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名句理解与赏析
1、诗经名句及其解析
(1)、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2)、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3)、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大又圆。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容颜。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4)、《诗经》在最初的名字叫《诗》,它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书,它是我国的第一部用文字记录下的诗歌总集。它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
(5)、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在那河的那一旁。
(6)、《诗经》采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在我国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说《诗》为孔子所删定,并将它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施教。《史记·孔子世家》写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并且《论语》中还有“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在比较隆重的外交场合,还有“献诗”之说。足见当时《诗经》的影响之大。孔子评价《诗》的作用,用了四个字“兴、观、群、怨”,译成现代汉语,《诗经》可以激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结交朋友,可以讽谏怨刺不平之事;这又足见它的功用之广。
(7)、死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8)、不遑:不暇。启:跪、危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故有危坐、安坐的分别。无论危坐和安坐都是两膝着席,危坐(跪)时腰部伸直,臀部同足离开;安坐时则将臀部贴在足跟上。
(9)、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10)、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11)、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12)、再次遇见《氓》,是在诗刊举办的年会上,在被二锅头打倒之前,被迫朗诵了自己一首新诗《氓》节选:氓之蚩蚩,我就是那个少年在诗经一样的集市,怀抱布匹蚩蚩就是让目光暖着你的目光美丽的事物从来都不用言语,你要爱就要像蚕丝爱惜着蚕丝氓之蚩蚩,总有一天我会来接你不要站在黄昏夜晚有看不见的黑你要留下秋天的一树梨子照亮回家的路程据说,那天我朗诵完了没有掌声。因为所有的掌声都被我的呼噜盖了下去。
(1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4)、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15)、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16)、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1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18)、《诗经》之美还让我们能够看到他是一部描写爱情的诗集。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20)、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2、诗经名句佳句
(1)、诗经的精华在十五国风,先读国风,由易到难,先选生字少的,简短来读,比如《桃夭》《芣苢》《野有蔓草》《无衣》等,然后再学习长的、复杂的。
(2)、《黍离》一诗的主题,古人多从《毛诗序》之说,认为是一位东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而对覆亡的西周宗室生起哀悯凭吊之意。现当代学者则新说迭出,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余冠英“游子倾诉忧思”说,蓝菊荪“战士厌战忧国”说,程俊英“乡人难舍家园”说等。鉴于诗中流露的千年悲怆之感,以及本诗被列为《王风》首篇之实,此处解说仍以《毛诗序》为准。
(3)、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4)、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5)、《诗经》之美在于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6)、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7)、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8)、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9)、《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10)、⑴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⑷宜:和顺、亲善。⑸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⑹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11)、第《诗经》虽是2500多年前的作品集,但它有着很多的艺术价值,其“赋”“比”“兴”的手法,一直到现在,即便是现代诗的写作中,都在使用。中华诗歌讲求的含蓄朦胧之美,也始于《诗经》。若想对中华古典诗歌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诗经》是永远都绕不开的高峰。当然要学写诗歌,更高细细品味,认真揣摩。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3)、本诗写出风雨交加,鸡鸣声声中,女子等待心上人的心情,三小节都是采用兴的手法,先写风雨鸡鸣,再写人物心情,每小节只改动五个字,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婉转缠绵。
(14)、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15)、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16)、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17)、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
(18)、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19)、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0)、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国风·邶风·静女》
3、诗经名句鉴赏
(1)、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
(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5)、《诗经》之美,还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想往上,非常符合现在我们中国梦的大主题。
(6)、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诗经》了解西周春秋时期社会风貌,知道2500多年前在黄河流域生活的祖先,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7)、清代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中把此诗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类似于西方浪漫主义所说的“企慕情境”。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的心路历程,伴着对长江汉水一咏三叹的叠唱,为我们永远留下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女子,一个虽然残缺却美得动人心魄的诗意境界。
(8)、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9)、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10)、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11)、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1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3)、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ju)鸠:一种水鸟.
(14)、译:广大的天下,没有不是王者的疆土。沿着土地到海滨,没有不是王者的臣子,大夫派劳役不均匀,我做的事独自艰辛。
(15)、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16)、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1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19)、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20)、《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4、诗经的名句及理解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2)、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埋怨飞无翅膀。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这首诗中的名句。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 不仅要“艳如桃花”,还要“宜其室家”,也就是美与善之结合。把婚姻和家庭看得十分重要,不仅仅反映在《桃夭》篇中,可以说在整部《诗经》中都有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说,《诗经》是把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头等地位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每个人都仰仗着家庭迎接困难,战胜天灾,争取幸福生活,当然希望家庭和睦、团结。娶亲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前途,所以,对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
(5)、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6)、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8)、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浪漫而自由的爱情:良辰美景,邂逅丽人,一见钟情,便携手藏入芳林深处,恰如一对自由而欢乐的小鸟,一待关关相和,便双双比翼而飞。
(9)、《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10)、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11)、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2)、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1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14)、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5)、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16)、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17)、当我们面对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时,去品读一下《诗经》,如同一股清流,默默滋润久违的心田。那种简单的,原始的气息会让你倍感亲切。
(18)、两千年的时候,我居住的地方,有了第一个网吧,那时候电脑还没普及,一台都在万元左右,买不起,有时间就去网吧。我的第一个网名就叫氓,论坛里小有名气,大家见了就喊:氓流来了!也有水急了的就破口:流氓!还好没放味觉。没放动作。没放大小。可见,当时的网民还是很文明的。后来,网名就不敢用氓了。
(19)、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20)、《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通癙,未计),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至于所刺的“在位者”是谁,所刺何事,虽曾有过多种说法,但已无法考实,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伋未婚妻为妇;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太子伋;惠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昭伯与后母宣姜乱伦;等等。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没有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这些在位者确实禽兽不如,禽兽尚且恋群,而他们却是骨肉相残。此篇诗人咬牙切齿,是有感而发。
5、诗经名句及解析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2)、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4)、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5)、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6)、方玉润《诗经原始》中点评此诗说“一往情深,低回无限”,可谓深得其中三昧。而此诗似乎也开启了以朝代更迭为背景而托物言志、凭古吊今的文学创作先河。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再到姜夔《扬州慢》,无不体现着源自此诗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尤其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句,可谓与此诗“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句形神交接,遥相呼应。
(7)、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8)、《关雎》一诗是《国风》的第一篇,也是《诗经》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诗经》,但仅对《关雎》一篇作了具体评价,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10)、我们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状态下,体会当时类似桃花源记般的世外桃源的生活。门前是绿油油的草地,两边是高山河流,没有环境污染,没有喧嚣的噪音,人们在田野里自由的劳作,偶尔吟唱,对歌,表达一下丰收的喜悦之情。这生活多么惬意。
(11)、交交黄鸟,止于桑。《诗经·国风·秦风·黄鸟》
(1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3)、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4)、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15)、《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1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7)、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
(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