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
1、中国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陈怡萱同学带来了她的精彩演讲《鲁迅刻“早”字》,自律是一种改造,是最严厉的自我提升,人格的冶炼。它使你兴奋地勇往直前,不受一切阻拦,它使你飞速进步,不浪费一点时间。我们人人需要都自律。
(3)、“联想”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4)、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5)、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6)、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刘宗周
(7)、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8)、君不见美国,一是从中考、高考招揽尖子生,二是从清华、北大招揽尖子生,三是从留美学生中吸引、招揽高材生!
(9)、高二级部以《自律当自强,扬起生命的风帆》为主题,班主任们以距高考364天为时间节点,鼓励学生越努力,越幸运,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努力和上进,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此生。号召同学们要学会自律自强,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勇往直前迎战高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不负青春韶华。
(10)、这也是美国之所以先进、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11)、在中国,有一个唤醒东方雄狮的伟人,曾立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誓言,他便是世人皆知的鲁迅,44班林诗怡同学给大家带来了鲁迅的故事。
(12)、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13)、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自律之重要,此言得之。故我辈青年,更应扬慎独赤帜,奋自律云帆。
(14)、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15)、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16)、主考官走了之后,两个副考官感到好奇,就去拉开抽屉。看见卷子上只画了个蜘蛛,开始是莫名其妙,后来回想到主考官是笑了一下放进去的,估计这个人可能是主考官的重要的亲戚朋友什么的!
(17)、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18)、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德国 歌德
(19)、现在的国家官员,企业领导,白骨精,大多数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
(20)、就连被通俗文学塑造为清官榜样的寇准,一次赏赐给歌女的缠头就是一匹绸缎,乃至于他的爱妾桃都感觉有些过分,当即写作《逞寇公二首》进行规劝。
2、外国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
(1)、因为学历拿得早,老板将她从流水线上调出来做行政管理工作。她没有因此松懈,反而觉得有了更好的目标,她又参加了在职研究生的招生考试,一步步提升自我。
(2)、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3)、人生没有近路可走,但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4)、当然,一点也不意外。梨花平时的工作表现与生活态度就被我们学习效仿,是部门同事公认的“女神”。
(5)、其理由如下:第每年招生本科人数有限。每年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招生人数基本是固定。
(6)、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干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
(7)、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缺。
(8)、说实在的话,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社会是宝塔型的,是有阶层的。
(9)、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10)、不插上知识的翅膀,你怎么丑小鸭变凤凰,一飞冲天?
(11)、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又是众多文人之中惟一一个以直面改革社会而闻名的诗人。
(12)、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13)、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14)、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
(15)、以前总觉得,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风流枉少年。直到后来,我渐渐发现: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痛苦。不要做欲望的奴隶,自律可以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16)、孟母三迁正是因为孟母的管教,孟子才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因为他律而取得成功。
(17)、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8)、李嘉诚的身家高达数千亿,但是他在衣食住行上非常朴素。李嘉诚今年已经93岁了,但是身体依然非常好。不过很多人不知道,李嘉诚可以有如此好的身体。
(19)、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20)、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在里约奥运会之后,苏炳添一度产生了退役的想法。苏炳添的师兄张培萌也是在二十六七岁就退役了。苏炳添后来没有退役,坚持下来,而且成绩继续进步。今年苏炳添已经32岁了,他创造奇迹的背后是他超强的自律。
3、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20字
(1)、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而自律,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开关。四年6班刘力同学的悉心诠释——《心的主人》。
(2)、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3)、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莎士比亚
(4)、能给家庭父母妻儿老小,带来什么利益、福利?
(5)、赛后,林碧英老师肯定了参赛选手们的精心准备,鼓励大家演讲时应该更加自然和自信,并给予了更多关于演讲时的建议。演讲比赛分为演和讲,在讲方面要引起观众来自心理上的共鸣,要有感染力,吸引到观众。而演则要多加强与听众的眼神交流,注意语音语调等。
(6)、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7)、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8)、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
(9)、那时候,特别想做个自由职业者,心想自由职业者就是真正的自由。于是我辞职在家待了一个月,每天看书写文字,却要开始担心自己的生计来源,才发现并不是辞职不工作了就自由了,这种自由没有一点安全感。
(10)、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12)、流水线的工作不但要求手脚灵活,还需要加班加点,才能拿到相对比较高的工资。她从不说累,每天回到厂里的宿舍,还捧起书继续读。后面有了一点积蓄,自己考上了夜大。
(13)、勤奋刻苦学习,是关系到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前途的大事。
(14)、如果您在班级工作中和教育孩子方面遇到困惑,欢迎留言交流。
(15)、是啊。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不会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时间都利用起来成长自己。
(16)、选手们的演讲或声情并茂,或铿锵有力,或激情澎湃,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17)、没价值,谁要你?要你干什么?你能给国家,企业,人民,老板带来什么?创造什么?奉献什么?
