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哪些作品值得看
1、王尔德最值得看的作品
(1)、“燕子,燕子,小燕子,”王子说,“就照我说的话去做吧。”
(2)、《自私的巨人》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讲述了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变得慷慨,最终在上帝的指引下走入了天堂故事温馨感人。
(3)、比起希腊悲剧大气磅礴的因果宿命,莎士比亚戏剧人文主义者孤独的痛苦,海明威笔下永不言败的悲剧英雄精神,王尔德记叙的仅仅是普通人平凡生活里的喜乐与哀愁。这一点,就像中国的路遥。如果你知道路遥,那么我想你也一定看过巜平凡的世界》,也一定会记住孙少平这个名字。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精神的代表,书的开头,他是个连“丙”菜都吃不起的穷困的农村学生;书的结尾,孙少平是个身有残疾的普普通通的煤矿工人。从头至尾,孙少平都没有能够脱离所谓的“社会底层”。可是时至今日,每每想起《平凡的世界》,想起孙少平这个平凡的人,我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人。他代表着年轻时的孙少安,他代表着年轻时的田福军,更代表着世世代代像他一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4)、1986年,由萨拉·伯恩哈特主演的《莎乐美》在巴黎首演时,王尔德因同性恋被判入狱,正在监狱服刑。这并不影响《莎乐美》的风靡,它先后被译为德文、捷克文、希腊文、意大利文、匈牙利文、波兰语等。
(5)、如今再细细看来,这个边儿不仅挨上了,而且还挨得十分紧密。实际上,粗略统计下,《新青年》中文学翻译篇目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王尔德却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更是唯一得到如此隆重推介的英国作家。薛琪瑛女士译的《意中人》(今译《理想丈夫》),分别连载于《新青年》(当时名为《青年杂志》)第一卷的第六号和第二卷第二号上,紧接着又在第二卷的第三号上连载了陈嘏译的《弗洛连斯》(今译作《佛罗伦萨的悲剧》),以及沈性仁译的《遗扇记》(今译作《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当时因洪深改编为《少奶奶的扇子》上演获成功而为人所熟知),连载于《新青年》第五卷的第六号和第六卷的第三号上。应该说,除了易卜生外,王尔德是获得译介第二多的外国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所表现出来的对个性解放的尊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精神,与“新青年”团体的建设新文化、改造旧社会理念有着极为紧密的契合关系,因此不难理解易卜生在《新青年》上获得“专号”的殊荣了,而王尔德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青睐呢?
(6)、 《理想的丈夫》(1895年。又译《好丈夫》)
(7)、就在他最名声大噪之时,王尔德和侯爵公子道格拉斯的同性恋情曝光。在当时同性恋是要入刑的,最终王尔德以“严重猥亵”的罪名被判入狱苦役2年。
(8)、但王尔德的小说都很值得读。小说文字非常优美,用词华丽,还富有音乐性,就像话剧中的人物对白一样。不止如此,小说中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句子,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时不时给你讲几句这世间隐含的规则。
(9)、看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做人要勤劳,要学会尊重,爱护他人,也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用爱心去帮助人。
(10)、这种激进而病态的求爱方式反而塑造了一个纯粹的,感情挚热的丰满形象,显示了王尔德“艺术与道德无关,只追求美”的主张,是他的唯美主义代表性作品。
(11)、如西塞罗的《书信集》、苏埃托尼乌斯的作品、瓦萨里的《画家的生涯》、本维努托·切利尼的《自传》、约翰·曼德威尔的作品、马可·波罗的游记、圣西蒙的《回忆录》、蒙森的著作、(还有更好的一本)格罗特《希腊史》。
(12)、王尔德一生都在追求艺术和美感,这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而且还直观地体现在他的穿着上。
(13)、莎乐美的人物原型最早见于《圣经》,被视为导致施洗约翰死亡的直接任务。新约中《马太福音》的第14章和《马可福音》的第6章均记载了“施洗约翰之死,主要内容为:施洗约翰责备希律王和希罗底的婚礼有违道德,因此得罪他们。莎乐美是希罗底与其前夫的女儿,在一次宴会上,希律王许诺兑现她跳舞后的任何愿望。在希罗底的怂恿下,莎乐美向希律王索要约翰的头颅,约翰因此惨遭斩首。
