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充饥的意思解释(文案精选102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4-03-31 09:41:38 浏览59

画饼充饥的意思

1、画饼充饥的意思和造句

(1)、(近义词):望梅止渴纸上谈兵聊以自慰充饥画饼指雁为羹割肉医疮无济于事

(2)、出处: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骥之志。”

(3)、例句:对那种不讲实际、~的想法,我们必须反对。

(4)、获得秒懂超人送出的精美礼物哦~在本文留言区↓↓↓回复地址和联系方式领奖啦~

(5)、皇帝一听,卢毓推荐的人和自己想用的人不是一个路数。就打断了卢毓的话。说:

(6)、你只知空谈理想而不去实践,不过是画饼充饥罢了!

(7)、今日互动话题:你觉得“画饼充饥”有什么危害?

(8)、曹睿的这句原话是:“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也就是说,选人的时候不要选有名的名士,就像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9)、这种做法无异于指天射鱼,画饼充饥,丝毫不能解决问题。

(10)、宋李清照《李清照集·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骥之志。”对那种不讲实际、~的想法,我们必须反对。主要做主语、谓语、宾语。

(11)、口字旁一个炎这个字念dàn,但我们也听过“日啖荔枝三百颗”,啖就是吃的意思。

(12)、纸上谈兵(zhǐshàngtánbīng)

(13)、卢毓对各位幕僚道谢:“谢谢大家。三天之后,我还得回答皇上的问话。容我再好好想一想。”

(14)、李胜和邓飏为了令曹爽立威信,建议曹爽征伐蜀汉,曹爽听从。

(15)、人类身上肯定有像“合成氨”这样的功能,辟谷就是这种功能的具体体现。

(16)、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17)、另一个是曹魏的侍中卢毓(毓,读玉的音,Yu,四声)。卢毓,也不是一般人,他爸爸是卢植。没找到照片,长什么样?不知道。

(18)、所以,后来的人,为了区分这些个都叫魏的朝代,把三国期间的魏国称作曹魏。

(19)、官员甲说:“这个诸葛诞,不光是名门之后,还特别有德行。有一次,和另外一个官员杜畿去巡视水情时,不幸两人同时落水。手下人去救诸葛诞。您猜诸葛诞怎么说?诸葛诞说,你们先救杜大人去吧!兵卒于是去救杜畿,诸葛诞自己却昏死了过去,身体被冲到河的岸边,过了很长时间才被人发现,最后才被救了过来。”

(20)、乌龟和蛇,冬眠的时候,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喝,在水里或地下,一呆就是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那么,它们是如何生存的?教科书上说,完全靠身体里贮存的脂肪消耗来维持生命。不记得在什么报纸或杂志上,看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不知搞什么工程或农人在家中打井,从地下几十米深的泥土中,挖出了一只活着龟,大家惊奇万分,惊奇它不知在地下呆了多少年,靠什么维持生命?专家们莫衷一是。

2、画饼充饥的意思解释

(1)、比喻空有虚名,不实用,也比喻以空想来自我安慰。

(2)、曹叡卧病时,拜曹爽为大将军;曹叡的儿子齐王曹芳即位后,曹爽又被加为侍中。

(3)、大家觉得他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从他这句话里总结出一个成语,叫做画饼充饥。

(4)、觉得本文不错,就为他打赏吧。你每打赏一次,就为新丝路文学基金捐款:1元。

(5)、(延伸阅读:《红楼梦》中,贾宝玉他爹爹,贾政,最后因为女儿贾元春被皇帝选作发贵妃,而被皇帝任命为工部侍郞,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工业部或者叫工业和信息产业部的副部长。)

(6)、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7)、故事中的主人公,一个是曹魏国的皇帝、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曹叡。

(8)、不经意间,想起了一则古代笑话:两个小孩见面,一个用两手比划成饼的形状,对另一个说:“吶,请吃饼!”另一个笑了笑,也用两手比划成一个大大的饼,说:“吶,也给你一个!”结果被身后的母亲打了一巴掌,质问道:“你给他那么大干什么?!”这是多个“画饼充饥”的笑话中,比较有趣的一个。

(9)、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10)、卢毓说:“是啊。你们二位,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向皇上推荐的吗?”

(11)、如果基础不好,想考个好成绩也只能是画饼充饥而已。

(12)、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13)、杨潇心想,虽然不能吃,心中想想,也强如画饼充饥。

(14)、三国时候,魏明帝让卢毓选拔官吏,再三说,选拔的人才,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是不能吃的。从此,有了“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者是欺骗别人。

(15)、一个幕僚说:“圣旨中说画地做饼,意思是指,有的东西,表面是名声很大、很好看,但不实用、不能吃!”