(18)、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19)、清廉的官员尚且如此,其他官员的生活情形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风气下,一个做了八年宰相,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却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绝不纳妾,甚至别人给他纳好了妾,根本不会有任何麻烦,他也坚决不接受,这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荆国公王安石。
(20)、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4、近代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
(1)、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2)、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3)、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将这几则材料联系起来思考,以“自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4)、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5)、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6)、 青少年朋友们,张謇这个名字,也许你们不太熟悉。“謇”读(jiǎn),有些人特别是外国人会把张謇和张骞(qiān)混淆。张骞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通往西方国家的“丝绸之路”。但这不是今天我要讲的故事,今天我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近代的张謇。
(7)、白玉霜是著名评剧演员,演技很高,被人称做“评剧皇后”。她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论三伏酷暑,还是三九严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练嗓子。有人对她说:“你已成名了,干嘛还这么苦练?”她笑笑说:“戏是无止境的。”
(8)、好的坚持,本身就是一种自律。还记得去年的时候,一位名叫沈华的96岁老爷爷走红网络,健身26年的他体格健壮,完全不像一个近百岁的老人,大家都喊他“华仔”、“华叔”。沈老每天的作息时间非常规律,从不超过晚上十点睡觉,早晨四点多就起床活动身体,每天下午到健身房报到。他的同龄人很多都已经不在了,沈老说:“现在健身和运动是我最好的朋友”。七十多岁的沈华最初进健身房,总遭遇很多白眼,很多人都觉得他一把年纪,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可现实是,很多年轻人只是健身房的过客,沈华却用二十年变成了为人熟知的“肌肉爷爷”。
(9)、 张謇1853年出生于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一个传统的耕读世家。祖辈亦农亦商,家境几百年兴兴衰衰、起起落落,但从未放弃过以读书求取功名的愿望。张謇4岁启蒙,5岁入塾后背诵《千字文》竟无一讹误,被当地人誉为“神童”。因祖上三代没有考取任何功名,16岁时冒籍如皋张家走上科举之路,当年即中秀才。此后5次乡试未中,32岁才中举人。按说大才之人这个时候早就金榜题名中进士了,中举之后多年会试不中,至40岁不惑之年依然是名落孙山。是放弃科考还是另谋出路,此时的张謇并没有灰心丧气,“南不拜张(张之洞)北不拜李(李鸿章)”,而是下定决心非考取功名不可,更加刻苦勤奋读书学习。
(10)、真正能够登顶远眺的人,永远是那些心无旁骛,坚持着往前走的人。
(11)、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邵雍
(12)、这不是羡慕、宣扬“学而优则仕”,而是说他们在为国家工作贡献的同时,得到个人的合理、正当的利益,过上幸福的生活!
(13)、内省不疚,何恤人言。——《后汉书·班超传》
(14)、高二级部以《自律当自强,扬起生命的风帆》为主题,班主任们以距高考364天为时间节点,鼓励学生越努力,越幸运,自律的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努力和上进,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此生。号召同学们要学会自律自强,争分夺秒刻苦学习,勇往直前迎战高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不负青春韶华。
(15)、文学作品,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16)、白玉霜是著名评剧演员,演技很高,被人称做“评剧皇后”。她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论三伏酷暑,还是三九严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练嗓子。有人对她说:“你已成名了,干嘛还这么苦练?”她笑笑说:“戏是无止境的。”并且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什么人,只要给她指出缺点,她都非常高兴。
(17)、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
(18)、许衡元朝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焦作市中站区)人,字仲平,博学多识,教学有方,许多人士都来追随他求学,自己题书斋匾额叫“鲁斋”。
(19)、 张謇一生经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后半生,他投身实业、兴办教育,坚持不懈地提倡试验、推广实业教育,以图挽救中国落后的面貌。但毕竟他的力量有限,腐朽的清王朝他救不了,新兴的北洋政府、民国政府他救不了,最后在忧国忧民的病痛中离世。因此胡适说:张謇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得不抱着许多未完成的志愿而死。
(20)、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5、自律的名人典型事例
(1)、在事业最兴隆之时,坚决辞去相位,回家隐居。他不贪钱财,辞相搬出相府时,所有的官府之物寸草不带。王夫人特别喜欢那里的一张床,想按照价格付钱买下来,王安石也没有同意,因为他认为,这样将来会说不清楚。
