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成语意思(文案精选135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1-20 09:26:46 浏览59

河东狮吼成语

1、河东狮吼成语接龙开头的成语

(1)、少年时的陈季常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喜欢带两个随从,“挟二矢”,与朋友出游。平时他喜欢议论古今军事战例的成败之处,自称当世豪士。年纪稍大懂事时,他不再喜欢游玩,而是沉下心来读书,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取功名。

(2)、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这里偶然见到陈慥,对他的遭遇也感到不可思议,发出了一声感叹,说:这不是我以前的老朋友陈季常吗,怎么会在这里呢?

(3)、古往今来,以惧内闻名的名人比比皆是,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将专诸、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现代文学家胡适、美国总统林肯等。其实,在许多情况下,惧内体现了一种对妻子的敬重和爱意,是一种夫妻之间不失诙谐的相处方式。

(4)、现代作家林语堂《论解嘲》:“她是有名的悍妇,常作河东狮吼。”

(5)、出自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卷陈季常》中苏东坡写的一首诗取笑陈:“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6)、(语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7)、成语释义:泼:泼辣;浪:放浪。泼辣的声调放浪的声势。形容撒泼的神态。

(8)、    河东狮吼(hédōngshīhǒu),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9)、在河北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放到现在,妥妥的也是一个超级富豪了。

(10)、河东狮子旧指妒悍的妇女河东狮子吼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

(11)、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从来夫唱妇相随,莫作河东狮子吼。”

(12)、听成语故事:犬马之劳l该得勋章的大黄和小黑

(13)、刚刚正式通知:2月中小学将迎来新改革,教师们彻底炸了!

(14)、这首诗的意思是说,陈季常你一听到妻子的怒骂声,就吓得连拐杖都离了手,茫然而不知所措了。

(15)、北宋有一文人叫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喜好宾客,蓄纳声妓。但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所以,他的好友诗人苏东坡给陈季常写了首打油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子即指柳氏,后来使用”河东狮吼”四字来形容妻子凶悍。《跪池》是《狮吼记》中一折,讲的便是柳氏的故事。一天,苏东坡邀陈季常春游,柳氏担心他与妓女鬼混,不准他去。陈作了保证,如有妓女愿受罚打,柳氏才答应。后来柳氏打听到,果然有妓女陪他们游逛,回来便要打他。陈怕挨打,经苦苦哀求,改为在池边罚跪。苏东坡来访,看到陈季常这副样子,认为是男子汉大丈夫的耻辱,用些大道理责怪柳氏,两人争吵起来。柳氏觉得苏东坡唆使其夫携妓游,又来干涉自己家的事,便把他赶出去了。 陈季常为什么这样服管?柳氏在陈季常对她撒谎时,一边哭着一边说出这样一句话:“若还违拗些儿,天吓!我不刎便吊!”原来这是她的法宝,两者相比之下,陈季常只有乖乖地服管了,其实,如按古法,柳氏照为妻之道去做,百依百顺,由陈季常浪荡,恐怕不会有好结果,远不如“妻管严”,要他老老实实做学问去,倒能有所成就。

(16)、季常的妻子柳氏是河东人,非常的凶悍,季常怕妻子怕得要命。有一次苏东坡去看他,还没踏进门槛,就听到一声大吼,紧接着一阵拐杖落地的声音,苏东坡被吓得连退三步,愣了一会儿才赶紧跑去探个究竟。

(17)、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18)、后因以“龙鸣狮吼”喻沉郁雄壮的声音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见“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19)、小学寒假作业火了,一道拼音填空引发热议:这到底是为难学生还是为难家长?

(20)、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遂成为好友。

2、河东狮吼成语意思

(1)、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又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不过,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

(2)、陈季常成家后,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之龙丘,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3)、成语释义: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4)、示例:半夜传来河东狮吼,一定是隔壁老王又招惹太太生气了。

(5)、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6)、那河东狮吼连起来呢,就是形容河东这个地方一位妇人,她的喊声就像狮吼那样响亮又凶猛,天呀,这可真是一副好嗓子,竟然能跟狮吼声相比呢!

