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程门立雪的典故
1、类似程门立雪这样的故事
(1)、所以,要想学好太极拳,先学学老先生们是怎么尊师重道,怎么舍身求法吧。
(2)、以至于连呵佛骂祖的行为是家常便饭,比如从唐朝的德山宣鉴公然说:“我与先辈祖师的见解不一样,我这里无祖无佛,达摩祖师是一个老臊胡,释迎牟尼佛是干屎撅,文殊和普贤菩萨是担粪汉;等觉和妙觉是破除迷执的凡夫,菩提涅架是拴驴马的木桩,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擦脓疮的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坟的鬼,统统不能解救自己。”
(3)、佛教光是寺庙加起来就有四万四千多所,道教全部一共最多时也就一千九百多所,所以道教占有的资源少得可怜,没什么油水,所以统治者自然没有打道教的主意。
(4)、为什么要用真土才能调和?因为天数五地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5)、如果从出家人不打诳语来说,这显然是犯戒的事,不过禅宗更讲究行为艺术是不在意这些的,他们认为如果有更高的追求或理由的话,那么这些都是小事。
(6)、于是可以推断得到,乾坤变坎离,坎离变震兑,震离变艮巽,而艮巽又变乾坤。
(7)、然而有人就会质疑了,唐朝道教发展那么兴盛,想来人也不少,怎么到了宋初就那么凋零?
(8)、道教这方面就差了许多,因为修道的原来在家的人多些,战乱一来受到的影响便非常大,当时的战争与混乱可能是导致河图洛书在宋代初期几乎遗失的原因。
(9)、(译文):听说包恺在维山,去跟随他。以蒲垫子骑牛,在《汉书》一书角上,要读。
(10)、这是因为调和金木的克,与水火的克,要用土,但不是用后天的五行土,而要用真土。
(11)、杨时是宋朝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他在北宋神宗年间考取进士,历任浏阳、余杭、萧山知县,荆州教授。宋徽宗时,他官至右谏议大夫兼国子祭酒;南宋高宗时,担任过工部侍郎和龙图阁直学士。
(12)、杨时和游酢就是其中的两位。杨时从小就很聪明,什么事情都好刨根问底,而且反应机敏,口齿伶俐,长大后专心攻读经史。
(13)、“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14)、“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在传统的修行体系中,师承、传授都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密宗,在我们熟悉的“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上,还要加上一句“皈依上师”。据称,在藏密的仪规上,每修一法,必先观想自己对面空中,传法上师坐于莲花宝座,本尊、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等一切圣众,於其座下周匝围绕。以上师居中,凸显尊传承重法统之义,也说明直接传法的上师在师徒相授受中的特殊的重要地位。
(15)、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16)、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17)、 程门立雪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18)、第一层:学习效率很低,以时间换成果就如现在的学子们,增加作业训练时长,增加作业量,晚上加班加点,成绩一般,为了假装努力而努力,学习能力不足。
(19)、这则成语里的“程”就是指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20)、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句践战败,入吴为奴。句践为雪国耻,归国后把苦胆悬于坐卧处,吃喝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以示不忘为吴奴的苦痛和耻辱。萧山属越国疆域,相传越王城西侧的青山老虎洞为越王句践卧薪尝胆之地,明代学者刘宗周有联云:“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
2、类似程门立雪的小故事
(1)、第十一季:《颜回好学》《农夫殴宦》《伊犁凿井》《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打捞铁牛》《樊重树木》《敝帚自珍》
(2)、“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3)、本来这些图就是从陈抟老祖手里来说,唐朝上清派如此兴盛,得道之人众多,手里会没有这些图?
