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
1、曾国藩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
(1)、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冯梦龙》
(2)、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著名作品《罗贯中》
(3)、而在身居高位后,则应当修身养性,拥有一颗高贵的心。不仅平日与人为善,低调行事,在面对大风大浪时也泰然处之,以避免遭人嫉恨。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5)、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6)、这句话也颇有几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感。下联则表达向古之仁人志士看齐的志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只有在书中与圣贤神交,才能发挥所长,经世致用。
(7)、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著名作品《施耐庵》
(8)、No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增广贤文》
(9)、No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10)、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1)、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12)、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3)、反思: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需按照“日进十诫”、“日计划”、“周计划”和“月计划”通过日记以辱骂式反思的形式记录;
(14)、3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警言
(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著名作品《论语》
(16)、关于治家,也有两句格言:“只有宽容才能心情平和,只有节俭家用才能富足。”一家人要有宽恕的心胸,要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家人和蔼可亲,这样才能够使全家人心平气和,和睦相处,能够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家业才能恒久。
(17)、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
(18)、有一次他的四弟曾国潢,因为急用,临时在省城长沙的商号里兑用了两百两银子。借钱要还啊,没钱还,就想让曾国藩从军饷里挪用二百两银子给他。曾国藩非常生气,他明确地说:“余何敢妄取丝毫!”就是说这种挪用公款的事,我曾国藩死也不会做的。
(19)、有人说,“人贵有志”;也有人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泉水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
(20)、No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曾国藩节俭勤奋名言警句
(1)、对于这一点,曾国藩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尤其重视。
(2)、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著名作品《白居易》
(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4)、No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
(5)、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
(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7)、风雨同舟共创幸福家庭,心手相牵同享品质生活。
(8)、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洪应明》
(9)、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曾国藩
(10)、No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11)、对于庸人和蠢才,别人是不会嫉妒的。别人嫉妒,反而证明了你的优秀和卓绝。面对别人嫉妒,我们心底要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你不妨迈大步拉开差距,让他人化嫉妒你为仰望你。
(1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13)、惟俭可以养廉,惟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14)、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孙子兵法》
(15)、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大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张岱》
(16)、释义:有权势而不可过多的使用,少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势,少管闲事,少评判是否,没有人感谢你也没有人惧怕你,自然就可以长久了。
(17)、译文: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18)、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著名作品《曾国藩》
(19)、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20)、学着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态,认真对待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珍惜好点点滴滴的幸福,福气才能延续、绵长。
3、曾国藩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有哪些
(1)、然而,眼下我们却经常看到很多与之相悖的现象:八成新的衣物、鞋子被丢弃;吃剩的米饭、馒头和鸡鸭鱼肉被倒掉……据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披露,国民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足够两亿人食用,可谓触目惊心!
(2)、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3)、曾国藩的小女儿崇德老人曾纪芬曾经回忆说,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曾把家人从湖南老家接到了南京。李鸿章以淮军首领和曾国藩弟子的身份请曾家女眷吃饭。这时曾国藩还有最小的两个女儿没出嫁,曾家姊妹二人,仅有一条绸缎做的裤子,两人相争,以至于哭泣。
(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5)、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 ——曾国藩
(8)、8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9)、那个老九曾国荃不相信,说老大说大话吧,他嫁女儿才给两百两的嫁妆,估计只是说说而已,不相信,非得查查看。结果他打开嫁妆一看,果然,只有两百两。
(10)、No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11)、译文:好贪便宜者,和他交财必然会造成不愉快。多疑的人,无法和他一起做事。
(12)、2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14)、主静少言:养得胸中一种恬静,静可改恶习,静可减焦虑,静能守初心;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闲聊,切忌纸上谈兵;莫谈感情,勿空谈理想;
(15)、曾国藩生于1811年,也就是嘉庆十六年,湖南长沙人,他是曾子的后裔。曾子是谁啊?曾子是孔子孔圣人晚年的一个得意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孔子有七十二贤人,曾子算一位。
(16)、“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曾经说过:“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17)、常录青苹,无比高尚,柯乔哲卑,勤俭有道。——杜庆轲《青庆轲》
(18)、No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19)、曾国藩做事情还讲究“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凡是做事情,皆要留有余地,既要给他人留余地,也要给自己留余地。曾国藩觉得“花未全开,全月未满”是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他知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道理。有的时候我们做事情,十全九美就可以了,也未必每件事都十全十美,当然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诫子书》
4、曾国藩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名句
(1)、这也正如诸葛亮所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事情,干工作要有全局观,从大处着眼,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糊涂,要讲求原则,不能犯战略上的错误。那么小处下手呢?是说要真做起事情来,一定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完成任务,落实好每一个环节,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部胜利。我们看曾国藩做事情就是如此,他都是站在国家和朝廷的角度去想问题,包括对自己的定位,包括处理上下级的关系,包括制定攻打太平天国的战略,包括倡导“洋务运动”,甚至于他在战争胜利凯旋之后主动要求裁撤湘军,交出军权,这都是他站在国家和全局的高度做出的正确决定。
(3)、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著名作品《增广贤文》
(4)、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
(5)、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曾国藩
(7)、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8)、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9)、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著名作品《增广贤文》
(10)、曾国藩在教育家族的后辈时,就贯彻了这两点。
(11)、1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回族)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