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经典名句100句
1、礼记
(1)、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2)、(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4)、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7)、译: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8)、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9)、——***引自《在中国***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11)、译文:别人读一遍就会的内容,自己读一百遍去掌握它;别人读十遍就能理解的内容,自己读一千遍去体会。果真能做到这一步,即使是愚蠢之人也会变得聪明起来,即使是柔弱之人也会由此变得坚强起来。
(12)、(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14)、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15)、(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16)、(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了余力就可以学习了,学习有了余力就可以做官了。”
(17)、译: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8)、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0)、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2、四书五经经典100句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传》
(2)、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4)、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5)、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6)、(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7)、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8)、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12)、大意: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13)、(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4)、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习了吗?
(15)、(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6)、出自《礼记·曲礼》。曲礼说礼记励志的经典语句:“要以恭敬心对待一切人、事、物。”
(17)、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18)、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9)、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20)、——华罗庚(现代数学家)转引自1980年6月20日《北揣晚报》
3、礼记名句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4)、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5)、(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倦怠,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6)、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7)、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8)、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9)、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0)、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11)、(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3)、(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点要考虑的:看的要考虑是否明白,听的要考虑是否清晰,脸色要考虑是否暖和,态度要考虑是否谦恭,语言要考虑是否忠诚,做事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要考虑如何向人请教,心里不平时要考虑是否有所患,得到利益时要考虑不要忘义。”
(14)、(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15)、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16)、(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17)、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18)、(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9)、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4、礼记中的千古名言
(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2)、(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3)、译: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4)、大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5)、(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6)、(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7)、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8)、出自《礼记·大学》。财富可以装饰房屋,而财德可以修养自身。
(9)、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0)、译:(人要有九德)宽厚而庄重,温和而有主见,讲原则而谦逊有礼,聪明能干而敬业,善于变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节制,刚强而务实,勇敢而符合道义。
(11)、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大学》)
(12)、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1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5)、(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16)、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17)、(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19)、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三略·上略》)
(20)、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5、经典国学100句
(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2)、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3)、(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7)、(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8)、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0)、(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11)、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12)、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13)、(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15)、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6)、(释义)君子说得少而做得多,小人则好说空话而少于实事。
(17)、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8)、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9)、译: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0)、大意:多行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招致灭亡。
(1)、译: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2)、(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4)、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5)、(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吗?”孔子说:“那就是恕道吧!我所不情愿强加给自己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6)、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8)、(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9)、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1)、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1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13)、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4)、(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6)、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7)、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18)、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19)、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20)、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