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舍生取义的名人名言和故事(文案精选78句)

粉色心情网
评论 2023-10-02 11:36:02 浏览59

关于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

1、有关于舍生取义的事例

(1)、   品德和才学缺一不可,在这样的家教下,文天祥不但熟读经史子集,而且胸怀家国天下,忧国忧民。20岁那年,他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中被选为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2)、1949年1月,天水地下d负责人黄键被捕叛变。6月19日,国民d天水专署派人逮捕了甄富堂,审讯时,叛徒黄键出庭对质。富堂只承认自己是共产d员,其他概不答复。敌人用尽各种刑罚,他视死如归,表现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1949年7月26日,被国民d绞杀于天水西湖嘴白土崖,年仅32岁。天水解放后,中共天水地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将他的遗骨迁葬于南山革命烈士公园,举行了追悼大会,追认为革命烈士,立碑永志。

(3)、朱大典初任山东章邱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升任兵部给事中。天启七年,升山东右参政。崇祯五年(1632年)升遣山东巡抚兼兵部右侍郎,三年后升左侍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思宗在煤山自缢,福王朱由崧即位,晋升朱大典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各路军务,巡抚要塞安庆,总理粮储。1645年,清军进攻南京,南京陷,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仍封朱大典为兵部尚书,并兼文华殿大学士,命其坚守浙东重镇金华。

(4)、朱大典,出生在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年),祖籍长山乡五家屿村,后随父亲迁居长山村。因为家贫,他曾栖宿于村口的伏龙殿。据有关资料记载,朱大典少时好学,但苦于家境贫寒,无钱入学读书。在伏龙庙附近有一所私塾,是长山徐家员外所办。7岁时,他上山拾柴,途经徐家私塾,闻听得屋内书声琅琅,心生羡慕,随之停下脚步,搬来石块,趴在窗外聆听塾师讲课。久而久之,年幼的朱大典感动了塾师和徐家员外,他们破例将其收为伴读。

(5)、1945年后,历任榜罗镇干事、青富乡(原青堡乡)副乡长、榜罗镇副镇长。并带榜罗镇民工修建天兰铁路,任中队长。他对上将就应付,对下关心备至,从不克扣贪占,两袖清风。之廉经过十多年耳闻目睹和亲身体验,识透了社会的黑暗本质,对贫苦人受剥削、压迫极为同情,对国民d统治极为不满。他立志要找一条救民于火坑的道路。1947年春,他终于找到了陇渭工委负责人毛得功、万良才、郭化如和毛家湾地下d支部书记甄富堂等,并经毛、万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d,任毛家湾d支部委员。短时间内经他介绍发展地下d员4名。同年4月中旬,中共陇渭工委负责人万良才途经史家庙,与榜罗镇自卫队长张功臣一行相遇。在张的盘问中,万良才自称紫来乡小学教师,因缺少课本去榜罗购买。张问:“榜罗有亲戚吗?”万说:“仅有个以前陇西师范的同学蒙之廉,可是好几年未见面。”张即叫万到榜罗镇公所,要细心盘查,恰巧之廉在座。之廉一见面,装作久别重逢,口称老同学,热情寒暄,未露半分破绽。张功臣无缝可钻,信以为真,万良才顺利脱险。之后,之廉借资捐献,购置手枪5支,装备了陇右地下人民游击队。

(6)、“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悠悠婺江边的八咏楼,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而闻名于世。八咏楼,自“出世”起,便与名人结缘。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郡守沈约,在今双溪北岸的八咏路中段,修造了这座石砌台基,歇山屋顶,翼角起翘的重檐楼阁。

