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经典语录
1、华严经最美金句
(1)、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
(2)、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千年修的共枕眠,五百年修的同船渡。
(3)、菩萨为大施主,一切财物,等施众生而无悔。不望果报,不求名譬,不求生胜处,不求利养,但欲救护一切众生,欲摄取饶益众生,欲学诸佛本行,欲受持诸佛本行,欲显现诸佛本行;欲使一切,离苦得乐。
(4)、所说的没有为了说话而说话,修为没有为修为而修为。会意处其实不远,存在内心里面,迷误也是如此。言语上对道的断灭,并不是外物限制了你的佛性,一念之差就可以区别出人与佛。
(5)、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应作如是观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8)、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9)、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10)、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烟布。
(11)、佛曰: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12)、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3)、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1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
(15)、佛曰: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16)、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7)、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8)、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9)、「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消除罪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用礼拜八十八佛洪名求忏悔的.方法,每天礼忏,每天拜佛,依凭诸佛的本誓愿力,灭除我们宿世的罪障。
(20)、佛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2、华严经经典语录带翻译
(1)、飘动的经幡,转动的经轮,祥和的颂经声,飞舞的风马,六字真言的祝福,佛菩萨的保佑。祝福您六时吉祥,身心安乐,法喜充满!
(2)、或许,就在我快要把世界遗忘的一刻,而心中唯独不愿忘记,我的城你来过,恰似一首小诗的情韵,不经意间惹了我的爱恋。此时,冷月伴无眠,拈一缕文字里的情结,低眉相思处,一盏禅茶平淡了流年。若回首,记忆中青梅煮酒的往事,注定是桃花树下赏风听吟的一场曾经花事。
(3)、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4)、佛曰: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6)、1)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
(7)、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8)、不贪于利养,唯乐佛菩提。一心求佛智,专精无异念。
(9)、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0)、有什么值得一看再看的书吗?有!喜欢读书看书的人,对书本知识确实有着如饥似渴的感觉,对书本里的主要人物,更是值崇拜并细读,对重要环节并划下线以便反复细看并加深理解。
(11)、8)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注:应该认识到,太多的欲望就会带来无穷的痛苦。
(12)、评价一个人时,要看看他的身和语修得如何,看他为众生做了哪些好事。
(13)、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4)、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使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
(15)、佛曰: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佛说八大人觉经》
(16)、18)视如水上浮沤,视如海市蜃楼,若人观世如是,死王不得见他。来看这个世界,犹如庄严王车。愚人沉湎此中,智者毫无执着。
(17)、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言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五苦章句经》
(18)、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9)、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20)、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空寂。无作业者。无受报者。此世不移动。彼世不改变。此中何法。名为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3、华严经经典语录翻译
(1)、菩提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为偿多劫愿,浩荡赴前程。
(2)、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
(3)、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杂阿含经卷二
(4)、17)极苦痛失财,身体被损害,或重病所逼,或失心狂乱。或为王迫害,或被诬重罪,或眷属离散,或破灭财产。或彼之房屋,为劫火焚烧。
(5)、佛曰: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6)、大家且道,是伊模样,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7)、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8)、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9)、经典七: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0)、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11)、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12)、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3)、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4)、佛境甚深难可测,普示众生令得入。其心乐小著有者,不能通达佛所悟。若有净信坚固心,常得亲近善知识,一切诸佛与其力,此乃能入如来智。
(15)、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16)、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17)、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8)、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9)、《华严经》表述的哲学思想十分深刻,其因果缘起理论启示我们要多做善事,多学本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这样机遇一定会青睐我们。否则,即使机遇降临,自己也无力把握。
(20)、究竟解脱之决心是否坚固,就在于立志者对于烦恼魔路是否有深切之警醒。生命之本质既非烦恼亦非享乐,对逆顺之境的执着,将成为我们究竟解脱的束缚,于境上无著,信心方可称为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