(2)、“自强者,人恒敬之;自律者,世皆赞之;自律自强者,乃万夫莫敌,终立不败之地。”2020年6月8日,包头六中德育处利用第九节课班会课,统筹安排初一至高二各年级各班以“自律当自强——走好青春每一步”为主题的召开主题班会,各年级结合各自的不同特点,有序开展了本次主题班会。
(3)、就连被通俗文学塑造为清官榜样的寇准,一次赏赐给歌女的缠头就是一匹绸缎,乃至于他的爱妾桃都感觉有些过分,当即写作《逞寇公二首》进行规劝,其一说:“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可知寇准不但有妾,而且生活也很奢侈。
(4)、 “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为什么能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与当年张謇兴教育办学校的经历密切相关,与南通地区传统的重教厚文的一方沃土有关。南通出了一个状元张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南通地区的无数个家庭,看这些年考取的清华、北大的学生,南通地区的比率居全省地市之首、全国之首。
(5)、 本无状元之名,但有状元之命。张謇本是礼部会试的第六十名,慈禧老佛爷六十大寿,这个数字吉利啊,再加上他的恩师、当年的主考官翁同龢的举荐,这个“六十名”就被戏剧性地直接钦点为状元。教科书称张謇为末代状元,有人说十年之后(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刘春霖才是末代状元。以我看,清朝当时都快完了,早十年晚十年有啥区别,统称“末代状元”有啥不可?不管是不是实至名归,从他一生的成就来看,张謇的能力是真的强,他无愧于状元的称号。从隋至清,中国科举制度1300多年,你能记住几个状元?
(6)、习近平:从艰苦的知青岁月中磨炼出来的人民领袖|老癫讲100名人自律故事之四
(7)、但真实情况是,自律的人比不自律的人要自由得多。
(8)、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从30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快有40个年头,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经典又高产。村上春树写作有个习惯,他每天只写4000字,400字一页的纸,每天写到10页就停下来。另外,他每天都会拿出一个小时出来跑步,雷打不动,正是这种高度自律,让他有精力能够持续产出优秀的作品出来。
(9)、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进行交流;。当时,暴雨袭击温州,柳传志的飞机迫降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上飞往温州。刘不同意,担心飞机第二天晚点,他让人们找一辆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赶到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议室时,这位温州著名企业家泪流满面。
(10)、原来,此女子是一个下级军官的妻子。她的丈夫在一次押送军用物品的过程中在河里翻了船,损失了一大匹军品,被上级判罪,家产全部查没后还差九十万钱。
(11)、初中级部以《自强自律,做中国好少年》为主题,从培养良好习惯为抓手,来培养学生们优秀的精神品质。在班会课之前,各班负责班会的同学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诸多学术资料、名人轶事、相关歌曲和视频,以增添班会的可信度和趣味性。会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自强自律,是成才的基础。同学们就“如何做到自律自强?”踊跃发言,体现了孩子们对于自身言行的理性反思。自觉预习、认真上课、及时复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固然是学习自律的体现,但同学们也应关注生活自律,努力做到科学作息、勤于锻炼、身心健康发展。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全体师生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大声朗读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感受其真情与热忱,再次明确了自强自律的信念。
(12)、 近十来年,南通进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迈入了大港大桥时代,苏通、崇启、沪通等好几条过江通道贯通南北,高速公路、铁路一条接一条建设,通江达海,通上海、通苏州、通苏州、通杭州,上海航空港北翼副中心落址南通,国际新机场建成后将直达世界大都市,目前南通地区GDP总量居全省第直逼无锡。南通蕴藏着无限商机,爆发千年未有之发展潜力,“北上海”、“第二个苏州”将名不虚传。南通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可以告慰张謇先生在天之灵吧!
(1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4)、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5)、高一级部以《自律当自强,期待硕果累累》为主,在各班班主任的精心准备下进行。通过文字讲解让同学们理解“自律”、和“自强”的概念,借助一个一个典型的事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自律当自强”的深刻含义。各班还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结合实际现身说法,让同学们意识到作为高中生自律自强的重要性。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了让同学们在此次班会中收获更多,各班还选取一些励志故事,励志歌曲来丰富本次班会的内容,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16)、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又是众多文人之中惟一一个以直面改革社会而闻名的诗人。
(17)、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18)、 青少年朋友们,听了我讲的故事,我们学习张謇什么?我们要学习张謇有家国情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的吃苦精神;学习他实业图强、拯救国家的担当精神;学习他开拓进取、大胆创新的探索精神!
