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效应经典(文案精选146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02 11:34:21 浏览59

曼德拉效应视频

1、曼德拉效应!

(1)、当年警方进行调查时,曾在凶案现场模拟了整个过程,采用的是四人车:

(2)、心理医生约翰·保罗·加里森认为,许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记忆是人们在阅读这一阴谋论时捏造出来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这一记忆自始至终便一直存在。”

(3)、“真”字都是三横,但是很多网友们都说是两横,那些说自己记忆里是两横的人,有可能是从一开始记忆书写这个字开始的时候就少了写了一笔,所以一直以来记忆中这个字中间就是两横。

(4)、后来,科学家们在双缝面前放了一台观察仪器,看看这些电子是从哪条缝隙中穿过去。

(5)、有这种疑惑的人遍布全世界,很多人在自己的记忆中都曾出现过曼德拉死于八十年代的消息,甚至有人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看过当年的新闻,电视上播放过他的葬礼。

(6)、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当机器开始观察时,电子会老老实实变成粒子的特性,墙上只有两条粒子带:

(7)、还有争执声最大的「五十六个民族」还是「五十六个星座」,其实也好解释,因为本来就是两首歌。

(8)、曼德拉效应在科学上一直不被认可,他们觉得这只不过是民间所流传的说法而已,所以曼德拉效应一直被认为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反应,并不认为它存在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在近些年来,曼德拉效应却愈发明显。曾经曼德拉在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的时候,法院以密谋推翻政府等一些罪名,给曼德拉定罪,最终他在监狱当中度过了27年的时间,在大多数网友的印象当中,认为曼德拉在监狱当中就已经去世了。

(9)、但是这不是曼德拉效应,所谓的曼德拉效应是有大量的人都认可同一个信息,但偏偏这个信息却是错误的。能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则错误的信息曾经以某种方式出现过,可能是报道错误,也可能是印刷有误,或者由公众人物释放出这则错误信息后被大众所接受,不然不可能出现这么多人同时接收到一则相同的错误信息。结语曼德拉效应并不是人类记忆被篡改,而是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被篡改。

(10)、是啊,好奇怪,这难道就是曼德拉效应?答案肯定不是,90年代的语文课本我没有找到,但是查到1988年人教版的小学语文第6册,《寒号鸟》这篇课文写的就是“垒窝”。

(11)、现在国外有个争论,1963年遇刺的肯尼迪总统还活着,相信很多人本能地摇头表示不可能,但看过照片的人会相信。川普说“地球被篡改的历史”,想过哪些方面被篡改了吗?而这时曼德拉效应出现了,难道是偶然的巧合?

(12)、前些年还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很多人把名字都记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但是这部电影的名字其实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多出了一个“过”字。

(13)、接着就来考考大家了,这三面旗帜组成后的英国国旗应该是什么样的?

(14)、这个车标是德国大众汽车二战时设计的,初衷是上面一个“V”,下面一个“W”,真的,你印象中这个车标中间是断开的还是完整的呢?

(15)、然而,这种现象不是少见的。前一段沸沸扬扬的那首歌,到底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呢?是不是觉得前者更加熟悉,好像我们一直唱的就是前者,但实际上,后者才是正确的歌词并且从未改变过。细细想来,是不是觉得脊背发凉?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日本动漫人物之一皮卡丘,很多人的记忆中皮卡丘的尾巴末梢有一节黑色,甚至大家做的很多玩偶上也是,但实际上,皮卡丘从被画出来之时,就是纯黄色的。还有埃及法老的面具上的图案,你现在闭上眼想象一下,是不是一条眼睛蛇或者两条蛇呢?但是实际上,是一条蛇和一只秃鹰。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16)、在很多人的记忆里,烧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但实际上是英法联军。还有被教会烧死的人不是哥白尼,而是布鲁诺。

(17)、现在,封面上的名称不再是TheBerensteinBears,而是TheBerenstainBears。

(18)、…然后我望一望书本的封面。那本在我5岁至9岁时看过无数次的图画书;那本每一个字也是弯弯曲曲的泡沫字体的图画书;那本我相信世每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会叫它做Berenstein Bears的图书馆。

(19)、不过对于这个说法,期待觉醒的小伙伴们还表示不服,期待更详细的解释。

(20)、曼德拉效应(英语:MandelaEffect),维基百科认为这是一种都市传说或阴谋论,指大众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与史实不符。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明这一“效应”的真实性。

2、曼德拉效应经典

(1)、你还记得快餐连锁店是麦当劳(McDonald’s)还是唛当劳(MacDonald’s)吗?

