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狮吼的出处
1、河东狮吼的出处和哪位诗人有关
(1)、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成为了好友。陈慥喜欢“蓄纳声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
(2)、而陈慥的妻子柳氏,却是个“醋坛子”,每当陈慥欢歌宴舞之时,就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于是,苏轼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其中有这么几句:
(3)、“河东狮吼”本是宋人洪迈《容斋三笔》中的一则故事,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北宋时期,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的儿子陈慥(字季常),隐居在龙丘。
(4)、出处: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5)、不过,他的妻子柳氏非常凶妒,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以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尴尬不已,只好散去。
(6)、宋代文学家苏轼有一位好朋友,名叫陈慥。苏轼被贬到黄州时,常常跟他往来,一起聊天、游玩。陈慥也十分好客,常设宴款待各方好友,谈天说地直到天亮。
(7)、《汉书·袁帝纪》:“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8)、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不想这一拜,恰恰的合成一个‘名花并蒂’,俨然是金厢玉琢,凤舞龙蟠!”
(9)、成语造句:陈世宜《醉歌》:“高歌梵唱声相杂,龙鸣狮吼成须臾。”
(10)、释义: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11)、北宋有一文人叫陈季常,自称龙丘先生,陈季常在龙丘住的地方叫濯锦池,宽敞华丽。他本人又十分好客,喜欢“蓄纳声妓”,每有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像现在人们招待客人进歌厅一样。
(12)、(出自):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3)、(拼音):shi wei sheng hi
(14)、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王子乔墓在京茂陵,国乱时,有人盗发之,都无所见,唯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
(15)、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笑陈
(16)、狮象搏兔,读音:shīxiàngbótù,释义:释义为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出处:清·黄宗羲《〈称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华,一花之开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则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尔。出处释义:沾沾卷石的精华,一个花的开花落,与桑经郦注争长黄池,这就是狮象抓兔子,都用全部力量。
(17)、河东狮吼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18)、是否你也曾问过另一半:这辈子会不会只爱我一个人?你是否得到过你并不满意的答案?比如:现在爱着你肯定会,至于未来则不确定,不敢打保票。或许你认为他(她)会有这样的想法就已经有出轨的打算了,但是对于未来的种种不确定与信心的缺乏又让你在面对责问时哑口无言。
(19)、这几句所言的是戏谑龙丘居士陈慥的可怜,一天到晚谈佛说玄都忘了睡眠,而听到他老婆的一声吼,就吓得手杖跌落,心中茫然!可见其何等惧内!柳氏是河东人,河东狮子即指柳氏,后来使用”河东狮吼”四字来形容妻子凶悍。
(20)、(成语):狮威胜虎 (狮的成语、虎的成语接龙
2、河东狮吼的出处和意思
(1)、你就别再嘲笑他了,昨夜河东狮吼让他余悸犹存。
(2)、(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
(3)、释义:比喻妇人妒悍。河东,古郡名。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4)、是河东郡柳氏经常敲墙赶客,苏轼作诗“龙邱居士亦可怜,
(5)、力竭声嘶 ( lì jié shēng sī )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6)、译文:忽然听到他老婆的一声吼,就吓得手杖跌落,心中茫然。
(7)、(故事):宋朝时期,苏轼被贬至黄州,常与好友陈季常
(8)、河东狮吼的近义词是狮威胜虎。“河东狮吼”和“狮威胜虎”都比喻妇人十分悍妒。不同的是,"河东狮吼”有讥讽惧内之人的意思,"狮威胜虎”却并没有这层意思。
(9)、这是男人最怕从老婆嘴里听到的话了。哪怕你的神情中流露出类似的苗头都不行!这是对他自尊的践踏,这种信息传达多了,离分手就真的不远了。既然选择了他,就全心的去接受他。一个女人若是全心的接受一个男人,根本不会把那些因嫁他而受的委屈没完没了的讲来讲去。
(10)、明 无名氏《四贤记 挑斗》:“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11)、半夜传来河东狮吼,一定是隔壁老王又招惹太太生气了。
(12)、对许多男人来说,怕老婆其实是一种君子风范。怕即是对老婆的尊重和谦让,又是一种爱的特别表白。胡适先生曾经很幽默地总结出一个男人的三从四得(德),即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的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在大家忍俊不已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他对太太的那份浓浓的爱意。
(13)、河东狮吼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14)、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15)、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6)、平时陈季常喜欢谈论佛事,苏东坡就借用狮吼戏喻其悍妻的怒骂声,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17)、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总要把之前的旧账翻出来看看。告诉他:我放弃了更好的对象嫁给你,你却没能力让我过上好日子!
