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比较和打比方的句子
1、作比较打比方的句子大全关于地球
(1)、庄稼地里,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一片连着一片,高粱那红色的穗子,像害羞小姑娘一样,红着脸低下了羞涩的头,在微风中摇曳,大豆摇摇摆摆,在风中沙沙作响,田野里像演奏着一首大自然的合唱曲。
(2)、小闹钟对我的帮助可大了!有一天,天已经黑了,我还没有开始写作业,这时,小闹钟“叮铃铃”地响了,好像在说:“小主人,快写作业,不然就写不完了。”我一看时间,大吃一惊,叫道:“我的妈呀!都七点半了。”
(3)、? 写作文微课第35课:写人作文-传神的细节描写(上)
(4)、生1:第1段,“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5)、生8:第7段,“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6)、生27:“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这是将宫殿和住房与苏州园林作比较,具体有力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7)、师:挺好,好人好事!我们的要求是3456段。不过我们可以想想突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大家一起说!
(8)、生3:我找到的是:“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9)、( ):指诗文或书画中有毛病的地方,引申为某件事中做得不完美的部分,或泛指某个物件中不好的部分。
(10)、我们举个通俗点的例子吧,我们熟悉的马来西亚籍华人歌手梁静茹,她在中国宣传时使用的是这个为大家所熟知的中文名梁静茹,而她的马来西亚身份证上写的是Fish Leong。所以,就是同一个人么,呵呵,你明白了吗?
(11)、岳禹碑高7米,宽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
(12)、? 写作文微课第23课:想象作文专题——走近童话
(13)、作品诵读欣赏,做一名优秀的导读者。(可参考“导读者”栏目哦!)
(14)、打比方的作用:使文章更具体准确、生动形象。
(15)、(免费视频教学)19天,练好硬笔字(全部课程)
(16)、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17)、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18)、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19)、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20)、①成分排比。例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2、作比较打比方的句子怎么仿写
(1)、打比方是向别人——尤其是外行,解释一个问题的良好方法。很多学者和管理专家都愿意采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问题。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如何打比方,以及如何才能准确地打比方。
(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
(3)、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4)、生33:第9段: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这几句是我同桌找的,他不敢说,我替他。
(5)、有的同学会说:“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吗?把‘太阳’比作了‘大火球’!”
(6)、师:(笑)大家找的都很棒,每篇文章都应该围绕主题来写,说明文也是这个道理,它得围绕事物的特征来写。本文每一段段内也是如此,都有各自说明的对象和特征。所以每段的结构也是严密的,这样的行文方式,就像为走路的游览者读者设置了路标,让读者更容易把握说明文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达到作者的目的。我们在写作上也可借鉴。
(7)、在说明文中,“打比方”其实就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比喻”,为了更好的说明某物或某事,作者通常就会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对事物进行描写,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点。如:尼罗河弯曲绵延,如同一条翠绿大蟒穿行于无边的森林之中。这句话就利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尼罗河的弯曲和长的特点。
(8)、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
(9)、写作文微课第23课:想象作文专题——走近童话
(10)、举例子: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11)、了解我们“快学习语文”,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12)、秋天的果园里果实累累,黄澄澄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高挂枝头;红彤彤的苹果害羞的绽放出笑容;亮晶晶的葡萄像黑珍珠般透诱人的色彩……赏心悦目之余,你会禁不住垂涎欲滴。
(13)、生11:第一段和第二段是总写的,后面是分写的。
(14)、师:我们先看看这四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从每一段的句子之间关系上想一想。
(15)、师:有些简略,不具体。请下一位同学详细些。
(16)、师:我注意到其他同学有不同观点,谁来说说自己找出来的句子?
(17)、生20:就是一读就能明白写的是啥内容,很容易看懂。
(18)、我国曾经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19)、(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20)、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3、作比较打比方的句子大全
(1)、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2)、写作文微课第21课:写景作文写作技巧(3)详略得当
(3)、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82米,两端宽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列数字,体现准确性 )
(4)、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5)、对课堂可能的“生成”预估不足。教学设计看起来清晰,层次分明,由浅而深(由整体到细节,由写什么到怎样写,由理解到感悟,再到鉴赏),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对学生学习状况缺少充分的认识,原来预设很简单的问题,比如段意概括,课堂上学生表现不太令人满意,好在能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只是多费了时间。
(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作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7)、生3:因为全段好像都是围绕这这一句来说的,都和这句有关系。
(8)、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9)、生19:都是总分结构。每一段基本上都是第一句是总写句,后面是分写句。
(10)、? 写作文微课第40课:阅读专项-说明文答题技巧
(11)、师:有了不同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两种顺序的区别。整体是指事物的全部,而部分是指事物的一部分。概括就是简明扼要,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而具体呢、你可以理解为:详细的意思。请大家根据老师讲解判断下,本文总体上属于哪种顺序?
(12)、写作文微课第19课:写景作文写作技巧(1)善用修辞手法
(13)、第36课《写人作文-传神的细节描写(下)》
(14)、生4:第3段,“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15)、⑵借喻因为是“喻”,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借代则没有可比物,无法这样补进。
(16)、列数字:也叫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
(17)、本次教学设计主要基于余映潮老师的板块理念和主问题教学思路,从整体把握文意到重点语段赏析,再到微作文写作,意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积累知识,掌握说明文的要素,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
(18)、师:理由还不太充分。除了段落前后位置,还有哪些可以证明你的观点?