(2)、因为世上最清楚记得案发时车上有多少人和多少排座位的人,莫过于为纪念这件事而建造模型和蜡像的人。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州有一家展览馆HistoricAutoAttractions,这家展览馆就摆放着模拟肯尼迪遇刺当天的模拟情景,而肯尼迪夫妇当时正坐在林肯敞蓬轿车的后座。

(3)、动画片《白雪公主》说的是“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还是“墙上的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4)、我反复看了当时的视频与头巾女士的站位做了比较。她“刚巧”站在了肯尼迪颈部中枪的拍摄绝佳位置,没有任何遮挡。

(5)、好了,朋友们读到这里大概一脸懵逼:哥们儿,曼效猴们如此费心尽力究竟几个意思?他们想证明什么?

(6)、而在地球遊戲的後台設置中,也有不少隱藏程序,如同計算機中那些引而不發的木馬病毒。它們的作用是在為地球遊戲留一個出口,當某些意識想要離開這場5D網遊又同時順應大的地球計劃時,這些隱藏程序便得到啟動,以某種方式作用於地球,甚至直接開啟傳送門,推動某些靈魂徹底離開地球遊戲。

(7)、許多靈訊中提及,地球將從三次元揚升至五次元,曼德拉效應便是這一大轉換的開端。地球遊戲要想流暢運轉,需要維持陰陽能量的平衡。在揚升的過程中,如果過去的能量無法平衡未來的揚升能量,地球後台便會以曼德拉效應的方式更改歷史,以維持能量的動態平衡。正如愛因斯坦相對論所顯示的那樣,過去、現在、未來是同時存在的。曼德拉效應的出現正式宣告,人類已進入多次元世界同時存在的時期,多維宇宙時空將會在三維影像中有更多的實際顯化。

(8)、怎么回事?我们一直记得以前拍照闪光灯必不可少,一百多年前这个航拍技术太牛了,能在飞行状态下高空对焦,另外还防震、自动连拍并且是微型相机?

(9)、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12)

(10)、不少人记忆中,沉思者的姿势是用右手握拳,然后顶着额头,但其实正确版本是用手背顶着下巴:

(11)、   亲爱的朋友们,你生活中出现过曼德拉效应吗?小编期待您的留言与分享哟!

(12)、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同樣無法擺脫曼德拉效應的作用。一位長相英俊的校草男生,如果在同學眼中因為太受歡迎而被誤認為是一位花花公子,那麼即使該男生很想要認真發展一段戀情,也會因為受到集體意識的念力影響而迷迷糊糊地做出一些沾花惹草的出格事,不知不覺地修改自己的記憶,並將自我認知向著同集體意識相協調的方向改變。

(13)、对于那些偏执症患者是不可能啦,只对轻微的“曼德拉效应”患者有效果,只需要将当年发生的真正历史证据,给他看就行了。

(14)、肯尼迪遇刺案出现了曼德拉效应?是否有人改变了历史?1963年肯尼迪当年乘坐敞蓬轿车驶过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Dealey Plaza)时,遭到枪击身亡。

(15)、在《爱我中华》里是「五十六个星座」,而「五十六个民族」是下面这首:

(16)、身在地球遊戲中的玩家們,貌似擁有不同肉身,個人的喜怒哀樂他人無法替代,但是在肉眼無法見到的更深處,在意識最隱秘的區域,在每一層光體中,能量總是同集體相互影響,以一種隱而不宣、難查蛛絲馬跡的形式。宇宙給了人們自由意志,但每位靈魂仍處在集體意識的巨大能量場中,若非心思縝密,洞察澄明,靈魂純粹,機緣已到,便難以找到那枚開啟通往更廣世界的金鑰匙。大轉換時期是一個機會窗口,供有心的靈魂玩家們升入更為輕盈的局部能量場。