(14)、36岁时发表了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从此奠定了颓废艺术家的地位。
(15)、在小说方面,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描写了一位美少年,生活荒诞但青春永驻,而其画像却日渐衰老,最后他杀了画家并刺穿画像,人们却发现他自刺身亡,面容衰老,画像经过修复后却青春依旧。
(16)、可惜的是,王尔德他不懂中文,没有读过《老子》,否则他应该会警觉一点。老子说,
(17)、夜莺:在欧洲文化中,很多诗人都创作为和夜莺有关的诗作,在诗人眼中,在月光下唱着美妙歌声的夜莺就是诗人灵魂的象征;而在故事中的夜莺就像为艺术献身、为爱献身的英雄主义就和像基督一样,肉体毁灭,但是爱的精神却永恒不朽。
(18)、如果你还没有好好读一读王尔德,建议你不要错过他的作品。
(19)、不只是童话,王尔德的剧本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莎乐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不可儿戏》等。遗憾,现在看戏剧的人少了,在国内连书都买不到。除此之外,还有诗歌,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短篇小说集。
(20)、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快乐王子》这篇童话。快乐王子生前过着无忧无愁的生活,死后被做成一个浑身贴满金片的雕像,明亮的蓝宝石是他的双眼,剑柄上还有一颗大红宝石。当他看到城市中贫困的人们时,他一次次的请求小燕子把自己身上的金片、宝石去送给穷人们。小燕子送完最后一样东西,就快要被冻死了,他用最后一点力气飞到王子脚下,笑着死去了,快乐王子用铅做的心也碎了。一位天使把快乐王子和小燕子带到了天堂,从此快乐王子在天宫放声歌唱,小燕子在天上快乐的飞翔……
2、王尔德经典作品推荐
(1)、《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该书讲述了快乐王子富有同情心,为了救助不幸的人,他勇于牺牲自我,他就像一束光一样,能给黑暗的世界带来一些光明,能给人们带来希望,虽然他的躯体消失了,但是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故事。全书以浓烈的浪漫色彩和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讴歌,脍炙人口。
(2)、《莎乐美》(1893年)(原著用法语写成)
(3)、王尔德以优雅迷人的举止、幽默风趣的语言、玩世不恭的心态,面对人生、笑看社会。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快乐王子这种善良的本性值得我们学习。
(5)、读了这篇童话,我不禁想起有一次学校组织美食节,妈妈起早贪黑做了各种各样的布丁,让我带到学校去和大学分享。我一开始有一点儿不舍得,但妈妈坚持让我带,想让我感受一下分享的快乐。同学们看到这些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布丁,一个个瞪圆了眼睛,垂涎欲滴。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6)、 迷人的名言金句,蕴涵着王尔德的才情灵气
(7)、意图集: 《笔秆子、画笔和毒药 》《身为艺术家的评论者》
(8)、《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9)、我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叫《快乐的王子》。它让我感受到了,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帮助别人。王子就是帮助别人伤害了自己。因为有一次,一只小燕子飞到了王子的脚下,王子看到了一家穷人,一个妈妈没钱给孩子治病,很可怜。王子就叫他自己脚下的小燕子把王子的剑上的绿宝石给啄下来送给那一家穷人小孩子就可以治病了。王子就帮助了上千人而自己就不好看了,因为王子是一个宝石雕像,双眼也是宝石。衣服是金块,他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把自己献了出去,全部都给了那些穷人。
(10)、《瑞丁监狱之歌》(TheBalladofReadingGaol),1898年
(11)、王尔德的短篇小说,不算出色,但都很吸引人,一旦开头,就会不由自主的读下去。《亚瑟勋爵的罪行》、《没有秘密的斯芬克斯》、《当模特的百万富翁》故事情节有点欧亨利的风格,我最喜欢那篇《坎特维尔的幽灵》,写得风趣幽默,甚至有些搞笑,但同时又能看到人性之美。有空消遣一下蛮不错的。这些短篇小说都收录在短篇小说集《坎特维尔的幽灵》中。
(12)、居然能写出如此富有哲理的句子,居然能写出那么凄美的爱情!王尔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13)、王尔德曾对牛津的同学说,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成名,没有美名,也要骂名。他确实做到了,在牛津期间王尔德过的极为风光,不但成绩名列前茅,其诗作《拉芬纳》还赢得了校内一项诗歌比赛,并由学校出资出版。而在社交圈,王尔德也因服装惹眼、谈吐机智成为名人。
