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爱国的故事
1、关于古代爱国的故事100字
(1)、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两d分庭对抗,却难寻能用之人,也确实难寻可用之人。崇祯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下诛灭魏忠贤阉d,却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
(2)、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3)、岳飞是古代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
(4)、三天后早朝时,和坤就带本奏道:“皇上,这段御道确实有碍观瞻,必须全部换新。由于所需石料要从数百里外的房山采办,石匠精雕细刻,故而工程浩大,即使从紧开支,至少也需白银十万两。”乾隆皇帝二话没说,立即照准。
(5)、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6)、钱学森。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7)、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
(8)、文天祥,字履善,自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状元,抗元名将,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9)、明末崇祯年间,史可法拜南京兵部尚书。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史可法到扬州一带督师防清。1645年5月10日,清军重兵围困扬州,派人劝降,史可法写就著名的《复多尔衮书》,慷慨陈辞,拒不投降,不卑不亢。史可法率领四千军民坚守孤城,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城破被害,年仅44岁。事后,清军统帅多铎下令屠城十日以为报复,军民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10)、屈原——以死报国: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11)、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12)、郑成功。郑成功(16026-160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13)、吉鸿昌(1895—1934),字世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祖籍陕西韩城县西原村吉家巷。1913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
(14)、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15)、绍兴六年(1136年),宋廷命宰相张浚北至盱眙,会诸将御金。正月,根据张浚提议,召见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到镇江都督行府商议军事。张浚向宋高宗称赞韩世忠忠勇、岳飞沉鸷,可以倚办大事。所以,令“中兴四将”同驻江淮。岳飞驻京西,抵御西路之敌;韩世忠驻淮阴,抵御东路之敌;张俊驻盱眙,坚守江淮门户,抵御中线之敌;刘世光驻庐州,守住长江天堑,若有敌情告急,亦可驰兵相助。战线一下子拉开,形成了抵御金兵的一道铁壁防线。
(16)、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17)、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18)、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19)、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20)、霍去病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2、关于古代爱国的故事简短
(1)、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著名将领,杰出的军事家。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善于长途奔袭。
(2)、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3)、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4)、天子的心思被苌弘看透,苌弘想,我已经90岁,为了天下的太平,死又何妨。为了给周天子一个杀人的借口,苌弘伪造了一份投靠晋国的投靠书,故意遗落在周天子的大殿上,周天子有了杀苌弘的借口,行刑的这天,晋国还派人到现场监督,苌弘在成周城外的邙山被剖腹掏肠,壮烈殉国,享年约90岁!
(5)、孙中山在病危之中,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混战四分五裂状态,段祺瑞坚持召开“善后会议”,实行军阀间的重新分赃,使中国继续处于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
(6)、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7)、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8)、“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为让学生铭记历史、感受中华民族历史上爱国人物的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濮阳市油田皇甫中学李建利、郭飞达两位老师组织七年级全体学生举行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故事会、朗诵会、展示会等一系列活动。
(9)、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10)、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d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1)、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12)、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13)、屈原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14)、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战以逸待劳的匈奴军队,完完全全是以从上到下都视死如归的决心奋勇拼杀.最终,霍去病取得了酷烈的胜利,一万精兵仅有三千人回师长安。
(15)、不久,金国果然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反击,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战中,击垮了金国的主力军,又穷追不舍,到达了离故都汴京(今开封)不远的朱仙镇。军统帅兀术哀叹说,这是开仗以来,最惨的败仗啊。
(16)、岳飞之子岳霖三子岳珂,字肃之,号亦斋、东几,又自号倦翁。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年(1183年),即岳飞蒙冤四十二年之后。为爷爷岳飞申冤,曾数次到过盱眙和泗州。
(17)、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
(18)、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19)、崇祯是一个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20)、岳飞抗金虽然没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争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人民的怀念。
3、关于古代爱国故事的画作
(1)、“余至泗,亲至僧伽塔下,中为大殿,两旁皆荆榛瓦砾之区,塔院在东厢,无塔而有院。后有土石甃洞作两门,中为岩穴。设五百应真像,大小不等,或塑或刻,皆左其衽。余以先妣素敬释氏,奉其一于笈中以归。殿上有十六柱,其大皆尺有半,八觚式,暗淡如晕锦,正今和州土玛瑙也。和之产,绍兴间始剖山得之,不知中原何时已有此。前六条特异,皆晶明如缠丝,承梁者高皆丈六尺。其左者色正红透,时暑日方出,隐柱而观,烨然晃明,天下奇物也。泗人为余言,唐时张刺史建殿,而高丽有僧,以六柱至,航海入淮,一龟砆露立云。旧有碑载其事,今不存,莫诘信否。塔有影,前辈传记杂书之,余至之明日,适见于城中民家,亟往观焉,信然!泗固无塔,而影俨然在地,殊不可晓。或谓影之现为不详,泗寻荡弃,岂其应欤?殿柱,闻郭倪欲载以还维扬,今不知何在?”