(17)、首先,我们用一把枪来射击粒子,这些粒子穿过挡板后,会在墙上显示一条粒子带:

(18)、那么问题来了,《清朝女子的真实发音》这个有声影像居然比电影还早,谁拍的?当时记者已经配摄像机了?如果是电影厂拍的那为什么电影却是无声的?如果是国外旅游者拍的,这个旅游者自带摄影机,比好莱坞还先进?

(19)、不过,本文并非是讨论阴谋论的。我们先来一起回忆下你们脑海中的记忆和现实中的肯尼迪遇刺案是否相同。

(20)、至于皮卡丘,额,怎么说呢?你看皮卡丘还专门记住它尾巴的细节吗?不会吧,你当时只是被它萌哒哒的外表和剧情吸引了。所以,不问还好,我们完全不知道。当有人拿着这张图来问你时,你会努力的回想一波,结果发现很难想到,大脑想要偷懒了,于是就变成了怎么好看怎么来,当然是加黑色更可爱了。

3、曼德拉效应的来历

(1)、未来人类对于历史的修改遗留下的漏洞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未来的人类修改历史的时候由于马虎留下了蛛丝马迹。另一个则是光明会,光明会从第五次生物大灭绝时便存在而且一直在暗中操纵着人类。

(2)、可口可乐的标志正确的是什么呢?coca和cola两个字母之间,有连字符吗?

(3)、这种改变绝对是彻头彻尾的改变,即从事件发生的那刻起事件从原本的A变成了B。因为如今你已几乎找不到任何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人们记忆中的事件A了。正如肯尼迪遇刺一样,连后来拍摄于1991年,史上最大规模的肯尼迪遇刺电影《刺杀肯尼迪JFK》,当中使用的车辆,都全部由四人车变为六人车,车上的人亦全部由四人变为六人。明显肯尼迪遇刺的历史对电影公司的人而言,已经变成新的现实,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的旧现实。但对于许多看过这出电影的人,这一幕与他们的记忆有着极大分歧。

(4)、只要有特权阶级,就会有反抗,有反抗就会不安定

(5)、《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中,开头一句是五十六个星座,还是五十六个民族呢?

(6)、其中最近广为人知的是比利·格雷厄姆(BillyGraham)的死亡。尽管有人说,人们把与格雷厄姆的退休,或者电视直播的格雷厄姆妻子的葬礼搞混了,但那些清楚地记得格雷厄姆死亡的人却坚持自己的记忆并没有出错,也没有搞混这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7)、事件回顾结束,那么问题来了:肯尼迪遇刺时,他乘坐的敞蓬轿车上坐了几个人?4个?还是6个? 

(8)、自此之后,关于“曼德拉效应”的示例,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来。

(9)、Roediger,H.,Marsh,E."FalseMemory." Scholarpedia. 1Jan.2009,Volume4,Number8:38

(10)、那一刻,迷茫、尴尬、郁闷同一时间占据了我的情感。我极力和他理论,坚持自 己多年来也是用CSV档来工作,但在其他同事投来奇异目光的压力下,我被逼当众 承认自己的“错误”。现在已经事隔2年,我仍然不相信他们是“正确”。有什么理由我会把每天工作的事情弄错足足6年?…..

(11)、2009年,有一名美国男子开了一个叫「TheBeatlesNeverBrokeUp」的网站,声称自己误闯进一个平行时空,并在那里偷取了一盒从未播放过的披头士唱片「EverydayChemistry」。

(12)、当电子穿过双缝时,原本应该是两条粒子带,结果墙上出现了无数条纹,变成波的形式:

(13)、现在,封面上的名称不再是The Berenstein Bears,而是The Berenstain Bears….

(14)、许多人记忆中,当时车上明明只有四人,前排坐着司机和保安,后排是肯尼迪夫妻。

(15)、UsedtogivethefeelofthatdayinDallas.Thisisnottheactualcarnorareplica.