(7)、刘守明,男,1932年5月出生,中共d员,西藏昌都地区9837部队连长,通渭县榜罗镇文树川村人。于1960年5月,在西藏昌都平叛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8岁。1983年7月31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8)、翌日,全市各校学生,在市民普遍的同情与支持之下,相率罢课,表示抗议,并要求当局查办包围学校开枪的军队,撤销事前号称地方d政军联席会议所颁布的禁止集会游行的非法禁令。当局对学生们这些要求的答复是什么呢?除种种造谣诬蔑和企图破坏学生团结的所谓“反罢课委员会”的卑劣阴谋外,便是十一月三十日,特务们的棍子、石头、手枪、刺刀,对全市学生罢课联合委员会宣传队的沿街追打。然而这只是他们进攻的序幕。十二月一日,从上午九时到下午四时,大批的特务和身着制服,佩戴符号的军人,携带武器,分批闯入云南大学、中法大学、联大工学院、师范学院、联大附中等五处,捣毁校具,劫掠财物,殴打师生。同时在联大新校舍门前,暴徒们于攻打校门之际,投掷手榴弹一枚,结果南菁中学教员于再先生中弹重伤,当晚十时二十分,在云大医院逝世。同时在联大师范学院,正当铁棍、石头飞舞之中,大批学生已经负伤倒地,又飞来三颗手榴弹,中弹重伤的联大学生李鲁连君,仅只奄奄一息了,又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被暴徒拦住,惨遭毒打,遂至登时气绝。奋勇救护受伤同学的联大学生潘琰小姐已经胸部被手榴弹炸伤,手指被弹片削掉,倒地后,腹部上又被猛戳三刀,便于当日下午五时半在云大医院的病榻上,喊着“同学们!团结呀!”与世长辞了。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君,闻变赶来救援联大同学,头部被弹片炸破,右耳满盛着血浆,红色上浮着白色的脑浆,这条仅只十七岁的生命,绵延到当日下午五时在甘美医院也结束了。此外联大学生缪祥烈君,左腿骨炸断,后来医治无效,只好割去,变成残废。总计各校学生受重伤者十一人,轻伤者十四人,联大教授也有多人痛遭殴辱。各处暴徒从肇事逞凶时起,到任务完成后,高呼口号,扬长过市时止,始终未受到任何军警的干涉。

(9)、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

(10)、审核:朗其全       编辑: 何开东   

(11)、这两句慷慨悲壮、语调激昂的诗,选自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了他面对强权的不屈斗志,成为深刻在中国人历史记忆中的名句。作为南宋末年的右丞相,文天祥面对元军的入侵,率领军队顽强抵抗,因寡不敌众被俘,他毅然写下了《过零丁洋》的诗作表明自己的心迹。被押解到元大都后,他更是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元人的威逼利诱,最终英勇就义,名垂青史。

(12)、   品德和才学缺一不可,在这样的家教下,文天祥不但熟读经史子集,而且胸怀家国天下,忧国忧民。20岁那年,他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中被选为进士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13)、郭耀祥,男,1931年11月出生,中共d员,63军188师564团排长,通渭县第三铺乡城墙湾村人。于1956年1月,在执行任务中壮烈牺牲,时年25岁。1983年7月31日被评定为烈士。

(14)、自从民国三十三年双十节,昆明各界举行纪念大会,发表国是宣言,提出积极的政治主张,这里的学生,配合着文化界、妇女界、职业界的青年,便开始团结起来,展开热烈的民主运动,不断地喊出全国人民最迫切的要求。各大中学师生关于民主政治的无数次的演讲、讨论和各种文艺活动的集会,各界人士许多次对国是的宣言,以及三十三年护国纪念,三十四年五四纪念的两次大游行,这些活动和其他后方各大城市的沉默,恰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在这沉默中,谁知道他们对昆明,尤其昆明的学生,怀抱着多少欣羡,寄托着多少期望!

(15)、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又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

(16)、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17)、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通讯员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高地牺牲,年仅21岁。

(18)、表明自己坚持民族气节至死不变的决心。他拒绝了元朝的多次劝降,终于实现了舍身取义的理想,慷慨就义。多少年来,文天祥的救国精神,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19)、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20)、郭谞岩,男,1988年8月出生,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消防大队城西消防中队战斗班班长,通渭县碧玉镇雷家岔村人。于2007年10月8日凌晨,在张家港市执行抗台风抢险救灾任务时,被倒塌的厂房砸压,经抢救无效,于18日光荣牺牲,时年19岁。2008年1月21日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2、有关舍生取义的名人名言和故事

(1)、项羽飞驰而出,又斩杀一汉将,同时杀近百人,再会合骑兵,仅损失两骑,项羽问:“怎么样?”骑兵们钦佩地回答:“和大王说的一样”。

(2)、△抗美援朝,敢于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及联合国军较量,而且赢得了胜利,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振了国威、军威。

(3)、于是,朱大典得到读书的机会,从此更加发愤读书。12岁那年,由塾师推荐去金华州府参加院试,不料年纪轻轻就被选中生员,时称少年秀才。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朱大典又在长山徐家员外资助下,去杭城参加乡试,一举得中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又是科场大捷,继而参加殿试,终入进士第,踏上仕途。

(4)、一九三七年冬,家有两男的刘家必须出一个壮丁,按说哥哥年满轮不到刚满十五的弟弟当兵,但哥哥百般推脱,甚至以死相逼,弟弟只好顶上。

(5)、解放前,由于国民d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6)、蒙毅觉得非常冤枉,据理力争道:“当初,秦穆公杀奄息、仲行和针虎殉葬,秦昭襄王杀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父子,吴王夫差杀伍子胥,这四个国君。

(7)、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8)、理由其刚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我军,刚抵达直罗镇

(9)、事例5:谭嗣同——在有机会逃亡时主动寻求一死以求为革命牺牲,唤醒中国百姓。

(10)、刘双出名了,当时战区的主官甚至和他留影纪念,一时名声大振!本来可以提干,弄个一官半职,但刘双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加上又在另一次战斗中负伤,于是,带着一些奖赏复员回乡!

