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古诗全诗(文案精选120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26 10:41:11 浏览59

菊花古诗全部

1、菊花古诗配图

(1)、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唐·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2)、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黄菊枝头生晓寒。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

(4)、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九月十二日折菊》宋陆游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5)、(陈佩《瘦菊为小婢作》)⑽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7)、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8)、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9)、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唐代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10)、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11)、10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苏泂《和陶九日闲居》

(12)、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3)、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4)、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15)、修篱种菊,把酒当歌,古代的文人墨客对秋菊更是不甚喜爱。

(16)、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7)、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陈允平《满路花》

(18)、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叹庭前甘菊花》作者:杜甫

(19)、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20)、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刘克庄《菊》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2、菊花的古诗全诗

(1)、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2)、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3)、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4)、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5)、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6)、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和凝《宫词百首》

(7)、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8)、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9)、1诗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

(10)、紫艳:菊色,这里指艳丽的菊花。红衣:莲花瓣。

(11)、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咏菊》宋杨万里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12)、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苏轼《送顿起》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4)、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15)、岁岁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张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怀郪县》

(16)、《鹧鸪天》宋张孝样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17)、1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18)、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19)、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0)、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菊花古诗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2)、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3)、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菊袁崧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4)、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5)、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赵嘏《重阳》

(8)、菊为多年生宿根亚灌木。繁殖苗的茎,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高0.2-2米,多分枝。幼茎色嫩绿或带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绒毛。花后茎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茎发生孽芽。菊叶系单叶互生,叶柄长1-2厘米,柄下两侧有托叶或退化,叶卵形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叶的形态因品种而异,可分正叶、深刻正叶、长叶、深刻长叶、圆叶、葵叶、蓬叶和船叶等8类。菊的花(头状花序),生于枝顶,径约2-30厘米,花序外由绿色范片构成花苞。花序上着两种形式的花:一为简状花,俗称"花心",花冠连成简状,为两性花,中心生一雌蕊,柱头2裂,子房下位1室,围绕花住主5孜聚药雄蕊;另一为舌状花,生于花序边缘,俗称"花瓣",花内雄蕊退化,雌蕊1枚。舌状花多形大色艳,形状分平、匙、管、桂、畸等5类。瘦果(一般称为"种子")长1-3毫米,宽0.9-2毫米,上端稍尖,呈扁平楔形,表面有纵棱纹,褐色,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果实翌年1-2月成熟,千粒重约1克。

(9)、复愁(唐)杜甫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10)、1嫩菊含新彩,远山闲夕烟。——鱼玄机《早秋》

(11)、——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2)、——欧阳修《秋怀》芙蓉金菊斗馨香。——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13)、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1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5)、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16)、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7)、1篱边准拟嗅清香,菊蕊真同佛斋妆。——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18)、但与菊花惺惺相惜的是蒿目当世的黄巢。黄巢告诉司春之神,菊花盛开的季节理应有百花为之陪衬。在黄巢眼里,菊花才是万花丛中的魁首。菊花因此而感激涕零,直到多年以后,这种以冷艳著称的梁园霜菊,报答黄巢的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铺天盖地的菊花淹没了日益衰落的李氏王朝的璧房锦殿、紫阁丹楼。“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这是黄巢义军进入长安时张贴的告谕。一时之间,“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19)、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骆宾王《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20)、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4、菊花古诗的诗意

(1)、——汪遵《彭泽》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年年孤负黄花约。

(2)、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3)、——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4)、——李白《九日》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5)、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麹糵,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采菊》作者:李建勋

(6)、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7)、秋风扫尽闲花草,黄花不逐秋光老。试与插钗头,钗头占断秋。

(8)、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9)、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10)、黄菊开时伤聚散。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11)、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12)、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花。——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1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刘禹锡《菊花》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

(1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15)、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李端《九日赠司空文明》

(16)、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17)、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8)、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9)、——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2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5、一分钟了解菊花古诗

(1)、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好事近》作者:晁补之

(2)、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赏菊》沈钧儒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5)、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6)、短篱残菊一枝黄。——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7)、宋·梅尧臣《残菊》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8)、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9)、——杜甫《宿赞公房》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10)、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杜安世《菊花新》

(11)、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12)、唐·陆龟蒙《亿白菊》: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13)、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14)、——唐·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15)、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16)、1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许浑《早秋》

(17)、宋·朱淑贞《菊花》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

(18)、玉蕊今谁攀折,诗人此日凄凉。正须蛮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赠刘景文(苏轼)

(19)、三迳虽荒菊尚存,重阳想见露花繁。——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三迳虽荒菊尚存》

(20)、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长安九日诗

(1)、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2)、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4)、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5)、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宋·杨万里《咏菊》: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6)、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7)、菊花都是盛开在秋天,它们从来不屑与百花争春,坚强而独立的开在稀疏的篱笆旁,却有着别样的情操意趣,它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会被风吹落于地上。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寒菊象征诗人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气节,诗人是托物言志。

(8)、1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鲁迅《偶成》

(9)、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10)、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这样的美景,何其壮观。

(11)、人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

(12)、金·元好问《赋十月菊》: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13)、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赏菊》朱德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14)、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15)、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16)、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7)、东篱:陶渊明《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句。暗香:幽香.此指菊花香。

(18)、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

(19)、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杨万里《咏菊》

(20)、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题画菊》清陈鹤年离离丰骨傲霜寒,晚节谁知事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