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古诗10首五年级
1、
(1)、——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一年级下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这两句大意是:我誓以一身报国,不辞万死,而今呈现在人们面前却是不能转黑的斑自双鬓。这是陆游五十八岁闲居山阴时的作品,作者立志杀敌报国,万死不辞,可是朝廷却弃置不用,以至双鬓斑自,一事无成。
(4)、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7)、出塞(唐王昌龄)(六年级上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空山幽静而美丽的景色,表现了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这首诗极其善于运用动与静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巧妙地赋予静态场景以动态,以动显静,使诗的艺术画面达到极致。全诗紧扣一个“静”字,通过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态的景物,以动衬静,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营造了动静相间、静而不寂的意境,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山中春夜图。全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而又愉悦的心境。
(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报国之心,死而后已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11)、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抽查背诵,合作背诵,开火车背诵。
(1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1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元日(宋王安石)(三年级上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5)、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____于谦《立春日感怀》
(16)、渔歌子(唐张志和)(三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7)、小学数学“思维发展与素养生长”展示大会(11月1-3日 昆明)
(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9)、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20)、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
(1)、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晏殊和尚的诗句“,不求富贵。无端欢笑无端哭、人生自古谁无死:契阔死生君莫问。——陆游《示儿》
(3)、赠汪伦(唐李白)(一年级下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中兴四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泛,关注国计民生。《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田园组诗,宛如乡村生活的一长幅画卷。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5)、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6)、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____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8)、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一种传统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有:诗人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志;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劝慰警示之意等。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
(9)、小池(宋杨万里)(二年级下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盛泽实验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展示活动(12月8-10日 苏州)
(1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2)、《祖国颂》一年一度的秋风,擦亮了共和国金色的十月。稻禾飞黄丹桂飘香,遍地硕果。
(1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4)、这两句词所表现的坚定不移的报国热忱光照千古,永远值得后人效法。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酹江月》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15)、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6)、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7)、鸟(唐白居易)(一年级下册)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18)、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9)、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0)、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课文不足百字,行文简要精当。第一句总起全文,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一杨家九岁的儿子,说他十分聪慧。接着讲了一件有趣的小事,来证明其聪慧。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可他不在家,于是叫出了杨家孩子。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看到杨梅,想到这家人姓杨,于是借此调侃杨梅是杨家的果子。而孩子的作答也干脆利落,同样在姓氏上做文章,以孔雀不是孔君平家养的禽鸟来反驳对方。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
3、
(1)、《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斑:斑白,花白。这两句大意是:我白白地期望自己成为保卫国家的名将,现在功业未就,镜中衰老的鬓角已经先斑白了。
(4)、其他各班还推荐同学进行爱国诗歌朗诵,以下这些孩子朗诵时激情澎湃,感情真挚。
(5)、这两句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使卧、思、听、见(梦见)融为一体,将北征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显得十分壮观,读后给人以豪迈之感。但作者的报国壮志只能在梦境中实现,又使人感到余味悲凉。
(6)、雪梅(北宋卢梅坡)(四年级上)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今日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9)、期中检测语文试卷已下发(附二类字字帖下载)
(10)、可用以抒写爱国将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唐代诗人刘长卿《疲兵行》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王维与孟浩然齐名,被人为称为“王孟”。他早期写过很多边塞题材的诗篇,有人说他是边塞诗人。后来,他主要写山山水水,田园生活,就是人们所说的山水诗,他也是唐朝山水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14)、江浙沪小学名校综合考察(10月28-31日 江浙沪)
(15)、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6)、如果我是一朵浪花,也要融进你广袤的胸怀,去推动你繁荣富强的浩海翰波。
(17)、所见(清袁枚)(二年级上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8)、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19)、春天的夜晚十分安静,山中一片空寂,甚至听得到桂花落下的声音。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山间溪畔响起了鸟儿鸣叫的声音。
(20)、教育部要求:中小学将统一更换新教材,2019年将全面覆盖
4、
(1)、应该说不少为人之子,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等到自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了。可他们忘了,忘了时间会无情地流逝,忘了人生是有一定的长度的,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当父母走了,带着对儿女深深的挂念,当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那时儿女就永远无以言孝,孝成了一纸空谈!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它的内涵,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失去了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是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因此,作为儿女,得抓紧分分秒秒对父母尽孝。
(2)、 《就义诗》 杨超: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3)、成语释义: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5)、此时,急风吹雨的声响不断传入耳中,陆游边听边思,朦胧入睡。在作者耳中,那风雨交加的声音竟转化为铁马奔腾的声音,于是作者在梦境中见到了“铁马冰河”的北征景象,实现了“为国戍轮台”的壮志。
(6)、位卑未敢忘忧国,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浪淘沙(唐刘禹锡)(六年级上)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小学数学“拓展课程·软化边界”高峰论坛(12月21-23日 杭州)
(9)、临患不忘国,家祭无忘告乃翁,哀民生之多艰。——《左传·昭公元年》
(10)、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密密缝”这个细节传递的是母亲对游子的不舍和牵挂,因为怕孩子长期在外,迟迟不能返乡,所以衣服要缝制得结实一些,这样就能更耐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孩子喻为小草,将母爱喻为春天的阳光,寄托了孩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11)、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时间有限,能帮你找到的就这些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13)、小学生不得早于8点到校!这个省率先实施推迟上学!
(14)、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15)、小学“数学折纸课程”种子教师研习营(10月18-20日 上海)
(16)、除了学习课内古诗词外,课外积累在日常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想告诉孩子国家的繁荣富强得来有多么不易,爱国有多么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诵读爱国古诗!相信能背下来这5首课外必背古诗词,一定能成为人群中最爱国的仔!
(17)、 ————雷锋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是多么讽刺啊,怀念爱国先烈都流于形式化。也许是时代变迁,我们的爱国教育已经改变了方法?国家富强才能让每个人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基础,有国才有家。人类最高的道德就是爱国心,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18)、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0)、第二环节是合作背诵,每班挑选5名古诗词背诵能手,在10分钟的时间里轮流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背诵开始,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跃跃欲试,现场气氛紧张激烈。
5、
(1)、绝句(唐杜甫)(一年级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墨梅图题诗(元王冕)(六年级)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4)、送!“老师吧”赠送福利汇总!从小学到高中全资料!送电子版(每日更新中)
(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7)、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8)、古朗月行(唐李白)(一年级上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9)、清华附小主题教学“孔子课程群”研讨观摩会(10月28-30日 北京)
(10)、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二年级)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秋浦歌(唐李白)(五年级下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13)、吴兴杂诗(清阮元)(四年级下)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14)、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闻这一消息,不禁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6)、 《狱中诗》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17)、这首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每读此诗,都会被吟唱者心中那股浓浓的忧郁哀怨所感染,一唱三叹的语式又让感伤的情绪显得格外深沉、强烈。
(1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9)、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猛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真正爱国的人,就是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国家更加强大。
(2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就在其中,还有“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讳疾忌医”“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4)、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日:“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日:“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日:“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培育”课堂教学高峰论坛(11月14-17日 杭州)
(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7)、浪淘沙(唐白居易)(五年级)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9)、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0)、白话文释义:慈乌尚且还反过来喂食母亲,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人如果不孝顺自己的父母亲人,还不如没有心的草和树木。
(11)、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3)、③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胡令能《小儿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