(4)、(出自):《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5)、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6)、(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7)、后人就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比喻尊师好学的精神。确实,在这个世界上,要想真正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没有谦虚、刻苦的精神是不行的。
(8)、这就是丹道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目标:生生不息。
(9)、“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自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自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10)、比如断臂求法的公案,当年慧可入山林遇到了土匪,然后被砍掉了一只手臂。
(11)、坎纳戊,离纳己,戊是土,己也是土,然而它们并不是真土,因为而坎为月,离为日,上下之中有一个正中,这个正中便是产玄珠之所在,这个正中便是真土,所以真土在日月之间。
(12)、游酢幼年天资聪颖,有神童之称,"读书一过目辄成诵"。他20岁左右便与程颐结识。小程感叹游之聪悟,说"其资可以适道"。当时大程任扶沟教育主管,游前往学道。一番接触后,大程竟聘请游君作为教师讲学。厦大高令印教授曾考证过,游酢比杨时早九年接受"二程"理学。游酢为官声名在外,"惠政在民",精明干练,连游杨要拜的老师小程也称赞"政事亦绝人远甚"。史料表明,游酢闻道在先,深得二程赏识,理论建树和杨时在伯仲之间,而与二程感情则甚于或早于杨时。大程去世后,游酢哀痛不已,在府邸设置灵堂,哭于寝门,还亲自撰写《行状》深切悼念。正因为大程老师去世,八年后他才带杨时去拜小程为师,演绎了千古传名的"程门立雪"。虽没有把握说故事的导演和主角是游酢,但也绝不能忽略怠慢游君,更不能亵渎游君对老师生死不渝的感情。
(13)、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14)、然而,程门立雪的故事本来出于宋史,是儒家的故事,说的是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在《宋史·杨时传》中:“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5)、之后的五代十国战乱因为南方对佛教比较支持,所以佛教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16)、过了4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到噩耗,在家中设了灵位哭祭。不久,他又到洛阳去拜见程颐,这时他已经40岁了。
(17)、说回正题,佛教人那么多,禅宗也是非常兴旺的,所以可以说禅宗可以说如同现代的足浴按摩业一样地兴盛,人多了,里面有学问的人也不会少,所以禅师是很多的,毕竟这是门文艺活,如果不是有一定的聪明才智,很难在禅门里获取成就。
(18)、杨时感到特别悲痛,发誓要把先生的理论发扬光大。为了掌握理学的精髓,杨时决定奔赴洛阳,拜程颐为师。
(19)、因为当年武则天是女皇帝,要自己找个女的也能皇帝的理由,所以佛教就给造了很多说法,比如武则天本来就是女皇转世,而且还说印度文化里天界之主帝释天本来就是女的。
(20)、(出处):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3、和程门立雪类似的故事
(1)、如果说学的好,之后再“膨胀”,这也说的过去,至少学到东西了。就怕是没有学,就先“膨胀”。如果王茂斋先生觉得自己是掌柜,不愿意低声下气去“吴门立雪”,自然也就没有学习的机会。在禅宗,过去大德们的一些教育法那真是非把人逼到“生死立见”之地不可。为此,南怀瑾先生曾感慨,要用禅宗的教育法,恐怕自己都成“被告”了(不是原话,记不清了)。以本人有限的经验来看,即使不成被告,恐怕也门前草深三尺,无人问津矣。
(2)、第十二季:《卫人束士》《齐人有好猎者》《赵人患鼠》《张良受书》《月攘一鸡》《陈万年教子》《文徵明习字》
(3)、自本世纪之初,开始运行,迄今已成书问世者14种。《丛书》最大特色为不拘一格,视野广阔。专题范围有综合,有分论。涉及范围有古迹,有水脉,有方言,有风情,有旧事,有译著,有诗辑等。各种专著文风朴实,虽属地方小志,而多本事事有根据、字字有出处之旨,具有相当学术性。其中数种尚有若干插图,更增左图右史之妙。
(4)、唐朝中国佛教继老庄之风,将魏晋清谈发扬光大,结合佛教文化开创了禅宗。
(5)、但是,遗憾的是,以郭德纲的才能,德云社也出现过“造反”的情况,其他的领域、门派,恐怕就更多了。徒弟欺负老师,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也一直都是存在的。徒弟学的好,或者自己觉得学的好,“膨胀”了,管不了啦,最后师徒情分也就没了。
(6)、唐朝也是道教上清派兴盛的时候,同样继承很多老庄之学,因为上清派本来便是由南天师道转变而来,后来承接了天师道传统,出现了一枝七叶盛况:“若隐赵先生、潘天师、澄源李先生、司马天师、宗玄先生吴天师、牛先生、叶孤云、叶广寒二天师、希和李先生,皆传教之光明者,具载道门七叶图”。
