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语录恶搞图片
1、鲁迅先生的恶搞名言图片
(1)、鲁迅写了名为《导师》的杂文,批评一些以青年导师自居的知识分子,这里面就包括胡适。
(2)、一一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为了忘却的记念》)
(3)、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4)、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5)、这是因为人类在交际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意识,就是很少连续多次拒绝别人的请求。“拆屋效应”恰好利用了人类的这种心理,交际的时候成功率大增。
(6)、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7)、1925年,鲁迅曾在与妻子的书信中写道:“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指出了国人遇到任何事情不主动寻求改变,反而只会寄希望于未来,有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态度。正是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麻痹了国人几千年的思想,也是导致近代改革运动寸步难行的原因之一。
(8)、陈独秀、胡适和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
(9)、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10)、在心理学上这也叫“拆屋效应”,简单说就是当双方谈判的时候,先抛给对方一个并不能接受的条件往往会遭到拒绝,但紧接着提个较低的条件,对方大概率会同意。
(11)、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12)、人类的性格是多面的,社会上鱼龙混杂,很难保证每一个都是善良的,总会有些欺软怕硬的人存在。
(13)、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
(1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15)、在全文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通过闰土求神拜佛的思想来反思自己的革命行径时留下的一句话。彼时的中国大地,封建残余势力依然非常顽固,新文化运动开展缓慢,社会上缺乏志同道合之士,鲁迅先生在残酷的现实中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万千民众共赴大道,新中国才算真的诞生。
(16)、世间大抵只知道指挥刀所以指挥武士,而不想到也可以指挥文人。
(17)、无论她有多大错,她哭的一霎那,都是我的错。
(18)、“譬如厨师做菜那一样,有别人来说你这道菜做得不好,他本来就是不应该把菜刀交给评价的那个人说,你行的话你来做一道菜试试看”
(19)、这主要体现了一些独特和有能力的人总是更愿意独行,因为他们的思想更加具有开阔性,而一般的人则目光短浅的喜欢聚在一起,独创性比较低。
(20)、谁?。。。没错,就是咱们的乾隆,据说他一共写了363万首诗,差不多接近《全唐诗》的总和,所以他是中国历史上写诗留存至今最多的人,但也是流传比例最少的一位“诗人”。
2、鲁迅语录经典语录十条
(1)、清代文学家赵翼控诉——“就曾见识过乾隆爷神一样的速度:他上一次厕所,四首诗就出来了。”
(2)、乾隆做梦说梦话:“仙女留步!仙女留步!”睁眼一看,天已大亮。两个太监正侍立床前,恭敬地问:“陛下有何吩咐?”乾隆没有答话,披上衣服,噌噌噌走出庙门,登上望仙亭,仿佛看见那位仙女正披衣挽袖,垂着长发,在圣水盆里洗头呢。他忙问身边的随从人员:“你们看见仙女没有?”大家随声附和说:“啊!是……是……是有仙女!
(3)、第四句:譬如有的时候一个人做了很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别人可能就会嘲讽:几千年都没这样做过。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怼他“从来如此,真的对吗?”
(4)、这样我们也给了他们一个称号,叫做脑残粉。无论那部电视剧或者那部电影有多么的差,他们也毫不犹豫地掏自己的钱包去看。
(5)、鲁迅作为解放思想的领头人,对待这种强盗逻辑的时候可谓是一针见血,利用厨师做菜的例子直截了当地揭露了事情的本质。
(6)、在鲁迅看来,内心真正勇敢的人,面对压迫会主动出击,正面迎接强者的挑战,而胆小的人却不敢与之为敌,只会卑鄙地拿弱者出气。
(7)、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出自鲁迅的《鲁迅杂文精选》。
(8)、因为有许多人喜欢用自己的成功去评价别人,但自己却并不具备那一方面的知识,仅仅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评价而已。
(9)、1933年2月15日,胡适在英国人在上海办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北平通信》。他说,亲自看了几个监狱, “据他的慎重调查”,实在不能得出国民d摧残人权的“最轻微的证据”。他“很容易和犯人谈话”, “还能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监狱里是很“自由的”。关于严刑拷打,“连一点儿暗示也没有”。
(10)、鲁迅表达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他口中所说的“折中”、“调和”通俗点来说就是“和稀泥”。从古至今,和稀泥的事在历史上从不少见,至今仍旧有人乐此不疲,一旦遇到了事儿,总要请个中间人说和说和,两边来来回回谈谈条件,事儿就办得差不多了。
(11)、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14)、这句话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勇敢的向不公平发起进攻。
(15)、有美女逛公园累了,看见前面有长椅,就坐了下来,看到周围没有人。就把腿伸到椅子上。没过多久,一个要饭的乞丐走到他的面前说道。亲爱的,我们一起散步,逛公园吧!美女说道,你这个色狼好大的胆子,我可不是那种随便的女人。
(16)、第二次,是关于胡适提出重新估定传统小说的价值,把小说文体从边缘提升到中心位置。鲁迅很快完成了《中国小说史略》,胡给予了很高评价,并为鲁迅辩护。
(17)、第一次,是关于妇女问题的讨论。详情不再赘述。
(18)、曾经上课时不知道老师对我们说过多少遍这句话,意思就是时间相当的宝贵,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别人的时间,否则就是在间接的害别人。
