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文案精选97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3-31 09:42:13 浏览59

纳兰容若长相思

1、纳兰容若长相思图片

(1)、                ——余光中

(2)、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3)、  A.有一千座帐篷亮着灯  B.有许许多多的帐篷亮着灯。

(4)、"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纳兰性德《浣溪沙》"

(5)、刺桐花下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着闲窗数落花。——纳兰容若《忆王孙》

(6)、蝴蝶读李煜的《长相思》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而秋思之意,浮于字里行间。我们都知道,总有一天,人会离开;只是没想到,离别如此漫长。当你还在身边的时候,觉得你永远不会离开;经历离别之后,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牵挂——惟愿你早日归来!

(7)、徐志摩说: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都淡了;看着,看着就累了,星空也暗了;听着,听着就醒了,开始埋怨了;回头发现,你不见了,突然我乱了。

(8)、再者,李后主欲描写“思妇怨”,但词中未出现一个“怨”字:而纳兰性德想传递“故园思”,可词中也没直接用到“思”字。

(9)、山一程,水一程,跋涉了太久,离家已远,关外还是遥遥无期。将士们无心睡眠,夜深帐中仍亮着一盏盏灯,在灯光一般昏暗的思绪中,故乡的幻境影影绰绰。那微弱的光抵挡着外面的寒夜,也为帐中人保留一个温柔的梦境。“‘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10)、找到一个两情相悦的妻子,是多么难得呀。可是,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

(11)、小组讨论问题:你读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从哪里读出来的?

(12)、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13)、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二十一岁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14)、花月不曾闲,相思莫轻放——纳兰容若《生查子》

(15)、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自与东君作别,?地无聊。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纳兰容若《风流子》

(16)、          乌啼            ,               愁眠。

(17)、(简析)这首小词通过对塞外古战场的描写,抒发了对历代兴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词人通过“出塞”所见,描绘了眼前荒凉的景象,回顾历史,总结出战争与和平两种情况,是对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规律性概括。

(1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19)、(简析)这首词为纳兰性德在园中观赏海棠时,面对海棠零落的场景,有感而作。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花落春去,逝去的还有美妙的时光、美好的青春年华和那转瞬即逝的爱情。

(20)、余秋雨说: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2、纳兰容若长相思山一程

(1)、(简析)这是一首悲怆的爱情词。纳兰仿佛在向天呼喊:明明是共度一生一世的两个人,命运却偏偏安排他们两地相隔,不能在一起。全词直抒胸臆,将一段苦恋无果乃至悲痛终生的感情完美呈现,表达了词人纵然无法相守也保留着一线美好的愿望。

(2)、提示:这首词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该词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

(3)、结语: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长相思! 

(4)、南唐后主李煜凭借作品中清新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而被后世尊称为“天才词人”。王国维在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中评价道:“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李煜作品的欣赏与赞美。

(5)、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6)、风雪兼程的旅途实在令词人反感与厌恶,如此恶劣的天气与境遇,让词人滋生出不少哀怨、疲惫的思绪。在家之时,哪怕狂风不止、暴雪不停,只要一家人依偎在一起,便能阻挡一切寒意。但如今“被迫”塞外露营,又逢风雪交加夜,且前途路茫茫,无人诉衷肠,只能独自哀愁。

(7)、烟般往事梦中休,绕梁芳踪难去留。君言相思一样苦,妾叹离散两般愁。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孤影月明应寂寞,问君何处是归途?——纳兰容若

(8)、徐志摩说:如果真相是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9)、示例:我读到了作者一颗期盼的心,可以从“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诗句感受到。

(10)、(3)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11)、李煜这首词传出之后,一直被奉为《长相思》词牌下的经典之作。

(12)、相伴三年后,卢氏就因病离世了。可想而知,纳兰容若的天塌了。

(13)、当代名士推崇他,顾贞观评他“天资超逸,悠然尘外”。

(14)、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15)、首先,纳兰性德与曹雪芹祖父曹寅同入值宫禁,均为大内侍卫。据考,这种同事关系可能还非同一般。他们都极富文采,一个是满人通过发奋勤学,成功地加入到中原主流文化的行列。另一个是祖代家风,把成熟的汉学带入旗籍。从两个不同角度达到同工之妙,对满汉文化融合作出努力。现在最能作证的便是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与随康熙南巡驻跸织造署的纳兰性德的诗文交往。

