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寒食节的诗句古诗(文案精选136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11 10:54:59 浏览59

描写寒食节的诗句

1、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1)、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无伴倚南楼。——韩偓《寒食夜》

(2)、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3)、这是最知名的一首寒食诗。诗中描写了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4)、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5)、光风千日暖,寒食百花燃。——韩翃《送蒋员外端公归淮南》

(6)、好天良夜三通角,寒食清明一掷梭。——唐时升《和沈石田先生咏落花二首·绝代佳人奈老何》

(7)、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8)、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王建《宫词一百首》

(9)、酒行寒食清明际,人在蓬壼阆苑间。——秦观《次韵王仲至侍郎》

(10)、酒污衣裳从客笑,醉饶言语觅花知。老来自喜常无事,仰面西园得咏诗。

(11)、花已清明近,茶将谷雨前。——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迟日芳众草》

(12)、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13)、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4)、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欧阳修《蝶恋花·欲过清明烟雨细》

(15)、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16)、译文: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17)、甲戌清明鬓未翁,邦君过我小园中。——方回《追怀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张二倅过》

(18)、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19)、三月寒食时,日色浓于酒。——崔道融《春晚》

(20)、处处逢花,家家插柳。政寒食、清明时候。——戴复古《锦帐春·处处逢花》

2、描写寒食节的诗句古诗

(1)、上元灯火胡尘里,寒食田园野草生。——晁说之《夜风雨声甚恶》

(2)、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3)、不知杨六逢寒食,作底欢娱过此辰。——白居易《寒食日寄杨东川》

(4)、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5)、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6)、白下桥边寒食后,广陵城外绿阴时。——杨基《邀方员外看花》

(7)、——唐代:杜牧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宋代:王禹偁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8)、寒食西郊湖畔路。天低野阔山无数。——张元干《渔家傲·寒日西郊湖畔路》

(9)、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10)、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元稹《杂忆五首》

(11)、寒食禁烟,寻芳人倦。醉墨银笺,新词罗扇,小袖金鞭。——张可久《中吕·上小楼》

(12)、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13)、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5)、下里又寒食,寒居犹去年。——赵蕃《又呈庆伯》

(16)、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温庭筠《与友人别》

(17)、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元稹《寒食日》

(18)、唐代时,寒食清明扫墓十分盛行。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扫墓思念亲人就是一个重要的活动。扫墓是为了缅怀先人,这样的时节令人沮丧和难过,怀念亲人的悲伤之感让人不禁痛哭流泪,满天飞扬的纸钱,浓重的悲伤氛围,梨花、杨树都是触景生情的地方。只可惜天人相隔,哭声不闻,只能在匆匆归去

(19)、海棠无信作寒食,梦雨何心入断云。——居节《梦后作》

(20)、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1)、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史达祖《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2)、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释义: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4)、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5)、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张元干《柳梢青·清山浮碧》

(6)、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沈佺期《岭表逢寒食》

(7)、生活有悲就有喜,有人的寒食节是快乐的,有的人却是悲伤的。一如孟云卿。

(8)、寒食纸钱树,旧游莎草畦。——陈著《到白水有感》

(9)、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10)、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11)、译文: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12)、寒食将吾族,相随过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鸟学人啼。白水穿芜疾,新霞出雾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13)、江天近寒食,林外过轻雷。——陆游《小雨·小雨明复闇》

(14)、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15)、去时节杨柳西风秋日,如今又过了梨花暮雨寒食。——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

(16)、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7)、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18)、清和时节如寒食,昨日街头人卖饧。——胡仲弓《卧听》

(19)、唐代时,寒食清明扫墓十分盛行。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20)、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4、描写寒食节的诗句的诗句

(1)、怎如柳絮帘栊,梨花庭院,好天气清明时候。——高明《戏文·蔡伯喈琵琶记》

(2)、只疑寒食无风雨,不料今晨顿如许。——赵蕃《张王臣载酒约同过梁和仲既以风雨大作举杯相》

(3)、前日寒食在绵州,牡丹盛开海棠洛。——文同《深渡》

(4)、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5)、描写寒食节的古诗如下:《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6)、要知寒食山中意,萍叶江湖几是非。——郑善夫《寒食与木虚登屴崱峰遂饯公衡》

