,一个美满的家。

(17)、PortraitofValerieNeuzil

(18)、于青春期时的埃贡·席勒,在他的速写本扉页上画了一个女孩的脸。这个女孩叫玛格丽特,席勒的初恋。

(19)、而与之相对,是席勒展览的大获成功,各种好评如雪片一样飞来,令人欣喜。

(20)、然而,他的生活充满波折,包括因违反当时常识的创作活动而被捕。饱受孤独和痛苦煎熬的席勒,以天真的感性对自我的深刻洞察,用有时甚至是狂暴的表情,将人的内心活动和性欲描绘得淋漓尽致。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画、不稳定的形式和鲜艳的色彩,与席勒不断追问「自己是谁」的矛盾重合。

3、埃贡·席勒 风景画

(1)、以上提及客观事迹,近乎是现有关于席勒童年及少年时期的全部记载,截止于1906年10月4日。第二部分将描述席勒在维也纳美院的三年。  

(2)、他的第二位模特,是部落酋长的女儿,叫莫阿。

(3)、农村的草地MeadowwithVillageinBackground

(4)、SummerLandscape,Krumau

(5)、   多说一句题外话。同年,另一位我偏爱的画家费钦在列宾美院毕业,开始书写另一段东欧的艺术传奇。不知道这两位同时代却素未谋面的素描天才会否心心相惜呢。

(6)、HousesbytheRiver(TheOldCity)

(7)、有阳台的房子 Housewithaveranda

(8)、从绘画教室看美国ViewfromtheDrawingClassroom,Klosterneuburg

(9)、   可查询与席勒有关论文92篇,其中又多少是不为毕业而凑字的专栏呢?不过逾十篇。之中对于席勒生平细节的描述更是悉数照搬一下画册上的简介或网评,有心者对词句稍加润色,间中评者的格局与境界更有云泥之别。我知道坊间一定有更多人在研究或痴迷着席勒,但恕我没有能力一一找到它们。

(10)、StandingNudewithLargeHat(GertrudeSchiele,theArtist’sSister)

(11)、StandingMaleNude,BackView

(12)、TheArtist’sMother,Sleeping

(13)、池塘中的树TreesMirroredinaPond

(14)、GirlwithGreenPinafore

(15)、PortraitofLeopoldCzihaczek,inProfileFacingLeft

(16)、StandingGirlinaPlaidGarment

(17)、除了画人物,席勒也画过很多风景画,与他的人物画那种痛苦状完全不同,席勒的风景画唯美安静,街道、房屋、田野、树林,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就好像流淌着的奥地利音乐,那种美好让你会有走进画里的冲动。红绿黑平涂的《克鲁默景色》,富有韵律的表现群山起伏的《山丘景色》,还有《有阳台的房子》,金黄色的《奥地利风景》。

(18)、PortraitofEduardKosmackwithRaisedLeftHand

(19)、PosterfortheViennaSecession,49thExhibition,DieFreunde

(20)、PortraitofVictorRittervonBauer

4、埃贡席勒的代表作品

(1)、席勒的父亲对儿子的绘画天分并不看好,他希望儿子进政府机构工作,富足而稳定。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他的美术老师发现他的艺术天分,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

(2)、   路德维希时常给席勒单独开小灶,让席勒在自己的独立工作室作画。而后,他更是给席勒介绍了克罗斯特新宝的画家马克思卡尔和阿道夫波姆。席勒简直讨喜,卡尔买了一些席勒的画,并给他提供画画工具,以及教授他各种绘画技巧。可见克里姆特并非头个购买席勒作品的老师,这哥们儿的先见之明也许比前者更甚。 

(3)、PortraitofKarlZakovsek

(4)、SeatedWomanwithBentKnee

(5)、最后,姐姐爱迪丝答应和席勒结婚,条件就是让他断绝和维拉妮的关系,这件事席勒做得并不光明磊落,他甚至秘密给维拉妮写信,希望二人能在度假时偷偷保持情人关系,但被维拉妮断然拒绝。维拉妮后来成为一名战地护士,1917年在野战医院死去。

(6)、HousesontheTownSquareinKlosterneuberg

(7)、戴黑帽的女人 WomanwithBlackHat

(8)、PortraitoftheActressMargaBoerner

(9)、1912年春天,席勒因勾引未成年少女而被逮捕。警方前往工作坊逮捕席勒的同时,也扣押了一百多张被认为是色情物品的画作。席勒在开审之前被收押。开庭审理时,席勒诱拐的罪名被判不成立,但由于在幼童可接触的公共场合展示色情图象,席勒被判有罪。在被收押21了天后,席勒被判入狱3天。在狱中席勒绘制了12幅画,描述被关在监狱牢房中的不适与不快。

(10)、席勒的眼中,她是一个“美丽的,妖娆的动物”,她是他画画的右手、是他的双手、是他最美的女孩。席勒写给她的情诗中写道:“看着你,让我的心脏很痛。我爱你。你每个周日都不在家,你都到哪儿去了?”