(16)、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

(17)、词的上片从“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来说明身离故乡之远。下片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渲染作者此时孤寂情怀。风雪打断了他思乡之梦,懊丧之余,他更加怀念故园的宁静详和,作者于清丽哀婉之中又不乏边寨之雄奇风情的描述,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就升华了羁旅怀乡的主题。

(18)、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无奈之情;学习古代优秀的诗词作品,传承文化,洗涤心灵,铺垫精神底子。

(19)、三国时期的荀粲和妻子感情非常之好,冬天的时候,妻子发烧了,他走到院子里挨冻,当身体冰冷之后,再回屋用身体贴着妻子,这样为妻子降温。妻子离世后,荀粲不久也过世了。

(20)、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3、纳兰容若长相思翻译

(1)、《长相思·一重山》是李后主前期的词作,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无非就是一个“愁”字,可通篇却未出现任何“哀怨”、“仇恨”的字眼,堪称妙哉。相传,这首词历经七百年无人敢仿,直至清代风流才子纳兰性德仿作一词,惊艳了世人。此二人的作品究竟谁的意境更高,谁又更胜一筹呢?

(2)、  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3)、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4)、"谢却茶靡,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杆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纳兰容若《酒泉子》"

(5)、  A.王维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张继 苦苦思索   

(6)、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纳兰容若《忆王孙》

(7)、这段话的意思是,古人诗句中,有四句描写的景色可以被称为千古壮观。这四句分别是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岁暮》)、谢眺的“大江流日夜”(《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杜甫的“中天悬明月”(《后出塞》)和王维的“长河落日圆”。

(8)、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9)、紧接着,李煜利用相思切入,用简短、相似的句式指出时间飞逝之快,并暗示思妇相思已久,愁绪绵长。而后,思妇凝望正在往南飞的塞外飞雁,感慨大雁尚且知晓难归,怎么就不见漂泊在外的游子身影呢?难道游子在外遭遇不测?亦或是留恋外界风花雪月,不愿归来?种种担忧、哀怨的猜测如流水般不断涌现,令思妇久久不能忘怀。

(10)、与表妹的爱情——青梅竹马的恋人:自幼寄居在纳兰家的表妹冰清玉洁,才智过人。纳兰容若和她相知相爱,私订终身,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家族的激烈反对。几番转折,表妹入宫为妃,她为保全自己的清白,在宫中吞金自尽。容若悲痛欲绝,遂大病不起。

(11)、(简析)这首咏雪词,写得颖异别致,“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超逸了历来咏雪诗词曾经有过的意象格局,神韵天纵。

(1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3)、(简析)这是一首凄迷的感伤词,全词以懊恼之意写分离之苦,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容若几笔淡淡的勾勒,令整首词跃然纸上。

(14)、他本不是贪图富贵之人,“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是相当淡漠了。但他有着读书人应有的抱负,幼稚而真挚的修身平天下,“饮啄得所止,励志无外求”。父兄都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唯有自己陪驾多年仍是侍卫。“升殿则在帝左右,扈从则给事起居”,“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虽已是万人向往的荣耀之位,与他的理想却差的太远了。

(15)、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人世间,最让人魂牵梦绕的是情,最让人肝肠寸断的是情,最让人生死相许的还是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长相思》,去体味一份浓郁的深情。

(16)、村上春树说:如果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他安好。这大概就是最纯粹的爱情观。

(1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8)、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9)、这首词最大的特点便是字字流露出思妇的秋日之思与秋日之怨,却未曾出现“秋怨”、“哀愁”等词。李煜用山水、枫叶、菊花、大雁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冷寂寥的秋景图,并用空灵淡雅、生动简介的语言直抒夫人心中之情,使景中蕴情,令人回味无穷。

(20)、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才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4、纳兰容若长相思写作背景

