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含义
1、程门立雪含义10字
(1)、那位青年人很有些程门立雪的精神,为了学到知识,总是恭敬地向先生请教。
(2)、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3)、师风即家风,得到程氏兄弟教导的杨时与游酢二人,不只是在学问上有“至诚”精神,在他们为官之时,更是如此。
(4)、《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杨时和尤英去拜访了当时著名的物理学家成毅。程毅闭上眼睛,恢复健康。杨时和尤英恭敬地站在一起,等待了很长时间。程毅醒了,门外有一场大雪。后人以“城门礼学”为典范。 “成门立学”也可以称为“成门立学”。
(6)、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7)、释 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8)、而且,这个故事里有“雪”,是不是能让大家在这么热的日子里凉快一会儿呢?
(9)、“程”是指孝感的著名哲学家,“两个凤凰”的弟弟程颐。
(10)、晚年时的程颐得到司马光等人推荐,去给皇帝当老师。当时的皇帝是宋哲宗,才十岁出头。程颐这一次欣然同意,收了一个级别最高的学生。但人在朝中是非多,没过多久,便有人认为程颐表面上是在讲学,实际上是另有所图。加上当时因为对王安石变法的争论,朝廷官员互相攻击,程颐也被卷了进去,只能被迫离职。
(11)、以前还有程门立雪的传说呢,既然现在得拜访一族之长自然得有点诚意。
(12)、与当过几天官的兄长程颢不同,程颐大半的人生都是在讲学之中度过。受恩师教导启发,在他的学术思想中,“诚”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当年引起朝廷高官赏识的那篇文章中,他就谈到了“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而力行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故学必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也”——大意是要通过学习成为君子,就必须有真诚的态度,一个内心真诚、公正的人,也就离圣人的境界不远了。
(13)、杨时做官,无愧于程氏兄弟的教导,更无愧于“至诚”二字。
(14)、杨时自幼便有神童之名,八岁便能作诗。但他从无骄傲得意之气,在学问上一直追求精进。他曾在程颐兄长程颢门下学习,后来到多地为官。为了精进学问,又毅然在四十余岁时放弃高官厚禄,投到程颐门下继续深造。
(15)、程颐有一句名言,“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已,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对人对己都要讲究一个“诚”字,不“诚”,则害人又害己。这是他的做人原则、修养标准,也是他的家风、师风。从他所教导出来的弟子看,这个“诚”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扬。到后来,“程门立雪”四个字已经成为尊师重道、真诚向学的代名词。
(16)、当您遇到困难时,您必须意识到困难,并且您的信念必须坚定。
(17)、(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8)、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9)、杨时还是一个求知若渴,尊师重道的人。他的老师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程颢。杨时四十多岁的时候,程颢死了。他听说程颢的弟弟程颐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就又想拜程颐为老师。
(20)、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2、成语程门立雪的故事含义
(1)、程门立雪,过去是指受到尊敬的学生,现在是指尊重老师。渴望学习和尊重博学长者的隐喻。
(2)、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3)、就这样,杨时和游酢也不知道站了多久,都快变成两个雪人了!
(4)、这一天,洛阳下着大雪。杨时和他的同学游酢(小编注:这个字读“醋”)准备去老师程颐家请教学问。
(5)、这位青年学者求学坚持不懈、程门立雪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称为“小程”。
(7)、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8)、“不!晚…晚生既…然要向…前…前辈请教,当然……应该……恭恭……敬敬地……在门外等……着。”杨时冻得浑身直发抖,说话时也直打颤。
(9)、(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0)、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年时特别聪明,能做文章,稍长大以后,潜心于经典史书。熙宁九年(1076),考中进士。
(11)、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12)、杨时与游酢二人去拜见老师程颐,正碰上老师坐着小睡,他们怕惊动老师,就在门外等着,一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
(13)、这个故事在小喇叭的新书《小喇叭有声故事书·国学启蒙》里就有哦~除了《程门立雪》,还有19个好玩儿、好看的国学故事等着你哟~
(14)、这二人去拜师那天,恰好是大雪纷飞,到了程颐讲学的学馆,发现老师正在静坐休息。出于对学问的虔诚、对师长的恭敬,这两位大龄学生,曾经的朝廷官员,没有叫醒老师,而是静立在老师面前,任大雪在他们身上堆积,等待老师醒来。
(15)、程门立雪,汉语成语,拼音是chéng mén lì xuě。
(16)、番茄妈小时候对成语也不感兴趣,觉得有些无聊。但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发现成语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这些成语有的寓意深刻,有的背后还有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故事。现在番茄妈也发现,这些成语故事不仅有趣,还能给我们许多的启发呢!
