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句赏析与感悟
1、诗经的名句及解析
(1)、弭(mi,上声):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2)、运气、灵感、机会,只会降临在表里如一的去努力的人身上。
(3)、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4)、0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5)、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7)、《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8)、平:平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9)、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10)、人在哪里?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11)、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这正和周敦颐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所表明的一样,作者也是以梅花自喻。
(1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有什么表达作用?
(13)、如果仅仅是为了赞美爱情,那么此文不写也罢,但那“伊人”不也可以被喻为梦想,目标吗?这是望深层次想,抛开表面的爱情来看,又有哪一点不吻合呢?梦想总是在彼岸,总是在那遥远的地方,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功,但你渴望走上那条追梦之路,即使路上满是荆棘,即使伴随你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心中的信念一直都在,前进的动力依然十足,有这些就足够了,它不会让你中途退出或是倒在路上一蹶不振,拥有它们,你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对吗?
(14)、即使拥有世间的一切,也不会使人获得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唯有隐藏于深处的心,终于懂得了珍惜、感恩和知足,那个仿佛不断蔓延的欲望伤口,才有真正获得疗愈和复原的一天。
(15)、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在那河的那一旁。
(16)、赞同“曲径”,因为“曲”宇传达出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富有暗示性,而“竹径”一词则过于落实,限制了读者的联想与想像。还有,“竹径”太直接说出了小径的物象,“曲径”道出了小径的曲折迷离,表现了佛寺净地特有的清幽和深邃。
(17)、第五章就是感叹了,我曾经对你许下的诺言,如今,时间这么久了无法相聚,路途遥远,更是无法履行我的诺言。
(18)、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
(1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20)、尽管中华文化十分优秀,却依然不被许多人理解,尤其是青少年。记得在一次阅读课上,我看《诗经》正入迷,忍不住轻笑出声,引得同桌好奇地凑过来,她扫了一眼便道:“这什么呀?乱七八糟的。”我不着痕迹地掠过她手中的言情书,笑着说:“没什么,一本很有名的书,而且挺有意思的。”她不屑地朝我手中的书瞥了一眼,顺带附赠了一个看异类的眼神给我,才转回身去。我哑然失笑,心中有几分悲凉。
2、诗经名句及译文
(1)、对“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D )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悟:从前的思念,哪怕关山远。心中的人,也住在心尖上。想一想,便醉一旁。
(4)、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5)、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以相好也。
(6)、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皆用复沓手法。各章皆以“蒹葭”和“白露”起兴,引出在水一侧的“伊人”。诗人写到自己历经险阻曲折,想要寻觅到那位“伊人”,却不论向何方向行走,那人似乎都远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诗人以亦真亦假、亦虚亦实的笔法,表现出对梦中“伊人”的艰辛求索历程,极具朦胧美和梦幻感,“伊人”的意象也早已超越了爱情元素,成为了一种代表理想和信念的普适性文化符号。
(7)、这样的一卷书,念着念着,仿佛回到儿时心境,内心有如头顶湛蓝的天空,广阔辽远,深邃不可触摸。此时人不再徘徊纠缠于俗事之中,时光可以这样从纸页间流过,就很幸福。
(8)、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说明:意近即可。
(9)、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10)、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11)、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战事不断,戍地不稳,战士背井离乡,妻儿孤苦,老母年迈。但倭寇猖獗,又岂可弃国家于不顾?无奈只能辛苦家人,在战场为国家而厮杀。或许家人会怨他,不理解他,但他对国家无愧,这就够了。而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人生的挫折。诗经,可以在人迷茫时如灯塔般为人指引方向。
(13)、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14)、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15)、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17)、在仔细阅读了《诗经》中的几篇名作后顿时百感交集。例如《蒹葭》用了起兴的手法,描绘出了一派朦胧的场景,但这其中表达的情感却是非常强烈的。虽然关于其中的感情是有争议的,有寻求所爱慕之人一说,也有追逐理想与追求一说。可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它所表现出的执着的情感是完全相同的。再例如《关雎》、《汉广》等,它们都是用最柔美的语言汇编而成,但却表达出了最迫切的思念。每一字、每一句流露的都是发自他们的内心的真情。正是这种略加修饰的真情令人感同身受却又不会感到失去意境。就如同星空一般闪耀动人,却又令人感到沉醉。
(18)、做一个识趣的人真的太重要了,这样既不会为难别人,也不会让自己难堪,简直就是皆大欢喜。
(19)、有些人认为学习古代文化会让国家停止不前,那可是大错特错了,除去科技的进步外,对比古今作品,反倒觉得很多现代文章比不上那短短的几十字古文,现在不少人追求快餐文化,静不下心来,使得传统的中国文学底蕴正逐渐流失。所以,我真的很希望大家能在空闲时间多读一读那些流传了几千年的名家作品,读一读真正的中华经典。
(20)、每个人心中都有不灭的热情,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人生本就是一场一场又一场的戏,聚集,然后淡然的离去;生命本就是一次一次再一次的轮回,出生,然后孤独的死去。我们不停地记录一张张面容,与别人一次次相遇,再一遍遍的擦肩而过。我们走的道路虽各不相同,但最终我们必将去往同一个地方。
3、诗经名句欣赏
(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2)、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3)、从修辞,词语,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
(4)、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我们与古人原本相隔于遥远的光阴两岸,却因为有了诗歌这座跨越古今的桥梁,我们才得以与古人心意相通。诗歌的美妙,令人无法猜测,看似平淡的字眼,简单的韵律,却能千变万化,让人回味无穷,咀嚼出万般韵味,万般情意。
(5)、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生日向西
(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8)、平:平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9)、读着这些深涩难懂的文字,可以自由自在地听从自己的心灵随着那些句子浮想联翩。恍惚间,我觉得自己连这身体,都被这清新之风浸润得轻灵起来,或许连《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听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般清雅温润的`言语,也会步出闺阁羞怯张望,看看那园子里的妩媚春光。