(7)、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8)、——唐代:韦庄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唐代:孙昌胤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9)、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0)、令宫不易逢寒食,海角风霜剩作寒。——晁说之《寒食书事》

(11)、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年老逢春雨乍晴》

(12)、《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高启(明):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3)、寒食清明等闲过,日长翻覆压书眠。——洪咨夔《清明二绝·梨花匼匝不见叶》

(14)、寒食下着太阳雨,花落在泥里,泥也染上了香味。少妇们拿着写好的书信,想要寄到辽西给心上人。

(15)、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

(16)、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张籍《北邙行》

(17)、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18)、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陈与义《寒食·草草随时事》

(19)、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20)、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别》

5、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1)、《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清明寒食人何处,金谷昭阳事不同。——舒岳祥《梨花》

(4)、①刘一止(1078~1161),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此诗作于宋室南渡之后。

(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6)、麦饭何妨荐寒食,榆钱元不济贫家。——刘克庄《诸公和差须二诗不已又得二首》

(7)、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唐寅《落花诗》

(8)、春归客梦偏惊雨,寒食僧家不禁烟。——郭登《游太华寺和素轩沐公春日韵》

(9)、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周邦彦《兰陵王·柳》

(10)、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1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唐代 · 孟云卿

(12)、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皮日休《登第后寒食杏园有宴,因寄录事宋垂文同年》

(1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14)、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15)、桃杏枝头春才半,寒食清明又是。——吴潜《贺新郎·笑口开能几》

(16)、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7)、译文: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18)、初过寒食一百店舍无烟宫树绿。——元稹《连昌宫词》

(19)、注:①寒食:旧俗清明前一日或二日为“寒食”。寒食不举火,故称“禁火”。②此诗作于靖康之难第二年,陈与义遇虏奔于南山之时。

(20)、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高启《姑苏杂咏·真娘墓》

(1)、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2)、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

(3)、今年寒食倍心寒,不独松楸感涕潸。——陈著《次韵前人寒食》

(4)、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贝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6)、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皎然《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8)、垄月正当寒食夜,春阴初过海棠时。——薛能《春日书怀》

(9)、去岁清明日,南巴古郡楼。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白居易《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

(10)、一年好处君知麽,寒食千门插柳枝。——杨万里《清明雨寒八首·脱却单衣著裌衣》

(11)、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特敕街中许燃烛”(元稹《连昌宫词》),才是例外。

(12)、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柳永《木兰花·黄金万缕风牵细》

(13)、清明雨足麦欣欣,旋敕奴婢修破囷。——苏辙《春无雷》

(14)、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佺期《寒食》

(15)、山园近寒食,春事总芳菲。——喻良能《遣兴·山园近寒食》

(16)、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7)、去年寒食杏花新,扶杖犹同过北邻。——程嘉燧《清明拜张二丈墓(同子柔作)》

(18)、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19)、寒食节时,古人有纪念先祖的习俗。所以这一天,诗人看到这样一番景象。

(20)、万家寒食初归鷰,一老春衫政寒驴。——杨万里《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

(1)、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去年来此上已日,今年重来未寒食。——曹勋《过秀溪长句》

(3)、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

(4)、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5)、春风又寒食,多病只殊方。——赵蕃《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未话田园薄》

(6)、煮酒青梅寒食过,夕阳庭院锁秋千。——范成大《春日三首》

(7)、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崔道融《寒食夜》

(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9)、海棠无信作寒食,梦雨何心入断云。——居节《梦后作》

(10)、青骢挽断绿杨丝,寒食西湖祭酒时。——袁宏道《宿朱仙镇·青骢挽断绿杨丝》

(11)、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徐铉《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12)、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3)、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4)、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15)、失意经寒食,情偏感别离。——顾非熊《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16)、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欧阳修《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