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文案精选125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2-22 10:19:58 浏览59

三国演义歇后语草船借箭

1、三国演义歇后语草船借箭后面是什么

(1)、每天五分钟,让孩子在家就能轻轻松松的学成语,出口成章,下笔如神。

(2)、·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3)、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4)、出处:《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5)、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6)、                                                                        

(7)、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8)、  (1)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2)勇敢机智小心谨慎;(3)神机妙算爱惜士兵

(9)、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10)、(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句话是周瑜在____________。

(11)、这段话是________对________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12)、本文记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企图陷害他,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展现了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13)、  《三国演义》卓越的艺术成就,为后代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学习的楷模和借鉴。但是,它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它对黄巾起义的仇视和污蔑,以及它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忠君思想、宗教迷信和宿命论,都是十分有害的封建糟粕。艺术上,它的人物性格则缺少发展,且又过于渲染夸张,使某些形象失于真实。

(14)、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中有: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第九十回 

(15)、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16)、我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凝练,多为书面语;而现代文浅显通俗,富有表现力。

(17)、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8)、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9)、《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主要描述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算定了大雾之日,便借子敬二十只草船驶往曹营,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使孔明既安全借得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20)、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

2、《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

(1)、曹操经常患头风,病起来头疼的很厉害。有一次,疼痛难忍,手下将军说华佗是神医,治病药到病除。于是曹操叫人把华佗请来。

(2)、“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关于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其他方面的知识吗?比如说相关的歇后语?如果不知道的话,就来看我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吧!

(3)、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是神一样的人物,巧用天时呼风唤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于一身的文人身边理应配一把琴与之身份相合,这把琴诸葛亮也有,并且因之衍生出一则歇后语,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

(4)、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5)、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6)、丞(chéng céng)相 呐喊(nèi nà)   调(tiáo diào)度

(7)、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8)、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公事为由,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意欲加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志,立下军令状,做好准备工作,利用草船向曹操成功“借箭”十万多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了解经过后,自叹不如。

(9)、诸葛亮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他对曹操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在“看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诸葛亮的笑,

(10)、妒忌(yǐ jì)     幔(màn wàn)子   都督(dū dōu)     水寨(zhài zài)

(11)、下面句子分别是从哪个角度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12)、回到驻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诸葛亮字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13)、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

(14)、(1)学习要求:自读课文,找出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写上你的理解。

(15)、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16)、赤壁大战前夕,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17)、(设计意图:在学生自读自悟后,通过教师引导,丰富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认识,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18)、(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19)、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企图以此阻止击鼓叫阵的“孙刘联军”。一时间,箭如飞蝗,纷纷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过些时间,诸葛亮又命令船队头东尾西,靠近水寨,并嘱加劲擂鼓呐喊。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还命令士卒齐声大喊:“谢曹丞相赐箭!”当曹操得知时,诸葛亮取箭船队因顺风顺水,已经离去20余里,曹军追之不及,曹操懊悔不已。

(20)、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

3、三国演义歇后语草船借箭下一句

(1)、下列哪些选项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  

(2)、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中有: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沈著第九十六回 

(3)、(2)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          )

(4)、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5)、下面这些来自《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歇后语和典故,你知道多少呢?快来讲给孩子听听吧。

(6)、第一部分(1~2):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内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他,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

(7)、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8)、·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黄忠射箭—————百发百中董卓进京—————不怀好意马谡用兵—————言过其实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关羽开凤眼—————要杀人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后主降魏—————不知羞耻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张飞讨债—————声势凶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张飞戴口罩—————显大眼阿斗当官—————有名无实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阿斗的江山—————白送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转胎—————疑心重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赵子龙出兵—————回回胜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黄忠叫阵—————不服老张飞吃秤砣—————铁了心张飞睡觉—————不闭眼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刘备编草鞋—————内行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关羽赴宴—————有胆有魄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9)、既想掌握成语的运用,又不想枯燥的背诵《成语词典》?

(10)、自马谡失了街亭之后,诸葛亮让关兴、张苞带3000兵马向武功山小路走,并告诉他们,遇魏兵不可大战;魏兵退了,便去阳平关。又叫张翼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道路。马岱、姜维做好埋伏,并通知南安、天水、安定平民撤回汉中。

(11)、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12)、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十万余支箭,立下奇功。

(13)、                                 

(14)、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5)、  这段话是________对________说的,表现了他________的特点。

(16)、这是周瑜设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他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而诸葛亮的简洁回答,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

(17)、诸葛亮:神机妙算、顾全大局、豁达大度、足智多谋、才智超群、有胆有识、知人善用。

(18)、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

(19)、“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我们学了《草船借箭》之后,一定知道这个歇后语中的故事。其实,诸葛亮还做了很多家喻户晓的事情。今天,咱们就借歇后语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吧!