(17)、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18)、他们俩到了老师家门口,发现老师程颐正在打瞌睡呢!他们怕惊扰了老师的美梦,就站在风雪里等待着。
(19)、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们的老
(20)、程颐老师什么时候才会醒来呢?我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听完,你就明白啦!
3、程门立雪的含义
(1)、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2)、现在的年轻人有程门立雪的精神的已经不多了。
(3)、刘晓明,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东城区政协第十二届委员及青联委员, 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4)、精美的中华文化的大门向你们所有人敞开,让咱们一起探索这些奇妙的成语故事吧!
(5)、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见于《宋史·杨时传》)。
(6)、如杨时,从程颐门下出师之后,他曾到浙江为官,遇上奸臣蔡京的爪牙在当地胡作非为。他没有学其他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自欺欺人,而是根据真实情况,向朝廷举报。对于蔡京等人搞出来的“花石纲”,他更是深恶痛绝,直言这是朝廷的“恶政”。在调入中央之后,他又根据自己在民间的所见所闻,连连上书,要求减轻百姓负担,打击贪官污吏。在金国大举入侵之时,他又是坚定的抗战派。
(7)、过了一会儿,天空中渐渐地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越下越大,天气也越来越冷。小书童又出来对杨时他们说:“先生还没醒,雪太大了,二位还是先请回吧,等改天天气好了,你们再来见先生!”
(8)、立,是指侍立的意思,侍立在程颐家门口的雪中。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后来杨时、游酢“程门立雪”拜师求学的精神,也被历代传为美谈。
(9)、成语出自:《宋史》是二十四史之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杨时传》。原文节选:
(10)、《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1)、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洛学”的创始人之一。
(12)、为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让别人尊重自己并且重视自己。
(13)、外面风雪很大,但他们不为所动,毫无退缩之意。过了很久,程颐醒了,他见杨时和游酢,仍然站立在门外,并见到外面的雪,已下了一尺多厚,此时杨时和游酢,已变成了两个雪人,而他们并没有疲劳和不耐烦的神色。程颐忙叫他们进来,高兴地收他们为弟子。
(14)、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颖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
(15)、等到程颐睡醒,听闻杨时二人在门外冒雪静侯求教的事情感动不已,赶忙亲自出门迎接。把门打开一看,外面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而杨时二人仍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俨然成了两个“雪人”。
(16)、师生相处很是快乐。到他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时说:“我的道学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颢去世,杨时知道这件事后,就在寝门设灵位哭祭,并又用书信转告他的同学们。
(17)、听了杨时的故事,你有没有觉得暑假的培训班、兴趣班也挺不错的?至少还有空调吹呀~
(18)、程颐来自官宦世家,先辈多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且为官清廉,素有好评,家风颇正。而从北宋王朝选拔人才以科举为主来看,程家的家学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所以也可以说程颐来自书香门第。
(19)、程颐见杨时求学心切,又那么懂礼貌,心里非常高兴,就收下了杨时这个门徒,而且还把自己哲学思想的精髓全都教给了他。
(20)、程颐大为感动,将二人收入门下,倾力教导,并最终使其成为门下高徒。
4、程门立雪的故事含义简写
(1)、但程颐的学术思想并未就此断绝,如他的师风、家风一样。他那些有“至诚”精神的门人子弟在继续传承,后来发展成对中华历史影响巨大的理学,其中代表人物之就是鼎鼎大名的朱熹。
(2)、主要儿童剧作品:《马兰花》中饰演马郎,《三毛钱歌剧》中饰演麦克易斯,《皇帝的新装》中饰演男骗子拖鞋,《十二个月》中饰演西方国大使,《成语魔方》中饰演老爹、王生、南郭先生等,《西游记》(三部)中饰演唐僧,《三个和尚》中饰演老和尚,《木又寸》中饰演乐手,《山羊不吃天堂草》中饰演三和尚,《叶限姑娘》中饰演大公鸡、江湖郎中、溪水等,《萤火虫姐弟历险记》中饰演土地公公。
(3)、(大意)游酢和杨时去洛阳拜见程颐,当时杨时大约四十岁。去拜见那天,大雪纷飞,碰上程颐正在静坐休息,他们二人没有叫醒程颐,而是静静守在一旁。等到程颐醒来时,雪已经下了一尺深。
(4)、《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游酢也是一位少年神童,也曾在程颢门下学习,也是为了精进学问,与杨时一同投到程颐门下继续深造,二者的主要差别只在于游酢稍微年轻几岁而已。