(7)、成语释义: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8)、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遂成为好友。

(9)、现在看来,这首诗产生的这个成语比这首诗还要出名。

(10)、 其实,陈季常为人性情淡泊,晚年抛弃了洛阳的房产、河北的田地,“于光黄间,庵居蔬食,徒步往来山中,不与世相闻”。

(11)、唐代织锦中的对称图案,被称之为“陵阳公样”,得名于创制图案的陵阳公窦师伦。这是在吸收西域风格之后所创作的唐代新样式,对狮纹也是其中的代表,有着明显的西域风格。狮子则是在汉朝时期传入中国的。

(12)、尺度大到被投诉!3天15亿的《水门桥》,真是爱国爽片吗?

(13)、少年时的陈季常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喜欢带两个随从,“挟二矢”,与朋友出游。平时他喜欢议论古今军事战例的成败之处,自称当世豪士。年纪稍大懂事时,他不再喜欢游玩,而是沉下心来读书,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取功名。

(14)、河东狮吼形容的是她非常的凶悍,陈季常也是怕太太的人,所以我们经常用河东狮吼来表示一家的女主人非常厉害。而男主人是特别怕妻子的。

(15)、(示例):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河东狮吼起来,要不太平。

(16)、(出自):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17)、平时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8)、意思是陈季常也实在可怜,他整夜不睡大谈佛法,忽然听见那河东狮子的吼声,便吓得心都虚了,连扶着的拐杖也掉了。

(19)、龙腾虎啸 ( lóng téng hǔ xiào )声势壮盛的样子。

(20)、[注]成语释义来自《成语大辞典(最新修订版·双色本)》·商务印书馆

3、河东狮吼成语故事

(1)、比喻妇人妒悍。河东,古郡名。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2)、 北宋时,有个叫陈希亮的太常少卿、工部尚书,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陈慥,字季常。陈季常年少时,嗜酒好剑,挥金如土。不过,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的家底非常厚,据说他在洛阳的园宅非常壮丽,堪与公侯并列,在河北的田地也非常多,一年可“得帛千匹”。

(3)、所以河东狮吼讲的就是陈季常妻子,因为河东是他妻子柳氏的故乡,所以苏东坡称她为河东狮子。

(4)、(解释): 搏:搏斗。形容发挥巨大威力攻击弱小的目标。

(5)、成语释义: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6)、大喊大吼 ( dà hǎn dà hǒu )大声叫嚷,形容大肆宣传,大造舆论。

(7)、另外,苏轼还为这个朋友写过一篇传记,名字叫做《方山子》传。

(8)、北宋时期,苏轼被贬至黄州,常与好友陈季常一起谈论文学。陈季常很好客,经常邀客人到家里,他的妻子是河东郡柳氏经常敲墙赶客,苏轼作诗“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笑陈季常怕老婆。

(9)、成语出处:宋代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河东狮吼”。

(10)、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1)、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季常,两人遂成为好友。

(12)、不过,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的家底非常厚,据说他在洛阳的园宅非常壮丽,堪与公侯并列,在河北的田地也非常多,一年可“得帛千匹”。

(13)、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14)、(举例造句):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河东狮吼起来,要不太平。★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

(15)、陈慥,这季常,此人很爱交朋友,经常跟朋友谈天说地,到了晚上都不肯睡觉。

(16)、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7)、哈哈,是哪位妇人这么厉害呢?这就让魔法兔大礼帽把故事讲给你听!