(14)、奥斯卡·王尔德有一部长篇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一部短篇小说集。王尔德的小说很有特点,他不是靠情节取胜,虽然他的几篇短篇小说情节很取巧;他也不是靠写作技巧取胜,他的写作手法还比较传统,属于维多利亚小说风格。
(15)、莎乐美面对血粼粼的约翰首级,三番五次质问他“为什么不望我”,而“已经看见上帝”的约翰却始终不肯看她,诅咒她是“巴比伦的女儿、所罗玛的女儿”。这对仍是处女之身的莎乐美无疑是巨大的侮辱,毕竟母亲所犯的“乱伦与私奔”,其实与莎乐美无关,约翰却将她钉上耻辱柱。
(16)、“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蛋太多,有趣的灵魂太少。”
(17)、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年-1900年),英国作家、戏剧家、诗人。他生于都柏林,毕业于牛津大学。虽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称,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两本童话集:《快乐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册。
(18)、莎乐美的故事最早记载于《圣经·新约》中的《马太福音》,讲述了莎乐美听从母亲希罗底的指使,在为希律王跳舞后,要求以施洗者约翰的头颅为奖赏。
(19)、王尔德曾说过:“人应当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穿着一件艺术品。”
(20)、《帕都瓦公爵夫人》(TheDuchessofPadua),1893年
3、王尔德写过哪些作品
(1)、一天晚上,小朋友睡觉前让我讲故事,我朗诵了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当读到下面这段时,我已泪流满面:
(2)、《莎乐美》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于1893年创作的戏剧。
(3)、王尔德的“鸡汤”,一百多年后再喝依然让人“上头”。
(4)、这个童话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快乐王子和小燕子为了帮助那些贫困的人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以后我也要和快乐王子和小燕子一样做个善良的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5)、王尔德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主张和新文化派的文学主张显然是不在一个频道上,但这并不影响《新青年》对他的喜爱,原因在于:首先,王尔德特立独行的反传统姿态是与新文化派诸人不谋而合的。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王尔德无论是在个人私生活还是在艺术主张上,对于当时的中国文化界人士来说都有着巨大的榜样力量。从他身上和他的作品中还是散发出了令当时中国文坛感到欣喜的一些信号,正是因为这些信号暗合了当时一心谋求革命的新文化派的心理,王尔德就掩盖了其他著名作家如狄更斯、如哈代的光芒,而成为新文化派眼里的文学大师。陈独秀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新青年》第一卷第三号)中即认为,“或称易卜生及俄国屠尔格涅甫(即今屠格涅夫),英国王尔德,比利时之梅特尔林克为近代四大代表作家”。
(6)、王子在死后被建成一座雕像,为了救济城中苦难的百姓,他拜托一只飞往埃及过冬的燕子将自己身上的宝石、金叶子送给穷苦的人。然而,悲悯博爱的王子和燕子却没有得到温暖的结局。最后燕子冻死在王子脚下,王子变成了一尊丑陋不堪的雕像而被推到熔化,他那颗心怀子民的心和燕子一起被丢弃在了垃圾堆。
(7)、在童话方面,《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自私的巨人》等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示了唯美主义风格的悲剧故事,打造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8)、以其单纯而强烈的愿望来代表对苦难的人们不可遏止的同情与关爱,这就是王尔德毕生所拥有的高贵情感。我们应该向王尔德学习,也成为一个拥有像王尔德一样有高贵情感的人。
(9)、我特地买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王尔德的诗集,更加印证了我的结论。我们来看看他最有名的诗《安魂曲》:
(10)、王尔德出生于英国(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卓越的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并且显示出极高的天赋。在他的身上,贵族文化和绅士风度充分体现、随时可见。
(11)、有着强烈自恋情结和唯美爱欲的莎乐美起初是王尔德对抗现实的象征、治疗内心焦虑的一剂良药,但当他发现对欲望的偏执达到连别人的生命都不予尊重的时候,他变成了刽子手,在文学里首次赐死了莎乐美。然而,最后以一束月色作为追光,哪怕赴死,莎乐美也是自身世界的中心,王尔德对莎乐美、对自己的追求,其实还是爱着的。
(12)、道林美貌依旧,画像却一日日变得丑陋不堪。十八年后,基于对画家作品的憎恶以及对自己丑陋灵魂的厌恶,道林谋杀了画家霍尔沃德。
(13)、我喜欢自言自语,因为这样节约时间,而且不会有人跟我争论。
(14)、后面两条原则王尔德都违背了。之后的王尔德,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巨变。
(15)、他短暂一生精彩无比却充满波折。1895年因与同性恋人的关系而入狱,在狱中两年间受尽磨难,但仍旧坚持在狱中断续写就给情人波西的一封动人长信,即其死后五年得以发表的《自深深处》。
(16)、读完《王尔德童话》这本名著后,觉得这本书上有一些深奥的地方读不明白,还有些词不理解,但可以从每一个故事背后,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
(1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这一句话书,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书好比一把钥匙为我们开展进步的大门……
(18)、在牛津大学的读书阶段,受到了约翰罗斯金的影响。罗斯金认为美是变革世界的最伟大的力量。生活没有美是枯燥的没有意义的。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违背人性和诗意的,不存在艺术和美。在罗斯金理念的基础上,王尔德建构了他自己的唯美主义体系。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强调“艺术至上”,这也成为了唯美主义运动的箴言。以艺术之美来对抗庸俗的社会现实。他的唯美主义美学思想的文学主张大大超越了他所在的时代,给单调平庸的英国文坛注入了活力,且开启了英国乃至欧洲的唯美主义文学的先河。
(19)、正文如何在一部16万字的作品里阐明何谓美、青春、艺术、女人、婚姻、爱情、欲望、死亡、生活这些充满“上层建筑”味道又看似无解的问题?且还要说的不失美感、颇具悬念又意味深长、带有难以抹去的个人烙印?奥斯卡·王尔德做到了。《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这位短命天才唯一的长篇小说,虽不及王尔德本人和他的《童话》更著名,但只要你不小心翻开,就会像完成人生使命一般无法自拔地读下去。对于他,我听说的太多:纯粹的唯美主义者、颜值与天赋都爆表的剧作家和作家......而集如此绚丽因素于一身的他,自然逃不了基佬的命运。我一直对很多国外名家的作品心向往之,却鉴于国内译者水平和我本人阅读原著的水平一样烂,因此很少去触碰。而这本书是例外:因为王尔德像毛姆、卡尔维诺、马尔克斯、梭罗这些作家一样,本尊亦或是作品就是一颗不知什么时候悄无声息嵌在你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平时隐隐有感却不常浮出水面,一旦冷不丁碰到,必然花光四起,被降服。
(20)、神是奇怪的,他们惩罚我们,不但因为我们的恶行和堕落变态,也因为我们的美好与善良。
4、王尔德的作品推荐
(1)、 奥斯卡·王尔德的家庭可以说是高知识分子,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外科医生,母亲是一名诗人、作家,作为家中次子的奥斯卡·王尔德,从小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陶冶,逐步成为一名唯美主义的作家、艺术家。
(2)、说到王尔德,不得不提到他那戏剧性的一生。他曾经说:“我的生活有两个转变,一个是父亲送我进牛津,一个是社会送我进监狱。”从集万千宠爱的天之骄子,到沦为阶下囚受尽冷落和耻辱,最后贫病交加的死在一个小旅馆中结束了46年短暂的一生,他的一生便是一出绝无仅有的悲剧。而他的悲剧给世人留下了对于美对于艺术无尽的感召。
(3)、在这个暑假中,我读了王尔德童话让我记忆犹新。
(4)、任何一项文学翻译活动都绝非孤立的事件,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王尔德热呢?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新青年》为什么会选择王尔德而不是狄更斯,不是劳伦斯,更不是哈代?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的英国作家中,在今天的文学史叙述中,上述三位作家的文学成就和社会声望可以说都在王尔德之上,可偏偏是他,在《新青年》这样一份极有社会责任的刊物上得到大力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