(11)、审讯中,国民d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d,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12)、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d”。

(13)、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14)、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15)、d来长,男,1963年8月出生,中共d员,成都军区第九侦察大队副班长,通渭县北城铺镇石关村人。于1986年3月2日,在云南麻粟坡小树林押送俘虏途中壮烈牺牲,时年23岁。1986年9月2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16)、   这两句慷慨悲壮、语调激昂的诗,选自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现了他面对强权的不屈斗志,成为深刻在中国人历史记忆中的名句。作为南宋末年的右丞相,文天祥面对元军的入侵,率领军队顽强抵抗,因寡不敌众被俘,他毅然写下了《过零丁洋》的诗作表明自己的心迹。被押解到元大都后,他更是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元人的威逼利诱,最终英勇就义,名垂青史。

(17)、张志海,男,1921年10月出生,解放军某部战士,通渭县陇山镇石沟村人。于1953年4月,在西吉县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1983年7月31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18)、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19)、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

(20)、1948年6月,陇渭、陇南工委决定,派甄富堂、马永祥、漆保生通过驻天水陇南兵团224旅警卫连连长王协司务长董邦(均系地下d员),打入该部做兵运工作。富堂名义上在王协一连做文书工作,实际伺机组织“兵暴”。当时该连有5名地下d员,建立了地下d支部,甄富堂担任d支部书记。年底,陇南、陇渭工委领导人余凯、万良才、杨友柏等前往该部队指导工作,富堂协助王协一做了妥当的掩护,使余凯等人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3、舍生取义的名人素材

(1)、后来,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前来劝降,并许诺只要文天祥臣服,立即封他为丞相。文天祥对此置之一笑,对忽必烈说:“一死之外,无可为者。”1283年,这位抗元英雄从容就义,展现了他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2)、靖康二年(1127)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钦宗二十天了还不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们君主可以统治中国,如果立异姓为帝,我就死去。”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秘密谋划把他藏在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几十个死囚,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孙傅说:“我是太子的师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金人虽然不求索我,我应当与太子同行,求见两位酋长当面指责他们,或许还有可能把事情办好。”孙傅于是跟从太子出城。守城门的金兵说:“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预?”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师傅,应当死从。”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

(3)、1898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4)、吴起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主要成就是为楚国带来了“吴起变法”,让楚国强盛了一段时间。大家也都知道战国时期主持变法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说主持秦国变法的商鞅,由于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被追杀,最终死于自己所规定的命令。吴起也是的,他也得罪了很对的楚国旧贵族,旧贵族也是恨不得杀他而后快。但是由于楚王的支持,大家也都不敢轻举妄动,在楚王去世之后,贵族发动武装叛变。

(5)、王富明,男,1919年9月出生,解放军某部战士,通渭县鸡川镇苟家岔人。于1951年,在新疆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1983年7月31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6)、邱少云9岁丧父、11岁丧母、13岁被国民d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

(7)、审核:朗其全       编辑: 郭锐   

(8)、不多时,军士来报,说朱万化在东市街巷战中力竭被擒,至死不屈,已英勇就义。又悉,属下重将杜学绅、严万龄、严恩周、严恩相、李汝斌、朱郅禄、傅元钎等将士先后均与清军战死,或自决,至于守城军士也是个个英勇抗敌,慷慨殉国。朱大典得报后,从容站起,将军至死必须挺而不倒,随之取出导火线,亲手点燃。瞬间,只听得一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朱大典等30余人就此壮烈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9)、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10)、之后,赵高又派人来到蒙恬的弟弟、大将军蒙毅的驻地,诬陷他曾劝阻秦始皇立胡亥为太子,是对当朝君主的不忠,赐蒙毅自杀。

(11)、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12)、听故事找错误,我们一起来完善《论语》故事!我们欢迎广大喜爱《家有国学·论语》故事的朋友,若您在收听故事时发现有错误,请您添加联海文化QQ群:485725435(联海活动交流群)告诉我们,我们将万分感谢!