(20)、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4、与《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有关的歇后语

(1)、笑曹操不敢出兵(胜利的笑),笑周瑜不自量力(胜利的笑),笑鲁肃忠厚老实(幽默、宽厚的笑)。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宽容大度。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2)、由于《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申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3)、(支援)用人力、物力、财力或其他实际行动去支持和援助。

(4)、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带兵南下江南,杀的刘备东奔西逃,打下江夏。临江陈兵,号称80万,预攻孙权,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 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5)、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6)、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7)、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8)、(4)……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          )

(9)、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向他借船没事,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10)、(6)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

(11)、诸葛亮向鲁肃借得船只、兵卒以后,按计划准备停当。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夜里四更时分,他才秘密地将鲁肃请到船上,并告诉鲁肃要去取箭。鲁肃不解地问:“到何处去取?”诸葛亮回答道:“子敬不用问,前去便知。”鲁肃被弄得莫名其妙,只得陪伴着诸葛亮去看个究竟。

(12)、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13)、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中有: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第百零四回

(14)、   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鲁肃________。

(15)、(1)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          )

(16)、诸(     )  虚(     )   妙(     )

(17)、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陈琳)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蒋济)关公放曹操——念旧情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关老爷赴会——单刀直人张飞古城骂关羽——误会曹操杀华佗——以怨报德诸葛亮隆中对策——先声夺人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关公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18)、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www.lzcn)

(19)、(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说明什么?

(20)、(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周瑜这样说的目的是:                                                                                                                        

5、《草船借箭》歇后语

(1)、  (1)胆量很大;(2)谋划周密,安排巧妙;(3)不怕牺牲

(2)、  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退却、都督、迟延、幔子、私自、调度”等词语。

(5)、因为周瑜( ),所以诸葛亮( ),结果诸葛亮( )

(6)、听写词语:“妒忌、推却、迟延、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丞相、军令状、神机妙算、”

(7)、船和军士是诸葛亮借箭的基本条件,将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伪装,船两边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8)、《草船借箭》节选自《             》,作者是(          )。

(9)、写话练习:根据课文内容替诸葛亮写一份军令状。

(10)、正是这精彩的故事,使得一大批相关的歇后语能与我们见面,如:

(11)、(弓弩手)古代军队中负责射箭的兵土。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12)、(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13)、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中有: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第四十六回 

(14)、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

(15)、语言描写,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鲁肃吃惊,害怕曹军出来进攻,而诸葛亮镇定自若,成竹在胸。

(16)、第二部分(3~9):经过: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17)、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概括诸葛亮挺有才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为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18)、  “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19)、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20)、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1)、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读、议结合,深化认识。

(2)、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3)、  (1)忠厚守信;(2)欺骗周瑜;(3)不诚实

(4)、  (3)理解并积累“妒忌、军事、委托、照办、预计、紧急、军令状、惩罚、探听、私自、布置、调度、水寨、呐喊、神机妙算”等新词。

(5)、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6)、A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为什么选择在第三天?

(7)、诸位、都督、著作;虚心、考虑、老虎;绝妙、沙场、炒菜;

(8)、也许是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9)、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10)、每天5分钟,学会一个成语,让孩子爱上语文。

(11)、(设计意图:通过听写词语、选词填空,复习故事内容,引出新知。)

(12)、周瑜:心胸狭窄、阴险狡诈、嫉贤妒能、不顾大局。

(13)、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14)、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5)、(4)回顾总结: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什么?

(16)、教学难点: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7)、课件出示人物对话,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想:周瑜和诸葛亮对话时,各人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18)、防控疫情特殊时期,薛彩云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精心备课,为延时上课在家的学生们提供三至六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导学案:预学单+助学单+作业单,为需要的学生提供线上公益指导。

(19)、这里是璇老师的公益国学课堂,每周一至周五推送。

(20)、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1)、刘备听了诸葛亮关于当时形势的一番精辟见解后,更加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奠定了蜀国的基业。

(2)、(1)对于诸葛亮的军令状,周瑜有什么反应?

(3)、“鲁肃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箭的事,只说……”

(4)、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3万人马,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黄泉。

(5)、了解诸葛亮为什么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