(18)、虽然陈季常后来隐居山间,不与世人往来。但在他的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并且很羡慕古代的朱常,郭解。所以乡里的游侠之人都非常推崇他。

(19)、宋·洪迈《容斋随笔·卷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20)、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又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不过,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

4、河东狮吼成语接龙下句

(1)、河东:战国到五代都指今山西西南为河东。狮吼:比喻威严。比喻凶悍的女性发怒。也用以嘲笑惧妻的人。出处: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2)、河东,连起来呢,意思可不是河的东边哦,而是古代的一个地方的名字。

(3)、成语释义:泼妇:泼辣凶悍的妇女。象泼妇在街上当众谩骂。多指大肆攻击、谩骂别人。

(4)、河东狮吼为偏正式;在句中作宾语、状语;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5)、北宋时,有个叫陈希亮的太常少卿、工部尚书,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陈慥,字季常。陈季常年少时,嗜酒好剑,挥金如土。不过,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他的家底非常厚,据说他在洛阳的园宅非常壮丽,堪与公侯并列,在河北的田地也非常多,一年可“得帛千匹”。

(6)、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

(7)、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位好朋友,名叫陈慥。苏轼被贬到黄州时,常常跟他往来,一起聊天、游玩。陈慥也十分好客,常设宴款待各方好友,谈天说地直到天亮。

(8)、(语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9)、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10)、如果突然听到河东狮吼般的声音,肯定是他那好妒凶悍的妻子发怒了。

(11)、稿酬支付问题请联系邮箱tangerduo876@1com

(12)、 陈季常成家后,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之龙丘,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13)、苏东坡在诗中极为生动地记述了柳氏凶悍、季常无奈的景况。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而怕老婆的人则被戏称为有“季常癖”。

(14)、《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15)、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隐居山林76年,不知疫情爆发,却被200万粉丝网红带向死亡深渊···

(16)、为什么叫陈季常方山子呢,因为后来陈慥隐居山间,经常独自往来山中,山中之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很特别,很像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因此就叫他为“方山子”。

(17)、比猪饲料恶心,比毒品利润还高:暗访网红美食后,这一幕彻底把我看吐了…

(18)、苏轼为什么认识陈季常呢,是因为陈季常有一个很有名的老爸,叫陈希亮。苏轼和陈希亮曾经一起共事,所以和陈慥关系很要好。

(19)、成语释义:嘴里骂着泼辣的话,躺倒在地上打滚。同“打滚撒泼”。

(20)、(近义词)河东狮子吼、河东狮子、狮威胜虎、季常之惧、畏妻如虎。

5、河东狮吼成语的反义词

(1)、北宋时,有个叫陈希亮的太常少卿、工部尚书,他的第四个儿子名叫陈慥,字季常。陈季常年少时,嗜酒好剑,挥金如土。

(2)、陈季常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他喜欢研究佛学,只要谈起佛理,他就会滔滔不绝的说个没完。季常的妻子柳氏是河东人,非常的凶悍,季常怕得要命;有一次,苏东坡去看季常,还没踏进门槛,就听到一声大吼,紧接着一阵拐杖落地的声音,苏东坡被吓得连退三步,楞了一会儿,才赶紧跑进去探个究竟。他进门一瞧,不禁笑了出来,原来,柳氏正竖着眉瞪着眼的骂着陈季常,而陈季常躲在一旁发抖,口里连连称是。于是,苏东坡题了一首诗送给陈季常,那首诗是这样写的:谁似龙丘居士贤,谈空说法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有谁能像龙丘居士(也就是陈季常)那么有才能呢?谈起佛学、佛法,往往整夜都不睡觉,但是一听到妻子的怒骂声,就吓得连拐杖都离了手,茫茫然不知所措。”  “河东狮吼”也叫做“季常之癖”,因为河东是柳氏的故乡,所以苏东坡称她为河东狮子。“河东狮吼”是形容妻子的凶悍,而“季常之癖”则用来指怕太太的人,两句成语的意思是一样的。        

(3)、平时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4)、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卷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5)、陈季常成家后,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之龙丘,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6)、 少年时的陈季常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喜欢带两个随从,“挟二矢”,与朋友出游。平时他喜欢议论古今军事战例的成败之处,自称当世豪士。年纪稍大懂事时,他不再喜欢游玩,而是沉下心来读书,但终其一生都没有获取功名。

(7)、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8)、(解释):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9)、这个成语就是“河东狮吼”,成语意思是指凶炉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10)、今日互动话题:当你的妈妈发脾气的时候,你会说什么呢?

