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冬天雪景美的诗句
1、形容冬天雪景的诗词
(1)、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熕·杨万里《观雪》
(2)、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夜寒翳冷渐严冬,白雪飘零落人间。此景不愿屋中做,心中已是泪流痕。
(4)、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犹如梨花争相开放。塞外雪花,化作江南梨花,温暖一霎入怀。
(5)、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7)、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纷飞的白雪,时而像翻穿绣帘的蝴蝶,时而像万千天女散花舒袖长舞,时而像落花飘洒,时而像飞絮蒙蒙。
(8)、(白雪却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故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9)、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10)、当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
(1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熕巍辣局小短ど行》
(12)、梅雪是冬天的主角,经常有人会争论:梅花好还是雪花好。王旭用这首诗告诉大家:花开两朵,两朵俱美。
(13)、赏析: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1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5)、挟霜带雪的寒风似乎有诉不尽的怨恨,在远处平林间怒号。寒冷凄残的斜阳暗淡无光,从遥远的山峰后慢慢地沉落了下去。这两句诗描写仲冬傍晚日落时的景色。诗中着力渲染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索,风是“霜风”,日是“寒日”,都透着一股逼人的凉气。作者又以拟人的手法,把“风”拟人化,那风的响声似乎是“有恨”,因此才这般号鸣,更增添了冬天的凄惨。
(16)、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熖啤ぴ稹《南秦雪》经典语句.
(17)、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范成大《雪后雨作》
(18)、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19)、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从教塞管催。
(20)、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2、形容冬天雪景美的诗句古诗
(1)、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版权: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音频视频素材版权归原创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及时处理,在此感谢!
(3)、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4)、 冬日的雪,是文人墨客心里的宠儿,在他们的笔下,我们总能轻易寻觅到倍受文人悉心呵护下的美雪的影儿,它们一行行,一篇篇,字字珠玑,晶莹璀璨,在文化长廊里闪烁着它们不可取代的熠熠光辉。
(5)、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6)、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大雪纷飞,只有凛冽的寒风,根本看不见盛放的鲜花。
(7)、记得往年,也是这样时节,我却是和你一起踏雪寻梅,那明月照着我们俩,时间流逝,人亦渐老,事也成了旧事,没人再提了!我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却是为了谁?唉,直到现在,我还在悔恨,悔恨当初那样轻易地离开了你!
(8)、这是一首豪迈、瑰丽、新奇的咏雪词,富有生活情趣。词人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有感而作。
(9)、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____关汉卿《大德歌·冬》
(10)、夜里,听见雪落的声音,可以想象它们栖在梅上竹上,天亮了打开窗户,雪花飞进来,可家里熏炉太热,雪一下子就化作雾气笼罩在金钗上。
(11)、清代-郑燮《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12)、赏析: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13)、欲渡黄河*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4)、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
(15)、虽然色彩一样,形状相似,但是有一个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开在空山,放射出光辉异形,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
(1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17)、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18)、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刘禹锡《更衣曲》
(19)、赏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20)、 “一夜寒生骨,满天风散花。“(聂夷中《雪》)天风舞雪,雪花飘飘,壮观如天女散花,想出天外,入神入理,妙比天工的化外匠心可见一斑。
3、形容冬天雪景的诗句子
(1)、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2)、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熕·吕本中《踏莎行》。
(3)、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4)、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该诗出自唐朝李白的《北风》诗。朔风寒厉,雪絮飞扬,片大如席,虽然极尽夸张,但却恰到好处地凸显了北方风雪威猛恣肆的凛冽气势,丝毫不影响人们感情上的接受度,反而有一种气势夺人的身临其境之感。
(5)、 白居易
(6)、霰淅沥而先集,雪粉糅而遂多。谢惠连《雪赋》
(7)、我喜欢的并不只是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还有它那不惧寒冷的精神。无根却似有根,有着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雪花不只是形态美,更美的是那高洁的冰雪精神。
(8)、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熕巍し冻纱蟆堆┖笥曜鳌
(9)、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
(10)、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元·关汉卿《大德歌·冬》
(11)、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作者在看到这一幕情景的时候,她的嘴角,当时兴许是泛起了一抹久违的微笑的。