(16)、Bjorklund,D. False-memoryCreationinChildrenandAdults:Theory,Research,andImplications. Mahwah:L.Erlbaum,2000.

(17)、曼效猴的解释是,这本字典跟我们不在一个时间线上。

(18)、你可能会怀疑:是自己记性不好吧?因为我只是曾经看过肯尼迪遇刺的报道和影片,不是研究这个事件的专家。

(19)、不慌不忙的拍完后,接下来,头巾女士在搜捕狙击犯的混乱环境下信步走过埃尔姆大街。

(20)、86版的西游记里,确实没有拍摄这个片段,在当时的条件也确实不好拍出来,但是原著里有这个片段啊,这怎么搞?在之后的各个版本里好多都有这个片段,我最记忆犹新的就是1999年动画版的西游记,羊力大仙臂上的“冷龙”被鹰叼走就是出自这里,在你大脑的认知中,原著有这个片段,再加上人们都相信有,你就下意识的用其他版本的片段把它给补上了。

4、曼德拉效应揭秘

(1)、以下是我搜集的一些难以辟谣的「曼德拉效应」:

(2)、回溯2011年,有人这样问:为什么电视剧演员表,午马的名字被框起来:

(3)、有人坚信自己曾经在2013年之前看到过曼德拉去世的新闻,而且电视上还播放过曼德拉的葬礼,我无法证实当时是否有播放过这则新闻,但是在我这个年代,名人“被死亡”的事件确实有发生过,此人就是卓依婷。

(4)、这男子叫张继科,奥运乒乓冠军,这是他为一档综艺栏目录制的节目,当他端碗喝粥时请注意看镜中的影子,做出的却是拿纸动作,粥碗很明显还放桌上,怎么回事?(因为传不上视频,我只好截图,视频更清楚,大概就一秒钟)

(5)、另一种理论认为,在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我们都存在于类似于一块“全息甲板”(holodeck)(星际迷航系列世界中的一种装置,为娱乐目的创造虚拟现实体验)的东西中。在这个理论模型中,内存故障,也就是是软件故障,导致我们对现实的感知不一致。《西部世界》既视感……

(6)、这是你记忆中的苏联国旗吗?还是下面这幅呢?

(7)、   你想象过现实会被改变,与你的记忆不再一样吗?这就是所谓的“曼德拉效应”

(8)、曼德拉效应里很多所谓错误记忆都可以在网上查询证实,不过记住不要用百度,不要用百度,不要用百度,用谷歌。

(9)、从那时候开始,科学家就把人类记忆错乱的现象称为“曼德拉效应”。曼德拉效应真的存在吗?我个人认为,所谓的曼德拉效应并不存在。

(10)、著名网络用语“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电视里没了,连主演都说没这句台词,难道都记错了还是被修改了?

(11)、那么到底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尼尔森·曼德拉死于他(据现在记载)真实死亡年龄的前30年?

(12)、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闻发布之后,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这一新闻感到惊诧,发现自己对曼德拉的记忆出现了混乱和偏差。在很多人的记忆当中清楚地记得,曼德拉应该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监狱当中死亡,而且很多人还能够陈述出自己当时看到过的报道、葬礼的视频片段,以及曼德拉遗孀令人痛哭的演讲。

(13)、事实上,只要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这几年突然冒出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奇怪动物,老虎开始吃草,山羊开始吃肉,突然冒出了很多历史高清影像资料,刷新了我们对影像史的认知。

(14)、如果你上网搜一搜“曼德拉效应”就会发现,给出的解释下面还有一行字,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这是一种人类记忆偏差现象,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经常被各种细节误导,然后在越来越多人的影响下,自己也开始产生错误记忆,然后当你不确定某一件事情时,你的大脑开始不愿意努力思考,就找了一个在你的认知中比较合理的答案,然后在从众心理和大脑的催促下,你开始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件事的正确性。通俗来讲,那就是,你被外界和你自己的大脑误导了。

