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诗8句五言(文案精选130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02 11:34:06 浏览59

端午节古诗大全5言绝句

1、端午节古诗大全5言绝句有哪些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局来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______

(3)、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4)、注:①搏虎,代指中美贸易战。②红羊,红羊劫。③红船,指红船精神。

(5)、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6)、“海上生明月。_____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7)、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山重水复疑无路。

(8)、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词一开头,一语惊人。“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自己却报国无志,深感流落天涯之苦。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

(9)、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10)、A.南雁荡卓笔峰 B.中雁荡卓笔峰  C.北雁荡卓笔峰 D.显圣门卓笔峰

(11)、A.王之涣的《凉州词》 B.王翰的《凉州词》

(12)、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这是旧时的一首端午民谣,生动地表现了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从某种意义上,这些民俗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精神和情感,并内化为全民的情感体验,成为共同的文化记忆。从这一点说,我们过端午,不能把认知止于简单的“吃粽子”上,还要把传统的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通过开展各类地方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不断丰富充实端午的节日文化内涵,不仅要有粽子味道,更要有文化味道。

(13)、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的诗句。

(15)、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_____。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_____的《无题》。

(17)、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形,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漂着四只蛋壳。秀才见了,深表佩服。这首诗是()

(18)、⑤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_____季 _____代__________《    》

(19)、A、华山 B、黄山 C、峨眉山 D、天姥山 E、庐山

(20)、金鸡峰下松风阁,记得前年五月登。——出自元·王冕《松风阁次韵》

2、端午节古诗8句五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的诗句。

(2)、部编人教版1-6年级语文同步生字练字帖,五套均已整理完毕,只等你来

(3)、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它,此花开尽更无花。(打一花名)谜底是:__________

(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5)、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唐)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6)、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7)、B C C C A A B A A C A B A A C B A C C A B C A C A C B B E B D E D E C AC B C E A C BC C AD A AC C A C。

(8)、(1)故人西辞_____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_____。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延续数千年,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粽子可以甜也可以咸,端午可以祝快乐也可以道安康,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13)、1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出自唐·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

(14)、菖蒲节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1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16)、五月也须应到舍,知君不肯更淹留。——出自唐·岑参《五月四日送王少府归华阴》

(17)、朱谏诗句“前溪昨夜添新涨,一叶中流范蠡船”描写的景色在()。

(18)、(3) 枯老树昏_____,小桥流水人家。

(19)、冰片高堆金错盘,满堂凛凛五月寒。——出自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20)、伤犹。念忠士,九夏吟悲,四海凝愁。爱国精神,世间传颂千秋。敢叫青山葬英骨,愿为黎庶守平畴。常衔志,怎可卑躬,岂肯蒙羞。

3、端午节的诗5言绝句

(1)、清朝袁枚“绝地通天一枝笔,请看依傍是何人?”描写的是()的壮观奇妙景象。

(2)、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3)、花心动史浩(宋)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4)、赏析:唐代皇帝在端午日会赏赐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礼物,官员也要向皇帝进奉礼物,也以衣服为最常见。

(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6)、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诗人:丘葵朝代:宋代世乱逢端午,凄凉吊古心。

(7)、清朝袁枚“绝地通天一枝笔,请看依傍是何人?”描写的是()的壮观奇妙景象。

(8)、高亭五月尚寒生,回首尘沙自郁蒸。——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韵吴季野题岳上人澄心亭》

(9)、往日为国尽忠的人,现在白发苍苍。尽管三湘和这里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10)、与杯酒交筹以尽欢的酒宴相比,自斟自饮更易喝醉。诗人王世贞便在一个榴花照眼、乳燕翻飞的端午佳日,因独酌而迷离起来。他祭罢端午日投汨罗江自沉的屈原,感到头脑昏沉,便自嘲说,自己一喝就醉,一辈子都做不到像屈原那样“众人皆醉我独醒”了。

(11)、 因此说,端午节应当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不能仅仅拘泥于“祭祀”,任何时候端午节本身所代表的中华精神和价值内核都不能丢失,我们必须“端”得正、“端”得稳,让中华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和发展。

(12)、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13)、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14)、空存蒲长绿,不见黍包金。蛇壑横人骨,鳌江绝古音。

(15)、五月昼晦天欲雨,街中人面不相睹。——出自南宋·陆游《夏五月方闵雨忽大风雨三日未止》

(16)、五月暑犹薄,中庭试葛衣。——出自南宋·陆游《露坐》

(17)、(1)故人西辞_____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8)、A.花丛锦官城B.花重锦宫城C.花重绵官城D.花重锦官城