(10)、《诗经》是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要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今天,这必然会成为广大学生朋友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相掬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12)、 C.这是一首写景的五言律诗,表现了作者置身寂静、清幽、空灵的胜景中,心灵受到感染与陶冶的一种心境。
(13)、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14)、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1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1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8)、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在那河的那一旁。
(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战事不断,戍地不稳,战士背井离乡,妻儿孤苦,老母年迈。但倭寇猖獗,又岂可弃国家于不顾?无奈只能辛苦家人,在战场为国家而厮杀。或许家人会怨他,不理解他,但他对国家无愧,这就够了。而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人生的挫折。诗经,可以在人迷茫时如灯塔般为人指引方向。
(20)、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诗经名句佳句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唉,这么长时间了。我无法与你相会。唉,这么远的距离,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4)、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读到的关于《诗经》的第一句句子。那时候的我学习《关雎》,什么都不懂,就只能听老师给我们讲它用的各种写作手法和它所表达的意义。而如今,老师讲的我早已忘记得一干二净,唯一记得的就只有那其中承载的满满的浓情与少年求而不得的深深无奈。我也已经不再像曾经那样只能“听老师讲”了,我已经可以独立地从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它,不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诗经,可以在我彷徨躁动时给我清风般的抚慰。
(6)、不必讨好所有人,正如不必铭记所有昨天;时光如雨,我们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找到属于自己的伞,建造小天地,朝前走,一直走到风停雨住,美好晴天。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8)、译:兄弟在家内相争,对外抗御他们的欺辱。
(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0)、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11)、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12)、这首诗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荐的心情。杜甫的《登岳阳楼》感身叹世,表现贫病困顿中的诗人忧时忧国的情怀。
(13)、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14)、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顺心如意,总会有坎坷,困难挫折,不幸。就像《柏舟》中写到的是君子怀才不遇,受小人欺辱的内心痛苦和妻子被丈夫遗弃而不甘屈服的忧愤。我们不怕解决不了困难,只怕困难既将来的时候就退缩。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险阻,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去一一解决它。你看那些伟人,哪个不是克服重重困难才取得今天的成就。当然也不是说,要成为伟人一定是经历过困难的人,能用办法去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困难,留下更多的力气去对抗前方更大的困难。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需要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就能战胜它。
(15)、总有那么一个人,你说不爱了,却在听到关于他的消息时,心狠狠的抽痛。
(16)、⑵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8)、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9)、《淇奥》反复吟颂了士大夫几个方面的优秀之处:首先是外貌。这位官员相貌堂堂,仪表庄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齐华美。“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连冠服上的装饰品也是精美的。外貌的描写,对于塑造一个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这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学问很好。实际上,这是赞美这位君子的行政处事的能力。因为卿大夫从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至于“猗重较兮”、“善戏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际能力。春秋时诸侯国很多,能对应诸侯,不失国体,对每个士大夫都是个考验。看来,诗歌从撰写文章与交际谈吐两方面,表达了这君子处理内政和处理外事的杰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颂了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宽兮绰兮”,意志坚定,忠贞纯厚,心胸宽广,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贤人。正因为他是个贤人,从政就是个良臣,再加上外貌装饰的庄重华贵,更加使人尊敬了。所以,第第二两章结束两句,都是直接的歌颂:“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从内心世界到外貌装饰,从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这位士大夫都是当时典型的贤人良臣,获得人们的称颂,是必然的了。此诗就是这样从三个方面,从外到内,突出了君子的形象。诗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成为日后人们称许某种品德或性格的词语,可见《淇奥》一诗影响之深远了。
(20)、D.“悦鸟性”与“空人心”形成对比,鸟性之悦为人心之空作了铺垫。
5、诗经名句及其解析
(1)、《卜算子.咏梅》中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2)、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3)、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天保》译、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犹如松柏枝叶,长青不衰。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这件事让我第一次真切认识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多么迫切的事,这需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真正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6)、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7)、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8)、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9)、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0)、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1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12)、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13)、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接前文“我独南行”。诗中后两句“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又写出了主人公的情绪,“平陈与宋”之后“仍然不让我回家,我心中忧虑”。
(14)、可是,现在,我们的河流面临着断流的困境。汉字在电脑文化面前大有退缩为只有语言符号功能的砖头,齐整规用来堆砌同一种类的高楼大厦,诗意被用来嘲笑不懂事故的疯子。那位伊人在哪里?还有没有蒹葭之岸?那种蕴藉绵长的情致哪里去了?我们的生命除了钞票还剩神么?