(1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3)、鉴赏:春雪漫天飞舞,天地皆白。连花园中梅树的枝条上,也堆聚点缀着团团雪花。远远望去,好象白梅正吐蕊怒放,真叫人分不清哪是真梅,哪是白雪了。诗句用春雪和白梅在外形上的相似,故意造成判断上的错觉,目的在于盛夸雪花有着白梅一样的气韵,表现对春雪的高度赞颂之情。
(14)、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15)、(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16)、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17)、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18)、寿阳曲·江天暮雪-唐朝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9)、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
(20)、 卢梅坡(南宋)
4、形容冬天的雪景色的诗句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3)、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4)、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5)、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6)、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
(7)、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
(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其一》
(9)、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0)、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1)、形容雪景的诗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季节,有的人喜欢下雨,有的人喜欢下雪,下雪的.时候雪景特别美外面的世界白皑皑的一片,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形容雪景的诗句,喜欢大家会喜欢,快来看看吧。
(12)、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熋鳌煳肌独婊ā罚
(13)、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早梅》
(14)、鉴赏:诗人夜深后准备吹灯入眠,却发现灯灭之后房间里更加明亮,原来是窗外的月亮照在一地的雪上,月光反射在窗户上让房间内明亮如白昼。诗人作为“性灵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释放个性,这首诗观察得十分细致,从声音到景色,都让人仿佛听在耳边看在眼前。雪夜的明亮让诗人暂时忘记入眠,静下心来欣赏一番。
(15)、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6)、诗人写雪,雪飘进窗户后,变成细碎的粉末,没人梳妆却飘洒下香粉,没有树林却偏偏飘来鲜花。雪花亮光照彻天空,使黯淡的夕阳残照感到羞惭,五彩缤纷的朝霞也失去了光彩。
(17)、别人说雪像花,而他却说:雪花狂舞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18)、柳宗元在永州居住在愚溪一带,这里杂草从生,蓼花披岸,溪水清寒,道无行人。
(19)、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0)、描写季冬的诗句农历十二月,即冬季最末一个月,包含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5、形容冬天雪景美的诗句唯美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4)、冬日来临,树木枝空叶尽,地上的树影也显得稀稀疏疏。秋日已过,疾飞的飞禽,鸣叫声也变得萧杀、凄凉起来。这两句诗描写初冬时节满目肃杀、荒凉的景色。诗句运用白描手法,空、疏、秋、杀等字都带有凄寒之气,含悲苦之意,表现出初冬的冷漠和孤寂。诗虽短小,却传神地表达出初冬之内涵。
(5)、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6)、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7)、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8)、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9)、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10)、美丽的红花上裹着一层白雪,山南树木的枝条在北风中嬉舞。诗句写江南冬末的雪景。江南的冬末春初是美丽的,尤其是在难逢的雪天。山野之中,白雪红花相映,该是多么绮丽的景致。尽管朔风示威似地呼啸,可鲜活的朝阳枝条仍然生机勃勃地将寒风玩弄于枝头,因为这枝条已饱含着欲放的活力了。“抱”、“熙”两字,用得极富情趣,把花、枝拟成人态,更使画面中平添了几分生意。
(11)、我喜欢雪花不在于其轻盈的形态,更在于其在寒处生长。雪花,虽与牡丹、海棠等人间富贵花不同,而是另具高洁品性。谢道韫是咏雪的著名才女,在她死后已无人怜惜雪花了,只落得漂泊天涯,在寒冷的月光和悲笳声中任西风吹向无际的大漠。
(12)、某天清晨,诗人醒后看到到处是白色的雪花,内心愉悦,于是创作这首咏雪诗。
(13)、初春忽降大雪,雪片纷纷扬扬飘满天空,落在树枝上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花。人们简直分辨不清园中的树究竟哪一株是真梅。
(14)、初冬寒气已至,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凄惨战栗。诗句以夸张的笔触状写初冬十月的凄冷景象。初冬远不至于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凄冷寒冻,然而对于心境极其孤寂的人来说,完全可能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惨栗的效果,这是艺术上的夸张
(15)、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白居易《村居苦寒》
(16)、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治功劳;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学才华。
(17)、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18)、“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真是佩服李白的想像力。
(19)、译文: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20)、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赏析:洋洋洒洒,这世间的轻盈模样都让你做尽了。半夜大雪还在飘飘洒洒,外面寒风裹着雪粒不断的敲击发出响声,多半是落在了梅树和竹子上了。清晨迎着日出打开阁楼的窗户,片片雪花踏着寒风飞来,晶莹的六瓣很是好看,可惜熏炉里传来的热量很快就把雪花化为蒸汽,腾腾上升,笼罩在头戴的金钗上。
(2)、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3)、赏析: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
(4)、冬天的太阳凄暗惨淡,黑云避开了天宇,紧紧笼罩着大地。素冰充满了水泽,白雪依附着群山。诗句描写了仲冬季节的苍白景象。前两句写仰望寒空,日色晦暗。后两句远眺山泽,满目冰雪。涂满天宇山泽的冷色使人更加畏惧冬季的凄惨。“避天”为夸饰彤云密布、紧压山河的严冬景象,极有气势。
(5)、(枯草茫茫,挡不住猎鹰敏锐的双眼,积雪融尽,疾驰的马蹄越发轻快。)
(6)、风雨送春归,瑞雪迎春到,十首春雪的诗词,看银装素裹如画风景!