(6)、小涛程门立雪,刻苦攻读,深得老师学问之精髓。
(7)、要学好这门技术,就必须拿出程门立雪的精神来,虚心向师傅求教。
(8)、“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在是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对有学问长者的一种尊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师重道、虚心求教,这也是我国流传千年的美德。
(9)、就这样杨时和他的朋友两个人就安安静静地站在程颐家门口,等待程颐醒来。
(10)、在如此纯良的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程颐,对仕途倒没有太大兴趣,与其兄程颢一样,他的兴趣在于学问。为了培养他们兄弟,程家特意请来当时的著名学者周敦颐进行教导。写有千古名文《爱莲说》的周敦颐,在儒家思想发展上有重要贡献。在他的学术思想中,“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主张人只有克服品性上的种种缺陷,达到“至诚”的境界,才能实现修养上的至高至善,成为“至圣人”。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程氏兄弟。
(11)、之后,程颐便不再步入朝堂,专心讲学。但依然风波不断,他甚至被打成“奸d”,以罪臣身份死去,悲凉收场。程颐死后,皇帝还下令,焚毁其所有著作。
(12)、今天的故事比较长,适合年龄大一点儿的小朋友听。小小朋友如果听不懂的话,可以让爸爸妈妈解释给你听。
(13)、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14)、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15)、我们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他人才能让我们尊重自己,珍惜自己。
(16)、程门立雪,读音chéngménlìxuě,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17)、成语出自《宋史·道学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18)、他们依然没有离开,坚持站在雪地里等候程颐醒来,好向他请教问题。又过了一会儿,杨时的朋友游酢(zuò)冻得已经有点坚持不住了,好几次想让小书童要把程老师叫醒,但被杨时阻止了。他们一直站在程颐的门外,顶着凛冽的北风和纷纷扬扬的大雪,一动没动地等着程颐醒来。
(19)、程颐(1033-1107),字正叔,河南洛阳人。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称为“小程”。
(20)、杨时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在这里等一会儿好了。”
5、程门立雪的含义简写10字
(1)、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2)、杨时一心求学,尊重老师,不惜在冰天雪地里站了好几个小时,真是令人感动呀!他求学的故事变成了成语“程门立雪”,流传到了今天。
(3)、快去"小升初直通车"对话框页面大声说出你的答案吧!
(4)、程颐二十岁出头时,就以一篇文章引起了朝廷高官的赏识,随后他大胆上书皇帝,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皇帝则不予理会,但程颐由此在学术界声名鹊起。不久,年纪轻轻的他,就在京城开始收徒讲学,已有了几分大师风范。
(5)、(释义)程门,北宋学者程颐的家门。下大雪的时候,静静地在程颐家门口等待。比喻尊敬师长,诚心求学。
(6)、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杨时。
(7)、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朋友们,你们了解成语吗?你们知道哪些成语?
(8)、含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9)、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10)、冬日的某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zuò),因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们就一起去向程颐求教。走到了程颐家,门上的小书童却对他们说:“程颐先生正在睡觉,你们还是先回去吧,改天再来。”
(11)、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想听的故事,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12)、(汉语拼音)( chéngménlìxuě )
(13)、原来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在表示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可以用作谓语,出自《宋史·杨时传》。
(14)、杨时,北宋著名理学家,号龟山,曾受业于程灏、程颐兄弟,最早把二程理学传入福建,开创理学的“道南系”,被尊为“闽学鼻祖”。
(15)、为人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让别人尊重自己并且重视自己。
(16)、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去见程颐,程颐偶然闭目休息而坐,杨时侍立门外一直没有离开,程颐醒来后,就发现门外下雪已深至一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