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古诗词八句
1、爱国古诗8言
(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5)、去年在惶恐滩头述说自己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叹息自己的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愿留下这颗赤诚的心来光照史册。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8)、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9)、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1)、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本为贵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12)、赏析:《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的名篇,这首词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心。岳飞在词中表露出对国家的忠心,渴望杀尽敌人、保卫祖国疆土的壮志。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13)、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14)、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5)、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子兰《秋日思旧山》
(16)、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7)、 ——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8)、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19)、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2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渡易水歌》
2、爱国诗句 古诗八句
(1)、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
(2)、长期以来,语文的考试只是存在于试卷上,没有“口试”,要想在众人面前善于讲话,并不是三句两句话的事情,“肚子”里还必须有“墨水”。
(3)、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4)、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5)、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6)、相州昼锦堂厨酝,卫国淇川岸竹萌。——姜特立《雅志小饮适宽仲送相州法酝并竹萌同至》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9)、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0)、入选要求:精选绝句20首,律诗或词10-15首,文章类一至数篇。(拒绝一稿多投)
(11)、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2)、释义: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父亲。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5)、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16)、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7)、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8)、我很感动,也很感慨,甚至不知道该怎样表达。
(19)、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0)、《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3、爱国的古诗八言绝句
(1)、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2)、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5)、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6)、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7)、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王维《少年行四首》
(8)、诗人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里诗人不用陈述句而用设问句,牢骚的意味显得更加浓郁。看起来,诗人是从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实际上是进一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由昂扬激越转入沉郁哀怨,既见出反衬的笔法,又见出起伏的节奏,峻急中作回荡之姿。就这样,诗人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诗歌的节奏里,使读者从节奏的感染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9)、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10)、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2)、文天祥:“岳先生,我宋之吕尚也。建功树绩,载在史册,千百世后,如见其生。至于笔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
(13)、《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4)、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岳飞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他指挥的军队,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敌人最怕他的军队,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岳飞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岳飞被害时,才三十九岁。了解了这些情况,对这首词中充满的强烈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15)、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刘向编《六亲五法》
(16)、译文: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17)、赏析: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公元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天快亮时,他走出篱门,感受到一阵凉风,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18)、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19)、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20)、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爱国古诗词八句七言
(1)、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2)、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代:秋瑾《对酒》
(3)、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4)、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满江红·写怀》
(5)、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