(2)、它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有哪一个人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心留在史册上吧!”
(3)、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4)、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5)、果然,北伐失利,反而被金兵分九路反攻,渡淮追击,一连丢失十余座城池,金兵直抵真州(今仪征),宋朝上下震恐。岳珂特将此事记为《郭倪自比诸葛亮》一文,载于《桯史》卷十五。
(6)、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虎门销烟间接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给华夏人民带来的伤害。
(7)、李光弼这时有些担心,怕郭子仪公报私仇,借故杀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哪知郭子仪反向皇帝极力举荐他,结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同时,郭子仪还将自己部下的一万精兵分给了他,让他带兵东征。
(8)、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1931年“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d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发动人民抗日战争。赵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赵一曼经受了种种挑战。1935年赵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敌人用用尽了残酷的手段,也无法使赵一曼开口。1936年8月2日,敌人用子弹取了赵一曼年轻的生命。
(9)、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10)、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
(11)、后来,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重新和明朝和好,服从明朝的统一管理,蒙汉关系改善了。俺答去世后,他的夫人三娘子掌权,更是坚持与明朝的友好关系。在三娘子的促进下,蒙汉的互市贸易又恢复了。每当大集的时候,蒙古族百姓都到集市上购买和换取内地的丝绸、茶叶和各种生活用品,他们的皮毛等产品也是汉族商人喜欢要的。场面十分热闹。三娘子经常亲自骑马到集市上巡视,发现有纠纷的,都秉公处理,尤其注意保护汉族商人的利益。她还主动到宣化城,拜访明朝官员,交流情况,关系非常密切。明朝封她为忠顺夫人。遇上有的蒙古贵族想用武力侵扰内地,三娘子总是坚决反对,加以制止。
(12)、文天祥在地牢里,受尽了折磨。1283年,元朝统治者知道无法逼他投降,就下令把他杀了。文天祥临死时,朝南方拜了几拜,沉痛地说:“我报答国家的机会,只能到此了。”
(13)、又载:轻骑至盱眙,幕府自归,岳珂适至二将舍玻璃泉,犹传呼,扬扬自若,倬盖招抚倪之弟也……此前,京洛招抚使郭倪出其不意,攻下金国边境重镇泗州。韩侂胄得讯后,请宋宁宗下诏北伐。宋军则大举重兵,四道并进,分攻宿、寿、唐、蔡。此时,郭倪泗州得胜,便忘乎所以,甚至自诩自己是“孔明再世,诸葛再生”。岳珂笑之,劝其谨慎御敌,谨防不测,若如此,不过是个“带汁的诸葛亮”而已。
(14)、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盘古开天地起,中国就以其独有的霸气雄踞于世界的东方,历史长河中无论哪个民族也少不了动荡和分裂,但中华民族却一直因华夏儿女的爱国之情得以延续和永生。
(15)、1278年,文天祥在一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元军主帅劝文天祥投降,但被文天祥一口拒绝。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文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心欲绝,于是写下了一首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心。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16)、文天祥热爱自己的国家,宁死不屈,以身殉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他的光辉事迹和伟大精神,至今仍然永垂不朽!