(15)、順應靈魂使命,傳導靈性智慧,喚醒集體女性能量,轉化"痛苦之身",提高集體意識的頻率,激活神聖女性的能量,為即將到來的陰陽能量合一達至共振,和地球母親Gaia一起提升到五次元空間。

(16)、Schacter,D.,Curran,T."TheCognitiveNeuroscienceofFalseMemories." PsychiatricAnnals. 1Dec.1995,Volume25,Issue12:727-7

(17)、这是一幅霍尔宾风格的经典亨利八世画作,亨利正在享用丰盛的晚餐。我记得他一只手上有只火鸡腿。(我以为是他的左手‘直观看是在画布的右边’),但我可能记错了。)

(1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发现,“曼德拉效应”是普遍存在,这种“集体记忆错误”的情况经常发生,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那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曼德拉效应”呢?

(19)、而在心理学上,错误记忆是指一个人回忆起没有发生的事情,这个回忆与实际情况不同的现象。研究人员发现,错误记忆确实存在着被多人分享,最终成为一个共同的错误记忆的情况。研究人员还针对性地进行了几次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什么巧合。换句话说,记忆并非是绝对真实的,人类是很容易被自身的记忆所蒙骗。

(20)、這種改變是兩個平行宇宙的替換,並非是揭露真面目這種過去場景的線性延伸。換言之,在公開戀情之前的那些時間點上,男明星真的是一個較為坦誠真性情的人;而在戀情事件發生後,男明星也真的被改成了一個假面之人。某粉絲拿出了視頻證據,證明該明星謾罵粉絲。即使這件事情沒有在之前的歷史中發生過,也會因為在曼德拉效應下歷史實相的突然改變,而讓當事人哪怕真心覺得自己沒有做過那件事,也難以在鐵證面前否認。這兩段截然不同的實相都是存在的。新的現實好似電影DVD中的「已刪除場景」和「其他結局」,雖然並未在電影公映時播放,但並不代表它們從來不存在。在如今的時間點上,這些被隱藏的場景,在曼德拉效應的作用下,從替代性場景成為了正式場景得以來到幕前為大眾所見。而當事人自己也會因為個人歷史的整體替換,覺得有些迷糊懵圈,但會逐漸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是現在這些場景所顯示的樣子。

5、曼德拉效应科学解释

(1)、甚至是,当朋友到了约定日期还钱时,就会发生「曼德拉效应」,让出借钱的人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借过钱给别人?

(2)、也因此,人们将这种群体性的记忆错乱称为「曼德拉效应」。

(3)、这种推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事实上,反而很有意思。只是这个假设没有给出实际的解释或可供测试的假设理论。当然,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不必对现实的终极本质进行思维实验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记错东西,甚至解释为什么我们会以同样的方式记错一些相同的东西。

(4)、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公众记忆和现实出现偏差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可以来列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有一幅著名的画叫做《蒙娜丽莎的微笑》,你可以回忆一下,画中的蒙娜丽莎的嘴角是上扬,还是没有上扬的?

(5)、視頻製作者介紹了人們對曼德拉效應幾種不同的解釋方式和認知態度,有人認為是平行宇宙在某個點上的交錯;也有人認為僅僅是大眾在這個高度連結的社會中因為某些原因而產生的簡單記憶錯誤。

(6)、但实际上,车上坐了六个人,坐在中间的是州长夫妇:

(7)、目前仍有不少国家是英联邦成员,其中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旗上仍保留着英国国旗的样式。

(8)、这种现象之前因为“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应其实只是一个新名字而已。但也有很多情况,是现实与人的集体记忆一出现不符,就会被人为标签为“曼德拉效应”,而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属实、是否真的可以被归类于曼德拉效应的范畴之内。

(9)、我们的记忆永不可靠。这里指的“不可靠”不是转头就忘记事情那种,而是“虚假记忆(false memory)”。即使是那些我们一直深信不疑的记忆,有很大机会其实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

(10)、那么当年苏联的国旗你还有印象吗?话不多说,我们直接上图:

(11)、但如果有人用其它(我称之为二次创作)的方式记录了这个事件,比如把整个事件用素描记录下来,或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或自己模仿等方式,会留下一些“残影”来证明曼德拉效应的缺存在。 

(12)、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寒号鸟》,我们90年代读书时寒号鸟经典的哀号应该是:“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可是最近在检查我儿子背书的时候,他却将“垒窝”读成“做窝”,我当即给他纠正,但孩子却坚定地说:“书上写的就是做窝!”