(1)、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

(2)、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3)、“夜深千帐灯”、“故园无此声”:“夜深千帐灯”描绘的是边疆营地灯火通明的景象,虽是壮丽之景,但千帐灯下照着的是无眠的万颗乡心;且营帐外又是风大雪狂的极寒天气,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纳兰厌于扈从的无奈之情。而最后一句“故园无此声”,更是将羁旅在外的怨恨写到了极致。

(4)、风fēnɡ一yì更ɡēnɡ,雪xuě一yì更ɡēnɡ,

(5)、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一声诗韵锁窗寒。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来时容易去时难。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纳兰容若《临江仙?寒柳》

(6)、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7)、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8)、(简析)此词既咏经受冰雪摧残的寒柳,也咏一位遭到不幸的人。上阕写柳的形态,下阕写人的凄楚心境,借寒柳在“层冰积雪”摧残下憔悴乏力的状态写处在相思痛苦中的孤寂凄凉,读来令人感怀不已。

(9)、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10)、御前侍卫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11)、谢却茶靡,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1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3)、竹喧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自可留洗衣物的女子。尽。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14)、纳兰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性德二十二岁成为进士,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15)、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纳兰容若《虞美人秋夕信步》

(16)、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17)、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纳兰性德《蝶恋花》

(18)、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皇帝破格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

(19)、"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是绝不黯淡或沉沦。——纳兰容若《纳兰容若词传》"

(20)、        归浣女,                      。

5、纳兰容若长相思仿写

(1)、当然,纳兰容若词中的“夜深千帐灯”是这首词的经典之处,更是超越李煜词的闪光之处,诚如王国维所言:“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2)、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词人、学者。权臣明珠之子。纳兰氏,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渌水亭、珊瑚阁、鸳鸯馆、绣佛斋。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选授三等侍卫,寻晋为一等。

(3)、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著有《通志堂集》,词作先有《侧帽》一集,后增补为《饮水词》,后人汇辑本则称《纳兰词》,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与顾贞观合辑《今词初集》一选,为清初文人词选中著名之本。向有满洲词人第一之誉,为清词大家之一。词风真挚自然而多凄恻哀艳,悼亡之作尤称绝调。

(5)、如果天上的圆月能长盈不亏,那么,我作为冰雪,将不惜为你融化。

(6)、“夜深千丈灯”既是上阙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阙之间的自然转换。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风一更,雪一更”。风雪交加夜,一家人在一起什么都不怕。可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7)、同是帝王的近臣,纳兰是帝王身边与文化人士联系的桥梁纽带。曹寅是外放江南,一面任官,一面监视江南文人举动,为朝廷笼络人才的密使。他们的作用方向不一样,但目的与归宿却是一样的,都是清王朝进行文化统治的干将与助手。这便是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扮演的同一角色,以及在文化职能方面的共同之处。

(8)、纳兰多才多情的一生被人传诵至今,几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名门、才高、情深、短寿,接近权力的中心,又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在世时,以及他去世多年后的现在,他的词作被很多人争相传诵,以他为主角的图书、电视剧层出不穷。

(9)、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经常想念、盼望却不能在一起,看着这一年一年的春色,真不知都是为谁而来?

(10)、《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1)、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恋花》

(12)、更长梦短: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更长:指漫漫长夜;梦短:指睡眠不踏实,极易醒。形容思绪烦乱,很难入眠。

(13)、而“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且想象一下那幅豪壮的场景,风雪之中,夜空之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的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山里,一路绵延过去。多么壮观的景象!难怪王国维会将此与“澄江静如练”“落日照大旗”“大漠孤烟直”相提并论。

(14)、对比李后主的《长相思·一重山》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如,“一重山,二重山”与“山一程、水一程”分别写出了距离的遥远和征途的漫长。再如,李后主借“菊花开,菊花开”来表现时间流逝之快,而纳兰性德用“风一更,雪一更”来描绘旅途中天气的恶劣。

(15)、《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6)、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与你诗词时垒,酒浓茶醉,胜若为你梳妆。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只道是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纳兰容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17)、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