(17)、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18)、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19)、文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20)、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海战正式爆发。9月17日中午,中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激战,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枪弹发尽后,以步枪进行射击。
4、关于古代爱国人士的故事
(1)、鲁迅觉得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文学可以医治人的思想。而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鲁迅先生就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改变中国的国民性。
(2)、这次活动的开展,对人生观、价值观正逐步形成的七年级学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体学生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3)、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兵事卷”载:为加强盱眙防守,绍兴六年五月,张浚便下令依山筑城。沿淮以城砖砌墙,山上以夯土包砖,城垣选择在陡峭险峻之处,长达二十七里,是泗州城墙长度的3倍。岳飞对此举大力支持,派出兵士前来助阵。对岸泗州金人派出伪齐的三百骑兵沿淮岸监探,看到城防加固,城墙如磐,固若金汤,料无胜算,便悻悻退兵,拔寨而去。八月,宋兵乘机渡过淮河,进屯泗州。
(4)、途中,文天祥得到一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方,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几次胜仗,收复了一些失地。
(5)、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6)、宋金划淮为界,淮东盱眙为大宋江山,淮西泗州却为金人所控。金国将泗州设置为郡,任命郡守,大兵驻扎,与盱眙形成对峙。尤其是伪齐的大批军队驻扎泗州,沿淮布兵侦查,对盱眙更是虎视眈眈、垂涎欲滴,因而形势相当紧张,一触即发。
(7)、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由南明皇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抗清名将,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8)、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9)、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
(10)、“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1)、苌弘被害之后,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和心脏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立碑纪念。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一看,他的血和心脏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因而就有了“碧血丹心”这个成语。
(12)、梁红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着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后结识韩世忠,两人初次见面,是在平定方腊后的庆功宴上,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13)、因此诗人常常感叹:“胡未灭,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不仅仅是诗人愤慨心情的表露,也是诗人对南宋暗黑统治的强烈控诉。
(14)、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于当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线,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十大经典爱国故事
(15)、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6)、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d,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准备在家乡河南发动中原暴动,向国民政府发难。
(17)、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18)、在清兵铁骑南下之际,柳如是极力劝说夫君钱谦益以死殉国。请钱谦益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种,钱临阵畏怯,柳如是愤而跳水,被人救起。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影响之下,也开始暗中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接触反明志士,联络反明队伍,柳如是曾以七锭金子赠反清志士黄宗羲,以大量金银首饰赠与反清军队。后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19)、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将军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将军”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将军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将军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将军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将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将军退兵。后岳飞将军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20)、左权(1906年—1942年),又名左字林,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d军事将领之一。
5、古代爱国的历史故事
(1)、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2)、1小时后致远舰受伤多处,势将沉没,邓世昌登上舰桥向全舰将士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日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无力再战,让我们和敌舰同归于尽。”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道出了邓世昌对祖国的热爱,也引发了我们对爱国情的更深刻的理解: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听从国家的召唤。必要时,我们要用生命来扞卫国家的尊严。
(3)、中国故事爱国篇3个故事之2:三国名将赵子龙
(4)、 恍惚中,历史回到了千年前。我们仿佛看到了抗金名将岳飞为了祖国奋勇杀敌在沙场,战马嘶嚎,黄沙飞舞,银刀烁烁,此时的岳飞心中定充满了勇气与力量,我仿佛听到了他发自心底的怒吼:还我河山!
(5)、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d的主要创始人之他不仅是我d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6)、岳飞北宋末年投军,临行时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面对金军步步紧逼,南宋危如累卵,岳飞坚持抵抗,十战十捷,收复建康,宋高宗手书“精忠岳飞”四字,制旗赐之。1140年,金军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率领“岳家军”所向披靡,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精锐,进军朱仙镇,两河义军纷起响应,金军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无奈赵构、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诏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年仅39岁。
(7)、由于元军势力强大,文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而逼他投降,甚至威胁要把他杀死。文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你们就是把刀、锯、油锅放在我面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大都去。
(8)、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9)、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着艾草,其实艾草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走黄巢”,意思就是避开黄巢,这个典故要追溯到唐朝末年唐僖宗年间发生的“黄巢之乱”。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妳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