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十四节气顺口溜
1、24节气正确顺序
(1)、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2)、“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4)、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5)、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6)、“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
(7)、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8)、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廿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9)、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0)、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1)、春...春分 夏...夏至 秋...秋分 冬...冬至
(12)、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13)、自此,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凉爽的秋季,昼短夜长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幅度将超10℃,且雨水开始频繁,雨水量一般不会很大,但雨水的到来也会使天气变得寒冷。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因而要注意保暖,及时添秋衣。夜晚睡眠盖好被子,小心腹部受凉。
(14)、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15)、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经历史发展,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16)、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17)、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18)、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19)、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20)、小麦不进场,不敢说短长;小麦进了场,也难说短长。
2、九九表口诀背诵
(1)、除了天气,古人认为秋分、秋社的日期次序也与丰歉相关:“以秋分在社前,主年丰;秋分在社后,主岁歉。”收成多寡,年景好坏,不再是悬念,在秋分时节基本有了定论。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4)、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5)、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6)、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7)、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8)、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大暑。
(9)、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春...立春 夏...立夏 秋...立秋 冬...立冬
(11)、雨...雨水 满...小满 处...处暑 雪...小雪
(12)、适时播种的麦子,梗长穗色深,麦粒二七成行,壳薄、粒红、籽重,吃这样的面,口感和营养俱佳,使人红润而壮实。甚至有“四时之气不正,正五谷而已矣”这样的说法,意思是:气候纵然异常,但只要所吃的是得时生长的五谷即可。
(13)、在越南传统历法中,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节气”,同时变更了某些节气的时间,更加适用于越南的实际情况。越南虽然官方使用阳历,但是在民间还是有部分人使用传统阴阳历,特别是农民,仍然遵循着节气来安排农耕生产。
(14)、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15)、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
(16)、秋处露秋寒霜降,(qiū chù lù qiū hán shuāng jiàng),
(17)、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18)、古人认为,行云布雨的龙“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于是云和雨在秋分时节迅速减少。
(19)、口诀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0)、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3、一年二十四节气顺口溜二十四节气
(1)、△2018年9月21日,河南洛阳孟津县一村庄内现“巨型”辣椒元素国旗墙,农民庆祝丰收节迎接国庆节。
(2)、△2018年9月21日,为了迎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大馕城制作出具有特色的“月饼馕”。
(3)、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4)、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5)、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6)、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7)、对于南方而言,往往是“热至秋分,冷至春分”。北方一些地区在秋分时节已见初霜,“秋分前后有风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所以“秋分送霜,催衣添装”。
(8)、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什么是好天气?能予我温饱的天气便是好天气,这是质朴而直白的天气价值观。
(9)、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10)、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11)、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12)、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13)、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14)、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5)、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6)、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17)、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18)、即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二十四个节气。
(19)、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20)、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4、最简单24节气必背诵
(1)、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2)、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3)、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4)、谷...谷雨 暑...大暑 霜...霜降 寒...大寒
(5)、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6)、△2018年9月21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大张庄镇大三地村的农民,用收获的玉米摆“丰”字迎接首个农民丰收节。
(7)、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8)、秋分时节,气温下降,人的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处于受抑状态,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情绪低落,伴随皮肤紧绷、口唇干燥等“秋燥”症状。克服“悲秋”“秋燥”,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多食谷物、蔬菜和水果,少食寒凉辛辣刺激之物。另外,适当锻炼,尽可能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向上,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9)、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10)、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11)、△2018年9月20日,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村民用丰收的玉米、水稻、辣椒、大豆等各色农产品,摆出“喜迎农民丰收节”、“20秋分”等字样图案。
(12)、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3)、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4)、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15)、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16)、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17)、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18)、清...清明 暑...小暑 寒...寒露 寒...小寒
(19)、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20)、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
5、一年二十四节气顺口溜的课件
(1)、这份指南请收好,祝你中秋国庆出行一路畅通~
(2)、立春雨水渐,惊垫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
(3)、“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年)中时候(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时候、气候、物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二十四节气,表达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独特的时间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4)、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