(16)、拼音:huàbǐngchōngjī解释: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语法:画饼充饥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示例: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六出)近义词:望梅止渴、无济于事、割肉医疮反义词:名副其实、务实求真

(17)、“画饼充饥”与“ 望梅止渴”这两个成语,不仅含义相似,对仗工整。更巧合的是,这两个成语故事都出自曹氏家族。

(18)、画饼充饥,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是肚子饿了不去吃饭,在地上画了一个饼,然后在上面写上“锅盔”,或者写着“军屯锅盔”,上面还写着“牛肉馅儿”,然后看这个饼一下,看一下肚子就饱了。

(19)、这个故事,接到画饼充饥后面,是我的一个发明。也是我今天的偶然所感。我个人觉得,放一起读,很精彩,也能加深对画饼充饥的理解。

(20)、"画饼充饥"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产生的。现在往往用来比喻用空想来作自我安慰,或者用来说明虚名是没有实际用处的。还有个成语"望梅止渴",意思和它相近。

3、画饼充饥的意思视频

(1)、魏明帝曹叡(204年出生,239年死亡),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长子,母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

(2)、也就是说,在曹叡的爹爹曹丕当皇帝的时候,卢毓当时的官职相当于组织部的副部长,负责向皇帝曹叡推荐人才。到曹叡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卢毓升官了,成了待中,也就是曹魏国的宰相了。

(3)、没想到,画饼充饥竟然后面藏着这么多血腥的故事。

(4)、“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

(5)、有这么俩人拜了把兄弟。这一天,二兄弟要出远门,就到大哥家里辞行。去以前,就用秫秸杆儿和细米儿扎了一只鸡,给大哥送礼去了。到大哥家里,只有大嫂子在家里。

(6)、“今天先不讨论人选了。大家先回去,仔细考虑一下。三天之后,再来推荐吧。”

(7)、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是指:虚而无实,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用假的名义或者好处欺骗别人。

(8)、《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9)、释义: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说要把它做成肉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虚假不实。

(10)、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著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11)、张仪对楚怀王说:“您呀,别和齐国联盟了,和我们秦国结盟吧。秦王说了,只要楚国不和齐国好,秦国愿意给楚国600里地。”

(12)、对那种不讲实际、画饼充饥的想法,我们必须反对。

(13)、后来人们就用"画饼充饥"这个成语比喻用幻想抚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14)、画饼充饥这句成语的普及率很高,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会说,但与这句成语相关的故事、它的出处以及这句话最初的本意,可能很多人就不一定清楚了。

(15)、卢毓刚下朝回家,太监来宣旨:“皇帝有令,请卢毓听旨。”

(16)、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于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17)、没有实际行动,理想只能是画饼充饥,无法成为现实。

(18)、古代这样的事例很多。《抱扑子﹒内篇﹒杂应》中就记载:“有峰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观其步徒登山,提一斛许重,终日不倦。”东汉张衡,吐纳不食。再如北魏寇谦之弟子李皎,服气绝粒数十年,九十岁而有童颜。正像古籍中所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19)、素材来源于网络,好的资源值得分享,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若涉及版权烦请后台留言删除。

(20)、 在那时朝廷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文帝很不满意。

4、画饼充饥的意思和比喻

(1)、早晨户外,面对东方,目光远眺,穿透云层,意念停留在宇宙深处,轻闭双眼,采用绵长柔细的呼吸方法,即龟息法,臆想宇宙深处,有无数的乳白色的精华气体,从你浑身的气孔(例如汗毛孔)进入你的体内,增加你的能量,增加你的食量,增强你的体质,维持你的生命。久而久之,以假练真,最终做到了服气辟谷。

(2)、这位二弟用筷子假装而夹着这张“饼”,在嘴里嚼了半天,然后放下筷子说:“行了,今儿吃的太饱了,谢谢您了。我不等我大哥回来了。”二弟走后,不大工夫,大哥回来了,大嫂子说:“二弟今儿个给你辞行来了,还送了只“鸡”来。”说着把那只“鸡”拿给大哥瞧了瞧。大哥说:“人家给咱送礼来,没留人家吃饭吗?”“留他吃了!”“烙饼,这不,还在这儿撂着吗!”大哥过去瞧了瞧这张“饼”:“咳!这都怨我不在家,就凭这只‘鸡’,说什么也不能给他吃这么大张的‘饼’啊!”

(3)、但曹叡觉得这两个人,空有大的名声,德行和能力并不怎么样。

(4)、侍中卢毓坐在一张桌前。两边是两个级别低一点的官员,官员甲和官员乙。桌上放着一些名册和茶水。

(5)、皇帝一听,也笑了。然后双手伸出来,往下按了按,说:

(6)、经常在微博的评论区看到有网友评论说“不吃饼”,意思就是指不要乱发消息。比如,当有些营销号发微博说:某某演员要拍某部戏了。这个戏就是所谓的“饼”,然而这条微博是真的还是假的就不清楚了,所以一般在还没有官宣或者没有确定的消息之前,粉丝们都会说“不吃饼,等官宣,谢谢。”有的戏剧本不好,就被称为毒饼。