(13)、下面就给朋友分享一组一百多年前的高清彩照,拍摄者是法国人AlbertKahn(卡恩),1908年卡恩来到中国,慈禧刚刚去世,溥仪登基,注意,这些彩照不是电脑后期渲染上色,是彩色相机直接拍的:

(14)、已经上传到Youtube,结合视频观看更加精彩。

(15)、有人大概统计下面一些“曼德拉修改案例”,就简单说了:

(16)、“曼德拉效应”的支持者,坚信车上只有四个人,但是他们却不动手查查,只需要找到当初的报纸就可以发现,事实是6座的。

(17)、在美国一家汽车展览馆里,摆放着肯尼迪遇刺的展品车,显示是四人车,旁边标牌还写着「忠于原车的复制品」,没有州长夫妇的位置:

(18)、物理学家在观察量子时发现量子具有不同状态,因而提出那么宇宙应当也有多个,因而可能平行存在着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而平行宇宙之间的互相影响便产生了曼德拉效应。

(19)、至于平行世界理论,倒有一点可能,因为量子力学已经初步假设了它的存在,比如著名猜想「薛定谔的猫」。

(20)、以上举的这些例子,不知道你有几个是记错的?我在写下这篇文章时,询问过几个身边的朋友,发现很多朋友基本上全都记错了。可以说,这种记忆错误是相当普遍的现象。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存在如此普遍的集体记忆错误现象呢?难道真的存在“曼德拉效应”?

(1)、还有比卡丘的尾巴颜色、米老鼠的衣服、以及阿迪达斯的拼音问题,只能归结为记忆偏差,很难佐证「曼德拉效应」。

(2)、所以当事件因曼德拉效应而改变后,你很难再找到支持你原本记忆的证据。即使在事件发生时拍下的照片或是和事件有关的物品等,都会随着曼德拉效应的产生而跟着发生变化。

(3)、这个ng的读音是各位网上聊天都爱用的“嗯”字,如果没记错拼音应该是en,但字典上没en,标注的却是ng,貌似ng打不出这个“嗯”字,我用五笔,朋友打拼音可以试试,这个ng既不能拼也不能打,但真的就横空出现了,再说一个我的天啊,是集体记忆错误还是字典被改了?

(4)、如果挡板有两道缝隙,那么背后就有两条粒子带:

(5)、以上三个案例,只是类似案例的冰山一角,感觉是不是很神奇?这种产生记忆错位的行为,就被称为曼德拉效应,那么,曼德拉效应是怎么来的呢?

(6)、其实这种突然改变,并不是有人中途换了名称或者电影对白。

(7)、2003年肯尼迪遇刺40周年时,美国ABC广播公司搞了一次调查,有70%的美国人认为刺杀肯尼迪是一个更大规模的阴谋。

(8)、让人特别沮丧的是“错误记忆”这一现象,即对过去事件产生的错误或无意识编造的记忆,这些记忆感觉如此真实,以至于经历过这些记忆的人们拒绝接受反面的证据。

(9)、比如,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X的女孩》,到底是「一起追」还是「一起追过」,大家争执不休,我更想把原因归结为朗读惯性。

(10)、天文: 火星没有任何卫星,但现在有两个;太阳曾几何时是白色,而不是现在黄色

(11)、“尽管我从未读过该系列图书,但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它是“贝伦斯坦”。为什么有人要改变熊的姓氏?似乎无关紧要。”