(19)、(5)儿童急走追_____,飞入_____无处寻。

(20)、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出自清·董恂《浔溪棹歌》

4、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1)、 享民俗趣。吃粽子、挂香囊、置艾草、赛龙舟、驱五毒、馀雄黄酒、悬钟馗像……经过千年演进,端午节的这些习俗至今仍被传承下来,不仅保持了别具一格的节日特色,而且给人们带来特别的节日乐趣和体验。尤其是作为最主要标配的粽子,尽管早已步入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时代,但人们还是乐于亲自动手做,既沿袭传统口味又尝试花样翻新,吃粽子不再满足于“饱口福”,而更看重节庆的氛围和乐趣。

(2)、君有语,但分付。浣溪沙苏轼(宋)轻汗微微透碧纨。

(3)、7)(凌波女),红脸青腰、旧识凌波女(晏几道-蝶恋花)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_____

(5)、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6)、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7)、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8)、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

(9)、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10)、起寻诗句记佳节,万里无云月满天。《戊戌端午》诗人:方回朝代:宋代退休敢望赐宫衣,破箧重寻旧暑絺。

(1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2)、(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才能没_____蹄。

(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的诗句。

(14)、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用酒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因为害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就逐渐发展成粽子。从那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5)、⑦春季唐、杜牧《清明》 ⑧秋季唐、杜牧《山行》

(16)、“长辫子老师创意写作坊”粉丝破“21万+”

(17)、《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像()那样的将士。

(19)、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世上皆为难走路,山中亦觉未成仙。弗如诗里了尘缘。

5、端午节古诗词100首五言绝句

(1)、(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

(2)、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4)、田英章硬笔楷书字帖-宋词300首下卷-全58页,高清PDF源文档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6)、A.北宋乐清乐成人 B.南宋乐清蒲岐人  C.元朝乐清四都人 D.元朝山西临汾人

(7)、注:谭指谭鑫培,程指程继先;盖指盖叫天,尚指尚小云。

(8)、屈原为了保持人格理想,宁可自绝于为污浊世事所同化的众人,所谓的“我独醒”不啻为一声沉重的呐喊。王世贞显然没有如此执着的追求,诗中的“难作独醒人”在言酒醉之余虽仍语带双关,但意思轻松得多,毕竟勇于自我献身的屈原是难以仿效的。

(9)、五月炎州路,千重扑地开。——出自宋·韩元吉《南柯子》

(10)、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霜叶红于二月花。

(11)、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12)、一下:必背课文(音频听读)二下:必背课文(音频听读)

(1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可怜”的意思是()。

(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___。”是王昌龄的诗句。

(15)、风递钟声云外寺,水摇竹影酒家楼(陆游-夜步)

(16)、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午同音,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17)、A.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B.白居易《江南好》

(18)、A.xǐ  B.yǐ  C.qǐ  D.qī

(19)、《端午》诗人:文秀朝代:唐代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0)、雨露育群芳,共步康庄。前程似锦任翱翔。励志人才肩负重,倍惜时光。

(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琴临秋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杜荀鹤-山中寄诗友)

(3)、似鸟不是鸟,爱在高枝唱。夸口都知道,其实全不晓。(打一动物)谜底是:__________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出自杜甫的_____。

(5)、少儿书法,少儿练字进阶课程,每天一个基本笔画

(6)、书法、绘画、旧体诗词、新诗、散文、历史等的创作、鉴赏、品评与交流探讨等。

(7)、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出自唐·鲍防《杂感》

(8)、D.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就是说黄四娘家门前的小溪两边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

(9)、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0)、《和端午》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七言绝句。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11)、10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出自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12)、6)(水花),共怜玓瓅水花净,并倚离披风盖凉(朱熹-圭父为彥集置酒白莲沼上)(玓瓅)di li  形容珠光闪耀。

(13)、九州习俗,每端阳米粽,缅怀芈子。想那汨罗冰冷水,久卧秉忠贤士。大爱情操,雄文诗卷,留与环球纪。流传今古,遂成舟赛乐戏。

(14)、 祭祀只是端午节的内容之也可以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挂菖蒲、喝雄黄,还可以观看文艺演出、外出旅游,无不饱含着生机勃勃的通达理念和娱乐精神。那么,我们每年过端午节究竟该“端”什么?

(15)、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一道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和传统节日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16)、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7)、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山重水复疑无路。

(18)、A.岳飞 B.辛弃疾 C.苏轼 D.文天祥

(19)、《和端午》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七言绝句。作者从端午竞渡纪念屈原的千载冤魂说起,虽然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的屈原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20)、A.李白  B.高适  C.孟浩然  D.杜少府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出自 _____

(2)、A.只是  B.坐下  C.非常  D.因为

(3)、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谜底是:__________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_____。

(5)、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写出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及诗的作者、朝代及诗题。

(7)、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李白的《春日》。

(8)、C.抒写了悲壮的情怀  D.王昌龄《凉州词》诗句

(9)、下面四位来都是我国唐朝杰出的诗人,其中号称“诗圣”的是 _____

(10)、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