(11)、线条的装饰性效果:席勒在1917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干洗房》中,他用棱角的线条去突出和表现自己的意图,如画面中质感柔软的衣物和天空中柔软的云,流畅弯曲的线条勾勒出随风飘荡的衣服、排列有序的房屋以及远山白云,具有明显的装饰意味。

(12)、DoublePortrait(ChiefInspectorHeinrichBeneschandHisSonOtto)

(13)、PortraitoftheArtist’sWifeSeated,HoldingHerRightLeg

(14)、PortraitofHeinrichBenesch

(15)、PortraitofValerieNeuzil

(16)、1915年席勒与中产家庭出身的爱迪丝·汉斯相识结婚,抛弃了维拉妮,从此维拉妮再也没有出现在席勒的面前,听说她后来被派去克罗地亚参加军医培训,仅23岁就在那里去世了。

(17)、他们随后一起搬到在维也纳西边的小镇纽伦巴赫,并在那边寻找灵感和便宜的工作坊。席勒不检点的生活方式激怒了当地居民,他的工作坊还成了当地流氓聚集的场所。

(18)、 TwoFemaleNudes,OneReclining,OneKneeling

(19)、SeatedWomaninVioletStockings

(20)、   席勒呢,生于1890年,死于1918年,年仅28岁。

5、埃贡席勒素描作品

(1)、同年,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任帝皇弃位,一战终结,奥匈帝国最后一场严冬的到来,仿佛一个看似升平实则暗流涌动的旧世界轰然坍塌。1918年成为了“世纪末维也纳” 的一座分水岭,自此真正步入现代。

(2)、奥地利画家席勒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他的人物画扭曲、夸张,这和他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父亲早逝,母亲自杀,那种痛苦和无助从他的自画像里就能体会。

(3)、在此期间他产出大量且成熟的作品,并在1918年时,受邀参加维也纳分离派在维也纳的第49届展览。席勒共有50件作品在主厅展出,他还以《最后的晚餐》为灵感,设计了展览的海报,并把自己的肖像放在中央,取代耶稣的位置。对面空缺的作为暗示的人物是克里姆特,这幅海报也和之前未完成的作品《朋友》有一定联系。同年,他在苏黎世、布拉格和德累斯顿也举办了展览。

(4)、 WomaninBlackStockings

(5)、(Egon Schiele,1890-1918)

(6)、   几乎是要说跑题了,庆幸的是席勒不像安格拉达或弗鲁贝尔这般不为人知,奥地利对席勒的感情,亦不如西班牙人对安格拉达这等冷血与不屑,当然,可能是奥地利没有一个毕加索,或席勒正是奥地利的毕加索。虽然克里姆特的身影布满奥地利的小巷大街,远胜席勒,但我武断地认为原因有一为克里姆特的装饰画风适用于大小纪念品,其二即是席勒悲观的气质不便宣传吧。但似乎在奥地利人民心中,席勒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历史情愫的记录,更像在用人性的痉挛,直面着繁复的性与爱,在表现主义乃至艺术史中留下极尽淫荡却正气凛然的一笔,是故席勒的地位绝不低于奥地利的任何一位大小名人。如此以来,也让我这个外国人有机会参与席勒留下的种种痕迹与其过往平生,写下这几十万字废话给同我一样热爱这个英年早逝的怪才的朋友们一个交代。

(7)、1911年,席勒离开维也纳,居住于他母亲的家乡捷克小镇克伦洛夫。身为火车站长的儿子,席勒自小便享有一项特权:可以免费坐火车漫游欧洲。捷克小镇是他钟爱的旅行目的地,这个古老的波西米亚小镇此后也成为他记忆中的景象经常被付诸笔端。

(8)、SteinontheDanube,SeenfromtheKreuzberg

(9)、有阳台的房子 Housewithaveranda

(10)、Windows(FacadeofaHouse)

(11)、   席勒的母亲玛丽席勒出生于捷克克鲁姆洛夫(ČeskyKrumlov),是一个工程师家庭的长女。玛丽的父亲一生致力于铁路建造事业,成就颇高。与阿道夫相比,玛丽的出身委实不算寒酸。时下奥地利正弥散着酒性肉欲的硝烟,阿道夫也没能例外地拥有着同多数人一样糜烂的生活作风,即在婚前染有性病。

(12)、席勒向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寻求指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购买席勒的画作,或是用自己的作品和席勒交换,还帮席勒安排模特,为席勒引介买主。甚至还带席勒加入维也纳工坊(WienerWerkstätte)-一个与维也纳分离派有关的艺术家团体。

(13)、整幅画作单纯而又富有变化,线条和色彩的微妙处理给人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舒适的氛围,透露出浓重的装饰性趣味。

(14)、HousesontheTownSquareinKlosterneuberg

(15)、恋人男人和女人 LoversManandWoman

(16)、PortraitofKarlMaylander

(17)、1906年16岁的席勒向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KunstgewerbeschuleinVienna)提出入学申请并通过。他在那里就读不到一年,就由学校的多位教职员推荐到维也纳当代艺术学院就学,学习油画和素描。席勒在从维也纳分离派领导人、装饰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在线条和构图上得益于他的优雅的装饰手法。

(18)、WomaninaGreenBlouseandMuff

(19)、LittleTree(ChestnutTreeatLakeCon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