(18)、目指气使用眼神和气色示意以指使人。形容态度骄横傲慢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19)、释义: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20)、(语法):偏正式;作宾语、状语;借以讥讽惧内的人
3、河东狮吼出处苏轼
(1)、有时,男人缓解疲劳的方式,就是偶尔说说狠话。这也代表着他对目前家中压抑气氛的反抗,他也渴望和睦而温馨的生活。作为女人,可以哭可以闹,但男人不能。你哭完之后,可以让他哄你,他哄完你之后,心里的压抑依旧无处发泄。
(2)、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3)、释义: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4)、释义: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5)、后来柳氏打听到,果然有妓女陪他们游逛,回来便要打他。
(6)、一天,苏东坡邀陈季常春游,柳氏担心他与妓女鬼混,不准他去。陈作了保证,如有妓女愿受罚打,柳氏才答应。
(7)、狮子(学名:Pantheraleo):是食肉目、猫科、豹属的大型猛兽,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8)、吼得(撕心裂肺)、吼得(肝肠寸断)、吼都(声嘶力竭)、吼得(力竭声嘶) 等等。
(9)、河东狮吼,读音:hédōngshīhǒu,释义: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卷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出处释义:忽然听到如河东狮子般地吼叫声,人一呆,不觉拄杖落手,整个心为之茫茫然。
(10)、成语出处:宋代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河东狮吼”。
(11)、出处: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12)、但他的妻子柳氏个性凶悍善妒,不喜欢他这样通宵达旦地玩乐,常常在大家聊得高兴之时,在隔壁房里像狮子怒吼般大叫,吓得陈慥直发抖,连手里拿的拐杖也掉落地上,内心茫然而不知如何是好。曾为座上嘉宾的苏轼便以此写了这首小诗,开开好友的玩笑。
(13)、(示例):少不得太太面前还要趋奉趋奉,防是~起来,要不太平。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二回
(14)、明 无名氏《四贤记 挑斗》:“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
(15)、宋朝陈季常的妻子善妒,苏东坡戏称之为“河东狮”。后世多用来指代妒妇、悍妇。
(16)、他不能再喝了,不然喝醉了回家后就得忍受河东狮吼了。
(17)、释义: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18)、他又开始河东狮吼了,那声音仿佛能振塌整个楼层一样,只见他眼睛里迸发出愤怒的光芒。
(19)、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20)、成语使用: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4、河东狮吼的意思及出处
(1)、例句:你别看老张在外面神气活现的,一回到家听到河东狮吼,马上变成温驯的小猫。
(2)、出处: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3)、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
(4)、(解释):胜:胜过,超过。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
(5)、起谈论文学。陈季常很好客,经常邀客人到家里,他的妻子
(6)、也许你觉得分开后,自己还年轻、好看,还能找到更好的人家。但是在现实的状况中,想再遇到更优秀更疼你的男人过上更幸福美满的日子,真是不容易的。
(7)、气势汹汹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8)、狮威胜虎,读音:shīwēishènghǔ,释义: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比喻妇人十分悍妒。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狮威胜虎,蛇毒如刃。出处释义:狮子的威力超过老虎,蛇的毒超过刀子。
(9)、别觉得原因出在他(她)身上,其实,原因很可能是出在你身上的。
(10)、河东狮吼:( hé dōng shī hǒ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