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例句摘抄(文案精选108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2-25 09:36:21 浏览59

对偶的句子例句

1、对偶的句子例句大全

(1)、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枫叶四弦秋怅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3)、2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4)、2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5)、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6)、30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构,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7)、对偶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8)、    英语和汉语都有重叠(第一部分戳我直达链接)、反复、对偶和排比的表达形式,但相比之下,汉语的重复无论在使用范围、出现频率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英语。

(9)、2尔虞我诈:尔,你;虞,欺骗;你欺骗我,我欺骗你。彼此互相玩弄手段。

(10)、1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11)、2班荆道故:班,辅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12)、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13)、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贬义词)

(14)、2弹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15)、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16)、这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是对称的,这样的句子就叫做对偶句。对偶它还有别的名字,称为:对子,在诗词中又被称为对仗。

(17)、2暴戾恣睢:暴庚,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18)、2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19)、第用于谚语、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例如:

(20)、2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

2、对偶例句摘抄

(1)、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意思是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岳坟对联》。

(2)、2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3)、句中“盼望着”出现了两次,突出了人们对于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属于反复。

(4)、例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5)、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

(6)、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7)、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8)、下课了,操场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同学们有的拍皮球,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玩得可开心啦!

(9)、判断要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10)、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褒义词)

(11)、2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

(12)、2发愤图强: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13)、1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来的技能。(多用作贬义词)

(14)、例句: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15)、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要按字面意思来理解)

(16)、译文: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忧愁。

(17)、2别出机抒:机抒,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18)、1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9)、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20)、1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对待事物)

3、对偶的句子例句摘抄

(1)、句子对偶。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1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容风气。(注意不要重复)

(4)、‍‍‍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买买买!

(5)、1惨淡经营:形容费心力。(不要误认为是贬义词)

(6)、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7)、无邪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说明吴邪这就是呆气的表现。

(8)、草原诗苑:2303342697@qq.com

(9)、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10)、宽式对偶对严式对偶五条要求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11)、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12)、2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13)、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象征、寄寓等。

(14)、2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15)、另外,修辞手法也是阅读理解的常考知识点。因此,无论是语文素养的培养,还是应试成绩提升的需要,孩子都必须要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16)、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7)、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开工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18)、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19)、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20)、1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毫,细毛;头发;爽,差错,失误。

4、对偶的句子例句有哪些

(1)、拟人的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2)、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3)、2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4)、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注意使用的对象)

(5)、1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贬义词)

(6)、1欲盖弥彰: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多指坏事)

(7)、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和反问等。

(8)、2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9)、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10)、1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11)、例句: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12)、                            

(13)、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14)、所谓正对,即指上下联各从一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使之相互补充。如: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杜甫《江村》)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崔涂 《孤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无题》)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 《咸阳城西楼晚眺》)(反对):

(15)、竹径萧条平生壮志三更梦,云山缥缈万里秋风一雁哀。

(16)、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17)、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18)、2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有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

(19)、菱花镜孤哉惨听秋风吹落叶,锦机声寂矣愁看夜月照空帏。

(20)、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乎、似的、好似、如、犹如、放佛、好比、一样、成了、变成、是……

5、对偶句例子大全

(1)、5)Longabsent,soonforgotten.

(2)、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例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李商隐《无题》)"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行》)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苏轼《冬景》)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皇甫冉《婕妤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七绝首句入韵的多于五绝,这种首联对仗形式七绝多于五绝.绝句也有首联不对仗,尾联对仗的.例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漫兴》)绝句也有首尾两联全对仗的.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前人绝句绝大多数首尾两联都不对仗,首联对仗者偶尔见之,尾联对仗者较少,两联全对仗者更少.但是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否则就不成其为律诗.它的首尾两联可对仗可不对仗.前人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的,也有尾联对仗的,也有四联全都对仗的,这悉凭作者自便,并无定规.但颔联和颈联的对仗是律诗的常规,也称为正例.例如:五律首句不入韵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首句入韵者.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七律首句不入韵者.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句入韵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律诗有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的.五律首句不入韵者.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杜审言《登襄阳城》)首句入韵者.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七律首句不入韵者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首句入韵者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

(3)、反问是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4)、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5)、例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6)、对偶主要是结构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

(7)、1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8)、目前100000+2017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9)、2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

(10)、1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贬义词)

(11)、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词)

(12)、道路lu以目: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13)、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14)、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15)、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16)、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7)、13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望江流,望江楼,望江流上望江楼

(18)、也叫当句对,对仗的一种,一句之中某些词语自成对偶,叫作自对。如洪迈《容斋随笔》中引李义山诗:“密迩平阳接上兰,秦楼鸳瓦汉宫盘。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但觉游蜂绕舞蝶,岂知孤凤接离鸾,三星自转三山远,紫府程遥碧落宽。”诗中多各相为对,如第二句的秦楼对汉宫,瓦对盘;第五句的游蜂对舞蝶;第六句的孤凤对离鸾等等。  (借对):

(19)、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20)、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1)、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2)、 单句对:上下两句相对偶。例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冈陵起伏,草木行列。”

(3)、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的句子。

(4)、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扇面对):

(5)、10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用在贬义的语境中)。

(6)、花言巧语finewords/sweetwords/blandishments

(7)、忠魂不泯一腔热血化春雨,大义凛然千秋壮志泣鬼神。

(8)、2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