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描写桂花的诗句
1、关于王维的描写桂花的诗有哪些
(1)、“人闲桂花落,”诗人以“人闲”起笔,开篇就营造出一种非常静谧的意境,也说明此时诗人内心也是心无杂念,非常安静的,不然怎么能写出如此静谧的开篇呢!此时没有人事活动,安静得能听到桂花飘落的声音,这氛围真静。此句乃是动景描写。“夜静春山空”此句乃是唯一的一句静景描写,诗人王维承接上句的静谧,继续描写此时空山的幽静。指明了时间已是深夜,眼前的山谷空荡荡的,此时那月儿高高悬于夜空之中,那如水一般的月光此刻正在笼罩着山中的一切。也许山中也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般的美景存在。
(2)、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3)、桂花轻轻地洒落在衣襟上,使人感觉到她是轻轻地,轻轻地坠落;月光清柔地,清柔地洒向这幽静的山涧,寂静的山涧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心情的闲适安静表现的不仅是清新沉寂。月色惊起了鸟儿的鸣叫,散发出一种生气。芳桂粉落,一缕温馨的桂香朴鼻而来。春天的气息和月色的恬静,在落花鸟啼中弥漫。作者写出山涧的闲静而不觉枯寂。山涧是静止的,而花落、月出、鸟鸣却是动态的。一静一动的写作技巧是"寓静于动”。读着让人覚得心旷神怡。
(4)、台殿参差耸瑞烟,桂花飘雪水潺潺。——贯休《再游东林寺》
(5)、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6)、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7)、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8)、——刘禹锡《伤韦宾客》手把一枝物,桂花香带雪。——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
(9)、不寒不暖不阴晴,正是好登临天气。醉落魄/一斛珠宋·周邦彦葺金细弱。
(10)、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咏岩桂宋·谢逸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摧残六出犹余正是天花更着香。
(11)、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2)、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摊破浣溪沙宋·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13)、第三种说法则涉及到植物学了。有人认为,王维诗中提到的“桂花”是四季桂。
(14)、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曹雪芹《螃蟹咏》
(15)、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6)、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7)、倪瓒:《桂花》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
(18)、破戒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19)、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20)、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
2、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写过的诗关于桂花
(1)、宋·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2)、《桂花》宋·洪迈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豆千乡。
(3)、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4)、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5)、桂花: 此指木樨,有春花、秋花等不同品种,这里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
(6)、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7)、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清代:纳兰性德
(8)、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0)、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刘禹锡《更衣曲》
(11)、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12)、李白:《咏桂》”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13)、“月出惊山鸟”此句乃是动景描写。在万籁俱寂的空山夜色之下,那升起的月光惊起了枝头栖息的鸟儿。鸟儿飞起扑打翅膀的声音划破了山中的静谧,它们挥动翅膀,迎着如水的月光,在山中飞舞着,倒是给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一丝生机与活力!“时鸣春涧中”月光此时映照在溪涧之中,将流水映得如白缎一般!溪水和着月光汩汩地而流,那惊起的鸟儿在溪涧上不断高飞鸣叫着。
(14)、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丛偏带晚烟苍。高枝已折却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
(15)、梅定妒,菊应羞。——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6)、石门游侠:金樽有何用?伐桂赠予谁!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朝诗人宋之问《灵隐寺》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17)、小时候最早背过的王维的诗是《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这首诗,最初的感受是还行吧,背下来就背下来了,并不会怎么去想这首诗“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什么的。甚至当时的老师会提到“春夜的山中怎么会有桂花落下来”?但老师解释说,春天也有桂花开,并不是只有“八月桂花遍地开”。而且,后来确实也亲眼见到了“四季桂”,亲眼见到了春天的桂花花开花落,知道桂花在春天也有开有落,这样的困惑便释然了。
(18)、——钱起《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刘禹锡《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19)、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20)、第二种说法则认为,诗中的桂花并非我们平时所说的桂花,而是“桂华”,也就是月光的意思。
3、王维描写江河的诗句
(1)、——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刘长卿《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