(7)、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
(8)、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王庭筠《谒金门双喜鹊》
(9)、(乱山上残雪在黑夜里闪光,一支烛火陪伴着我这异乡的人。)
(1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唐·祖咏《终南望余雪》
(11)、 其实飘飘飞雪的清姿倩影,还存于众多诗家笔下,虽然有的诗句并没有为后世如花传诵,但仍因其状出了雪花飞舞的特有情致,而依然做到了史有留痕,这样的雪诗清句不胜枚举,俯拾皆是,略举一大家共赏:
(12)、雪花漫天卷地落下来,犹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轻轻地轻轻地落在房顶上,落在草地上,落在山峰上。一会儿,大地一片雪白,好象整个世界都是银白色的,闪闪发光。雪落在地上,那么纯洁,那么晶莹,真使人不忍心踩上去。
(13)、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宋·陆游《除夜雪》
(14)、鉴赏:作者站立山头向远处望去,最令他流连忘返的是那座东山,它银装素裹,在浅红的晚霞中闪耀着洁白的光芒,这光芒又似乎在上下翻伏,如同雪白的浪花一般。诗句写雪山在霞光掩映下产生的视觉差错,原先的静景化作动景,色泽又鲜丽明艳,仿佛把人带入仙境之中。
(15)、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16)、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熕巍ぱ钔蚶铩豆垩》
(17)、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18)、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19)、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
(20)、皎洁的雪花随处飘落洒满大地,皑皑一片银白世界。这雪花漫天飞舞,随风回旋。雪花覆盖在高台上,洁白无瑕,象是刚刚建成的碧玉台。雪花裹缠在树技上,晶莹闪烁,似刚刚栽植的美玉树。这是描写大雪纷飞的景象。前面两句,一写雪落大地后的静景,一写雪舞空中的动态。后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描绘银装素裹的大千世界。二句皆含双重喻意,颇为新奇,“如始构”、“似新栽”已是比喻,而“璧台”、“琼树”也是运用比喻辞格而紧缩了的偏正词组,言简意赅。
(1)、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却又短小,含意浅显,生动有趣。
(2)、“悠悠扬扬,做尽轻模样。”黄昏之际,作者看见了雪花在漫天飞舞。他形容雪花悠悠扬扬,轻盈的模样,可谓贴切传神。
(3)、赏析:大雪纷飞,掩蔽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消瘦憔悴得有如江梅而失去往日之风韵。抬眼望去,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来理睬与慰问?好一个面容憔悴翘首远望的凭栏人!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熖·元稹《南秦雪》。
(5)、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王士祯《春不雨》
(6)、雪压竹枝,在阵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定,宛如银凤飞舞。高高的云松,像屈曲盘旋的玉龙,令人望而生寒。不知谁在天上吹奏横笛,吹落这琼瑶碎玉般的雪花撒满人间。
(7)、《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宋代:杨万里
(8)、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到地面,形成银白色的一片光泽,就象一群群白鹤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气清寒,又有一阵阵清风呼呼地吹进人们的袍袖。诗句写冬季白雪纷飘,朔风劲吹的情景。诗人将落雪喻为白鹤委地,形象极为俊美,在喻雪的诗句中极为罕见,这样写,便把静态的雪写活了。而清风入袖的描状,可知冬时寒风无处不往、无隙不钻。这对进一步突出天气酷寒是有益的。诗句比喻精美,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沉浸于高雅的艺术氛围中。
(9)、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10)、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朱彝尊《出居庸关》
(11)、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2)、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13)、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
(14)、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1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6)、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
(17)、 杨万里(宋)
(18)、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19)、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1)、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2)、清代-郑燮《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