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语录检测系统
1、鲁迅说过的话查询系统
(1)、12)鲁迅鲁迅,多少广告,假汝之名以行!(辞"大义")
(2)、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也是值得的。
(3)、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自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腐朽。
(4)、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5)、一定要到得"不幸而言中",这才大家默默无言,然而为时已晚,是彼此都大可悲哀的。我宁可如邵洵美辈的《人言》之所说:"意气多于议论,捏造多于实证。"(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
(6)、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7)、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北京通讯》一九二五年
(8)、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9)、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
(10)、值得一提的是,因不少网友5日、6日集中登录该系统使用查询功能,一度造成系统出现崩溃。不过,6日下午,该系统网页已经恢复使用。
(11)、19)人们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小杂感)
(12)、7)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这个与那个)
(13)、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15)、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16)、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语录吧,语录具有短小简约,不重文彩的特点。什么样的语录才经典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鲁迅经典语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7)、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 鲁迅
(18)、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19)、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0)、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2、鲁迅语录搜索引擎
(1)、37)受压制的人们,被压制时只能忍苦,幸而解放了便只知道作乐,悲壮剧是不能久留在记忆里的。(黄花节的杂感)
(2)、28)说话到真人厌恶,比毫无动静来,还是一种幸福。
(3)、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4)、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 鲁迅
(5)、6)有本可以通,而因了各种关系,不敢通,或不愿通的。(不通两种)
(6)、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7)、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9)、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
(10)、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
(1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鲁迅
(12)、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13)、18)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是。大抵!
(14)、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
(15)、论证角度:①探索要有“吃螃蟹的勇气”②探索是永无止境的追求③探索才能开创社会的未来④探索应该以科学的武器为指导⑤探索要不怕失败,敢于再辟蹊径
(16)、13)假使此后光明和黑暗还不能作彻底的战斗,老实人误将纵恶当作宽容,一味姑息下去,则现在似的混沌状态,是可以无穷无尽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17)、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8)、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19)、31)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
(20)、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
3、鲁迅语丝
(1)、愈是无聊赖,没出色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古书与白话》一九二六年
(2)、让别人过得舒服些,自己没有幸福不要紧,看见别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鲁迅
(3)、38)凡有读过一点古书的人都有这一种老手段:新起的思想就是『异端』,必须歼灭的,待到它奋斗之后,自己站住了,这才寻出它原来与『圣教同源』;外来的事物,都要『用夷变夏』必须排除的,但待到这『夷』入主中夏,却考订出来了,原来连这『夷』也还是黄帝的子孙。
(4)、2)大多数人却还只是爬,认定自己的冤家并不在上面,而只在旁边━━是那些一同在爬的人。(爬和撞)
(5)、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6)、7)其实也并非作者的不通,大抵倒是恐怕"不准通",因而先就"不敢通"了的缘故。头等聪明人不谈这些,就成了"为艺术的艺术"家。(不通两种)
(7)、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8)、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
(9)、6)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生活。(漫与)
(10)、23)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空谈)
(11)、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看镜有感》
(12)、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偶成》一九三三年。
(13)、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
(1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5)、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鲁迅
(16)、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7)、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8)、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9)、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20)、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4、鲁迅语录查询系统
(1)、36)再说一遍,我乃d同而伐异,"济私"而不"假 公",零卖力气而不全做牺牲,敢卖自己而不卖朋友,以为这样也好者不妨往来,以为不行者无须劳驾;也不收策略的同情,更不要人布施什么忠诚的友谊,简简单单,如此而已。(新的世故)
(2)、用秕谷来养青年,是决不会壮大的,将来的成就,且要更渺小。 —— 鲁迅
(3)、在全文的最后一句,鲁迅先生通过闰土求神拜佛的思想来反思自己的革命行径时留下的一句话。彼时的中国大地,封建残余势力依然非常顽固,新文化运动开展缓慢,社会上缺乏志同道合之士,鲁迅先生在残酷的现实中领悟出这样的道理,只有万千民众共赴大道,新中国才算真的诞生。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9)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捣鬼心传)
(6)、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7)、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8)、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9)、22)我以为倘要锻炼群众领袖的错处,只有两点:一是还以请愿为有用,二是将对手看得太好了。(空谈)
(10)、频频登上金句榜单的莫言老师,甚至经常亲自打假。
(11)、于是乎就不免发生阿Q可要做革命d的问题了。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d出现。(《阿Q正传》的成因)
(12)、17)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小杂感)
(1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14)、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鲁迅
(15)、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16)、23)人固然应该生存,但为的是进化;也不妨受苦,但为的是解除将来的一切苦;更应该战斗,但为的是改革。
(17)、一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是值得的。 —— 鲁迅
(18)、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19)、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鲁迅
(20)、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5、鲁迅先生语录
(1)、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2)、9)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3)、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5)、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
(6)、8)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个与那个)
(7)、7)大家把他供起来,希望他少作恶。然而如果他不作恶,他还受得着供养么,你想?(火)
(8)、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9)、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北京通讯》
(10)、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3)、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14)、我所憎恶的太多,应该自己也得到一点憎恶,这才有点像活在人间。
(15)、谁说中国人不善于改变呢?每一新的事物进来,起初虽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会改变。不过并非将自己变得合于新事物,乃是将新事物变得合于自己而已。——《补白》一九二五年。