(7)、程门立雪应是在屋内或屋外,至少在屋檐下而不在冰天雪地之中。描写“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的资料很多,最权威的有两种。一是《宋史·杨时传》,一是《二程语录》,两处文字都如本文开头所作叙,全无门外立雪表述。"辞海"描写也是如此。门外积雪深达一尺,除了文学意境之外,主要是时间概念,类似日上三竿,两柱香功夫,别无它意。
(8)、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9)、后来发生武宗废佛的时候,天下拆佛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余人。招提与兰若指的就是民间私造的寺院,也就是说当时佛教普通的私造寺院就有四万多所。并按《唐六典•户部》记载:“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
(10)、宋代大观四年(1110年)朝廷上书的时候,说天下僧尼翻了十倍,意思就是已经有两百多万僧尼了,说翻十倍这个数字可能有点夸张,然而宣和七年(1125)的时粗略统计,全国僧尼共计有一百多万人。
(11)、头悬梁刺股……是一个学习现象,这个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三层来看
(12)、后来的禅宗僧人就把它进行了包装,改编成了另一个故事:慧可找到了达摩,然后请求教授,但是达摩不理他,于是他就把自己的手臂砍下来,供奉给达摩,以表现自己的决心。达摩一看,顿时欢喜,于是悉心相授。
(13)、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14)、“程门立雪”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尊敬师长,诚恳求学。
(15)、(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6)、明末清初黄宗炎,声称说太极图的传授过程时,说周敦颐是得自于佛僧寿涯将之授,并传其“先天地之偈”.另外还有胡扯一通的说法,说寿涯传麻衣道者,麻衣传陈抟,陈抟传种放,种放传穆修,穆修传周敦颐,周敦颐传两程(程颢、程颐),两程传朱熹。
(17)、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18)、第五季:《不食嗟来之食》《叶公好龙》《守株待兔》《刻舟求剑》《董阏于法无赦》《商陵君养“龙”》《子贡赎人》
(19)、第四季:《绝缨之宴》《请君入瓮》《庸医治驼》《愚人食盐》《偷鸭求骂》《破釜沉舟》《破瓮救友》
(20)、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4、与程门立雪类似的故事
(1)、当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2)、(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3)、(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4)、(出处):《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后来,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
(6)、一般史上说,到了宋代就道教有所发展,其实这个发展跟想象中的也完全是两码事。
(7)、然而这个图中,为何和合四象为什么不用土?为什么这里画个圆圈,却什么也没有?
(8)、(故事):北宋时有两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是兄弟俩。哥哥叫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弟弟叫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
(9)、(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哲学家杨时,淡薄名利,放弃做官的机会,拜著名的理学大师程颢与程颐兄弟为师学习理学,学成后回南方讲学。程颢病故后,杨时去拜访程颐,见程颐正在休息,便恭恭敬敬站在院外的雪地里等恩师的醒来程门度雪(拼音):chéngméndùxuě
(10)、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生杨时、游酢站在雪天侍立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后人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11)、第二层:学习欲望很强,惜时如金以时间换成果就如现在的精英们,大块使用时间迭代认知,为了获得成果,学习方向明确。
(12)、对于大多数文人来说,学禅与学佛也显然是两码事,就如同现代的宗教学者及人类学学者,研究宗教的不一定就是信奉宗教的。
(13)、因为通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不少人都努力去寻找各种解释与更高明的答案,并且还相互之间比较谁更高明,这种智力游戏方式很快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14)、《金丹四百字》中说:“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