(11)、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同“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12)、意思是:忽然听见那河东狮子的吼声,便吓得心都虚了,连扶着的拐杖也掉了。

(13)、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河东狮吼,这个成语是比喻非常厉害的妻子对着丈夫大吵大闹。

(14)、成语造句:陈世宜《醉歌》:“高歌梵唱声相杂,龙鸣狮吼成须臾。”

(15)、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又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不过,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平时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6)、清·吴趼人《黑籍冤魂》:“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河东狮吼起来,要不太平。”

(17)、我正在午休,忽然间听到河东狮吼,不用想,我老妈又在训老爸了。

(18)、陈季常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他喜欢研究佛学,只要谈起佛理来,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

(19)、并且还有一个让人意外的事情,陈慥出身世代功勋之家,并且有官做,他的家原本在洛阳,园林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

(20)、于是苏东坡题了一首诗送给陈季常,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示例):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河东狮吼起来,要不太平。”

(2)、明·无名氏《四贤记·挑斗》:“虽则是云停雨收,可不想旧时的情窦。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3)、半夜传来河东狮吼,一定是隔壁老李又做错事儿,招惹太太生气了。

(4)、民怨沸腾( mín yuàn fèi téng )人民的怨声就像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5)、他不能再喝了,不然喝醉了回家后就得面临河东狮吼了。

(6)、    苏东坡在诗中极为生动地记述了柳氏凶悍、季常无奈的景况。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而怕老婆的人则被戏称为有“季常癖”。

(7)、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无奈瞿老爷一来怕有玷官箴,二来怕‘河东狮吼’,足足坐了一夜。”

(8)、(典故)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9)、气势汹汹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10)、可是他把这些都抛弃了,独自一人跑到山间去隐居,甘愿过清苦的日子。

(11)、(出处):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2)、(出自):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3)、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14)、成语释义: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同“撒泼打滚”。

(15)、河东狮吼的近义词是狮威胜虎。“河东狮吼”和“狮威胜虎”都比喻妇人十分悍妒。不同的是,"河东狮吼”有讥讽惧内之人的意思,"狮威胜虎”却并没有这层意思。

(16)、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唐代诗圣杜甫也有“河东女儿身姓柳”的诗句,借以暗喻陈妻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佛教经典称“狮子吼则百兽伏”,所以佛家用狮子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

(17)、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18)、但他的妻子柳氏个性凶悍善妒,不喜欢他这样通宵达旦地玩乐,常常在大家聊得高兴之时,在隔壁房里像狮子怒吼般大叫,吓得陈慥直发抖,连手里拿的拐杖也掉落地上,内心茫然而不知如何是好。曾为座上嘉宾的苏轼便以此写了这首小诗,开开好友的玩笑。

(19)、译文:龙丘居士也可怜,谈空说有夜不能眠。忽然听到妻子河东狮子吼,拄杖从手心突然脱落,神情茫然。

(20)、按,河东是柳姓的郡望,暗指陈妻柳氏;师(狮)子吼,佛家以喻威严,陈慥好谈佛,故东坡借佛家语以戏之。后用以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龙鸣狮吼鲁迅《古小说钩沉》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县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

(1)、 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又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不过,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平时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2)、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3)、苏东坡在诗中极为生动地记述了柳氏凶悍、季常无奈的景况。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而怕老婆的人则被戏称为有“季常癖”。

(4)、(出自):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5)、他进门一瞧,不禁笑出了声来,原来柳氏正竖着眉,瞪着眼,而陈季常躲在一边发抖,口里连连说:“是,是,夫人说的都对。”

(6)、陈季常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惧内名人,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关于陈季常惧内的种种传言,也许是杜撰,或者是被夸大其词了。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