(19)、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文化的主将,杰出的文学泰斗,他的杂文是投枪,似匕首。他一生刚直不呵,没有半点奴颜和媚骨,爱憎分明,旗帜鲜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揭穿了人生嘴脸,得志时的阿Q趾高气扬,欺弱怕硬。阿Q,人性的缩影,正如鲁迅所说:“阿Q是有后代的”,他艺术再现人生的面孔。《祥林嫂》这部小说再现了人吃人的社会,穷人的辛酸泪。《狂人日记》中所说,左看吃人,右看吃人,写出了社会的黑暗现实。
(20)、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3、鲁迅语录图片大全
(1)、对于鲁迅的讽刺,梁实秋有过回应,胡适没做回应。
(2)、造反者黄巢写过《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在全文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通过闰土求神拜佛的思想来反思自己的革命行径时留下的一句话。彼时的中国大地,封建残余势力依然非常顽固,新文化运动开展缓慢,社会上缺乏志同道合之士,鲁迅先生在残酷的现实中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万千民众共赴大道,新中国才算真的诞生。
(4)、“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1933年,中国共产d提出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5)、至于曹操、李煜、赵佶等文学大家,就更别说了。但不管如何,谁也没想过要写几万首诗,欲与天下试比多。
(6)、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7)、许多家长就会犯这样的错误,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都可以纵容,没有正确的教育孩子改正错误,所以长大后很容易让孩子犯更大的错误。
(8)、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9)、在新旧交替的年代,鲁迅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花费在青年们身上,因为他们才是中国的希望,才是中国的未来,但是那个时候有很多年轻人贪图安逸,却又想要自由,这是鲁迅非常不以为然的。在鲁迅的眼中,自由是需要争取的,幸福是自己奋斗得来的,坐享其成,永远没有自己的生活。
(10)、“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11)、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怒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什么呢。
(1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出自鲁迅的《鲁迅杂文精选》。
(13)、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14)、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15)、自由固不是钱可以买到的,但能够为钱卖掉自由。
(16)、他又在《字林西报》上发表谈话说:“任何一个政府都应当有保护自己而镇压那些危害自己的运动的权利”。
(17)、自己是人还想着当神仙,生在地上还想要上天。
(18)、1932年《自嘲》全诗。横眉冷对句即出此诗。
(19)、整首诗很押韵,但含义不言自明,很黄很暴力。据说最后一句还是纪晓岚续上的。
(20)、“小时候不把他当人看, 长大后他就做不了人。”
4、鲁迅名言恶搞图片
(1)、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
(2)、第二句:譬如领导在开会上,对你要求很高,还说:这个项目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你们还要达到那种特别好的效果,必须是质量达到特别的好,还要快。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怼他说“自己是人还想着当神仙,生在地上还想要上天”。
(3)、曾经上课时不知道老师对我们说过多少遍这句话,意思就是时间相当的宝贵,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别人的时间,否则就是在间接的害别人。
(4)、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5)、我不信;但是屋子里是异样的寂寞和空虚。我遍看各处,寻觅子君;只见几件破旧而黯淡的家具,都显得极其清疏,在证明着它们毫无隐匿一人一物的能力。
(6)、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哪一种学问或事业。--《名人和名言》
(7)、万家墨面沒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8)、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9)、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10)、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11)、下面我们来列举他几首比较“雷人”的诗词吧。
(12)、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现在娱乐圈也许有些明星就是这句话的代表,从来不知道锻炼自己的演技,只是单纯的依靠自己的颜值与粉丝来获得关注,实力很弱。
(14)、这是和西方人区别比较明显的一个地方,当然并不是说这种习惯不好,只能说因为中西方发展的环境和背景不同,导致了文化上的些许差异。
(15)、从来如此,便对么?——出自鲁迅的《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其实从那时起,创新就一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能总是被古代的思想所禁锢,要勇敢地去做创新的事情。
(16)、不过鲁迅说此话的时候,我国正在遭受着敌人的入侵。
(17)、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听见有人说谁谁不合群,但是如果你能够再听见别人这样说的话,你完全可以告诉他这样的话,你说的话虽然没有一个脏字,但是却非常有艺术水平。
(19)、人们对于夜里出来的动物,总不免有些讨厌他,大约因为他偏不睡觉,和自己的习惯不同,而且在昏夜的沉睡或“微行”中,怕他会窥见什么秘密罢。
(20)、这句话曾经激励了许多人勇敢的向不公平发起进攻。特别是在以前鲁迅的时代下,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遭受欺凌或者自己受到欺负,从来不敢站起来反抗,一定要勇敢的站起来向传统与权威说不!