(12)、实验人员把那宗商场迷路事件设定在受访者的5岁,商场则设定在受访者家附近的商场,内 容则是受访者和家人走失,之后被一位老人找到,最后和家人团聚。实验 结果显示25%的受访者竟然能清楚描写“那段不存在的走失事件”的详细细节,例如那老人的样貌,为什么走失,警察的介入。即使实验结束,实验人员对受访者 说4宗事件中有一宗是假的,仍然有20%的受访者未能认出商场迷路事件是虚构的。这实验一直用来证明人类的记忆的脆弱,很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且最重要的 是,自已未必知道虚假记亿的存在,就像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的人造人般。

(13)、肯尼迪遇刺事件,是一个典型的曼德拉效应,全球有数千万的人都曾有过这种经历。

(14)、毫不犹豫,大家直接都会选择第一个,但是不好意思,真实的名字是第二个。

(15)、知名品牌阿迪达斯的英文拼写,是“adidas”,还是“addidas”?

(16)、众多网友也回忆,很肯定自己在90年代有看过这部电影,而且情节回忆大体一致:一个精灵(Sinbad饰演)试图帮助两个小孩的故事。

(17)、这个理论假设小量子波函数允许人们在宇宙的缝隙间穿越,达到一个此刻情景类似的时空,那个时空里的人们也都不是他们的朋友。对于曼德拉效应的解释有三种,虽然每一种听起来令人有些毛骨悚然。

(18)、她的观点提出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随后她开始注意其他的错误记忆的例子:

(19)、所以,如果目的是创造安定幸福的生活环境,就不能让特权阶级出现

(20)、成千上万的人都经历了“曼德拉效应”,这种现象之前因为“对事情持有错误的印象”而知名,曼德拉效应只是一个新名字而已。这个理论假设小量子波函数允许人们在宇宙的缝隙间传阅,达到一个此刻情景类似的时空,那个时空里的人们也都不是他们的朋友。

(1)、这指的是宇宙有多个,多种宇宙之间大量的宇宙记忆互蹿,造成了所谓的“曼德拉效应”,然而尽管上述理由听起来非常玄幻,但是依然有人会信以为真

(2)、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淘宝中搜索英国国旗制品,比如“英国国旗抱枕”,“英国国旗外套”等。你会发现搜索的结果中有时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然而在现今的现实中,对称的英国国旗反而会被人认为是“劣质”的加工或复制品。

(3)、这种假说确实在理论上可以解释曼德拉效应,但是这样的解释意义不大。不如说这种假说可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现象,该假说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创造出来的程序,被用来进行某种实验或者实现某种目的。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像是我们所熟知的电脑程序一样,可以不断的修改和重启,如果出现了一些小故障,可以删除重启一下。实际上在我们2012年的时候程序就出现bug了,伟大的存在已经将我们的世界重启过了。但就像电脑程序一样,删东西总是删不干净,这些记忆残留导致了我们如今的“曼德拉效应”。这个理论你根本就没办法证明他是对的,但也同样不能证明他是错的,毕竟我们谁也不能确定,我们这个世界是不是像“缸中大脑”一样,一切都是造物主想让我们看到的。就像前面说的,这种解释等同于没有解释,你可以把这个世界的一切归咎于这个假设,所以,我们不予深究。

(4)、另一位是撑伞的男人。他也是当时现场唯一撑伞的人,但事发当天是个天气晴朗,阳光温和的日子,他的诡异行为不得不让人深思。

(5)、最牛逼的情节来了,有人发现,这个带“口”旁的(口当)字(简体)是2019年4月12日0点消失的,我就不多说了,截个曼效猴们的讨论:

(6)、10大曼德拉效应事件(记忆被篡改时间被重置)(8)

(7)、据他说,在那个平行世界里,披头士从未拆伙,甚至连约翰·列农都没被粉丝杀死,而这盒录音带是在1970-1980年间,即披头士解散后的头十年所录制。

(8)、多元宇宙理论,这指的是宇宙有多,并且在同时运行在这期间有大量的宇宙记忆互蹿(例如A宇宙的记忆传播到B宇宙中)造成了所谓的‘曼德拉效应’然而尽管上述理由听起来非常玄幻但是依然有人会信以为真。最近时期的量子力学也反应了多元宇宙的存在。

(9)、他们决定,每次只发射一个电子,这样就不会相互碰撞了。但连续发射一个小时后,墙上依然出现无数条纹:

(10)、“以前不是贝伦斯坦熊吗?现在,为什么突然变成了贝雷斯廷熊?这是某种反犹太人的掩饰吗?或者我们这些在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是否被误导、误读了错误的发音了呢?”

