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高考语文名句默写(文案精选61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16 09:25:57 浏览59

2021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

1、2021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甲卷

(1)、(1)剑阁峥嵘而崔嵬(2)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3)人道寄奴曾住气吞万里如虎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

(2)、高考必背古诗文中要考初中部分,高中必修中的古文也要考,所以都得背诵。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5)、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6)、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山东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8)、(2)同是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

(9)、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10)、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11)、《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2)、(两题任选一题)(5分)(1)木直中绳,_____,其曲中规。_____,不复挺者,_____。

(13)、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5)、(李清照《夏日绝句》)四川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出师未。

(16)、为历代名家、批评家所称引的句子。有些句子很有生命力,常被名家、文学史家、文学批评家所称颂、引用,也要重点记忆。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7)、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1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2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2、2021全国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1)、(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 ”和《琵琶行》中的“ ”。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示例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愿)醒。(《将进酒》)

(9)、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10)、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1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2)、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13)、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1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5)、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出炉)相关文章:

(1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检查背诵时可多做“接龙”训练,同学出上文自己接下文,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以加强记忆。高考考查形式是默写,这就要求除了熟练背诵外还必须准确书写,所以在背诵过程中最好采取边背边写的方法,当然了,也不一定一字不拉的书写,而是书写在背诵过程中自己不太有把握的字,这样可以确保背诵后可以得到满分。

(18)、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19)、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佩,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贬黜的句子: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20)、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2021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全国一卷

(1)、其余省市语文150分满分。目前高考大部分地区使用全国卷,个别地区自主命题,但无论怎样,除江苏外,其余30个省市高考语文满分都是150分。下为语文题型及分值:

(2)、高考默写考查的新趋势就是注重篇目段落的考查,有些同学在复习时有投机取巧的心理,所以往往注重重点句子的背诵而忽视段落篇章的备考,丢掉了非智力因素的分数,殊为可惜。2007年的备考要强化“篇章段落”意识,做到心中有篇,目中有段。

(3)、“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4)、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5)、★2022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未公布)

(6)、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诗经·山有扶苏》

(7)、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8)、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9)、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10)、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1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两题任选一题)(5分)(1)西望夏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告子下》)锦城虽云乐,。

(13)、(本题共6分,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14)、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5)、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6)、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广西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7)、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19)、名岂文章著,______________。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_。

(20)、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开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4、2021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