(19)、师:我们来感受下本课的语言风貌。我们已经知道,说明文语言有准确严密和生动形象等特点。本课是都有这样特点呢?请默读思考,哪些词语或句子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20)、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4、作比较和打比方的句子怎么写
(1)、太平洋占的面积差不多等于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2)、打比方: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间无奈的垂下了头,想成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排比与对偶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排比必须有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
(4)、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5)、|声明:综合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⑴从意义上看,比喻的重点在“喻”,即“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则在“拟”,即“比作、当作”,它直接把甲当乙来描述。
(7)、师:请看大屏幕,最后两个应是自出心裁和别具匠心,请大家把意思写在语文课本上,并注意自出心裁中“心”和因地制宜中“制”的字形。
(8)、课堂设计细节不到位。各个环节线条粗略,笼统。缺少可操作性。学生学习需要格式或抓手,而此次设计的部分活动缺少必要的示范。临时设计,不能用课件显示,降低了示范效果。
(9)、师:好,请坐。他说是下定义。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10)、师:我们要有质疑的精神,叶圣陶写得就全对吗?
(11)、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12)、没错,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但要注意的是,通常在讲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时叫“打比方”,在其他情况下(如:记叙文、散文中)叫“比喻句”。
(13)、科学家提出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14)、生17:本文2段先总写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3456789写具体特点,最后说还有很多特点。
(1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作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
(16)、(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
(17)、嗯,打比方和作比较中的“比相同”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找到两类事物的相似之处。但是打比方没有明确相似点,作比较中的比较点是明确的。
(18)、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间无奈的垂下了头,想成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19)、生26:说那个景色用图画来比,那个美术画和图案画比较。
(20)、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绍钧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5、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有什么区别
(1)、生30:第4段第二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是下定义。
(2)、你是叶儿,我是那微风,我曾爱你在枝头,也爱你在街中。来啊,你把你微风吹起,我将我残叶的生命还你。
(3)、 “薄如钱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4)、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5)、在能力训练要求上,比《中国石拱桥》稍高,如由原来的直接问顺序是什么到概说思路,由给出句子赏析说明方法、赏析语言到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搜寻句子进行赏析。以期达到螺旋式提升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效果。
(6)、生18: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首先总体概括写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然后分写四个主要方面,再分写三个次要方面,最后总结,写还有很多特点。
(7)、摹状貌: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等都是摹状貌,使说明更具形象性。
(8)、生35:“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中“绝大部分”,表示范围限定。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9)、? 写作文微课第47课:语言运用专项-口语交际
(10)、生16:第2段里只说了3456段的四个主要方面。
(11)、作比较:说到苦,相对于从前的日子来说、真的是那都不叫苦
(1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引用说明,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
(13)、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4)、作比较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15)、师:非常好,作比较语言表述很规范。除了作比较打比方还有哪些说明方法?
(16)、课堂语言信息效率不高。在整理课堂实录的时候,听录音发现自己的教学语言比较啰嗦,感觉在单位时间内说话有效信息量不高。
(17)、⑥专名代泛称。例如: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8)、文化浓厚(道路名人人物墙壁走廊班级文化墙等)
(19)、⑴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20)、生25:列举了苏州园林亭子或回廊的例子,具体有力地突出了苏州园林不对称的特点。
(1)、生35:“绝大部分”,表示范围限定,说明宫殿到住房,是对称的比例很大,但不是所有的都是。这个词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2)、3456段中还有很多近义词的使用,请大家找出一些。
(3)、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生41: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图案画讲究对称,缺少自然之趣。
(5)、师:能不能用规范的语言来说一下?举了什么例子?有什么有什么作用?
(6)、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7)、学生习作+习作朗诵+教师点评+学生照片+学生简介=完美的推送!
(8)、第24课《写作五步曲思维训练(确定中心)》
(9)、月亮从东方天边悄悄地露出笑脸,她像一个文静的姑娘,把皎洁的银光洒向人间。
(10)、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11)、生12:第2段写的是对苏州园林的整体印象,是总结事物的共同特点。后面3到9段是具体说明这个特点。
(12)、打比方: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13)、生5:第4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14)、? 写作文微课第43课:阅读中概括段落大意
(15)、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与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16)、师:格式上还不太规范,结合句子具体内容说下。
(17)、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8)、写作文微课第24课:写作五步曲思维训练《确定中心》
(19)、生22:从第3段开始,每段内容都是围绕总体印象来说明的,就是结构严密。
(20)、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
(1)、写作文微课第20课:写景作文写作技巧(2)动静结合
(2)、师:用这两个方法突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那我们找到这个段落的段旨句: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后面举例子,又说为什么呢?围绕这个点来找突出的特点。一起回答:
(3)、举例子:我国曾经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4)、举例子:如第4段以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为例,说明苏州园林像画一样,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第5段以几个园里的古藤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5)、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同中之异)
(6)、师:引用,我们说过了,还有一处没说出来的。
(7)、⑵从形式上看,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8)、生29:第4段最后一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是引用诗句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美!
(9)、师:好,请坐。请大家齐读这一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0)、? 写作文微课第41课:阅读专项-理解句子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