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默写摘抄
1、名句默写100例
(1)、( 2 )“背诵—默写—订正”相结合。对于默写名句名篇题,中考最终检测的不只是“记得住”,还要“写得对”。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不能只停留在背诵的环节上,还要加大默写的训练力度,及时跟进检查订正的步骤。简单来说,就是要贯彻实施“背诵—默写—订正”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背诵—默写”是起点,“订正”是落点。起点要低,“背诵—默写”要从每一篇、每一段乃至每一句抓起,确保规定篇目的背诵句句准确、段段落实、篇篇过关;落点要高,考生要在“订正”的过程中经历“知错—识错—改错”的过程,从而对书写正确形成一种高度的自觉。
(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3)、白居易《琵琶行》中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她调弦校音,信手弹来。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1)天之苍苍,______?_______?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6)、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山东
(7)、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8)、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10)、一些对举句。对举句是指上下句内容相反或相对的句子,多是对偶句,也是历年高考常考的热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用在d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12)、(4)树林阴翳,_____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4)、《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15)、(4)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16)、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8)、(《荀子·离骚》)(2)长太息以掩滋兮,_____。(屈原《离骚》)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19)、考查范围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主要是课内名篇,兼及课外。从考试的选材来看,多是先秦和唐宋的作品,其他时代较少。从体裁来看,多是近体诗和诸子散文。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2、名句默写篇篇练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2)、(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3)、两句话中,“冽”与“洌”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前者是“凉”的意思,后者是“清”的意思。要注意区分。
(4)、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5)、翻译:中谷的水环绕于泰安城下,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
(6)、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8)、14 (1)《庄子·逍遥游》中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那么,他还依靠什么呢!
(9)、(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
(10)、《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1)、(任选两小题)(4分)(1)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小雅?小曼》)(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13)、(只选两小题)(4分)(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2)千古江山,。
(14)、27 (1)屈原在《离骚》中,埋怨楚国君王糊涂荒唐,始终不了解诗人苦心的两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5)、(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7)、(2)《醉翁亭记》中,描绘琅琊山春天和夏天花木景色的两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8)、《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19)、《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0)、(5)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名篇名句默写专项训练
(1)、(3)李煜《虞美人》词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2)、《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5)____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韦庄《著萨蛮》)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8)、(2019全国Ⅲ卷)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9)、《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简单高中生交流群(QQ群):878622374
(11)、《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2)、具有劝诫、警示作用的句子。有些句子具有很高的劝诫警示作用,常作格言来教育人,要重点记忆。如:“满招损,谦得益”“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3)、lulu高中的时候最讨厌记诗词默写啦,但是没办法还是得背起来~为了帮助小伙伴们更好的学习古诗词,今天lulu特意总结了这近几年各省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
(14)、( 2 )区分同音异义字。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往往也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所在。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15)、(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16)、 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1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____,____”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20)、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名句名篇默写汇总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
(3)、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卷七年级语文
(4)、苏轼在《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5)、《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7)、(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三句,描写周瑜年轻有为的风流形象。
(8)、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小石潭记》中“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10)、(5)____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韦庄《著萨蛮》)
(1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花自飘零水自流。
(12)、名句默写要注意字数语字形,字数要不多不少,字形要笔画清晰,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1)句的“澹”“竦”不能写错。
(13)、(1)《论语·为政》中“ , ”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14)、(2)郦道元的《三峡》中引用了渔歌,其中“猿鸣三声泪沾裳”一句,以动衬静,渲染了三峡深秋时节凄清寂寥的气氛。
(15)、(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在台上唱歌,歌乐声让人感到春日般暖意的两句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16)、《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7)、“吾谁与归”中,宾语“谁”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但默写时,不能还原为正常语序。
(18)、《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19)、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20)、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5、名篇名句默写加70道真题
(1)、(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____,____,____。
(5)、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