(15)、击鼓的声音咚咚震响,兵将们奋勇操练。留在国内的人修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16)、《相鼠》大约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汉儒们“嫌于虐且俚矣!”意思是最粗鄙的语言暴力,是《诗》“三百篇所仅有”。但对此诗咒骂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承此说。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17)、叩开诗词的门扉,走入《诗经》的世界,我第一次领略到“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的空灵境界,明白了“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还应拥有诗情画意的世界”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到传承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的魅力。
(18)、(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19)、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20)、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皆是工整的复沓结构。各章首句皆以风雨起兴,形容风雨用了“凄凄”“潇潇”“如晦”三词,烘托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各章次句以鸡鸣起兴,运用“喈喈”“胶胶”二象声词模拟鸡鸣之声,再以“不已”一词作结,似乎透露出一种不安,又似乎暗示着有事发生。风雨交加,鸡鸣不止,这二者的互相映衬,仿佛正是现在主人公孤寂落寞而怀有希冀的心理写照。直到苦苦等待的“君子”终于出现在面前,他不禁激动起来,连续以三个反诘句表达心中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以“瘳”字比喻忧思遣除可谓生动而传神。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3)、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具体分析。(3分)
(4)、“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5)、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的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6)、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7)、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文静美丽的好姑娘,让我时刻放心上。
(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9)、《诗经》是民歌,之所以现在这样高高在上,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除了语言和社会变迁之外,还有诗歌本身发展的因素。每每想读诗经,但每每我又止步于它枯涩难懂的文字。这个国庆节,我开始阅读《诗经》。人与书的邂逅,大抵总是这样,凉爽的天气,泡一杯清茶,轻轻念出书中的句子。
(10)、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12)、(2)自选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2分)
(13)、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14)、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15)、(20湖北省恩施自治州,23-8分)审美体验(8分,每小题2分)
(16)、译: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17)、首句“蒹葭苍茫,白露为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无须过多的修饰,就能让人遐想万千。次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适时地点出了年轻人已被“伊人”所吸引,同时暗示路途遥远。第三句“溯洄从之,道路且长”表明了追求过程的艰辛。第四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写出了年轻人认为“伊人”渴望不可及的心理。
(18)、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19)、这是《蒹葭》给予我的启示,而《蒹葭》又仅仅是《诗经》中的一首,如果我们能细细研究每一首诗的内涵,取其精华,虽然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20)、(提示:诗人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粉身碎骨而心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1)、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2)、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5)、追寻“伊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但年轻人却始终执著地前进着,一种被称为爱的感情鞭策他努力,给予他克服困难的勇气,因为心里有你,再大的风雨也不畏惧,因为心里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爱情的力量总是不可估量,它能够让你倾尽全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
(6)、《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7)、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8)、在合上《诗经》的一瞬间我却又获得了另一种稍稍不同的感叹:原来当时的人就拥有各式各样的细腻情感,包括离别时的悲伤,遇喜事时的快乐亦或是追逐理想的焦躁与执着。而且早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来使作品变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有那么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我与古人是相通的,我与他们都曾观望过同一片星空。
(9)、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是《蒹葭》,全称《国风。秦风。蒹葭》。全诗共有三段,皆以起兴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