(7)、在地上画个饼。一是拿不起来,二是没法吃,三是肯定也吃不饱。

(8)、连动结构;动词性;主要作主语、谓语、宾语。茅盾《茅盾文艺评论集》:“此等诗词有一共同特点,即都着眼与书中之离合悲欢,从而寄其羡慕或感慨,要而言之,无非画饼充饥。”郭沫若《人力以上》:“尽管在事实上是一贫如洗,装饰一下外观,也怕是画饼充饥的一种办法罢”。

(9)、谁都知道,人是凭吃五谷杂粮维系生命的,如果不吃不喝(包括不喝水),几天后身体的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聚集增多,没办法经过身体循环带出体外,加上不喝水会使身体的液体浓度增加,身体的电解质平衡被破坏,时间一长,身体的脏腑损害、衰竭,最终影响破坏到生存需要保证的各种条件,危及生命。

(10)、推及人类,人体中如果有乌龟的这种功能,不也就会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不吃不喝。

(11)、“哎呀,二弟,你怎么这么客气呀,每次回来都叫你破费,”说着就把这只“鸡”收下了,想了又想说:“二弟呀,你出去一趟不定多会儿才能回来,今儿个别走,无论如何在家里吃饭。也没有什么好的!家常便饭,坐下,坐下!”

(12)、官员甲说:“他呀,复姓诸葛,单名一个诞字。”

(13)、再后来,诸葛诞因为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年)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年被镇压,诸葛诞被大将军司马胡奋所斩,夷三族。诸葛诞麾下数百人,全部拒绝投降而被杀。

(14)、曹叡担心卢毓会根据表面上的虚名,来推荐诸葛诞和邓飏。就对卢毓下诏说:“我要有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您可别给我弄些个图有其名、没有本事的人来啊!”

(15)、白马将军公孙瓒以及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皆为卢植门下弟子。范阳卢氏后来成为著名望族。

(16)、“大家休要再笑。卢爱卿所言,甚得朕意。就依卢爱卿的建议,对将任命的官员,进行一次考试。有真才实学的,留用。没有真才实学的,那就,那就,那就——,大家都明白了吧?以后,选拔官员,都这样办理。”

(17)、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他的为人和学问受到了人们的称赞。后来卢毓做了官。

(18)、原来以为,曹魏的国都在鄴(邺之古字)城。邺城,古代著名都城。遗址范围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遗址主体位于河北省临漳境内,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阳市18公里,北距邯郸市40余公里。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东汉末年,曹操击败袁绍,占据邺城,营建王都。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19)、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20)、曹爽原本谦虚谨慎,后来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起居自比皇帝。

5、画饼充饥的意思解释词语

(1)、后来卢毓做了官。他为官清正,任职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2)、卢毓说:“诸葛诞,听说过。他是诸葛丰的儿子,和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同族的弟弟。”

(3)、曹爽(生年不详-249年),字昭伯,曹魏宗室、权臣,曹真之子。

(4)、最后,被张仪“画饼充饥”的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客死异乡。

(5)、拼音:画饼充饥(huàbǐngchōngjī)。

(6)、那时选拔官吏,一般是凭人推荐,而推荐者往往只推荐有名的人物,这些名人多数只重清谈,不务实际,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满意。在选拔中书郎时,魏明帝就下令说:"这次选拔,要由卢毓来推荐。选拔的人不要只看名声。名声就像在地上画个饼一样,其实是不能吃的啊!" 

(7)、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

(8)、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用来欺骗别人。

(9)、但是这可能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儿。画出来的饼是没有办法让人吃饱肚子的。

(10)、既然你有了画饼充饥这个技能,总得有饼可以画。

(11)、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为皇帝的侍从、顾问。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的官职,即是侍中。

(12)、有知识的人,尤其是政治家、诗人都富于幻想。为了给善良的人们带来一些希望,他们创作了一些梦想和文学作品。当然,这种乌托邦式的想象和“画饼充饥”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仔细想想,是并不会实现的,但在一时,或者较长一段时间如几十年内,靠各种洗脑,也能起到一些精神麻醉的作用。

(13)、屈原在汩罗江底,今天托我给大家讲的,就是这句话。

(14)、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和刘备老乡,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

(15)、官员乙:“我们可是秉公办事的人。不会借这个机会推荐自己的朋友的。”

(16)、卢植,谁呀?看三国演义的,大概都记得的。卢植是刘备的老师!

(17)、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这两个成语,意思相仿,字面上也对仗工整,还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叡。 

(18)、从长远来看,“画饼充饥”只能起到一个延缓恐惧、减轻惨痛的效果,是迷魂药的高级版。

(19)、诸葛诞、邓飏等驰名誉,有四聪八达之诮,帝(曹叡)疾(不满意,忌恨)之。时举中书郎,诏曰;“得其人与否,在卢生(卢毓)尔。选举莫取有名,如画地做饼,不可啖也。”

(20)、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德行好,而有名的,我们是不应该厌恶。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1)、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他学识渊博,受到人们的广泛称赞。

(2)、“画饼充饥”发生的具体的时间,是青龙二年。也就是曹操的孙子曹叡(读音:ruì)当魏国皇帝的时候,公元2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