5、鲁迅语录经典语段
(1)、“五四”运动过后,胡适认为,《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他打算让《新青年》停刊,另办一本专讲学术的杂志。
(2)、但国民d政府,对日军放弃抵抗,反而提出“宁可错杀不许放走一人”,进一步加强了对爱国人士的迫害。
(3)、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
(4)、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然而没有蔷薇的刺却很多。--《无花的蔷薇》
(5)、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鲁迅日记》
(6)、国民经常受到敌人的虐待与欺负,但我国人民却已经如同麻木一般不再抵抗,任由敌人欺负,让人既感到可怜又认为其不争气。
(7)、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都败在他们手里。因此,就有时会使我感到寂寞,我的确常常感到焦烦,但力所能做的,就做,而又常常有“独站”的悲哀。
(8)、在记述反动军警枪杀女学生的场面时,他写道:枪杀刘和珍君的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脏,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扬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枪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段记述血腥惨烈,惊心动魄,揭露了反动军警的残忍狠毒,赞颂了刘和珍君们面对强暴,团结一致,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鲁迅先生接着写道:“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魂的伟大呵!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雪痕抹杀了。”鲁迅先生这段话像锋利的匕首刺向中外反动派的心脏!
(9)、我很佩服你们,写出这样的东西也好意思拿出手。这主要适用于那些追星的粉丝,只是因为对自己偶像的喜爱就对他们演的电视剧,毫不犹说的喜欢。
(10)、中国人在交际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交流的时候大多不会直接表明自己的意思,总要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换一个意思说出来,让对方去慢慢琢磨。
(11)、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战士终竟是战士》
(12)、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可以看出,在新文化运动这一洪流之中,鲁迅和胡适,曾经很好地配合与合作。两人在后来的重大问题上也有过明显分歧。主要的争论有三次,但皆基于一个前提——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改变了自己对新文化运动方向的认识,并陆续创办了《努力周报》、《独立评论》等政治性刊物,主张政治改良主义。
(14)、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15)、有很“雷人”的古诗词吗?看到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人。
(16)、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17)、在同一“战壕”中,两个人有过三次具体合作。
(1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19)、那些早已爬在上面的人们,天天替你们创造撞的机会,叫你们化些小本钱,而预约着你们名利双收的神仙生活。这样,爬了来撞,撞不着再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这主要体现了一些独特和有能力的人总是更愿意独行,因为他们的思想更加具有开阔性,而一般的人则目光短浅的喜欢聚在一起,独创性比较低。
(1)、鲁迅很快在《光明所到……》一文中,讽刺胡适说: “我虽然没有随从这回的‘慎重调查’的光荣,但在十年以前,是参观过北京的模范监狱的。虽是模范监,而访犯人,谈话却很‘不自由’,中隔一窗,彼此相距约三尺,旁边站一狱卒,时间既有限制,谈话也不准用暗号,更何况外国话。而这回胡适博士却‘能够用英国话和他们会谈’,真真特别之极了。莫非中国的监狱竟已经改良到这地步,‘自由’到这地步;还是狱卒给‘英国话’吓倒了,……幸而我这回看到了‘招商局三大案’上的胡适博士的题辞:‘公开检举,是打倒黑暗政治的唯一武器,光明所到,黑暗自消。’……我于是大彻大悟。监狱里是不准用外国话和犯人会谈的,但胡适博士一到,就开了特例,因为他能够‘公开检举’,他能够和外国人‘很亲爱的’谈话,他就是‘光明’,所以‘光明’所到,‘黑暗’就‘自消’了。……但不知这位‘光明’回府以后,监狱里可从此也永远允许别人用‘英国话’和犯会谈否?如果不准,那就是‘光明一去,黑暗又来’了也。”
(2)、第后来,在若干重大问题上,两个人产生了明显分歧。
(3)、这些汉奸,在敌国面前毕恭毕敬,转过脸来可能会对国人同胞肆意报复,鲁迅自然领教过,因此以笔为枪写下这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