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句名篇默写(文案精选113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16 09:25:03 浏览59

高考名句名篇

1、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全覆盖答案考点通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

(3)、(记住:所有篇目中除了“增其旧制”用“增”外,其余再无“增”。)

(4)、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来含蓄表达聆听琵琶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7)、    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比孟子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更深刻、更生动、更凝练、更富有诗意,

(8)、(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暖花开比喻冬雪纷飞的一句是:千树万树梨花开。”

(9)、(2018年高考江苏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3)今年欢笑复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4)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5)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6)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7)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先进》)(8)___________________,妙手著文章。(杨继盛名联)(答案) (1)载笑载言 (2)无以至千里(3)秋月春风等闲度 (4)高低冥迷 (5)锦鳞游泳(6)五十弦翻塞外声 (7)风乎舞雩 (8)铁肩担道义

(10)、(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11)、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的诗中之句

(12)、3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涂”“莩”“太息”“涕”“艰”等。

(1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

(15)、(2018年高考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_____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答案)风萧萧兮易水寒;周公吐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惟江上之清风;休说鲈鱼堪脍;

(16)、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7)、(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9)、3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20)、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高考名句名篇默写

(1)、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2)、解析: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勿”“作”不要误写为“匆”“做”。

(3)、(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写百姓在外族祠庙前迎神祭祀的场面,暗示了词人对国土沦陷日久,民族耻辱渐被淡忘之忧的几句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2015年全国卷I)(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6)、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了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        ”。

(9)、以零星时间为主,做到常记常新,切忌一劳永逸。4份已经到了高考复习的最紧张的时期,各科的作业量都比较大,大多数同学恨不得把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这个时候背诵似乎就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10)、《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时间飞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11)、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2)、    屈原在《离骚》中以“        ,        ”二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13)、《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4)、③商旅不行,樯(qiáng)    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15)、3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16)、文科类的知识并不是多记笔记就可以己的很好,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是最直接的办法,也许你不能完全背下来,但只要能把意思表达到位了就没有问题。至于笔记,历史的记了也没有太多效果,不建议记笔记,多了解一些就行了,而且高三的时间太紧了,与其花时间记笔记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多看几遍。书上的知识是最全的,记笔记有点以点盖面的意思,不适合文科类发散思维和知识整合。

(17)、(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大漠封冰,满天阴云,意境雄浑壮阔的两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18)、②斜阳草树,寻    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19)、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 , 虽九死其犹未悔 ”。

(20)、(冽:形声字,从冰列声,本义为“寒”。洌:形声字,从水列声,本义为“水清”,古代诗人常用以形容酒清而醇。)

3、高考名句名篇默写教案

(1)、⑤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    江,横槊赋诗。

(2)、40 (1)在《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和和婚姻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刚烈性格的两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万里悲秋常作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    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以夸张手法描写了蜀道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壮观场景。

(5)、(答案)(1)字余曰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下(5)挟飞仙以邀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

(6)、13 (1)在《诗经·氓》中,女子用“信言旦旦,不思其反”两句,控诉男子当初誓言真挚诚恳,但没想到婚后竟会变心。

(7)、(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8)、2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2015年天津卷)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①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寥廓多姿,是杜甫笔下“玉露凋伤枫树林,②_______”的沉雄富丽,是苏轼文中“纵一苇之所如,③_______”的浩渺烟波。它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超拔豪放,有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④_____”的绵绵愁绪,有辛弃疾“⑤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的慷慨悲情,更有毛泽东中“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⑥_______”的勃勃生机。

(10)、37 (1)屈原《离骚》中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两句,表明诗人就算被杀,他的志向也不会改变,不会被挫败。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清荣峻茂 

(12)、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13)、(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        。”

(14)、    《劝学》中以蟹作比,从反面阐述用心专不能急躁的道理的句子是“        ,        ,        ”。

(15)、《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茫然”两句,描写白己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17)、(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含蓄表达了词人对春色飘零、时光流逝的伤感和物是人非的怅惘。

(18)、(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面对滚滚长江,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

(19)、全国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名篇名句默写(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

(20)、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4、高考名句名篇默写汇总真题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    许多名家的名字取自于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像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自《离骚》“        ”一句。

(3)、(上海卷)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_____。(2)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3)楚天千里清秋,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夕阳下,酒旆闲,_____。(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5)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6)知足不辱,_____。(《老子》第四十五章)(7)奇文共欣赏,_____。(陶渊明《移居》)(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答案)(1)贤者能勿丧耳 (2)青海长云暗雪山(3)水随天去秋无际(4)两三航未曾着岸 (5)山河破碎风飘絮(6)知止不殆(7)疑义相与析(8)夜深千帐灯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5)、30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

(6)、根据往年复读生的经验,中档分数的复读生,如果方法得当,还是能够提升的。低档分数的复读生,两级分化严重,好的能提个十分上百分,差的反倒还倒退了。

(7)、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8)、(答案)(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解答时注意语境的提示,注意一些重点字的写法,如:抟、扶摇、坼、乾坤。

(9)、④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    矣。

(10)、先找一个大点的本子,几种颜色的笔,红的,黄的,把以前分散的笔记统一写到本子上,重点用颜色笔标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一烂笔头,笔记整理写一遍也会加深印象。

(1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

(1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13)、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14)、(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       ,        ”,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1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16)、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17)、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赠张丞相》

(18)、47 (1)苏轼在《赤壁赋》中指出,如果从变化的角度观察,那么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会停止,接着又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9)、(李煜《虞美人》)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5、高考名句名篇默写汇总

(1)、2018年高考文化常识检测30题(含答案与解析)

(2)、⑬小    不及大    ,小年不及大年。

(3)、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    屈原在《离骚》中以用荷缝衣来象征自己高洁品质的两句是:“        ,        。”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巴山夜雨涨秋池

(6)、(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通过描写战马和弓箭,表现战斗场面的激烈与惊险。

(7)、3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8)、(2)苏轼《赤壁赋》中,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描写出赤壁之下,长江之上清风水静的优美环境。

(9)、《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10)、解析:注意提示语中的“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思乡又迫切渴望建功立业”“剑阁高峻、地势险要”,注意“生”“峥嵘”“崔嵬”的写法。

(11)、    《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

(12)、像“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可记一记,但不能多,也不能花过多时间。

(1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14)、高中试题,他每年都是一个顺序模式出题,例如阅读题,每个分值都比较大。语言应用类题,赏析题,作文题等根据平时丢分项大的,专门训练。

(15)、8 (1)《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两句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6)、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17)、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描绘船只宽广的江面上扬帆而行的两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9)、(任选两小题)(4分)(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

(20)、解析:注意一些重点字的写法,如“啸”“渚”“固”“偭”“奉”等。

(1)、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厥有《国语》。

(2)、(《论语?子罕》)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3)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市人之言语

(6)、    《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7)、(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其二》

(9)、(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情又富于哲理,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立志改革的高度自信和远大抱负的两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    《氓》中的“        ,        ”两句,是女子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这与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她内心的不满。

(11)、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12)、(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

(13)、TheNational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