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忍的句子(文案精选129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09-26 00:08:31 浏览59

佛家关于忍耐的名言

1、佛家关于忍耐的名言有哪些

(1)、  1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2)、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莎士比亚

(3)、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4)、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5)、如说我们看这个人,我们昨天看这个人也是这样子,今天看也是这样子,明天看也是这样,就不感觉这个人有什么变化。我们若这样的看法,那么这就是常想。若是按照佛法来说,一切法是剎那剎那变化的,是无常的。佛菩萨告诉我们修无常想,就是「诸有有情若生若长,一切无常」。有情的地水火风、色受想行识也是剎那剎那变异的,都是有变化的,不是常住不变的。都是要靠因缘的支持,没有因缘的保护支持,很容易就坏了。

(6)、谓诸菩萨应如是学:诸有有情,若生、若长,一切无常,皆是死法。极报怨者,谓断彼命,是诸有情命念念断,智者何缘复欲更断?

(7)、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8)、世间事,无论是大事、小事、好事、坏事、急事、难事、烦事、愁事,遇事能忍,懂得调伏自己的心识,懂得化解,懂得以退为进,则会转忧为喜、转败为胜。

(9)、引导语:佛语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语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感悟,同时也教会了我们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果此刻你正陷入生活的泥沼,不妨来看一下这181条佛语吧,说不定会让你豁然开朗哦。

(10)、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罗素

(11)、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12)、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13)、(净坐念佛)抵腭闭目坐端身,气出气入调本心。专闻自心通通跳,随声默念一梵音。凝神内观清净地,耳根闭塞勿分神。外音入耳犹幻境,动静由它不去分。导入声尘闻自性,久习空寂大千心。

(14)、让我们本著无限的爱心,去对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险去保护自己唯一的孩子。

(15)、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16)、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

(17)、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18)、“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即品茶和学佛一般皆是可得宽性宜情之举。

(19)、 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0)、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2、佛家忍的句子

(1)、1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份,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2)、读诵没有用的话语一千句,倒不如只听到一句有益的话,带给人安宁。

(3)、 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4)、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5)、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复为当来大苦因处。

(6)、只有天生的艺术家才能忍受成为一位艺术家所必需付出的艰苦劳动。——迪亚娜夫人

(7)、1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

(8)、只说好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9)、1智者应清除自己心灵的污垢,舍弃感官的享受,使内心没有挂碍。

(10)、佛菩萨慈悲告诉我们,就是富贵的人,「尚为三苦常所随逐,所谓行苦坏苦苦苦」,都是在苦里面。说大兴盛者不能离苦,何况那些有情住在衰损里边,病、寿命、眷属种种的衰损,那他们是更苦了。

(11)、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12)、「如是生死性无常法诸有情上」:这样有生有死,体性是不常住的,一切有情的生命体上都是这样的。「其有智者。尚不应起有染浊心」:若是有佛法智慧的人,尚且不应该发起有染污心对他,筹划什么办法来伤害他,不要有愤怒来伤害他。「况当以手块杖加害」:心里边不要起伤害他的心,何况能够用手,或者是用块、用杖杀害那个人呢?「何况一切永断其命」:动心都不可以,伤害别人的心都不要有,何况一切的永断其命的事情,更不应该有了。

(1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4)、一个人在外,首先要学会忍耐,其次要坚强。——王瑶

(15)、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16)、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7)、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18)、  1如果你真的爱他,那么你必须容忍他部份的缺点。 

(19)、假如人只能自己单独生活,只去考虑自己,他的痛苦将是难以忍受的。——朗费罗

(20)、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3、关于忍耐的经文

(1)、所谓成熟,不过是更加能忍耐痛苦罢了。——冰心

(2)、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着相当多的苦恼。

(3)、实践人生净土,首先要把自我的净土庄严起来,经常以慈悲的眼睛视众生,常说良言美语使人欢喜,时常面带微笑,流露慈悲,布施祥和。如此,人人皆具慈悲的眼睛,温暖的微笑,以及良言美语,就是人生的净土。

