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夜白居易拼音版(文案精选95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11 10:54:28 浏览59

清明夜白居易

1、古诗清明夜白居易

(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醉太平·寒食(元)王元鼎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6)、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7)、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8)、第一句,描写出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宜人的,月色是朦胧的,美好的月色使诗人迷醉于清明之夜,对环境的交待衬托出了诗人对美景的爱惜,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

(9)、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回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绿云蔽日树输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10)、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温庭筠《清明日》

(11)、14: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1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13)、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4)、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15)、2)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俏《清明》

(17)、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白居易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白居易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白居易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18)、“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后人留下了描写清明节的著名诗句: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19)、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20)、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2、清明夜白居易拼音版

(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3)、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5)、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地欣赏花。

(6)、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7)、13:朝听细雨润门扉,年年一度送春回。《清明祭诗》

(8)、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清明夜》(唐)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9)、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1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11)、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1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13)、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2: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

(14)、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5)、《清明夜》(唐)白居易8: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9: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16)、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1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____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0)、9: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3、清明夜白居易翻译

(1)、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

(2)、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3)、“独绕回廊行复歇”则写了诗人独自踱步在回旋的走廊中歌唱。诗人处在如此清明之夜迷人的月色中,喜上心头,开怀歌唱,在回廊里唱着歌抒发着内心愉悦的情怀。

(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5)、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罗隐《清明日曲江怀友》

(6)、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7)、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唐·白居易《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8)、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9)、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11)、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2)、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1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14)、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郊行即事》

(15)、6: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清明祭诗》

(16)、清明节到了,每每看见一束束鲜花插在坟头,就知道又有一个生命永远离我们远去,而他们且可以远离这充满险恶的人世间,也未常不是一件好事,唉,人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时生死并不能由你自己。

(17)、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18)、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19)、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20)、江南烟雨画屏中,半镜斜窗弄小红。燕子不来楼阁回,柳丝今日向东风。《清明》

4、清明夜白居易古诗拼音

(1)、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2)、《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3)、第二句,在微风拂过的月色朦胧的清明之夜,诗人处在碧玉栏杆和红砖墙下的府邸里。诗人用“碧和红”字显示了自己愉悦的内心,在夜晚所望之处全是一些美好的色彩,以及精雕细琢的建筑,喜笑开颜,好不爽朗。

(4)、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

(5)、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

(6)、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7)、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8)、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戴叔伦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9)、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10)、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11)、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1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13)、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14)、 关于清明节的诗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5)、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6)、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宋)吴文英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17)、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1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19)、清明祭诗(佚名)粉杏轻柔岸柳新,清明春雨两相侵。半洗天光晴如碧,半和残泪一沾襟。

(20)、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5、清明夜白居易古诗朗诵

(1)、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2)、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

(3)、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此诗《樊川诗集》及《别集》、《全唐诗》均未收。最早见于谢枋得编《千家诗》,明代的谢榛认为是杜牧所作。行人:这里指行旅在外的人。欲:几乎要,简直要。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借问:请问。酒家:酒店。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着名的地方。

(4)、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5)、溅行裙更惜,凤钩尘污。——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6)、情感:清明上巳已是暮春时节,但作品中绝无花衰红消的悲凉之意,却呈现出色彩浓艳的一派盛景。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

(7)、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8)、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9)、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0)、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清江引清明日出游)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11)、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12)、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3)、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14)、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15)、关于中秋节的诗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