(2)、刘禹锡的“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苏轼的“江云漠漠桂花湿,梅雨翛翛荔子然”。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颂桂的诗句虽多,但是触景伤怀的也不少,如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芙蓉泣露坡头见,桂子飘香月下闻----虞俦《有怀汉老弟》
(4)、“三十六宫”五句,幻想也。“三十六宫”言宫宇之多,这里借指月中广寒宫。
(5)、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
(6)、高枝已折郄生手,万斛奇芬贮锦囊。咏岩桂宋·谢逸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
(7)、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8)、——李贺《月漉漉篇》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张祜《忆游天台寄道流》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9)、万花开遍郑花明,风堕纤纤萼频□(原缺一字)。
(10)、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1)、破戒山僧怜耿介,练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撷纫幽佩,莫遣孤芳老涧边。
(12)、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13)、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厅前桂唐·白居易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14)、八树拂丹霄,四时青不凋。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
(15)、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朱淑真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16)、释义: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17)、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18)、对于李清照来说,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多情,所看到的桂花却是另一种境界。
(19)、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20)、——许浑《题四老庙二首》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砧声催动一天霜。
4、王维描写桂花的诗句大全
(1)、——李贺《李夫人歌》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葺金细弱。
(2)、作者以庐山桂自喻,一方面显示出诗人高洁的情怀,一方面又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心情,直接宣泄了胸中的不平之气。
(3)、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4)、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5)、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6)、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唐朝诗人宋之问《灵隐寺》
(7)、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宋代刘过
(8)、(释义):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
(9)、嫦娥老大无归处,独俺银轮哭桂花。——《后秋兴之十三八首·其二》清代:钱谦益
(10)、——王建《江南杂体二首》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刘长卿《寄龙山道士许法棱》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11)、吟倚画栏怀李贺,笑持玉斧恨吴刚。素娥不嫁为谁妆?
(12)、宋·朱熹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13)、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14)、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是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明代边贡《嫦娥》
(1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6)、还有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清人张云敖的绝句《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17)、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18)、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上官仪《从驾闾山咏马》
(19)、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20)、眼中寒香谁同惜?冷吟径召梅花魄。小蛮为洗玻璃杯,晚来秋翁蒲桃碧。
5、王维描写桂花的诗句有哪些
(1)、——刘长卿《入桂渚次砂牛石穴》月中有桂树,无翼难上天。海底有龙珠,下隔万丈渊。
(2)、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
(3)、苍苔忽生霜月裔,仙芬凄冷真珠萼。娟娟石畔为谁妍?香雾著人清入膜。
(4)、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杨万里《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
(5)、轻薄西风未办霜,夜揉黄雪作秋光。摧残六出犹余正是天花更着香。
(6)、——孟郊《秋怀十五首》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
(7)、桂花的诗句(共69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8)、诗句: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9)、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刘长卿《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10)、释义: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11)、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一首中秋赏桂的诗作:
(12)、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13)、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14)、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15)、反反复复解读下来,兜兜转转,这山矾花与桂花还真是纠纠缠缠纠缠不清。认认真真地较真,实际上,也不能就完全断定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之“桂花”所指必然为山矾花。