(4)、公牛顶死小狮子,母狮痛哭流涕。豹子:有多少人为孩子被你们咬死而落泪!禅师:只有自己遭到不幸,才会反省对别人的伤害。

(5)、这一首处世的偈语,无非要我们凡事退一步想,凡事谦让、忍耐,自然与人无争。希望大家能以此做为参考,能够有所受用。

(6)、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7)、1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8)、 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9)、遇事不可太精,太精则无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则无友。人只有懂得退让,才方显大气;只有知道包容,才成就大度。

(10)、人的勇气能承担一切重负;人的耐心能忍受绝大部分痛苦。——塞缪尔·约翰逊

(11)、我们难以忍受别人的虚荣,因为它伤害了我们的虚荣。——苏轼

(12)、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3)、 10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4)、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

(15)、(身心出家四料简)第一种人——心出家身出家为圣人;第二种人——心出家身在家为贤人;第三种人——心在家身出家为伪人;第四种人——心在家身在家为愚人。

(16)、忍耐是痛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卢梭

(17)、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18)、透过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禅定,以及视察体验真理,了解和实行同时并进,常做正确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烦恼。

(19)、忍耐是一帖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拉罗什福科

(20)、1不背诵是读经的污垢;不勤勉是持家的污垢;懒惰是皮肤的污垢;放荡是启发心智者的污垢。

4、佛家关于忍耐的名言警句

(1)、10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2)、1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3)、   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4)、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5)、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6)、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弱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7)、1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情形。

(8)、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9)、1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10)、只要是醒者,无论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持著这种慈悲的胸怀。

(11)、(禅净双修《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12)、 1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 

(13)、  1当你用烦恼心来面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14)、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15)、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6)、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17)、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便为于己自作非爱、便为于己自生结缚、便为于己自兴怨害,非是于他。

(18)、1这就是达到自由和解脱的途径——帮助别人而不贪求名利和果报,不存伤害别人的意念,而且本著理智去做事。

(19)、 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0)、1拥有很多财产,大量的黄金和食物,而却只贪图自己奢侈的享受——是导致堕落的一大因素。

5、关于忍的佛语

(1)、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苏轼

(2)、「是诸有情命念念断」:从佛法上看,一切有情的命剎那的在断坏,剎那生剎那灭,剎那灭就是死了,所以「念念断」,剎那命就断了,但是又活了,剎那的死,剎那又生了。「智者何缘复欲更断」:既然剎那剎那就死了,有智慧的人有什么理由还要断他的命呢?他本来就是要死的﹗

(3)、   10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4)、「生者」:这生者是什么﹖譬如说有真实的体性他有作用,一切法都由他创造出来的,他就名之为生者了。佛法说没有这回事,没有生者﹗

(5)、1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6)、(顿修成佛篇)佛法难闻今已闻,明师难寻经中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居家严持四重戒,六度万行事躬亲。慈悲喜舍菩萨心,所行无住是禅心。清净弥陀心中坐,嬉笑怒骂皆梵音。普化群蒙菩萨行,自度度他证金身。

(7)、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至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8)、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9)、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10)、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11)、1你们应当知道下面这四种人是真正的朋友:第帮助和支持你的朋友;第同甘共苦的朋友;第能使你得到益处的朋友;第具有爱心的朋友。

(12)、「皆是死法」:「自古皆有死」,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一切法,都是非死不可的,必朽之物,决定是要坏败的,不可能会永久的,都是非死不可的。世间人不高兴死,就不要讲这句话,不讲就不死了吗?佛教徒不忌讳这件事,要认真的考虑观察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13)、谓诸菩萨应如是学: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经历长世昔余生中,未曾为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亲教、轨范,尊、似尊等。

(14)、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争、不谄、不艳、不俗。

(15)、(修心念佛——圆顿成佛篇)六道轮回凡夫地,不出凡尘难断欲。众等并非圣贤体,欲有缘处易沉迷。依佛依法修自心,到处求法已偏离。修行无事别找事,专心念佛是主题。人生苦短转眼过,哪有时间论高低。不定此心随流转,三界六道怎出去。一天从早忙到晚,东奔西跑乱寻觅。可知佛在心中坐,脚下就是三宝地。手中经法是导引,一心专注方受益。自修自得要塌实,佛法关键重实际。少找借口打闲差,真想成就必止语。老实念佛伏妄念,信心清净是目的。自性弥陀自显露,一切成败靠自己!