(13)、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14)、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15)、反击部队在邱少云伟大献身精神鼓舞下,当晚胜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歼美军1个加强连。

(16)、李茂春,男,1932年7月出生,通渭县陇阳镇张家湾村人。于1952年,在朝鲜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0岁。1983年7月31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17)、李继清,男,1947年10月出生,解放军第一医院锅炉修理工,通渭县陇阳镇张家湾村人。于1973年1月,在兰州因公牺牲,时年26岁。1983年7月31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18)、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在柴市从容就义。

(19)、怀王二十四年,屈原被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

(20)、岳飞,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4、关于舍生取义的人的事例

(1)、   文天祥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脉传承,历代文人辈出,形成了忠义、好学、正直的浓郁家风。文天祥的父亲文仪学识渊博,生平酷爱竹,在院子里种了几百棵竹子,把书房命名为“竹居”。他教导文天祥,做人要像竹子一样坚忍不拔、硬朗有节,面对挫折,不忘初心。文天祥的母亲曾氏亦出身书香门第,常给他讲故乡先贤的故事。

(2)、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抵挡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着进攻,宋兵败退,掉到了护龙河中,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了。当天,金兵攻进城里。

(3)、陆秀夫(1235年-1279年),字君实,楚州盐城县(今江苏省盐城市)人,南宋民族英雄。

(4)、“反动派在那里用各种诡计挑拨我们。告诉他们,这没有用的,联大搬走了,各学校放假了,今天,来开会的就有几千,我们的力量还是这么强大!”

(5)、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

(6)、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密谋立了秦始皇的二子胡亥为帝,为了防止事情败露,他们捏造了一个罪名逼迫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又把大将军蒙恬投入了监牢。

(7)、其间,也有好友劝他在危境之下,不妨考虑考虑后路,可先将满门亲眷送至闽南避乱安寝,但均被大典断然拒绝。朱大典说道:“我为三军主帅,现大敌压境,必须全力抗敌,我意已决,余话勿说,倘有不幸,我当全家殉国。”当时,部下诸将听到主帅如此坚决果断,无不感动,守城军民也纷纷表示誓与婺城共存亡。

(8)、1945年5月以后,闻一多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发表进步言论,在许多场合发表演讲,他在昆明民间的政治舞台上确立了极高的地位和声望。

(9)、在云南省档案馆保存的一份1947年3月1日由署名白衣撰写,曾载于1947年7月22日《新华日报》上的题为《闻一多教授被害之前最后一次演讲》的档案,详细叙述了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演讲的经过和内容:

(10)、如果这一次是勇敢让他出名的话,抗战胜利后他的表现更让人称奇!刘邓大军南下时,战乱又起,人们纷纷逃难,但刘双又主动支前,并大方地献出了自家的财产和粮食,算是参加了革命队伍,直到一九七九年以正处级离休,而他的哥哥六八年去世,到死还是一个农民!

(11)、闻一多先生于1946年5月撰写的《一一运动始末记》

(12)、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13)、   文天祥为官,始终恪守为国为民的宗旨。他38岁那年,回到家乡江西出任赣州知州。此时元军南下入侵,文天祥决定组织义军抵抗入侵者,苦于经费不够。文母于是把积攒多年的首饰和私房钱交给文天祥,并且变卖了老家的房屋和田地,对他说:“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现在国难当头,救国要紧哪。”母子俩舍家救国的事迹迅速传开。

(14)、当时的昆明,随着席卷全国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加上巨量外来人口的压力,物价暴涨,西南联大师生生活相当艰苦。1941年12月,在西南联大常委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乃自暑假以来,物价又复飞涨,比于战前多高至30倍以上。”“同人等薪金平均每月不及600元,以物价增长30倍计,其购买力只等于战前之十七八元,平均五口之家何以自存。”到1943年下半年,6年间昆明物价是抗战初期的404倍,而联大教授的薪金却直线下降。闻一多的长孙闻黎明在《闻一多年谱长编》中,对闻一多一家的生活状态有过这样的描述:“先生每月薪金不足全家十天半月开支……生活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为了养家糊口,家中除必不可少的衣被外,几乎分批寄卖一尽,连先生从北平带出来的几部线装书也忍痛卖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为维持一家的生计,闻一多开始对外治印,并外出兼课以补贴生活,一家人饔飧不继,艰苦度日。

(15)、盈江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

(16)、元朝派出大军,要消灭南宋,文天祥听到消息,拿出自己的家产,召募起3万壮士,组成义军,抗元救国。有人说:“元军人那么多,你这么点人怎么抵挡?不是虎羊相拚吗?”文天祥说:“国家有难而无人解救,是我最心疼的事。我力量虽然单薄,也要为国尽力呀!”

(17)、韩明明,男,1930年2月出生,通渭县陇阳镇新合村人。于1952年1月,在朝鲜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2岁。1983年7月31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

(18)、柴守忠,男,1954年5月出生,89347部队战士,通渭县华家岭镇黄鹤滩村人。于1977年10月,在青海89347部队战备施工中光荣牺牲,时年23岁。1983年7月31日被民政部评定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