(16)、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宋代晏殊
(1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1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念奴娇·中秋对月》明代:文征明
(19)、(宋)杨万里:木犀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宋)杨万里:咏桂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宋)朱熹:咏岩桂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宋)朱熹:咏岩桂 露邑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株向摇落,此树独华滋。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宋)梅尧臣:临轩桂山盈无恶木,但有绿桂丛。幽芳尚未歇,飞鸟衔残红。不见离骚人,憔悴吟秋风。
(20)、便高如兰菊,也让芬芳。输与芗林居士,微吟罢、闲据胡床。
(1)、《凝露堂木犀》宋·杨万里雪花四出剪鹅黄,金粟千麸糁露囊。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鹧鸪天宋·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2)、释义:春天夜晚,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3)、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4)、可怜天上桂花孤,试问姮娥更要无。——佚名《杂曲歌辞·桂花曲》
(5)、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李白《咏桂》
(6)、 以下35首咏桂诗词的语言、意境和情感都十分的美妙,值得一读。
(7)、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8)、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谢懋《霜天晓角·桂花》
(9)、从题目看,“春暮”“山桂”等要素是明确的,这是唐人的“春桂”无疑,但诗歌里又说“繁英”和“碎锦”,这分明与我们现今的“四季桂”给人的感觉天翻地覆,这春天开花的四季桂总是淡雅、素洁的,完全与“繁英”“碎锦”不搭。
(10)、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夜景,将飘落的沾着露珠的桂花,比喻成从月亮中散落下来的玉珠,描绘了一个空灵幽静的“夜赏月桂图”,富有动感,梦幻迷离,宛若仙境。
(11)、月午山空桂花落,华阳道士云衣薄。——陆龟蒙《洞宫夕》
(12)、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13)、桂子香浓凝瑞露——(宋)朱敦儒《临江仙·最好中秋秋夜月》
(14)、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15)、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酹江月/念奴娇》年代: 宋 作者: 黄机
(16)、玉阶桂影秋绰约,天空为卷浮云幕。婵娟醉眠水晶殿,老蟾不守余花落。
(17)、红桃绿柳,桔槔起落,畦开水流,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摆棋对局,凭几蓬蒿,其乐也融融。如画般的景象,似梦般的意境,一切都是那么清幽绮丽,赏心悦目。
(18)、——许浑《韶州驿楼宴罢》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李商隐《昨夜》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19)、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装有华丽护栏的花园里,它在中秋的应时花木中无双无俦。
(20)、但这首并不是专门的咏桂诗。一句“人闲桂花落”不知惹多少人美好遐想,一句“夜静春山空”引多少人的神往。
(1)、释义:桂花在大雪覆压下显得稀落,乌鸦被弹丸击中带伤飞回归。
(2)、桂花古诗东城桂三首之三唐·白居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3)、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4)、白话译文:选拔官员,都是官僚子弟优先。都想找门路找捷径,好趁春风得意。像桃李花那样的,很难长久保持艳色荣华。他们不知道南山上的桂花树,常年绿叶垂阴。在桂花的树阴下乘凉,凉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种植在你的庭院?
(5)、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6)、其鸟鸣涧就在云溪边,而云溪就是若耶溪。《鸟鸣涧》这首诗是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全题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王维是为居住在若耶溪边的皇甫岳而写下这一组诗的。著名唐史研究专家郁贤浩在《唐刺史考》中认为,皇甫岳是开元十年(722)在越州任刺史的皇甫忠的重孙,而云溪“为若耶溪的别称”。那么,王维为什么要将若耶溪改称为“云溪”呢?原来,王维有个好朋友,名徐浩,字季海,越中人,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王维和他志同道合。据《嘉泰会稽志》卷十记载:“唐徐季海尝游溪(若耶溪),因叹曰:‘曾于不居“胜母”之间,吾岂游“若耶”之溪?’遂改名五云溪。”可见,正是王维的好朋友徐浩因“若耶”(谐音“若爷”)这一地名有悖于儒家孝顺谦恭之礼(“若爷”、“胜母”都是对长辈不敬,乃避讳),故改“若耶溪”为“五云溪”。至今,若耶溪上游云门山下有桥名五云桥,靠近若耶溪的绍兴城门仍名为五云门。“五云溪”又常常简称为“云溪”,唐朝会稽作家范摅自号“五云溪人”,其著述名《云溪友议》;宋朝华镇,会稽人,著有《云溪居士集》,这些也都可证明“云溪”即若耶溪。我们认为鸟鸣涧在若耶溪,这还可以从《鸟鸣涧》诗句本身找到证明。这首诗四句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可以说,这两句诗是不落痕迹地脱化自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这一点,已有不少研究者道及,当然,王维这两句诗并非简单地套袭王籍的名句,而是意境上的点化,但不管如何“创造性地继承”,二者之间的启发承传关系是很明显的,而王籍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入若耶溪》。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王维漫游若耶,触景生情,联想到前人描写若耶溪的名句,欲与古人争胜厘毫,“出蓝”而“胜蓝”,于是有了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
(7)、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译文此花浅黄而清幽,形貌温顺又娇羞。
(8)、秋风何处起,先袅最长条。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棵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