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的名词解释
1、谚语名词解释题
(1)、句子:指由词或短语构成的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基本语言运用单位。
(2)、正例:鄙人才疏学浅,公司董事长一职恐难胜任,还是另请高明吧。
(3)、天伦之乐、儿孙满堂、含饴弄孙、天伦叙乐、抱子弄孙
(4)、(解释)弄:逗弄。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5)、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6)、韵母: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可以由一个元音充当,也可以由两到三个元音结合而成;有些韵母由元音加辅音韵尾组成。韵母中不能缺少元音,所以发音响亮;韵母可以独立自成音节。普通话有39个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7)、◇使用建议: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参考(高一高二可选择使用)
(8)、引申义: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衍发展直接派生的义项叫引申义。
(9)、(四月笔试备考)《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笔试:汉字字体演变
(10)、语义场:指通过相关的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他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聚合关系类。
(11)、科技语体: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内容、范围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12)、(教学资源)手把手教学,你们要的八段锦来啦!HerecomestheBaduanjinexercise
(1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14)、语调:说话或朗读时,句子有停顿,声音有轻重快慢和高低长短的变化,这些总称语调。
(15)、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16)、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17)、*动态助词:是附在谓词后面表示某一过程中动作变化的状态的词,如“着”、“了”、“过”
(18)、理性义: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概念义。
(19)、翻译:愿意为此买马具及马,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20)、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2、谚语的名词解释现代汉语
(1)、词义的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就是说词义概括的对象可以不同,由此而产生了词义的民族性。
(2)、欢迎加入人文社科(QQ群):948832108
(3)、词:是句中代表一定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结构单位,由语素构成;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词。
(4)、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里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气流必须通过阻碍才能发音。语音学里把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叫发音部位。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共有7种不同的发音部位,即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
(5)、*区别词:指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的词。
(6)、兼语句: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兼语句。兼语短语中有前后两个动词,前一个动词后面的名词构成述宾关系,这个名词又跟后一个谓词发生主谓关系,即短语中有宾语兼主语的成分。
(7)、对立和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
(8)、(2020汉硕考研)汉语教师志愿者报考“汉硕”可以加分
(9)、收集与“金、木、水、火、土”文字相关的成语。
(10)、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
(11)、元音舌位图: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变更口腔的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
(12)、*词类活用:是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出格一下,用作乙类,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不同功能之间的意义具有内在联系
(13)、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qzhchzc
(14)、义序法:就是按照字义把字分类,较早的《尔雅》、《释名》、《方言》等用过此法。
(15)、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求给人以突出印象,这种辞格叫夸张。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等。
(16)、◇编辑目的: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记单词和学语法的效率;形成自己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激励教师探索高效的英语教学方法
(17)、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和能带施事宾语的动词。
(18)、严式标音:又叫做“音素标音”,是一种详尽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
(19)、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20)、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基本要素为本体、喻体和喻词,基本类型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3、民间谚语的名词解释
(1)、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2)、(出处)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们多老了,满头白发了,或者已是儿孙满堂了,都一样。
(3)、多音字原来可以这样记,看完我服!(可收藏)
(4)、专科词典:也叫专业或专门词典,收集专有名词和学术上的专门术语,以供研究、学习某些专业知识的查考。
(5)、声调: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6)、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部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7)、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8)、错综:即为避免语言的呆板和单调,特意使字面更换、语序变化、句式变化的修辞方式。
(9)、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10)、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11)、第六节"}(f%D5U,_1q9Z!)9p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
(12)、(译文)如果不是天崩地陷,当又何愁,只要抱着儿子弄孙,天有乐趣
(13)、文艺语体:也称艺术语体,它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14)、2)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即偏旁和偏旁组合而成的汉字,多来源于形声字和会意字。不过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字形和结构成分发生变化,有些古代的独体字变成了现代的合体字,有些古代的合体字变成了现代的独体字。
(1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6)、 关系义场:关系义场中的两个词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它们互相依存和制约,各方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如:胖—瘦,整齐—凌乱
(17)、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的词,是由联绵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可以分为双声、叠韵和其他三个小类。比如:慷慨、蜻蜓、峥嵘。联绵词多是古代汉语沿用流传下来的,而且都是由音得义,而不是从形得义,所以一个联绵词往往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少数联绵词中的某个音节已经语素化了,比如“麒麟”中的“麟”。还有一些已被人当成合成词使用,比如:朦胧—朦朦胧胧。不过,总体上看联绵词还是单纯词。
(18)、人民日报总结的100条基本传统文化常识“问答”,你知道几个呢
(19)、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求给人以突出印象,这种辞格叫夸张。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等。
(20)、基音/陪音:声音大都是由许多频率不同的纯音构成的复合波,其中频率最低的那个纯音叫基音,其它叫陪音。
4、谚语含义解释
(1)、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或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可分为7种点号和9种标号。
(2)、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境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3)、做国际汉语教师需要掌握“英语中的汉语元素”
(4)、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5)、*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指复句内部的语音停顿取消了,分句间的联系更紧密了,缩是指有些成分给缩略掉了,或者形成一些固定格式,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复句,又不同于单句的特殊句子,即紧缩句。
(6)、出处:《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
(7)、格言:同谚语的形式没有多大区别,也是一般人所流传使用而又作为行为的规范,多数是有教育意义的。
(8)、整理出“AABB型、AABC型、ABAC型”成语。
(9)、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根据同它相对的成分的不同可分三种: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
(10)、区别性特征:是词义构成的最小意义单位,所以又叫区别性语义特征。有三个基本性质:1是义项的组成成分2没有特定的语音形式3是比较一组相关的词而分析出来的语义特征。区别性特征在义素分析和语法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11)、义素分析:义素分析法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成果和基本方法,它深入到词义的内部微观结构,系统地反映词义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能够较好地说明词义的聚合关系或组合关系,对于词义分析的形式化、精确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其步骤是:1明确分析对象2进行词义间的比较3义素确定后,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
(12)、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13)、分析:“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此例中用于李总理身上颇为恰当。
(14)、正例:李克强总理工作勤勤恳恳,日理万机,深受人民的爱戴。
(15)、“被”字句:是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引出实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16)、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17)、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18)、“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英双语版
(19)、词根:指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