(19)、《淮南子·说山训》有言:“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而许衡自律,不以莫责而不慎。暑中渴甚,众人都取梨而啖之,只有他危坐树下,只言:“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只说:“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自律如他,终以品德厚重,被誉为“顽廉懦警”“元朝一人”。《尚书》有言:“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我辈青年,该学许衡“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世乱志不移,律己以德!
(20)、一天大鱼大肉,饱食终日,大腹便便,肠肥脑满……
(1)、初中级部以《自强自律,做中国好少年》为主题,从培养良好习惯为抓手,来培养学生们优秀的精神品质。在班会课之前,各班负责班会的同学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诸多学术资料、名人轶事、相关歌曲和视频,以增添班会的可信度和趣味性。会上,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自强自律,是成才的基础。同学们就“如何做到自律自强?”踊跃发言,体现了孩子们对于自身言行的理性反思。自觉预习、认真上课、及时复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固然是学习自律的体现,但同学们也应关注生活自律,努力做到科学作息、勤于锻炼、身心健康发展。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全体师生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大声朗读了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感受其真情与热忱,再次明确了自强自律的信念。
(2)、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古希腊柏拉图
(3)、“遇语文”,一线名师精品语文号,欲集结万众语文人,百名主创团队,立足河南,放眼全国,打造最硬核语文自媒体,只发原创精品语文教学类文章:阅读、写作,备课、备考,教育、教学……邂逅就在转角处,最美语文遇上你。
(4)、作为长女,她同意了父母的想法,一个人跟着舅舅到深圳工厂里做流水线。
(5)、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6)、 青少年朋友们,天才不是上天掉下来的,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要耐得住寂寞,机会总是垂青有实力有准备的人!当你处于人生的低谷时,千万别放弃,一定要沉下心来,埋头读书学习,反思自己的得失。当机遇来临时,凭你的实力迅速去抓住它。
(7)、住我家隔壁的张阿姨,是好几家公司的顾问。在她那个年代,能上大学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可是她家境不太好,家里人都希望她能早点出来打工,帮忙分担家里的负担。
(8)、成功源于自律,一个人若没有果断的品质,他就永远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人。——约翰福斯特
(9)、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高考数学最后那道题就是拿来选拔人才,我们很多人看都看不懂(包括我),没有那个智力水平,不管你怎么努力,达不到。当然还有其它学科。
(10)、材料一: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11)、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12)、北宋是个重视文人的时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北宋也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的生活很奢侈。
(13)、这就是一个人为什么要自律的原因,和梦想沾不上边,就是简简单单地为自己以后能真正自由一点,身体和人生都自由一点。
(14)、房玄龄的夫人宁可违抗圣旨喝毒酒,也不同意自己的老公娶第二个夫人。这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王安石的情况与他们都不同,是夫人主动给他买的妾,什么障碍都没有,王安石依旧坚决不肯,更见其高洁。
(15)、还举个例子,比如数学,一张试卷有的同学一小时做完,有的需要一个半小时,有的两小时或是更多。这就是天赋,这就是差距。这种差距不管你有多自律、多努力、多勤奋、多刻苦都无法弥补,这是先天的。第普通智力的学生,通过自律、勤奋、刻苦的学习,相对普通的这群学生而言,也会出类拔萃。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普通平凡的@教育人王福明认为,一名正常智商的普通人,虽然读书非常自律刻苦拼命,但是不可能考上清华北大。除非是特长生或者自主招生。
(16)、时间概念反映了一个人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柳传志以其自律性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用管理自己的方式激励别人;。首先,他的守时表现在他的守时。柳传志的守时表现令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可能不超过5次。有一次,他去中国人民大学演讲。为了不迟到,他提前半小时赶到,坐在会议厅外的车里。他在开会前10分钟下了车,毫无差别地到达了会场。
(17)、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8)、上级说,如果能如数交钱,人就可以释放,保持原职;如果没有钱,她的丈夫就要被免职,还要判刑。
(19)、吴晗在清华大学时,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因没有钱,就赶写了一篇《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换取了10元稿酬,买了这部书。但他对自己写的这篇文章不太满意,在与老师的信中说:在暑假中仓促草成,本不想发表,因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一时凑不齐钱,所以只能送与本校周刊,拿到了10块钱,大概可买一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