(11)、如果抛开以上阴谋论,用科学的方法来解答“曼德拉效应”吧。

(12)、《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罗丹在1880年创作的雕像。“TheThink”是英语的叫法,国内我们翻译成《思想者》或《沉思者》。

(13)、当然,前面分析过,重度的“曼德拉效应”坚信者是不会相信的,即使带他们到现场,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14)、这似乎说明了,我们可以改变「历史」,通过在双缝后面「是否摆放摄像机」的动作,竟然可以决定电子在穿过双缝时的形态……

(15)、曼德拉就是那个著名的南非黑人,他于2013年去世,但很多人都声称他至少90年代就死了,集体记忆错误?2000年我去南非参观植物园,看到南非国花“曼德拉花”也以为曼德拉不在人世,所以2013年听说他去世还小吃了一惊。

(16)、著名歌曲《爱我中华》中开头句子在你记忆中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还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17)、心理医生约翰·保罗·加里森认为,许多关于“曼德拉效应”的记忆是人们在阅读这一阴谋论时捏造出来的。“一旦(捏造)存在,看上去好像这一记忆自始至终便一直存在。”

(18)、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张照片被“修改了”,众人在拍照时雕塑的手也在额上,修改者把雕塑改了,但没改模仿者,于是留下了“修改痕迹”。

(19)、结果,有人翻遍了从1985年至2003年的所有刊物,终于找到在历史被改变后,得以遗留下来的珍贵资料︰

(20)、比如一部90年代拍的电影,右下角报纸写着曼德尔去世的标题:

(1)、这种说法是来源于一场实验,一些人认为曼德拉效应的罪魁祸首,可能是来自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产生过诸如“上帝粒子”等多种物理学发现。他们认为自从2008年科学家们在此做了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导致了对我们所在的空间和时间产生了影响甚至是破坏,使得我们的时空出现一些紊乱,进而我们的时空记忆发生了紊乱,从而形成了“曼德拉效应”。当然,这种解释基本上没有几个人会相信,这不过是阴谋论的产物,为的不过是想要阻拦人类对科学的探索罢了。如果做这种实验会导致时空出现紊乱,我们的世界早就收到了威胁。

(2)、以及历史上的错误观念。你是不是也记错了在学校学过的轧棉机发明者伊莱·惠特尼是黑人?

(3)、地理: 美国有51或52个州分,而不是现在的50个州分;新西兰在欧洲附近,而不是现在的澳洲;斯里兰卡在南海,而不是在印度下方

(4)、不可否认,这种效应如今在网络世界越传越广,比如一件事物的发生会迅速引发无数人的关注和猜测。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一些虚假的“真相”被传播,而后被越来越多的达成共识。最终,“曼德拉效应”出现,假的变成真的,人的潜意识就会记住这些虚假证据。就算你将来知道真相,也会出现错觉。这种效应一旦出现,就会开始有人尝试寻找“证据”,努力自圆其说。

(5)、这种现象想必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比如我们常在朋友圈看到某位明星去世的消息,而实质上这位明星并没有去世,依旧好好的活着。但是经过不断的传播,许多人信以为真。就会在脑海造成一种假象,即这个明星已经死掉。就算当你知道这个明星仍健在时,你的脑海仍保持这一个假象,即这么明星已经死掉。

(6)、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大卫·施米德认为,如同曼德拉效应一般的阴谋论切中了人们“想要找到世界机理的解释”的欲望,然而世界的运作却常常不如阴谋论者想象的那样简单,不过现在未有科学方法证明有无平行宇宙的存在。他们还说该理论的创始人菲安娜·布梅自称是一位“超能力研究者”,在遇见一些与她记忆相左的人后,开始猜想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记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