(16)、谓诸菩萨应如是观:若诸有情大兴盛者,尚为三苦常所随逐,所谓行苦、坏苦、苦苦;况诸有情住衰损者。

(17)、人有拂郁,先用一忍字,后用一忘字,便是调神和气汤。

(18)、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9)、忍耐是痛的,但是它的结果是甜蜜的。——卢梭

(20)、色彩鲜艳美丽而没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给你戴的人带来多大的快乐;听到嘉言而不去身体力行,也是没有多大益处。

(1)、聪明的人时常清除内心的污秽,就如同工匠清理银矿中的杂质。

(2)、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3)、人生难免一死,应该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4)、《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声闻缘觉为自利益尚修忍辱,何况我今为欲利益一切众生而当不忍。我若不忍不得具足菩萨禁戒修八正道得无上道。」

(5)、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工艺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6)、有怨而又来伤害菩萨,菩萨对于有怨有害的补特伽罗要学习摄受想。「摄受」,就观察他就是自己,观察有怨有害的人和菩萨是一体的,不是另外有一个人来伤害我,作如是观,叫做摄受想。就是把他拿过来当作自己,心里面能够这样安忍容受,叫做摄受想。

(7)、事物蓬勃发展时已埋下凋零的种子,万物凋零中亦酝酿着重生,有诞士居安思危,发生变故,则能坚强忍耐等待否极泰来。

(8)、意思是当处境一帆风顺时要冷静,当处境困难时要隐忍,事情十分紧急时心态要和缓,大事发生时心态要平稳。

(9)、1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的行为、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10)、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11)、  1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幸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12)、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13)、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终会结出甘甜而柔软的果实。——辛姆洛克

(14)、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15)、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6)、所有遥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17)、(莫后悔)光阴不惜过时悔,黑发不学白发悔,酒色赌博致祸悔,安不将息病时悔,官行贿赂致罪悔,富不俭用贫时悔,不孝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

(18)、(莫生气)他人气我我不气,我的心中有主义;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藏里;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万事般般样,岂能尽如人的意?

(19)、其实于古人而言,淡不是消极地避世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旷达心态。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乌台诗案后,从黄州、颖州、惠州,最后到儋州,他被一贬再贬,于常人看来,这的确是扰人心弦、乱人意志的境遇,然而苏轼却依旧能吟出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洒脱的超逸胸襟。

(20)、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1)、譬如说我们现在身体很健康,没有什么病痛,身体很自在的时候,这就是行苦,乃至到非非想定也是这个苦。到了非非想天,还没有能够远离爱烦恼、见烦恼;爱烦恼、见烦恼的业力去得果报,就被惑业苦所困而不得自由,那就是行苦。只能接受,不能解脱。这业力得到的果报,业力结束的时候这苦不能结束,不可以解脱。到了多少年它的寿命到了结束了,但是还是不能解脱,也可能来到人间,也可能来到天上。解脱了苦苦、坏苦,但是不能解脱行苦,而行苦又回到苦苦、坏苦里面,一直在这里,就叫作行苦,不能得到自由。

(2)、1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3)、作恶不灭,前世有余德,德尽必灭,为善不昌,前世有余殃,殃尽必昌。

(4)、10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5)、一僧问五泄灵默禅师:“如何得无心去?”禅师曰:“倾山覆海宴然静,地动安眠岂睬伊。”

(6)、 1看轻别人很容易,要摆平自己却很困难。   

(7)、第退一步海阔天空:人有前面的世界,也有退让的境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背后的世界却更宽广,唯有看清这两个世界,才能真正拥有全面的人生。所以做人处事不一定要处处跟人斤斤计较,不一定要步步向前,有时候向前固然有我们的半个世界,但是回头一看,后面还有半个世界,所以退一步想,可以海阔天空。

(8)、忍耐是痛苦的,但他的结果是甜蜜的。——卢梭

(9)、不耐烦,干不得事;不忍气,做不得人。——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