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大全
1、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有哪些?
(1)、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2)、(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3)、(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4)、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诸葛亮的-神妙莫测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要丑--不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刘备编草鞋--内行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羽卖肉--没人敢来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5)、(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6)、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7)、(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8)、--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9)、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气死周瑜后去给周瑜吊丧,诸葛亮表面上很伤心悲痛,其实内心很得意,但他又得代表刘备吊丧,维护孙刘联盟,装的像一点来骗人罢了,总的来说就是各装个真心的形式。现用来指某人故意做作,故作姿态给人看。
(10)、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
(11)、(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12)、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3)、(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14)、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15)、(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16)、(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17)、·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8)、这句歇后语来源于《三国演义》第47回,蒋干向曹操毛遂自荐去说服周瑜,结果第一次中了盗书之计,导致错斩了蔡瑁张允,这是导致赤壁战败原因之一;第二次中了连环船之计,导致后来战船被烧,损失惨重。所以人们用“曹操遇蒋干——倒霉到家”,比喻轻信庸才,坏事会接连发生。
(19)、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d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20)、(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三国演义上的歇后语
(1)、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2)、·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3)、??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推荐篇)《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精选1)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5)、·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6)、(举例造句): 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7)、(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9)、(解释):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10)、《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精选90句相关文章:
(11)、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2)、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 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 然而周郎破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避难江东的庞统虽想出了连环计,但如何让庞统平安过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窦?正在周瑜为此发愁的时候,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名士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3万人马,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黄泉。
(13)、(出处):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14)、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5)、★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2)
(16)、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这一招被称为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
(17)、·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18)、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9)、(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20)、(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3、三国演义里面的歇后语大全集
(1)、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合,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周瑜便下令将黄盖斩首,在诸将苦苦求情下,周瑜将处罚改为笞(chī)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瑁张允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瑁张允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后来的赤壁惨败。比喻双方心甘情愿地做某事。
(2)、(举例造句):他已经旦夕之危,快点来看他。
(3)、·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赤壁之战结束后,蜀国为了夺取西川,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是挫动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收回荆洲的念头,比喻关云长不畏凶险,勇猛精进。
(5)、·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6)、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7)、(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8)、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9)、(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10)、10)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三国演义》歇后语经典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1)、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 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d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 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12)、·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13)、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董卓借口惩除宦官,进兵京城。途中,他救起落难的新立少帝和陈留王。到了洛阳以后,为了独揽朝廷大权,董卓又废掉少帝,令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董卓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后来,曹操和袁绍起兵反对,董卓又挟持献帝从洛阳西迁长安,并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到了极点。比喻某人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14)、·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15)、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曹操转胎--疑心重蒋干盗书--上了大当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吕布见貂蝉--迷上了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十七回
(16)、孔明弹琴退仲达〔司马懿〕——好沉着/临危不乱
(17)、我们是十几年实践历经检验的高端写作培训品牌,我们为1~6年级小学生提供了一套“好玩好学好有用”的作文培训课程。有大作文,写作自然轻松!
(18)、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曹操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做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19)、《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衍生出许多让大家津津乐道成语和歇后语,但是真正了解它们出处的小伙伴屈指可数,今天小编就给您来一个,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20)、(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4、《三国演义》里的歇后语有哪些?
(1)、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2)、(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3)、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四大名著中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如下:
(4)、·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5)、(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6)、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中有: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第四十六回
(7)、(解释):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8)、众所周知,张飞是一个粗豪的汉子,而绣花是一种细致的手工活,把张飞和绣花放在一起,这不是有粗有细吗?根据书中描写张飞本人确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书中描写在定军山张飞久攻不下,便设计每天佯装喝的大醉诱魏将张郃,张郃根本想不到张飞这样的鲁莽汉子也会用计,果然中计深夜带兵劫寨中伏被活捉,张飞一举收服定军山。用来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9)、(举例造句): 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
(10)、·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11)、★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大全及答案(3)
(12)、(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3)、(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4)、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15)、曹操经常患头风,病起来头疼的很厉害。有一次,疼痛难忍,手下将军说华佗是神医,治病药到病除。于是曹操叫人把华佗请来。
(16)、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17)、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18)、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中有:三顾茅庐-好难请第九十五回
(19)、其实比认识文字更难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您还想知道哪些方面的歇后语,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20)、(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5、三国演义 里面的歇后语
(1)、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
(2)、(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3)、·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5)、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6)、(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7)、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8)、这句话不仅有夸赞张飞之意,也有调侃之意。张飞是一个非常强悍的人,五大三粗,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他有万夫莫敌之勇,所以用“人强货扎手”来描述他的形象。刺猬:哺乳动物,头小,四肢短,嘴尖,全身灰褐色,头部、背部和身体两侧有硬刺,遇到敌人,身体就缩成一团。通常用来比喻某人拥有真实、过硬的本领,但又不好惹(有时表现为盛气凌人的样子。)
(9)、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中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草船借箭-满载而归第六十六回
(10)、(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11)、·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12)、(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3)、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集如下:
(14)、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中有:单刀赴会-胆识压人第二十七回
(1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周瑜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鲁肃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